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4|回复: 0

论“十不可用”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8 23: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已迈入了信息时代。同时,人们一不小心也跌进了“信息沙漠”。
    如今,人们常常感叹信息的唾手可得,同时也被信息搅得无所适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信息是应该有所分类的,也是应该有所选择的。花最小的成本(金钱和时间)而帮助人们便捷地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便成了网络人的一种祟高追求。
    东方网成立之初,我提出了一个“十不可用”原则。其初衷,就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员工,如何简单明了地编辑处理信息,帮助受众从“信息沙漠”中低成本获取有益的信息。但是“十不可用”说来说去,常被人简化为一个“风险控制”的原则。这就有点简单化了。
    其实“十不可用”原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地论述了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
    # 假不可用
    “十不可用”原则之中“假不可用”是所有原则的基石。目前,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低下。究其原因,就是网络信息处理的诸多环节失控所致。这些环节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源复杂,难以管理。几乎任何个人都可以随意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虚假信息在经过“二次传播”之后,经过信息处理者的再次处理,又决定了这条信息的高度欺骗性……假信息往往又是同有害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某人在网上发布某银行行长携款而逃的假信息便导致了一起银行的挤兑事件,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如此往复,使得人们不太敢于相信任何的网上信息。因此,追求社会公信力,已成了网络媒体的立身之本。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假新闻大致有事实之假/情节之假和本质之假。不过,虚假的网络信息之中,大都有痕迹可寻,亦可有效防范。东方网曾经出过一条假新闻,说的是上海的地铁再次压死人。此稿的问题出在信息的入库环节。但是,如果我们的编辑记者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稿件就不可能出炉。因为,两次事故,细节太巧合了。地点/人物/方式/时间居然都是相同的。这就值得怀疑了。还有,最近网上出现了一条关于民航的消息,说民航总局要求各航空公司停止使用波音767飞机飞往韩国的釜山,这条信息,明显值得怀疑。如果是767机型有问题,那么就不仅仅是飞韩国釜山的问题了,如果是韩国釜山有问题,那就不是767机型的问题了。看来,选择审定稿件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一个称职的编辑的基本素质。
    当然,假新闻的本质之假,则是最难防范的。这就要求编辑记者有更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前不久,许多网络媒体都刊发了一条源自国外的的消息,指称中国进行了一次用远程洲际导弹携带多个模拟弹头的试验。暂且不论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如何(可能是真的)但是,有头脑的编辑就应该想一想,这样的消息,国外的媒体为什么如此热衷?如果我们将这条消息同国外盛行的“中国威胁论”联系在一起,与两岸关系联系在一起,就不难看出有人热炒这条消息的用意。如果我们这些有中国官方背景的网站也在要闻中刊发此类的消息,无意之中,不是帮了某些人的忙吗?任何媒体(包括网络媒体)都是有其政治背景的,所谓“不偏不倚”的媒体并不存在。只不过,其政治背景的影响,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因此,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通过选择信息来潜移默化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 险不可用
    网络媒体的编辑应该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处理每一条信息,都应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加以认真的评判。网络信息的风险,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政治风险。这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等等。二是宗教和民族问题风险。此类信息,可说是险情不断。比如,穆斯林问题就是事故多发的领域。最近,就有人在分析文章中将恐怖主义与穆斯林联系在一起,引发相当的反弹;也有人在宣传内蒙古旅游的过程中,不准确地阐述了“马背上的民族”的两大特点,引起蒙族人的抗议。三是可引发“群发性社会问题”的信息风险。此类信息,涉及千家万户。比如,对股市不当的评论和分析,都会引发“群发性”社会问题。最近,上海有关禁止在市区主要干道驾驶摩托车,以及关于医疗事故处理的法规等等报道,处理不当,都可能是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我主张相关信息板块都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提出敏感问题列表,置于案头,时时提醒编辑者。但是,所谓的敏感问题,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各级主管,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 长不可用
    我在新民晚报时,当时的社长赵超构先生曾主张,文章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报纸如此,网络也一样。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习惯阅读长文章。尤其是网络,信息繁杂,阅读者大都浮光掠影,点到为目。也就是有人曾说的“三秒钟的耐心”因此,网络信息一定要处理得更短更简单更直观。一般而言,消息要控制在一屏之内。对长文章,编辑要下大决心删节处理。这就会对编辑的文字处理能力和信息判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虚不可用
    网络媒体由于其阅读的习性,一般都拒绝虚的东西。比如,虚的标题。报纸因为是平面的阅读,可以有肩题/副题的补充,因而虚题较多。而网络媒体,大都是一行题,而且题文是分层阅读的,虚题可能让读者不知所云,从而影响点击率。现在,很多网站专题标题的处理也越来越具体化,也正是迎合了受众的阅读要求。再比如,虚的导语。报纸和通讯社的消息导语,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议论/描写或者其他的方式。网络媒体则不行,一屏的概念,空间原本有限,导语又占居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将最重要最醒目的事实,处理在导语当中。任何文字上的“过渡”都是不恰当的。
    # 劣不可用
    目前,网络信息在很多人眼里,属粗制滥造之作。过去,报人常说“无错不成报”意思是说,报纸因为是天天出,且有截稿时间的限制,差错是难免的。现在,网络媒体几乎就是“分秒截稿”的概念,差错的概率就更大。这是事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网络人对网络信息处理的漫不经心,也是网络信息差错迭出的主要原因。其实,一家有责任感的网络媒体,应该对新闻稿件的处理持严谨的态度。编辑应注意文章的遣词造句。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段落不清,当在劣之列。
    # 乱不可用
    网络媒体由于其交互性的特点,网络言论相当发达。BBS上的贴子,大都以言论方式出现,有些贴子还经常被相关栏目的编辑选用。但是,网络的言论,在表现其轻松的同时,也附带着随意性,有些文章,经常是说到那里算那里,不注重谋篇布局和逻辑关系。因此,我们在选用此类言论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文章的说理性和思辩性。我常对编辑说一句话,叫“他乱你不乱”关键是要看信息处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 浅不可用
    网络信息,还有许多“似害非害”的东西,这是相对于“有害信息”而言的。众所周知,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不易控制,决定了信息内容的五花八门。从信息源的角度说,可以是正规媒体,高堂学子,当然也可以是贩夫走卒之类。因此,网络信息中“浅薄无知/自以为是”的东西很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如传统媒体。因此,浅薄的信息常常成漏网之鱼。从提升网络新闻品位的角度看,网络编辑只选择那些最容易剪贴、不需采访、不需编辑的稿件剪贴或照搬,也使得网络新闻无论在选题上和报道深度上越来越肤浅。在我看来,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存储,与网络媒体的价值选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的编辑不仅仅要堵住有害的信息,还应该卡住那些“是害非害”的信息垃圾。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 涩不可用
    这里指的涩,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状”的概念。因此,文章要写得简单明了,脉络要清晰,要尽量用短句,语言要平和,等等,都是明白无误的要求。但是,网络媒体信息的处理,还要防止所谓的“专属化”的倾向。大家知道,网络圈里的人,早已生成了一整套的“自身语言系统”我曾经从网上抄来一封信,乃是某网友的《致情人书》然后拿去给一位从来没有上过网的朋友看,这位先生看了半天,居然不知所云……我们的一些网络编辑,在编辑过程中,也喜好采用这套“语言系统”里的词汇。我个人认为,这套语言系统,对中国言语文字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现在,网络日益呈现大众化的趋势,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工具,其社会的责任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家负责任的网络媒体,当然应该在语言文字的规范方面作出自己的表率。
    # 套不可用
    套即老套,程式化。即我们常说的“文忌老套”不过,这仅仅是浅层次的问题。我们还应站得更高看问题。最近几年,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已呈规模之势。同时,网络媒体在信息处置与表现方面,也摸索出了一整套的规律。但是,创新是网络媒体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第三只眼看网络媒体的改革。比如,我们的信息稿件的写作,如何跳出多年来传统媒体的习性,更贴近网络阅读的特点;我们的标题制作,在“以实为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创新?我们的页面制作,如何打破左中右的三块论,具有更灵活的特点;我们的内容设置与分类,又如何独辟蹊径,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 恶不可用
    网络媒体由于其传播的特性,决定了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平等关系。当受众既消费了时间也消费了金钱来上网的时候,他们尤其在乎媒体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但是,网络媒体的从业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媒体来的,难免也带有传统媒体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因此,他们常常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通过信息的处置,流露出一种“凶相”喜欢“板起面孔训人”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媒体网站,也肩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人的社会责任。我当然同意。但是,我还有一个观点,叫“媒体社会价值论”我常对编辑们说,媒体所倡导的正确的“社会价值”首先是通过受众接受来实现的。如果我们不注意方式不注意文风,把人都吓跑了,你的社会价值从何谈起?我们只有不断增强亲和力,注重传播方式,日积月累,才能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引导人。所以,我在东方网一直讲“三个关系”即重点把住,其他搞活;节点把住,阶段搞活;内容把住,形式搞活。一句话,既要把住导向,更要尊重网络传播的特性。最近,我也在考虑,我们应该制定一个禁用词汇表,诸如必须/应该/一定等,当在禁用之列。先从文风开始,打造新闻网络媒体的亲和力。
    当然“十不可用”原则,并不是教条。若是当教条用,那也是要害死人的。我希望编辑记者们能领会其中的精神,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网络媒体发展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积极应对,摸索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网络信息处理的办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18:07 , Processed in 0.0424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