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5|回复: 2

快乐老家:召唤自然土地之魂的回归---退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3 0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土壤退毒
    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我们的土壤板结/地力退化/产能低下/品质低劣,农药化肥等非自然物质残留过多,广大消费者怨声载道。
    为了恢复土地的产能,广大农民总是想方设法地改良土壤,力图土地可持续良性循环利用。特别是目前盛行的有机生产,更是对土地提出更高要求。健康的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并越来越呈现出更为宽广的前景。
    因此,改善土壤/生产健康完美食品,成为当前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首要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土壤退毒/土壤改良呢?
    01. 换土
    简单说,即取未经耕种过的荒地上的草皮泥来更换园区的耕作层。这个实践,得益于当时正在我果园附近修建的高速公路穿过一个国营林场,有大量草皮/塘泥需要找到倾卸的地方。我在果园里提供了一个低洼地,接受了这些草皮/塘泥。之后,我在上面种植了花生/油菜/蔬菜等作物,不增加任何养分,长势却异常健壮,收获的果实也非常饱满。农村有句老话:开荒三年不用肥。荒土,纯净无毒,而且比较肥沃,长出来的庄稼非常能抗虫。
    果园需要定期开槽断根,我用这些草皮泥回填,等于是给断根的果树新根提供了新鲜健康的活土,较好地改善了产品品质。此项工程虽然较大,但有条件能做的话,值得考虑。
    02. 活土
    农民烧火土/晒土的传统技术,无非是给土壤增温/加速催化土壤的活化(风化)罢了,土壤里的农药/化肥残留也需要大量的有机质来分化/降解。
    我们的方法:抽槽80*80cm(深宽),收集大量秸杆/粪便/饼肥,腐熟后,施入槽中,再回填表层草皮泥。抽槽保证了土地良好的呼吸,是加快土地风化/死土转活土的必要措施。
    另,活土与种子脱毒/驯化可同步展开。
    参照果园改土/深挖槽沟80*80cm(深宽)的办法,酌情开挖槽沟,土壤随意(不平整)散放在剩余的地面上不动,争取三年完成全园改(晒)土工程。混播适合当地种植的各种瓜果蔬菜作物,若方便找到无毒有机肥(未经人工开垦过的荒地杂草/灌木枝丫等)即可做成堆肥,腐熟后,撒入深槽中。目的是确保土壤通畅呼吸,更充分氧(风)化,激活土壤中各种物质的活性,并人工增加有机质含量。计划三年开通全园,农作物只收取种子,同步驯化三年,完成土地退毒/作物种子的脱毒及抗逆性的驯化。
    03. 放任杂草生长或种草
    可选择性种植一些矮小的杂草,最好是豆科类植物,放任生长或在必要时候收割回田由其自行腐烂,确保土壤绿色有机质养分可持续供给。建议放任作物与杂草自然生长,或者以草治草,大量播种三叶草(即苜蓿等豆科类杂草)并以此类杂草压彼类杂草。
    二. 污染隔离
    污染隔离能够选择的办法不多,一般是深开渠,以防止外界土地上的农药化肥等污染源透过地下水的渗透而感染,根据作物要求的耕作层,渠道排水的最高水位应该控制在地平面的耕作层一米以下。
    另外就是植树造林,制造地上部的隔离带,防止不良物种的侵入,同时满足生物多样性和吸引益虫鸟定居。
    一般情况下,地上/下两隔离系统可以同步地搭配起来进行。
    三. 土地耕作
    01. 深耕开槽---掩埋植物秸秆
    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确保土壤恢复地力三年过渡期限,重要的是生产出真正意义的生态食品。我选择的是下面一套土壤退毒办法及步骤:
    果园的土壤管理,我更特别,甚至是我最得意的创新和骄傲。
    遵照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果树在地上部分的枝干与地下部分的根系,是相应对称的,有一个平衡点。平衡得越好,产量及果实的品质就越好。
    果园的土壤管理尤为重要,需要不间断地根据果树地上部分的枝叶量来协调对果树根系进行配套的管理,即土壤管理。
    土壤的开挖/回填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改土/活土/根系管理,相对于果园的各种管理措施来说,是最大的一项工程。
    这项硬邦邦的工序怎么偷懒?
    我思考过很久。后来,与其他人的做法大有不同,但非常成功。
    我承包的果园是荒废多年的小老树,通过换种椪柑,解决了地上部分的树的更新复壮,但也等于是去掉了地上部分的大量枝叶量,从而严重地打破了果树应有的上下平衡。所以,地下部分的根系更新复壮并结合改土/活土的工程,那是一定要做的。预计投产的前一年即2003年11月,在果树的根系停止生长后,我们收拾好地里的杂草,请来大量的人工,开挖/抽槽/断根/填草。
    果园杂草的丰富存量,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我把满山堆成山的杂草,全部放入抽好的沟槽后,就装得满满了,不再需要回填翻起来的土,整个果园就这样乱七八糟地扔在那里。我知道,开春以后,沟槽里的杂草会腐烂回落,还会有一大批春草要萌发---我计划到时候再来回土填槽,我是想看看情况再说。
    但我也有些担心,仅靠厚厚的杂草,是否能达到与土壤同等的保温/保湿效果?这样做,对果树根系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后果?不得而知,我也很好奇,想观察观察。
    就是这个好奇心,促使我决定大胆试试不回填土壤而以草代土,观察了解果树地下部的生长情况。这样一来,即使我的心一直高高悬着,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担心,因为我时刻守护在果园,也深信自己了解果树的全部信息,能随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反应措施。凭着这份自信,从此对土壤也采取了放任管理的态度。
    第二年开春后,地里乱七八糟的泥土/杂草等等,被雨水冲洗得相对好看了点儿。新生的杂草疯狂地生长起来,长得如同人工堆起来小山,杂草堆起来长,长了堆起来,这可是很多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长法。抽槽所翻起来的土堆上,更是长满了各种新品种的杂草,我当时还觉察到杂草的生命力之所以旺盛,是草籽可以深埋在地下多年后还能萌发。
    本来预计沟槽中的杂草腐烂后会剩不了多少,哪知道被雨水淋泡得更为结实,死草上面也长满了活草,其中的刺槐/枸树可把我折腾得够呛,它们可是太能复活并快速串长了,弄得我满园都是,我再也不敢把它们埋在沟槽里了。想起我那年夏季修剪的枝梢到冬天还是鲜活的例子,我知道,果树需要的生态环境,不但没有因为我抽槽不回填而遭遇到破坏,可能反而加强了果树根系的呼吸/伸展能力。
    没有太多科学知识的我,只能这样简单地来分析。
    我认为那些腐烂后还比较结实的杂草,完全可以等同土壤保墒等等各项功能,甚至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产生了彻底放弃回填的计划,而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就地割草覆盖,因为草是太能自动延续繁衍了,而且生长迅速。我要放大杂草的产量,强化杂草的贡献,我只负责保证所抽的沟槽不至于落差太大为底线。
    种果树的改行种杂草来了,因此反而收获到更多更好的果实,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得意的最大感悟。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在把这句话放在我这里来,难道不是最贴切吗?我去“有心”种草/我来“无心”收果,好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呀。
    这下好了,连续四年,我没有再理睬果园的土壤,只是在杂草最旺盛/最容易腐烂的时候,就收拾它们一下。因为杂草还嫩,所以收拾起来非常轻松。为此,我还特意请铁匠加长了镰刀,更换了用钢材料,还装上了很长很长把子---可以站着砍草。百姓更把我当怪物看了。可后来,方圆几个村子的农民都学我使用这种镰刀。
    我们锄草的方法也省事,顺右边半行去/半行回,割倒的草就自动倒在沟槽里了。就这样,我反复割草,草又反复地长,加上自然雨水的冲刷,逐渐慢慢把高处风化好的泥土再细细地带入沟槽中,地里的高低落差逐渐开始平衡。
    其实在抽槽后的第二年,我就发现了这种行为的价值,反而开始担心所抽的槽不能管太多年了呢。我的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专家团队特意查验我果树根系的情形时,我可以轻松地徒手抓出大把的树根来,因此大家倍加称赞并摄影做了专题。这充分证实,我这种对果树的根系及土壤的管理和维护的办法,是非常成功的。
    受过去农民烧火土/晒土的传统种植技术的启发,这里应该还有个道理存在,那就是:土壤是需要依靠强劲的呼吸作用来达到风化(或氧化)土壤的效果的,也就是说,活化/激活土壤中的有效物质,让其能被植物吸收---这是我们对土壤管理的一个关键。
    后来的四年,直到我把椪柑果园转让给了他人,我的果园始终是附近所有村庄的果农朋友参观考察的样板果园,树势经久不衰。
    02. 浅耕
    浅耕,目的是为了土壤保湿,以防止土壤的水分蒸发流失;一般在大暴雨冲刷土地后形成的板结,即需要浅耕。在作物幼苗期间,为争取幼苗的光合作用而锄草,也采取浅耕。
    03. 免耕与草耕
    持续两三年使用秸秆回田,增加动物粪水等有机肥后,土地表层10-20cm左右的土壤会非常松软,持续的年限也久;施入的有机肥越多,土壤腐化的厚度越大,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开始采取免耕生产了,这种持续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腐化土壤的办法叫做:草耕。活化的土壤中,蚯蚓等其他地下动物也会活跃起来,它们等于在帮助我们耕作土地,这就是我们期望的可持续良性循环。
    四. 稀植与放任杂草生长回田滋养土地
    我们所有的食品均是阳光通过植物深加工的产品。我们收获的植物果实,就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利用阳光为我们积累到生存所需的能量,而动物只是替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深加工而已。
    杂草,是替我们完成类似的积累后回到土壤中滋养作物,它是最安全的清洁养料。杂草和秸秆的自然腐化可以代替我们耕地,草根的腐烂也等于腐化了土壤耕作层,活化了土壤,还帮我们打通了土地的呼吸通道,代替了翻耕,因此,我们不可忽视杂草的功劳。
    如同养殖需要饲料地一样,种植也需要有养料地。
    稀植的目的是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培养杂草(牧草)实现以园养园的目的。并逐渐剔出那些长势过旺/对作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杂草,尽量保留那些能量积累较高的豆科类杂草,确保土壤活力及具有可持续的来源。
    稀植的明显效果,在我这里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事例。
    连续两年,我发现果园外围的果树结果总是相对多,着色相对早,而且没有大小年。一次我到临市荆州去开发市场,发现福建芦柑(椪柑的一种)已经来我地上市了,而且价格1.20元/斤,相对我们这里(柑桔最北沿地区)的椪柑上市提前了一个多月。这件事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所以,第二年采收季节,我特意把果园外围着色较好的椪柑分开采收,并找到在荆州市场拿货的终端客户,以1.10元/斤销售了,这个价格作为刚采收的椪柑(未经储藏和单果套袋保鲜加工)已经高出一倍的价格。
    果园因为荒废的时间久,空缺的地方较多,一棵四方均有空缺的果树,椪柑着色最好,大家吃了后,一致地说:非常好吃。还邀我去尝尝。我知道,不是有特别好的味道,大家是不会有那般兴奋的。我上去吃了一个,还真非常不错。这激发了我刨根问底的欲望。了解后才明确:光热积累是提高水果含糖量最为关键的因素。这再一次让我深信,光合作用是植物/土壤能量的基本来源,从此,光热积累的概念成为我管理果园的核心要素---我的果园逐渐越来越稀疏了,这样一来,即使有可能被浪费掉的阳光,因有大量杂草帮助我收集阳光的能量,也就没有浪费的遗憾了,反而,我果园的椪柑口感更上了一个档次。
    五. 互根互利的混播套种
    根据“农业生态食物链”的启发,也许我们只是改变或调整一下种植与养殖的结构,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不同的害虫喜欢不同的作物,某些作物对某些害虫又具有趋避的作用,而且,害虫之间的相互威胁也大量存在。即,不同的作物进行混播套种,会产生很好的防控效果。曾经在一棵果树下种了一些花卉/茴香,后来发现这颗果树很少有虫子破坏。后来,我在湖南怀化,又发现一个小村子,整个夏天没有蚊子,由此想到,不同的植物混播,可以塑造出很好的相互克制害虫的功效。
    六. 种养的轮换以确保土地得到休养
    种植与养殖轮换使用土地,是为了确保土地得到有益的休养,这项实践是在一个荒废多年的果林里的大量空缺的地方进行的---栅栏围起一个小菜园,这样就保护了菜园不被鸡鸭等动物破坏,还方便经常移动位置,这样,各种果树/水池/蔬菜/杂草/鸡鸭等于共生在一个小循环生态系统中了,可移动的菜园让这块土地得到了很好的休养。
    七. 立体种养结合---葡萄下的洞天福地
    葡萄架下是道路,道路下是水渠,道路边上还有很多小型的动物间舍,水渠里养殖了各种水陆两栖动物和一些水生植物---这种结构并不难设计,但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八. 与周边大宗种养品种区隔开来
    生态农业生产,要求尽量与周边大面积种养的品种区隔开来,以防止相互感染,故而需要限制性地选择种养的品种和结构。
    把生态农业生产放在同类产品生产区域中,很容易受到周围同类病虫害的感染,并难以有效控制。另外,生态养殖还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山青水秀的环境中,动物才不容易感染病毒并正常繁育。在枝城长江大桥下,曾有人投入巨资引进美国王鸽,结果,因为火车经常从桥上轰隆而过,尖叫的气鸣声使王鸽在交配过程中产生受精难的问题,项目因而宣告失败。还有一位生猪养殖大户,因为养殖场建在公路附近,后来,这里新建了一家公路超重检查站,经常有运输出栏生猪的大货车在此接受检查,洒落的粪水让他养殖的生猪感染了流感病毒,近千头即将出栏的生猪因染病而被掩埋,好好的一家生猪养殖场只得搬家。这是后来我们利用这家现在的猪场做仓库时了解到的故事,类似的教训告诫我们:从事生态农业生产一定要有非常谨慎的思考。
    九. 与植物建立沟通,观察植物的表情与反应
    植物在干旱/水涝/饥饿/营养过剩/生病等等不同的情况下,均有不同的表情,叶片的厚薄/颜色的深浅/枝干的粗细/垂扬的姿态/生发的数量/长势的快慢等等,都是植物在向我们传达它们的健康状态,都是植物的语言,只要我们本着精心呵护每一株作物的良好心态,用心积累,慢慢就会发现植物的生命语言,并与自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十. 重视无毒绿能培育
    在《自然的启示》里,我们提到:信念是一种养分,爱戴才是最好的绿能。植物也有感情,并懂得回报的。这种关爱表现在人与环境之间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效果一样,同样能为我们带来积极的感应,当然,这需要我们相信它们的真实存在。
    相生相克是一种力,互根互利也是一种力,这类力的放大和利用,就是我们推崇的绿能投资。同时,着力构建生态食物链的行为本身就是在利用自然力的作用,也是我们需要的绿能源泉,而且可持续循环并取之不尽。
    其次,阳光/杂草和清洁的水系是最好的绿能。洁净的水系,其效果可想而知,所有动植物的生命均离开不了纯净水的滋养,在一个没有洁净水的地方,任何鸟儿虫子包括植物,均难于生存,沙漠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最为核心的绿能是阳光。前文我们说过,我们收获的任何产物均是光合能量的产物,设施农业的立体种植就是为了提高相同单位面积上光能利用率而获取种植产能,这个说法不缺少证明---我们只需对照相对平面的小型植物与光照通透的高大树林在同等面积上的干物质产量,即可得知。另,运用反光提高光热能量积累,提高产量/品质的例子,更证明了这个道理。
    全息自然农法格外强调利用杂草或豆科牧草的顽强生命力,见缝插针,从而收获到光合作用的能量,再回田,张扬土壤,提高地力---如此一来,轻松解决了纯净绿肥与动物饲料的来源问题,还确保了动物粪便的无毒利用,实现了以园养园的基本目的。
    温室大棚是利用地热以弥补季节性蔬菜生产不足的最生动例证。一位成都青年从事芽苗菜的生产经营,取得了明显效益。还有大量利用水能/风能进行简单加工,都是绿能运用的例证。另外,杂草/秸秆/动物粪水等等,可以制作无毒的堆肥,又是我们生产沼气的好原料,结合微生物菌的腐化作用,可完成园区小循环生态系统的建设,从而奠定生态生产的良好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0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04: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田网*何兴《召唤自然土地之魂的回归---退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5 05:08 , Processed in 0.0374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