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05|回复: 1

Konohana Family木之花家园(笔者:朱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17: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九四年,11个家庭34个人,在富士山麓安营扎寨,建立起一个超越血缘的大家庭:木之花农园。园名传承自富士山主神---木花开耶姬命。带着回归自然的心愿,白手起家,开始了他们自给自足的社区生活尝试。
    15年后的今天,已出产10种米类250多种蔬菜和谷类,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通过有机农耕,不但实现了社区的自给自足,剩余部份还通过定点商店/产地直送/网站销售等方法和大家分享。虽不强制执行,但农园提倡素食,他们自家出品的“素食便当”和“新年素食套菜”品种丰富/美味可口/深得好评,各类集会/活动时,大家争相订购。因现在还是蛋奶素,所需的鸡蛋/羊奶/蜂蜜都来自自己的饲养,味噌/酱油也用传统方法自己制作,甚至早上下午的两次茶点也都由自家厨房出品。综观全体,除了极少的几样调味料以外,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来自自己的农园。不仅在农耕上大量使用EM,鸡舍羊舍也都到处喷洒。几乎没有气味的饲养场,常令参访者叹为观止。
    他们对身心回归的追求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日本的各种媒体,电视/报纸/杂志都有报导,也出版了纪录农园成长历程的书籍。来自日本各地和海外的参访者更是络绎不绝,有时一个夏天竟高达500多人。迁居而来的人也日渐增多,二○○七年春天更名为:木之花家园Konohana Family,以“只要有爱有米”为社区醒目标语。创立至今的十五年间,在随顺自然规律/生产滋养生命的安全健康的食物的同时,更如愿以偿地建立了共同回归本源/共同回归大爱的人生道场。
    * 木之花的缘起
    创办人古田伟佐美,原在爱知县经营建筑装潢公司。装修后的客户家虽焕然一新,但由此产生的大量废弃材料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目睹这些,古田心里已萌生今后要从事不伤害环境不伤害社会的工作的观念。
    于此同时,为制定装修方案去客户家时,会看到客户的各种家庭状况。例如有家庭希望重新装修,是因为孩子的房间已是一片狼藉,墙上甚至有洞。母亲希望借着装修来改善孩子的态度,而古田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家庭现状与装修实在无关,父母间的关系/整个家庭的感情才是问题的症结。若不正视化解这些,再怎么装修,又如何能消除孩子/家庭的创伤和不安?通常在和这些客户家庭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们再次打电话来时,都已不是谈装修事宜,而是家庭人生的探讨了。
    由此种种,当时年仅30岁的古田也开始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是继续经营相当不错的生意以积聚更多的物质财富?还是重审人生清点疏忽以免在死亡来访时措手不及?
    结论意外的明晰:人生的后半段,一定要为社会/为他人付出!
    心意已定,经过一段安顿生活/家庭和生意的过程,42岁那一年,他告知富士登山队的同伴们,他要在富士山麓建立一个超越血缘的大家族,不追求世间的金钱名誉/身心回归自然/寻找和体会真正的爱和富足。50多位同伴中的20位积极响应,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就此展开。
    * 木之花的理念
    01. 人和自然和万物---我即万物,万物即我
    种子播撒在农田,生根发芽,吸取土壤的养分,接受阳光的滋养,成熟收获。而种子又来自于大地/水/光/风和空间,这才是真正的本源。我们食用蔬果谷麦,它们又形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而有一天,我们的身体也将重返大地,尘归尘/土归土,我们也是土壤/水/空气/阳光以及自然界所有一切的化身。从自然宇宙环环相扣的视线看,个体小我的界分是不存在的,我即万物,万物即我。
    02. 对生命的尊重和思考---“毕业典礼”和“开学典礼”
    生命的轮回,令许多人无法或不愿面对的死亡其实就如同一场壮观的“毕业典礼”。一生尽力的老人们在出席“毕业典礼”的同时,也在为不久将会到来的新一段旅程的“开学典礼”作准备。而生活在病态丛生的现代社会,我们忘却了本源,因此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和忌讳,葬礼永远都充满了悲哀。临近终点的老人孤独无助地等待着死亡,如此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必经历程,为何是如此的无奈?为能让老人带着希望和喜悦迎接死亡,木之花农园改变原有的建老人院的构想,而在一个有老有少有幼的大家庭中,让老人家因指导年轻人而再次感受生命的价值,让老人家因照顾幼童而再次获取无比的生命力。“木之花”大家庭也由此更贴近社会,更能传达心念和理想。
    03. 学习自然和随顺自然---有方向,无计画
    自然和宇宙浑然天成,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环,每一天都是宇宙的祝福和恩赐。明确生命的方向但不设立过多过细的计画,藉此能更轻松更从容地体会生活。而农业是如此人生的一种极好的表达方式。若只为求生存而务农,常会有“看天吃饭”的辛劳和叹息,但若带着向自然学习/体会自己的本源的心,农耕将是你和自然宇宙的共同创作。尊重自然的你不会使用农药化肥,认知自然的你充满感恩和谦卑。释放了自己,随顺着自然而成长,无尽的喜悦和希望都会来访,也更有机会体会许许多多的感动和不可思议……
    04. 心病还需心药医---耕田先耕心
    孩子自杀率的居高不下/忧郁症患者的蔓延/身心疾病丛生等都是日本社会近期面临的严重问题。各人的文化背景/病情状况虽然各异,但真正的病源,都是因自己的习气和执着而起。了解病因何在,也就会懂得为什么吃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真正的“灵丹妙药”只有一个:爱和付出!
    “木之花农园”提供的“自然疗法”为参加者准备了改善的方法和实践的环境,但最最最关键的还在于本人的意愿和决心。身心调整的最终实现一定源起于个人对习气观念的认识和改变/对自我执着的释放和调整。
    “木之花农园”的家庭成员十五年如一日坚持“耕田先耕心”,以往的岁月中也帮助了很多来访者/寄宿者走上身心康复之路。
    05. 和自然和他人和谐相处的意愿---加入的唯一条件
    不问男女/不问老幼/不问贫富/不问学历,只要愿意互相尊重/互相援助,和大家庭的其他成员共同拥有实践和创造的心,都可以申请加入。
    * 木之花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每一天平淡而富有深意,忙碌却身心放松。
    日常作息有:季节性的农耕收割/作物及种子的保存/照顾鸡羊/其他各类杂务/接待访客等等;大的关注有:农业/食品安全/环境问题/社会教育/社会福利/心灵康复/启蒙活动等等;具体项目有:农耕体验/身心康复/身病心病者重返社会的援助等等。其中的“每日会议/自然疗法/生命之村(筹建中)”将“木之花农园”的独特生活和坚持不懈展露无遗。
    01. “木之花农园”的每日会议
    开园十五年来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具体内容一般如下:
    A. 当天的农耕进展;
    B. 收入支出详情;
    C. 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D. 社会各界写给农园的信件及其他联系的分享;
    E. 今后事项的了解讨论;
    F. 疑问/建议/心灵问题等的沟通。
    虽展现为“农耕家族”,“木之花农园”其实更是一个“心耕家族”。
    日复一日,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在晚餐后静心相聚,借着对一天工作的回顾,共同清点当天升起的点点滴滴的杂念和心尘。若有必要,一天中的其他时段/其他地点,或在农田边/或在餐桌上,随时也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互相倾听和交流。在这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比心的调整更为重要,这永远是优先顺序榜上无可争议的第一位。当天的心垢都尽力在当天清理,以免日积月累/习以为常。先积累再清理积垢,不但更耗时耗力,难度也更大,过程也更痛苦。
    随着各人对各自心念的不断审视和调整,整个农园的心的层次和波动也越来越高。在不同时间点加入社区的新成员,通常和那个特定时间点的农园波动都会比较契合,由此融入整个大家庭也就相对容易。同时,农园跟随自然节奏的作息/健康安全的食物都让身心的转变充满希望和可能。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和“身心康复”项目的参加者,也都为每一位已在农园生活的人提供了无数学习/成长和助人的机会。
    02. “木之花农园”的自然疗法
    简单有效/一目了然的“农园自然疗法”,大致步骤如下:
    A. 自然健康的有机素食;
    B. 跟随自然节奏的作息;
    C. 清洁心尘/整理心绪/恢复心的自然和喜悦。
    “木之花农园”的自然疗法已帮助许多人克服身心障碍/重返社会/继续工作和学习。其中也有不少人因“病情复发”不断回来充电和调整。即便不参加农园的任何康复项目或活动,只要遇到问题,愿意尝试的人都可以致电咨询/寻求帮助。
    03. 从“木之花农园”到“生命之村”
    以往农园中年轻人并不占多数,但近年来各种职业/各种背景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加入农园,成为大家庭的一员,也带来了新的构想:生命之村
    希望在日本各地出现更多的超越血缘的“心耕家族”,以“木之花家园”为范本,进而建立学校/有机餐厅/面包店/花店/服装店/美容院/物物交换再循环再利用店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营造和自然/和其他生命都融为一体的“生命之村”。
    志同道合/切磋人生/互相提醒/送出关爱/自给自足/助人康复,“木之花农园”演绎着生命本源的波动和喜悦,就像地平线上的那一道曙光,照亮我们迷失已久的追寻/滋润我们干涸贫瘠的心田,每一个生命的种子都在这一片耕耘中得到圆满/得到回归。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2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5 05:49 , Processed in 0.0354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