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91|回复: 8

刘景范《回忆解放大西北的后勤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12: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西北解放战争中,西北野战军从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开始,到l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约两年半左右时间,驰骋近国土l/3的广袤大西北,脚迹踏遍了陕北高原/关中大地/秦岭山区/河西走廊/宁夏平川/青海高原和茫茫戈壁,共进行重要战役30余次,解放了西北全境及各族人民。
    回顾解放大西北的后勤供给工作,回顾那人民群众支前的动人情景,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1947年初前后,蒋介石在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由全面进攻转而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
    在西北,蒋介石指挥嫡系胡宗南以及马步芳/马鸿逵部,以近30万人的兵力麋集于边区周围,妄图从东/西/北三面合击陕甘宁边区。
    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16日,党中央和军委决定,以陕甘宁晋绥部队的第1/第2纵队等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同年7月改为西北野战军,1949年2月改为第1野战军)任命军委副主席/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任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率领指挥陕甘宁部队抗击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组成以彭德怀为前委书记,习仲勋/张宗逊/王震/刘景范为委员的野战军前委,负责处理日常重大工作。3月20日,兵团领导机关成立,张文舟/王政柱任正副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我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兼任后勤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部队增编了第3/第4/第6纵队之后,又增配张宗逊/赵寿山任野战军副司令员,阎揆要/李夫克任正副参谋长,甘泗淇/张德生任政治部正副主任,方仲如任后勤副司令。
    西安解放后,我虽仍为后勤司令员,但实际已回边区政府任代理主席,主要任务是组织边区政府和人民对野战军的巨大大的支前工作。稍后不久,黎化南接任西北野战军后勤部长,黄静波任后勤部政委。
    在此之前。l947年3月16日,毛主席/周副主席找我谈话,要我兼任西北野战兵团后勤司令。
    毛主席对我说:这次延安的疏散工作,你(边区政府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组织得很好,今后野战部队要转战边区,后勤工作更要依靠边区政府和人民,中央决定你去任后勤司令,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
    我说:后勤工作有联防军做,不用我去了吧。
    毛上席说:光靠联防军后勤还不行呵!今后的战争是长期的艰苦的,后勤工作更重要,只有把全边区人民动员起来支前参战,才能完成任务,所以中央要你去领导后勤工作。你是边区政府副土席,这样更有利于工作。
    于是,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我到任后,在彭总和兵团前委的关怀下,很快完成了后勤机构设置及领导配备。后勤司令部设秘书处,秘书长王士英;司令部参谋长万成章;政治部主任孙君一;供给部负责弹药/粮袜/服装等供应,部长黄静波兼政治委员,副部长郑亦胜;卫生部负责前线救护和医治伤病员,部长曲正(后靳来川)并建立健全了各级卫生机构,原联防军的4个后方医院划属野战军卫生部领导,进行扩充并随军行动;兵站部负责运输和通信工作,部长刘海滨(后赵玉文)经济部负责没收敌产/兑换货币等,部长由供给部副部长吴习智兼任,副部长薛宏福。为传送情报/命令和消息,还有一支30多人的骑兵警卫队。后勤机关人员共300余人,人多来自边区政府,少数从联防军后勤部调来。战争期间后勤机关一直随军行动,根据作战需要负责后勤的战前准备/战场服务和战役的善后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在西北战场的战斗展开之前,我们即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抓紧进行撤离延安前的疏散工作。早在1946年11月中旬的一天,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就找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和我谈话。
    毛主席说:蒋介石胡宗南突然袭击延安,挽救不了他们灭亡的命运,也阻挡不了人民解放的步伐。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党中央拟不坚守延安,还准备让出一些县城和大道,党中央转移到农村,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
    他同时指示边区政府做好粮食物资和老弱病残的疏散,并要求事先向群众动员解释清楚。
    根据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11月14日,边区政府成立了“总动员委员会”。任命我为主任,贾拓夫/方仲如为副主任,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战争动员/粮袜被服筹措/医疗救护/后方勤务及组织坚壁清野/疏散人员物资等任务。
    “总动委”成文后,边区的疏散工作迅速展开。
    一是疏散粮食。
    边区军民经过多年的大生产运动,实现了丰衣足食,边府在延安屯粮不少,我们动员群众把粮食疏散到离延安百十余里的农村,到年底就疏散了443万余斤,其他县城的粮食也进行了疏散。
    二是疏散物资。
    把延安的棉花向安塞/子长/志丹县农村疏散,黄金/银元/布匹/纸张/印刷厂与机器设备向资绥疏散,药材/皮革/肥皂/火柴就地掩埋保藏或运走。
    三是疏散人员。
    开始群众大都不相信国民党能占领延安,普遍不愿离开,仅部分单位的人员和家属向紧靠晋绥比较安全的几个县疏散。1947年初,形势更趋紧张。3月初,胡宗南主力集结于宜川地区准备进攻延安。8日,延安各界再次招开动员大会,中央和边府党政军机关/团体/学校和附近各乡农民及自卫军队员1万余人参加,林伯渠主持大会,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号召边区军民立即行动起来,粉碎蒋介石/胡宗南对延安和边区的进攻。之后,又疏散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6684人。延安的工厂/商店/医院也都迅速撤离。边区政府召开专县领导会议,布置群众坚壁清野,要对敌人进攻边区和延安保持高度警惕。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搞好拥军优属和深入战争动员,从长远考虑加强战备。各县也做好疏散工作,县城周围及大道两旁都搞坚壁清野,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封闭水井,把粮食/棉花/农具等物资都埋藏起来。反复深入的战争动员和人员物资疏散,对日后我西北野战军反击敌胡宗南部的胜利作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为保障我军作战的供给起了重要作用。人民群众为支援我军保卫延安与保卫边区,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老幼,主动炒制干粮/运送军粮,供部队食用。
    从11日起,蒋/胡不断派飞机轰炸延安,仅13日即达25架次,同时集中25万敌军从北/西/南三面向边区发动疯狂进攻。在毛主席/党中央及彭德怀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我军依托既设阵地/交替掩护,节节抗击进犯之敌,胜利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群众转移。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党中央毅然暂时放弃延安。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开始转战陕北。临行前,毛泽东主席曾预言:延安永远是我们的。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
    历史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预见。
    当胡宗南占领延安时,完全是—座空城,无一群众,别的什么也没有,处于吃/喝/住/行都难以维持的困境。历时7天的延安保卫战,我军歼敌5200余人,我以690余人伤亡的代价换取了对敌人的重创,具有重要的战役与战略意义。
    延安保卫战后,西北野战兵团在彭德怀同志指挥下,正确贯彻中央战略部署,运用毛主席的蘑菇战术和歼敌有生力量的指示,纵横驰骋于陕北,使敌处于疲惫与缺粮的窘境。在我军撤离延安的1个多月里,成功地组织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取得了“三战三捷”的伟大胜利。
    这三次战役的后勤工作进行得顺利,物质准备比较充实。战争开始不久,粮食供给充足,从边区任何地方动员几十石粮食都不成问题。伤员也不多,三次战役共伤亡1952名,其中牺牲396名。蟠龙战役,我们打掉了胡宗南一个重要补给站,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大部分装备了我们的部队,还有军衣4000余套,面粉12000袋。三战三捷使敌军受到沉重打击,共歼敌l3940余人。粉碎了蒋/胡妄图摧毁我党中央首脑机关和消灭西北我军的阴谋,为稳定西北战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三战三捷后,我军即挥师陇东,展开“三边”(定边/安边/盐池)战役,歼敌2400余人。8月初,由于我军攻打榆林时部队集中/兵力较多,战役后勤任务大,边区人民为支援作战,不顾长途跋涉,运送大批粮食弹药。但因大军深入敌区作战,运输不便,粮食供应遇到不少困难。
    正在这时,我们一位乡长机智地发现下一个地主的地窖,挖出了20余石粮食,榆林地区亦有一些地主藏粮,我们靠这个办法解决了军粮困难。
    由于我军围攻榆林伤员较多,设在佳县乌龙铺的后方医院即变为野战医院,以收治伤员。我军撤出榆林后,援敌随即南下,我伤病员安全受到威胁,医院急需转移,情况十分危急。
    恰在这时,党中央转战至此,周副主席对伤员安全极为关心,亲自指挥医院撤离。我们动员大批民工担架,连夜把重伤员转移到安全的河东山西去。围攻榆林战役我军歼敌5200余人。
    我军撤离偷林后,集中8个旅的兵力,预设在沙家店地区,准备歼灭孤军南下之敌。
    毛主席很关心后勤丁作,在参加野战军总指挥部研究沙家店作战部署会议时,专门询问我部队吃粮有无问题?我报告主席:困难可以克服。
    会后,我们即动员米脂/镇川等地的数千民工和上千头毛驴,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把附近粮站的粮食迅速集中到沙家店一带。
    在镇川堡粮站抢运粮食时,遇到敌人包围,在群众的帮助下,我们脱离危险平安转移出去。
    沙家店地区的群众,拿出自家地窖的粮食,摘回地里末熟的瓜莱,一穗一穗地剪下谷子,连夜炒干磨面,送给部队食用。
    这次战役我们转运伤员和处理战场善后任务较重,轻伤员送往就近野战区院救治,重伤员用担架民工送晋西北治疗。
    此战役我军共歼敌6000众人,沙家店战役是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作战转入反攻作战的开始,也是收复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开始。
    沙家店战役后,我军继续追击,向南推进.先后进行了关庄/岔口/清涧/黄龙战役。
    边区军民在“一切为了歼灭敌人”和“配合全国战略进攻”的号召下,显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人民群众忍饥支援部队,晋绥也尽力筹集部分。军队曾以黑豆批糠充饥,吃/住/行都一度遇到困难,但部队将士的士气仍然高昂,发扬了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表现了军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的伟大力量,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部队的粮食/经费,一般由晋绥和陕甘宁政府统筹供给。但因战争需求量大且时间紧急,物资筹划相当费力,加之陕甘宁边区条件有限,筹集工作一直伸展到华北/华东,不少弹药/被服和棉花由晋察冀与冀鲁豫解放区筹集,粮食的供应一部分由河东(山西)运来。由于各方的大力支援与后勤同志的辛勤工作,各次战役的后勤供给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在1947年内线作战的一年中,我们在边区政府和联防军后勤部的大力帮助下,筹集了大批药品,其中药水15592磅,针剂57500余支,器械28990件,药棉19000磅,纱布4500余丈。尽管战斗与转移频繁,伤员救治任务繁重,但医务人员不怕牺牲/奋勇抢救/精心护理,全年救治伤员21694人,部队防病治病工作成绩突出。
    我军撤离延安后,大兵团聚集山区,连续作战,人员疲劳,物质条件差,缺粮少菜,营养缺乏,加之山区寒冷,指战员多裹衣露宿,致使疾病增多,发病12674人,占70.4%。为减少疾病对部队战斗力的直接影响,野战军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对防病治病十分重视,病员入院后都能得到良好医治,治愈率达83.8%
    兵站运输工作,在转运人员/物资方面,成绩很大。前方兵站完成了转运所有病员的任务,伤病员人均转运距离l17里。截止11月,转运物资3300余次,共达34.6万余斤,平均运程410里,最长距离l900余里,最短260里。
    内线作战的军械供给,主要靠战场缴获补给。野勤供给人员组织民工/牲畜(毛驴)随军携行弹药,陆续给予补给。每次缴获补给剩余者就地坚壁,或交政府保存与联防军后勤使用。
    良好的后勤保障为我军战场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到1947年底,我西北野战军共歼敌7万余人,迫使故人改变策略,采取重点机动防御作战。我军则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指战员由战初的2.18万余人发展到约7.75万人,地方军发展到3.46万余人,总计11万余人。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我军经过了1947年10个月的内线作战,粉碎了蒋介石胡宗南对我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后,从l948年春起进入新区。首次开展的宜川瓦子街战役,即取得辉煌胜利,全歼刘戡率领的敌29军约3万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北战场的敌我形势,为我军胜利向南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敌胡宗南部遭我军—连串严重打击,于1948年4月21日放弃延安,为我光复。从我主动撤离延安到收复延安,仅1年零1个月时间。
    我军转入外线作战后,部队离开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人民的直接支援与配合,后勤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和情况。
    在西北局和野战军首长/前委的关怀下,我们于1948年初在绥德延家川联合召开了野战军的军委扩大会/联防军后勤会/野战军后勤财委扩大会,总结了边区作战的后勤供给经验,研究了新区作战的供给情况,讨论制定了新区筹粮政策和统筹统支方针,以及一系列供给基本制度。会后,又由我主持,供给部部长兼政委黄静波和有关同志参加,将会议决定内容整理成文件下发贯彻执行。由于总结了后勤工作的经验教训,使后勤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充实了宜瓦/黄龙山/曲府陇东/澄邰/荔北和冬季等战役的后勤供给保障任务。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第一,在供给方向,贯彻中央“我们的后方在前线”的指示,实行以战养战/就地供给和统筹统支的方针,为做好后勤保障创造了前提条件。
    粮食物资一般就地供给,统—筹划分配.主要由缴获/没收/征发/征借/劝募解决,非万不得已不仰赖老区供给。
    为达此目的,实行一切收入归公,统一支用。
    一是缴获归公。
    凡战场缴获枪械弹药/粮秣服装/金银钞票及其他物资,如数上交,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截留与擅自动用;在统—供应部队有余时,接济贫苦群众。
    二是接收归公。
    接收官僚资本和没收反动豪绅/地主/恶霸的财产全部上交。对此类对象从严掌握,群众通过,上级批准,以防扩大。
    三是向新区群众预借部分粮物,用以解决我军困难。但须公平合理,征收量须轻于国民党1/3,政府办理手续,日后抵交公粮税款。
    四是各单位的小家务一律归公。这样既有利于集中资财,又可避免不良现象发生。各部队积极响应,共上交黄金60两,白洋4000元及粮款等。
    实行统筹统支,有效地保证了供给,既集中财力物力支援战争,又避免了各自为政/本位主义以及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等不良现象。
    部队经费/服装和装备器材,原则上由中央和后方统一筹供。各项经费中央与地方都努力按标准发给,装备按标准供给。全年后方共发给野战军3763亿余元,其中伙食费2108亿余元,占67.2%。3月至7月共发金额l774亿元,9月份前应发金额已全数补齐,10月份因现款不足,发给80%,其余20%发给黄金。夏服供应40万余套,平均每人发两套;8月底前发军鞋37万余双,每人两月发给1双;补发了部分换装棉衣;领发了被子/绑腿/粮袋/子弹袋等装备布18万余丈。全年经费被服装备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实施新区筹粮办法,军粮供给得到了较好保障。保证军食是部队完成战斗任务的前提条件。鉴于我军到新区后距离边区较远,如仍从老区运送粮物,耗费资财人力甚大,群众难以胜任,故主要依靠就地筹供。根据中央合理负担政策,野战车在未建立政权的新区,其筹粮办法是,除坚决夺取敌粮外,实行向地主/富农/富裕中农预借。具体掌握是,大/中地主留足生活需要外,借所余全部;小地土借所余2/3;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可处罚粮款,仅须纵队以上党委批准;开明士绅酌情予以照顾;富农留足生活与再生产需要外,借所余l/3;中农借粮须比国民党时交纳为少。以上各项,以乡为单位的总预借面不超过30%。预借粮袜须事先向群众深入动员,使其明确有关政策/意义/标准,以免引起疑虑逃避现象。对预借对象的经济情况要切实调查,群众评议,有领导地进行。上述政策措施的贯彻,使我军供给工作获得良好成绩。自部队进入新区后,从2月至5月的80天中,黄龙/西府地区靠夺取敌粮和向地/富征借,解决了军粮问题,在宜川/洛川战役,因部队集中,敌仓粮少,地主粮亦少,军粮比较困难,为此向中农预借部分粮食,亦调拨支用部分老区粮食。其间部队共用粮6万余石,新区筹供为89.9%,老区调拨11.1%。在新区筹粮5万余石中,夺敌粮为34.7%,征借地/富粮52%中农粮6.3%购买7%。西府陇东战役结束后,部队转到黄龙整训,从5月至8月近100天中,共用粮7万余石;尽管当时黄龙粮食困难,按合理负担政策仍筹措80%,晋南老区供给20%,使部队的粮食供应未发生大的困难。8月至10月,共用粮8万余石,其中公粮占84.6%,缴获/预借与自购占15.4%,后者为就地取得,距离较近,公粮均由远道晋南运输接济。据统计,全年西北野战军共筹粮32万余石,其中老区供给31.9%,缴获与新区筹措68.1%,较好地完成了各战役与整训中的军粮保障任务。
    坚持执行边币一元化/驱逐敌币的政策,保障市场稳定与我军供给。
    我军初入新区,边币尚未取得群众信任,使用诸多不便。为支持边币/打击敌币,我们在2月到达新区后,将带来的20驮黄金与银元的3个月军调,未用来购买军需,而是作为开设新区边币兑换所的基金,供其兑换。当边币信誉与黄金/银元等同时,群众自然就使用边币,使之迅速占领了流通市场,驱逐了敌币。为掌握必要物资以稳定市场与物价,野勤财经队从5月开始,即协同地方贸易公司采购了13亿边币的物资上市,使黄龙新区物价迅速下落。与此同时,还积极组织随军贸易公司,大批推销土产,换取部队所需物资。通过上述措施,边币在新区占领了市场,保障了部队供求。
    建立后勤基本制度,使后勤供给有明确规章遵循。
    自年初开始,野战军后勤部即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后勤制度。
    一是会计制度。
    按月公布分配经费,使机关/基层明确收支情况。
    二是审计制度。
    实行三级审计,团/旅初审,纵队复审,野后决审。从上到下一切收支帐目按月公布/上报,避免以往重财轻粮造成浪费的弊病。
    三是报告制度
    按月编造收/支/库存情况上报,使经费物资供给更加合理。
    四是经费开支,区别轻重缓急和保证重点的原则。
    所有供给与审计机关,掌握“先连队后机关,先战士后干部;光供给生活与作战开支,其他费用尽量节俭以至不支”的原则。使有限的财力物力,较好地保障部队生活与作战需求,为战争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坚持为兵服务,搞好以连队为中心的供给工作,以此作为衡量机关供给工作的重要标准,切实保障战士供给。旅/团供给部门加强对管理排长/炊事班长和炊事人员的培训/帮助与指导。连首长和经委会督促检查连队实行经济民主,帐日公开。经费物资领发按标准,向战士公开并接受其监督。教育后勤人员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战士服务,远道采购便宜蔬菜肉食等。据不完全统计,第1纵1旅/8旅,第2纵2旅,第4纵5旅5团,统一采购肉9.5万余斤,猪407头,羊2326只,牛46头,清油7.8万余斤,食盐9万余斤,菜47万余斤,以及肥皂/毛巾/纸张/马装等必需品,使平时生活得到改善,战前有所储备。战士们利用整休时间自己磨面,减少开支,改善牛活;战时互相帮助,携带给养。如2纵2旅16个伙食单位,在荔北战役前组织战士携带清油1.3万余斤,盐l700余斤,菜2500余斤,肉3000余斤,有效地保证了战时供给。这样,连队生活得到改善,指战员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据当年11月6日“野供”报告,除在韩城/郁阳/澄城/白水地区作战时,因驻地群众种蔬菜少而连队供应不足外,油盐肉食均达到或超过标准,每人每月吃肉5斤左右。从被我解放过来的战士体质普遍变好情况看,我军生活较敌军为好。
    第二,在军械弹药保障方面,由于部队扩大和外线作战,1948年的军械工作不断加重。
    当时野战军后勤供给部门承担军械工作的同志仅10来人,负责将中央和后方筹集的弹药按规定基数配发部队,以及弹药押运/检查/清扫战场/收集缴获弹药等。如宜瓦战役,战场纵横10余里,全部清理缴获的弹药都是他们组织民工手搬肩扛运下来的。西府战役返回黄龙后,我们准备发起新的更大战役,当时军委调拨的弹药源源不断运来,故军械运输成为最紧要任务。当时军械人员除负责弹药接收/分发/保管及其数量的掌握/运力组织与配备外,还在野勤首长领导下,负责弹药筹划/补给/设置仓库等。仅下半年即设置4个较固定的仓库,3个战地仓库。各库保管的械弹少则50万斤,多则200万斤。在澄郃战役和荔北战役中,由于军械人员积极负责/吃苦耐劳,及时保障了部队运动作战中进退神速/需求甚急的弹药供应,及转运缴获弹药物资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接收保管械弹7l万余公斤,发出62万余公斤,接收与转运缴获品14.8万余公斤。其中,接收后方调拨的炮弹11万余发,手榴弹37.8万余枚,子弹96万余发,炸药10万余斤,枪炮915支(门);接收缴获炮l51门,枪477支,子弹140711发;发放炮弹10万余发,手榴弹31.8万余发,枪弹96万余发,炸药9.9万余斤,枪/炮1000余支(挺);保存械弹4万余件。
    第三,医疗卫生工作,克服人员/药材与装备不足的困难,较好地完成了野战军首长赋予的各项任务,在卫生防疫/战场救护治疗与干部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战绩。
    其中,野战医院是由边区各医院和各中学学生经过训练而混合组成的。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切为战争/为伤病员服务”的宗旨,贯彻“部队卫生防疫与战场救护并重”的方针。平时深入基层,把“搞好防疫与卫生,改善伙食,提高指战员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放在首位,有效地减少了疾病发生。战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做好战伤救护,在治疗与护理中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涌现了许多抢救伤病员的感人事迹,有的甚至英勇牺牲/光荣负伤。医疗卫生工作中所需药材主要靠向后方领取,以及缴获与购买。全年共耗西药5673磅,中药1594磅,器材932l件,绷带布3.7万余丈,纱布2613匹,酒精9855磅,棉花4736磅,基本满足了救治伤病员的需要。为解决医务人员紧缺问题,卫勤机关利用战争间隙和整休时间,努力培训医务干部,全年达490余名,又从有医疗实践经验的人员中培训医生239名,护士495名,缓解了医务人员短缺现象。他们在救治伤病员中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其中光荣立功的938名,受伤致病348名,特别是有87名医务人员为救护伤病员而英勇献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1949年是西北战场大进军并取得全胜的一年。从2月下旬蒲富(渭北)战役开始,直至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前后共进行6次较大的战役,即蒲富/关中/扶郿/兰州/青海/宁夏和秦岭战役。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与我西北部队的扩大,因而后勤保障供给工作任务空前艰巨。为迎接大西北的解放,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关怀下,西北野战军及西北局/边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大军西进的后勤准备工作。4月,野战军在刘家洼召开后勤会议,部署进军关中的后勤保障。6月,在西安召开了野战军/西北局和边区政府联席后勤会议,研究进军兰州的供给与支前工作。9月,又召开了兰州后勤工作会议,布置进军新疆的后勤保障。在中央对后勤工作的统一领导,野战军首长和前委的直接指挥下,广大后勤人员积极努力,解放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奋勇支前,赢得了野战军全部消灭西北五省区之敌/解放整个大西北的伟大胜利。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从1949年初,我西北野战部队所需经费统由中央筹拨,部队供给有了保证。但西北交通困难,经费运送时有不及,以致偶有影响部队生活的情况。
    如兰州解放前,西北物价波动,需款甚急。此时适逢晋南雨季,经费运送受阻,使部队一度受苦。但以常年论,指战员们饭饱衣暖,生活得到改善,一般战士月食肉可达6斤。据野战军直属警卫第8团等单位统计,战士营养热量超过当时标准。至12月,中央已拨给全军经费70%,其余拨给白洋,计255万元,由中央财委分两次拨给,每次各300万元,另由华北拨给55万元。
    部队的粮秣供应,仍与进入新区作战大体相同,即采取就地筹措/后方运送/缴获敌粮与部队自购的办法。在老区,政府根据军队预算拨付;在新区,部队与政府共同组织筹粮队,就地筹集与自购。根据边区保卫战的经验,党政军共组支前委员会,在政府领导下调集大批干部组成筹粮处随军行动,由地方粮食厅局领导负责,以确保粮食供给。
    1949年西安解放后,我们夺取了胡宗南设在西北的最大军需仓库,缴获了大批粮食和军需物资。鉴于当时西安粮食并不困难,为解决大军西进用粮,我们即组织支前大军把这批粮食源源运往扶郿/平凉/兰州方向。同时迅速修复被破坏的西安附近铁路,以其专线运送前线需要物资。从6月下旬到7月底,各地为大军西进兰州全力供粮,仅几个新区支援军粮即相当可观,其中西安92638石,三原地区32018石,咸阳地区85212石,关中地区的42个县3个月内筹粮1300余万石,可见人民群众对西北解放的军粮供给所起的重大作用。
    被服供给:主要靠中央军委统一调拨,华北支援。西北本身在一方面负责进军接收,一方面支前的情况下,也自给部分。因此,全年服装供应均能按季发给,满足前方需要。惟过冬棉衣的运发补给,因遇晋陕雨季,—度未能按野战军要求准时送达,以致部队向玉门方向进军中遇气候恶劣,狂风不止,雨雪交加,发生过冻坏人员/牲畜的现象。
    军械供给工作:从4月刘家洼野战军后勤工作会议后,成立了军械部,万成章任部长。开始全部仅10来人。兰州解放时不过40人(后最多时增至80至90人)下设行政/保管等科及3个仓库1个修械所。当时人员紧缺,机构也不健全,战争又很频繁。为适应兰州战役要求,在西安至兰州的千里行军路上,仅械弹仓库设置即达13处,还负责弹药调拨/运送及动员民力与修路等,人手十分紧张。
    军械部门担负的任务是,弹药接收/保管/分发和筹划/补给。
    一是弹药补给。
    每次战役开始前,补足各师/旅战斗单位携带的弹药1个基数,军(纵队)后勤携带半个基数,野勤随军携带2个基数;二线补给仓库保存1-2个基数。对战役中的弹药消耗,逐级由后向前补充,一般情况下供给不成问题。
    二是弹药转运。
    由军区/野勤二线仓库/野勤随军仓库/各军及各战斗单位依次向前转送,也有军/师/团前往随军仓库领取的。关于运力,西安解放前,交通不便,运输缺乏,随军携带弹药由200-300头战骡/20辆大车以及动员民畜与担架队转送;西安解放后,以陇海铁路及少数汽车往返转运,或汽车载弹随军。
    三是仓库设置与管理。
    按战役设置临时仓库与较固定仓库两种。
    临时仓库,依战地设置,一般距战场20-30里,随战情变化进退。弹药通常不集中保管,随运力携行管理,不卸车不解驮。军械部门对各运输分队(连)携行弹药种类/数量与宿营地,准确掌握,以便及时调运。
    较固定的二线仓库,一般距战场百里左右,地址选择在交通方便/易于隐蔽防空的村庄,在不住人的土窑/瓦房/庙宇放置。事先调查了解库区社情民情,宣传教育群众,以防坏人破坏。全年先后设临时仓库有黄龙居安/陶池/蒲城阿文村/澄邰田庄/南高村/咸阳龚家湾/泾阳高陵/杨家沟等处,转运仓库有普吉/武功/郿县/马家驿4处。长期仓库有洛川/泰兴/冯源镇/禹门口/八里店/辛庄堡/西安/虢镇/宝鸡/陇县/平凉/兰州/享堂13处。战地仓库麻家寺l处。从我军进入外线作战的两年内,野战军后勤军械工作接收保存弹药3000余万斤,直接拨发弹药500余万斤,接收处理缴获的军械物资1000余万斤,设置长期仓库17处,临时补给仓库10处,转运仓库4处,战地仓库4处,较好地完成了野战军各个战役的械弹保障任务。
    1949年西北野战军向关中和大西北进军,部队迅速扩大,卫生部门也随之增加3倍多,人员/装备/技术也逐步得到了加强。当时野战军卫生部有7个野战医院,6个后方医院,16个兵团医院及军医院,2个兵站医院。当年6月,医院总收容能力达3.32万余人,超过预计发生的伤病员人数。基层卫生机关比较健全,各纵队下编有旅收容所/团卫小队/营卫生所/连卫生员/班卫生战士。伤员救治,从火线抢救到后方医院治疗,体系比较完整。经过贯彻1948年1月野战军后勤制定的“战时卫生勤务条例”伤病员救治与转运走上正轨,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连续性的救治体制。连/营火线救护,以最快的速度抢运伤员脱离火线,紧急包扎止血固定;团包扎所对伤员实施救治,组织担架后送及对烈士善后处理;旅收容所处理团卫生所未能处理的创伤/骨折整复/取出异物和抗休克等;纵队(军)野战医院进行救治手术,根据伤情留治或转野卫医院/后方医院治疗。至于伤员转运力量,连/营由部队抢救搬运,团与师由军工担架或民工担架转运,如团卫生所有军工担架排转运,纵队配备200副担架和50头毛驴转运。军工与民工担架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跟随部队转战南北,为救护转运伤病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西北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转运伤病员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在陕北靠老乡的担架和毛驴;南下关中后,除老区随军担架外,动员新区大车运送;到了战争第3年,我军缴获车辆不少,运输再度改善,有的伤员用汽车转运,西安解放后用火车转运。扶郿战役中的大批伤员就是火车运到西安治疗的。由于广大卫勤人员积极抢救精心治疗,伤病员全都得到了及时良好的救治,治愈率伤员达到76%,病员达到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在解放战争中,陕甘宁边区人民和西北各族人民大力支前参战,对西北及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西北地区条件十分艰苦,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长期支援战争面临许多困难。但西北解放的全部历史证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特别是边区人民,长期在党中央/边区政府的培养教育下,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全力支援西北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不朽功绩。
    彭德怀副总司令曾在总结西北战场的胜利时充分肯定指出:没有边区人民的支援,要取得伟大胜利是不可能的。
    边区人民蛹跃报名参军参战,使部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据统计,仅在延安光复前陕甘宁边区就有1.9万余名青壮年参加了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1.6万余名地方兵团战士转入主力部队,壮大了野战军的力量。还有1万多人参加了地方游击队,广泛地开展了对敌游击战争。延属游击队在战争开始时人数很少,装备甚差且数量不足,在战争中逐渐发展到5600余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配合主力对敌作战1980余次,歼敌1.06万余人,缴获敌炮4门/枪2200余支,用敌人的装备武装厂自己,此外还炸毁敌机2架/汽车24辆。在斗争中涌现了象孙立生/田启光/高善祥这样一些模范游击队,以后,他们都先后升入主力部队,挺进蒋管区作战。
    边区人民抽出大批民工支前,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参加战勤服务。诸如随车常备担架与临时担架转运伤病员,输送粮食/弹药/器材/物资,为部队缝制军服/军鞋/军袜/磨面/碾米/站岗/放哨/送信/带路等,无所不至。其间,参加支前的民工同前线将士之比例为1比1.8,平均约每个兵员作战有个老百姓参加支前服务。从战争开始到l949年7月扶郿战役结束,陕甘宁边区动员担架6.688万余副次,牲口248万余头次,民工331万余人次,合计2842万余个人工;新区(包括刚解放的渭南/咸阳/长安等县)动员担架3.4l7万余副次,牲口29万余头次,民工56万余人次。新老区合计,担架10万余副次,牲口277万余头次,民工388万余人次。老区凡能服勤的男劳力平均服勤l05天/每个畜力服勤110天。战区附近群众服勤更多,如延安县牡丹五乡l948年内每个男劳力服勤90余天/畜力服勤78天,个别地区服勤4个月以上。此外,边区人民还出部队修工事22678人次,带路当向导11720次,押送俘虏11204次。新区平均每个男劳力服勤8天/畜力服勤21天。先解放和战争反复进行的新区战勤负担均较重,如户县在1948年6-7月的20天时间中,在10.6万余人的男劳力中,仅动员担架运输人力即1.1万余人。从扶郿战役到西北全部解放的我军全面进攻作战时期,战争规模空前,物资消耗巨大,战勤任务十分艰巨,新老解放区人民派出了更多的支前力量,支前民工692万余人次/牲口193万头次/大车89万余辆次。仅在大军向兰州进军中,陕西人民即动员了15万民工,支前服务在千里供给线上,为我军长途追击作战和解放兰州/青海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边区人民供给大批经费粮袜物资,保证了部队作战给养。
    在3年解放战争中,第1年边区政府以65.7%的财政收人用于前方作战开支,当年提供粮食19.241万石,牲畜草料327万余斤;第2年供粮32.23万石,草322.3万斤;第3年供粮615.29万石,草4900万斤。此外,磨面/炒干粮540万斤,做军鞋92万双。当第l野战军全面进攻作战开始后,解放区军民筹集了大批粮物支援部队。
    陇东人民在陇东追击作战中,为部队筹集食盐40万斤/食油l万斤/猪羊3000余只;关中新区在扶郿战役中,提供军粮13万石/军鞋5万双/大车2000余辆;刚解放的宝鸡/平凉/陇县也筹集80万石粮食。其他解放区的政府和人民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援,仅1949年8月至10另,华北人民支援西北野战军物资500万吨/棉衣52万套/棉鞋40万双/棉花100吨。这些都对第1野战军西进作战的保障供给和取得解放全西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边区人民热爱解放军/奋不顾身救护伤病员的事迹更是感人肺腑。
    延川县有一个曾被敌军“扫荡”过15次的村庄,人民生活拮据异常,可是群众一见到自己的部队来了,便把家里所有的粮食送给部队。
    一位老大爷为了使子弟兵能睡上暖窑,他带领全家到山窑去住,临走时还特意把部队同志带到他家藏着米面油盐的地窖说,这些东西同志们尽管用,不然敌人发现就给糟践了,你们离开时原样隐蔽好就行了。
    许多群众遭到敌人的洗劫且又面临灾荒的处境下,为使部队同志吃饱饭打胜仗,提前抢收地里尚来成熟的高粱玉米,连夜烘干磨成干粮送到部队。
    1948年2月,我军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作战,一次,我带领后勤运输队过黄陵时,不巧天下大雨,山路陡狭难行,两头骡子双双滑倒,骡背上驮的两箱银元军饷,从山上—骨碌撤到山脚下。群众得知后立即赶来帮我们找寻,大伙找遍山坡/崖头/树权/草丛/沟渠/野地,拣回一清点,整整6000块,居然一个不少。
    人民群众是多么伟大无私和多么深切地热爱解放军呵!
    当华北部队调到西北作战途经郃阳时,沿线群众在90里长的县境内,搭制彩门彩棚夹道欢迎,送慰问品/写慰问信,青年妇女手执茶壶/手捧酒菜鸡蛋慰劳伤病员,用热毛巾为他们洗脸擦汗,有的抢着为战士背锅/挑担/扛枪,沿途设开水站80余个/水缸960余个/烧开水7万余担,供指战员饮用。在抢运救护伤病员中,随军担架民工不怕流血牺牲,到火线上去抢救,为减少伤亡,昼夜不停转运,沿途对伤员起居/冷暖/饮食/服药/擦屎端尿,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方群众爱护伤病员胜过亲人。当马步芳部队进犯陇东时,我华池医院转移不及,仅有800多户群众的白马区,帮助疏散了1000多名伤病员,妇女们对战士悉心照料,在窑顶站岗,发现敌人立即隐蔽伤病员,来不及时就勇敢地认伤病员是自己丈夫,以此掩护子弟兵免遭敌人残害。
    人民群众对敌斗争英勇无畏。
    当敌军进犯边区,群众都把粮食藏起来,使敌人没有吃的。国民党迫不得已空投食品,不少也被群众扛走了。在延川的敌人,饥肠辘辘,不堪忍受,只得啃老乡庄稼地里的生玉米充饥,有的敌人被我军打死时,手里还攥着啃吃的生玉米。即使是在敌人气焰最嚣张最疯狂的时刻,群众仍百折不挠---走遍边区,没发现一个老乡投降敌人的。不仅如此,有的还机智勇敢地瓦解敌军,深入虎穴劝说亲人反正。
    安塞县一位女英雄,组织村子里的丈夫在敌警保队当差的妇女,到敌人占领的延安探望丈夫,乘机宣传瓦解,使该警保队全班携械投奔我方。
    在干百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我西北野战军从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开始,到1949年10月西北全境解放,转战万里,所向披靡。我军由2.58万余人发展成43.36余万人的一支强大的野战军。在3年解放战争中,西北野战军总计歼敌51.36万余人,其中歼敌正规军46.04万余人,非正规军5.32万余人。缴获敌人各类武器24.49万余件,各种弹药7073万余发,军车3000余辆,以及火车/机车/飞机/大车/骡马/通讯器材等大批物资,解放了西北5省区3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200余万各族人民,揭开了西北人民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聊聊西野的后勤问题:

    从1947年3月份,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陕北的大战正式开始。
    当时敌我兵力极为悬殊,进攻延安之敌,计有胡宗南部15个旅14万余人,加上西北二马和邓宝珊部共计有23万余人。而我军兵力从3月17日毛泽东命令“我边区一切部队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起,也只有2.1-2.2万余人,到撤出延安后,第二纵队进抵陕北,机动兵力增至6个旅,也就2.7万余人。敌我主力及地方部队之比约为10:1之比。
    兵力极为悬殊,装备也差。彭德怀回忆:我教导旅每枝枪只有25-50发子弹,3千多人。新四旅每枝枪10-20发子弹,3千多人。二纵队平均子弹30发,一纵队就没有几颗子弹,只有手榴弹。
    这样的部队怎么打仗?那就要靠后勤补给,靠老区的人民支持。
    我们看看当时的陕甘宁根据地的情况:
    陕甘宁解放区,是土地革命战争中惟一保留下来的革命根据地。东临黄河中游,西抵环江,南至渭北山地,北至长城,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东部,共20余县,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境内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800-1200米,有洛河/延河/无定河流过。由于流水长期侵蚀,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地形,山岭纵横,沟壑交错,道路稀少。
    该区接近寒带,土地贫瘠,气候干燥,水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主要种植生长季比较短/耐旱性较强的杂粮等农作物,且产量很低。民食以小米等杂粮为主,牧业以养羊为主,穿衣主要依靠土布和皮毛。且国民党军队长期对边区采取经济封锁政策,边区一切外援几乎完全断绝。必需品如棉花/布匹被禁止流入,导致了边区吃饭/穿衣的困难。
    这还是大战爆发前的情况,那后来呢?
    全边区150万人口,到后来全部县城被占去,只有20万人口了。
    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打的就是后勤。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勤作保障,取得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西北地广人稀,极端贫苦的生活/恶劣的自然地形条件,对双方的后勤保障提出了极大考验,也限制了西北地区只能进行小兵团的作战,而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可以说,自从大战爆发,粮食/弹药问题时时刻刻困扰着西野的官兵,也成了西野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几乎限制着西野的每一次作战行动和进程,也是多次战役发起的诱因。
    下面随便聊聊粮弹问题对各次战役的影响:
    自给胡宗南部队一定的打击撤出延安后,彭德怀以一个营伪装主力把董钊主力向北引去,而把五个旅的主力集结在青化砭/永谷驿一带,伺机消灭敌三十一旅。但弹药缺乏,彭德怀3月22日给军委发报:弹药甚缺,晋绥炮弹运到甚好,请用汽车星夜赶送一半至永坪以西……
    当时并无规定西野的后勤供应问题由晋绥负责,彭德怀只能把问题反映给军委,由军委出面协调解决,或者由彭德怀求助贺龙解决。此时,粮食/弹药/被服/人员等的补充,主要取之于敌人。
    青化砭一仗,打得干净利落,两个小时结束战斗,缴获多,消耗少,缴获了三十万发子弹,抓了两三千名俘虏,这是胡宗南送的第一批礼物,礼虽不多,但对弹药奇缺/人员补充困难的西野来说,算是不小的礼物了---补充了新四旅和教导旅在保卫延安战斗中的消耗。
    青化砭战役后,西野顺应敌人要求,以两个营节节抗击,把敌主力引向延川方向,而把主力集结在西北山梁后与安塞之间,不但因为此地地形好,而且此地多粮,能满足大军几天的供应。
    胡宗南大军在千山万壑之间辗转十几天,占领了几座空城,始终没有找到西野主力,反而使部队疲惫不堪,胡宗南决定南撤,进行休整。
    4月6日,彭德怀决定趁敌军南撤时,在永坪地区组织一次伏击,以歼灭十二旅及刘戡军直属队,但因准备不充分,援军很快到来,这一仗没打好,只消灭了六百多人。
    彭德怀决定将部队进至蟠龙/瓦窑堡之间,休息五天补兵补粮。
    胡宗南侦知西野主力方向,派主力扫荡,欲包围共军而消灭之。并规定:扫荡时,应极力搜索共军之物资,移屯于据点内或焚毁之。
    此时,西野主力已驻蟠龙地带二十多天,民粮/公粮均已吃光,此地已不能停留,彭德怀决定将部队移驻瓦窑堡一带就粮。此时,中央军委通报一重要消息:一三五旅可能调动,或往安塞,或往蟠龙。
    彭德怀决定趁其移动中歼灭之。
    西野在羊马河设伏,一举歼灭一个整旅。
    羊马河之战后,中央军委宣布:仅用边区现有部队,不借任何外援,即可逐步解决胡军。
    这预示着西野上下盼望的陈赓大军几个月后的去向。
    羊马河虽然歼敌一个整旅,但缴获不大,西野部队的供应问题依然没有着落。
    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但给西野造成了大量困难,国军的给养同样发生了困难。
    胡军在寻找西野部队主力决战的过程中,为防中伏,只走山路,不走大道,连续行军,露宿荒郊野岭,部队苦不堪言。同时战线延长,携带的给养用尽,加上陕北人民坚壁清野,使其供应更加困难。
    台湾《戡乱战史》记载:尤以陕北原已人烟寥落,匪复利用其地方组织,将仅有之人与物等可资利用之力量,全部撤离,使我军行动之区,渺无人烟,行动作战均发生极大之困难。
    胡军连续扑空,给养困难,加上陈赓部在晋南展开反攻,胡宗南将第29军/第1军撤至永坪/蟠龙地区休整。西野乘其南撤之际,在永坪西北的新叉河地区歼灭第29军一部2000余人。
    4月20日,第29军/第1军到达永坪/蟠龙地区,但蒋介石又侦知黄河各渡口都有大量船只,便断定中共中央和西野主力准备东渡黄河,于是命邓宝珊部由榆林南下配合,胡部主力沿咸榆公路北进,拟南北合击,一举将西野主力歼灭。于是第29军/第1军,休息了不到一星期,又于26日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胡宗南部第29军/第1军主力进至瓦窑堡及其附近地区,蟠龙成为孤点。
    胡军所到之处,门店大部烧光,牲畜杀光,青壮不少被抓走。此时蟠龙地区粮已极其困难,但蟠龙是胡宗南一个重要的战略补给站,储备着大量的战略物资。这对当时弹药奇缺/衣食无着的西野无疑具有强烈的诱惑。当时西野部队的战斗动员口号就是:打下蟠龙换单衣。
    彭德怀于是拼凑了一支“主力部队”将第29军/第1军继续北引,直至绥德。要返回蟠龙至少要7天,彭德怀/习仲勋于是决定攻打蟠龙。
    如果说青化砭/羊马河战役是吃了两块肥肉的话,蟠龙之战就是啃骨头,是西野的首次攻坚战。蟠龙地堡成群,工事坚固,西野缺乏攻坚器材和火炮,又缺乏攻坚经验,以至于中央也对攻下蟠龙没有信心,认为:如无充分把握,以不打为宜,部队加紧休整,以逸待劳,准备在运动中歼敌。
    经过两昼夜强攻,歼敌6700余人,缴获夏季军服4万套/面粉1万余袋/子弹100余万发,还有大量弹药。蟠龙的大量缴获缓解了西野的燃眉之急,解决了当时西野严重的粮食/被服/医药等问题。并给中央送去一些面粉/军衣/骡马。
    这是西野的第一次攻坚作战,也是第一次从战场上获得大量的人力/物资补充。
    蟠龙被占,于是第1/29军又在胡宗南的严令下,于5月5日又动身南返,不敢走大路,住窑洞,天天爬山路/宿山头/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于5月9日赶到蟠龙时,已人财两空。
    西野之所以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除了指挥得当,情报准确之外,与陕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边区人民克服了各种困难,在自己还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保证了部队的粮食供应,组织了4601副担架和大量民工抢救伤员及运送粮食等物资,且为部队带路/侦查/封锁消息/袭扰敌人,使敌人常常饿饭/情报失灵/行动盲目/常常扑空。可以说,放在其他地方,要取得敌我如此悬殊条件下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毅曾说:西野作战环境最恶劣。
    陕甘宁,北面有榆林/长城,南面有国军大军,东面有黄河,西面有青马宁马,回旋余地不大,后勤保障艰难。
    陈赓四个旅没有来到陕甘宁,原因之一就是很难有粮食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蟠龙战斗胜利后,西野转移到安塞地区休整。
    胡宗南吃过几次亏后,采用所谓的“方形阵型”缩成一团,给西野歼敌造成了困难。
    青宁二马,趁西野和胡宗南大战时,不断自西/北两面蚕食陕甘宁边区,相继占领了陇东的庆阳/合水/曲子/环县和三边地区。
    人要吃粮/马要吃草,安塞地贫民少,非久留之地。为了解决粮食/物资的困难,西野集中主力出击陇东,收复庆阳/合水,并调动胡军寻机歼灭之。
    蟠龙之战,虽然缴获子弹100万发,但炮弹缴获不多,迫击炮平均不到10发,彭德怀致电贺龙求助,贺龙急送山炮弹200发/迫击炮弹1000发去陕北。
    此时,晋绥已成为陕北的后方。
    晋绥根据地,下辖吕梁/雁门/绥蒙3个地区,位于山西柳林/平遥以北,平遥/太原/集宁以西,黄河以东,面积8.7万平方千米,人口215万。全区素称贫瘠,物产不丰,人民生活贫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18:24 , Processed in 0.0485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