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6|回复: 1

大别山战略大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4 15: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7年6月为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在国民党重点进攻下的压力,刘邓大军实施南下战略转移,吸引蒋军“追歼”。
7月23日中央军委建议刘邓直趋大别山。
7月30日刘邓收到毛泽东AAA级极秘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即回电:直趋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最终确定。
8月7日刘邓大军主力12万余人从鲁西南挥师南下,开始千里跃进。
8月19日刘邓率部渡过沙河,蒋介石方悟刘邓战略意图。
8月27日刘邓胜利到达大别山。
8月31日毛泽东提出刘邓在大别山的“最好前途”:站稳脚跟。小平分析创建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10月初刘邓率司令部和中原局机关进入湖北黄冈地区,辗转于红安麻城蕲春等地。
10月底刘邓在大别山建起33个民主县政府和军区、行署机构,基本实现战略展开。
12月10日刘邓分兵,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北上,小平率前指留在大别山。
1948 年2月24日刘邓在安徽临泉胜利会师。
3月刘邓主力转出大别山。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潇潇:也论挺进大别山

        党史军史对“挺进大别山” 的评价非常之高,一些作品甚至提到了“神来之笔”的高度。但如今网上众说纷纭,以前,我也是对此行动持中性态度,经过多年的思考和论战,我想清楚了许多问题,从而成为了“挺进大别山”的支持者,先将我的一些感想写成一篇文章,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 挺进大别山是共产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军事,军事实际上政治和经济的延续,所以,军事实际上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行动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从政治上来讲,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后,国共之战一发不可收拾,国民党既腐败,又出师无名,共产党哀兵相抗,获得各阶层同情,民心所向,因此,从政治而言,内战仗虽然刚刚开打,已经注定国民党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腐而不朽,要解决问题还得靠军事,而支持军事的却是经济,开战时,共产党无论从人口,还是地盘,经济实力都是无法和国民党相比的,同时,国民党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美援,可以说国民党的综合实力在当时是共产党不可抗衡的。
        众所周知,川陕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结果却是红四放弃川陕,有人说这是去接应红一方面军,其实这完全是次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经过10个月的战争消耗,拖跨了川陕根据地,战争潜力几乎枯竭,红四必须寻找新的地盘寻求发展。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展开了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毛泽东就想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在外线和敌人打,然而,内战初期国共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我军在外线还无法和蒋军抗衡,所以,根据地实际情况,我军实施了在根据地内线作战或依托根据地作战的内线战略,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一般军友只看到军事上的辉煌胜利,歼敌巨大,但忽略了这是通过消耗本身就很有限的根据地的人力物力甚至地盘取得的,而根据地人力/物力/地盘是有限的,消耗到一定的时候,也就耗无可耗了,这就意味着,我军赖以打胜仗的基础就不复存在。
        刘帅曾指出“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就是要扭在我们解放区里打,消耗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趋于枯竭,走向失败。这一基本战略是世界战争、也是蒋介石反革命战争的经验。毛主席的战略指示:开始第一年是内线作战,也必须在内线作战,歼敌一百一十二万以后,转入外线作战,也必须是转入外线作战,步骤是明显的。内线作战时,我们是全民以赴,全力以赴,解放区经济被破坏了,不反攻到外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是不行的”。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济源已经出现了老百姓逃亡现象,这已经是根据地经济崩溃的一个信号,刘帅在谈到严重性时指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华东方面,我军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在路中和敌军相抗,身后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粟裕在谈到当时山东的局面时曾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因此,我军打出外线将是必然的选择!
        也许有人问,出外线就必须去“大别山”吗?我认为这是八月初鲁西南的综合条件所决定的。
        二. 挺进大别山战略的演变
        既然打出外线是中央的既定战略方针,究竟出师何处?其实一开始中央也没有谱,可以统称为“中原战略”,战略目标基本上是根据陕北和山东战场的态势变化而变化的。
        5月初,陕北/山东虽然处在敌军重点进攻下,然而局势在我军掌握中,陕北我军发动蟠龙战役,山东我军拟发动孟良崮战役,形势看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5月 4日给刘邓电报:.....独立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来往机动.....这说明当时外线出击留给前方将领的余地很大。
        陕北蟠龙战役和山东孟良崮战役后,敌军改变了策略,陕北胡宗南采取了10个旅绑在一起的战法,山东则在50公里正面集中9个整编师集团滚进,寻我军主力决战,我难以啃动,虽然还可机动,然而一来机动余地不大,二来面临敌军压缩我军进入胶东,在机动余地缩小的情况下,捕获我主力,一战解决问题的风险,或者迫使我军退过河北,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进行了变招,这就是山东著名的“七月分兵”,打到敌军身后,试图撕开集团敌军,获得歼敌战机。然而山东分兵后连遭败绩,陕北方面也面临敌军“一战解决问题”的巨大风险,毛泽东在7月23日致电刘邓,改变了5月初给刘邓军规定的在中原宽大机动的方针,要求刘邓:.....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又令陈庚出豫西,吸引胡宗南一部。27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执行中央23日出大别山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山东和陕北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毛泽东改变了既定的方针,要求刘邓直出大别山,其目的是不惜代价,打到敌人最敏感的部位,迫使敌军回援,减轻山东和陕北的压力。
        28日,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刘邓军虽然取得重大战果,然而经过一个月作战,消耗很大,伤亡1万3千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伤员需要安置,部队需要整补,粮食弹药需要补充,进军大别山困难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提出休整半个月,第一步出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同时表示内线山东敌人不能西调的情况下,还有战机,在出动前可在鲁西南继续歼灭敌军7-8个旅。毛泽东虽然复电同意刘邓的意见,然而却强调: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陈庚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军,打开局面,陕北将不能支持。实际上是对刘邓施加压力,政治高于一切,一旦陕北中央出现问题,谁能负得其责任?刘邓不得不在7月30日复电表示休整半个月后,直出大别山,至此,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基本成型。
        但即便这样,出动也应该是在8月中旬后了,然而,刘邓大军真正开拔是8月7日,决策由刘邓制定,“中原战略”最终演变为8月初,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三. 我军为何将挺进目标定在大别山
        上面我讲了我军外线作战的必然,外线作战的根本目标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挺进不深入,对国军的根本重地就威胁不大,自然无法达到吸引敌军回援,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目的,挺进不深入,敌军完全可以利用其控制的交通线,来往集中兵力,达到各个击破我军的作战目的。因此,在中央计划外线作战时,将进军目的地选定了大别山,原因是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同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别山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可以达到我军预期的战略目的。
        四. 历史在47年8月的抉择:挺进大别山
        7月底确定的挺进大别山的行动,多少可以说含有中央主观决策层面的倾向,按这个方案,鲁西南战役后刘邓大军原计划休整半个月行动,然而8月初的鲁西南风云突变,刘邓大军面临历史抉择。当时的形势是:
        01. 水情:连降暴雨,黄河水猛涨,即便敌人不炸堤,本身也有决堤的危险,黄河两岸出动了10几万民工修堤护堤,连部队一部也拉上去了,我军处在水淹七军的危险中。
        02. 我情:陕北告急,山东告急。毛泽东29日电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陈庚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军,打开局面,陕北将不能支持。山东内线已被敌军击破,华野内线四个纵队无力再战;外线一路为3/8/10纵出鲁中,一个月行军打仗,连遭挫折,损兵6000撤至鲁西南;一路为1/4纵出鲁南,遭到敌军合击,损兵近3万,丧失战斗能力,后经接应退入鲁西南。此后,华野5个纵队渡过运河,集结在郓城一线,躲在刘邓大军身后,构筑工事自保。此时,山东内外线均遭重创,形势危急。刘邓军虽然获得鲁西南大捷,士气高涨,然而,自身消耗严重,伤亡了1万3千人,炮弹消耗殆尽,伤员需要安置,俘虏需要消化,粮食和弹药需要补充,战斗力下降,难以连续作战。
        03. 敌情:由于华野外线损失惨重,躲入鲁西南,实际上是将山东敌人大量引向鲁西南,由于华野外线无力再战,敌军集中30旅于鲁西南大打出手,分五路对鲁西南形成合击态势,刘邓军承受了空前压力。
        04. 地形:鲁西南在地形上是个三角形,两条边是黄河于运河,地线是陇海铁路,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境地,是军事上典型的“死地”,敌军依托铁路和公路,可以迅速运兵,一旦在敌军完成鲁西南的战役合围,我军就将处于背水决战的地位,难以脱身,要么在决战中战胜敌军(胜算几何?)要么就只能是大溃败。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8月初的鲁西南,天时地利人和皆于我不利,因此,鲁西南绝非久留之地,何去何从,必须立即作战抉择。
        当时刘邓军不外乎有这样几条路可供选择:
        01. 返回豫北:这和中央的外线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可能。即便要实施北返,实际上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我军既无这样的心理准备,又没有行动上的准备,在仓促之间,要渡过包括华野外线在内的20几万大军,基本不可能,同时这样的行动也是在敌军的预料中的,敌军正计划趁我北渡,迫我背水作战。退一步,即便北返成功,那么敌军将以少量兵力布防黄河,我军再要南渡作战,绝非一朝一夕,怕也再难以达成突然性,这样敌军可以集中绝对优势力量围剿山东根据地,后果如何设想?(即便没有这样,我军都丢失了沂蒙山根据地和胶东,损失惨重)可以说,这条路是没有可能性的。
        02. 在鲁西南和敌军大打:这条路更是天方夜谈,从我上面列举的作战条件看,我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简直就是一场背水的不利决战,也是国军梦寐以求的。
        03. 去豫皖苏:这条路实际上也不可行,因为当时,华野已经难以继续有效牵制敌军,刘邓挺进豫皖苏也没有机会休整展开,敌军大军尾随而至,无法拉开战略空间,我军依然是同敌军缠斗的局面,敌军依托其交通线,在较狭窄的空间内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对我各个击破,我军各部均没有喘息的机会,依然无法争取时间休整和战略展开。
        04. 向东向西:没有可能性,敌军东西两面,均集结了重兵,一旦遭到阻击,我军难以脱身,就会腹背受敌。当时国军在东西一线集结的兵力为5/84/85/7/48/68/58/3/40等9个整编师及骑兵第一旅,国军二线跟进或部署在周围的部队有57/75/65/20/88/46/28,如果真在在鲁西南打成会战,国军还可以驰援鲁西南的兵力有10/41/47/15/206/38/52/56/11等部队,而我军后续部队为陈赓部和中10/12,力量完全没有敌军力量大,而且来得慢。
        综上所述,我军只有向南。由于敌军没有预料到我军会向南,因此,南面敌军还没有合拢,纵深更是空虚,我军可以出其不意,甩开大部敌军,拉开战线,大踏步挺进大别山,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在大别山先敌展开,而敌军集结进攻需要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我军就可完成展开动作,威胁敌军的根本重地,迫使敌军回援,从而实现中央的战略构想。
        五. 挺进大别山的得失
        无可否认,2野挺进大别山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刘邓野战军主力由12万人降至5万6千多(另留置地方3万3)装备水平也极其低劣,这是“失”但我们如果以此而认为挺进大别山失败了,那绝不是客观的态度,因为挺进大别山使中共获得了最大的战略利益。
        01. 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最好战略前途,即付出了代价实现了全局之转换。关于挺进大别山问题,中央47年8月6日在给刘邓的电报中讲“……为要抽出几十个旅守备长江/汉水/平汉各地,不但有大减陇海线及其以北各地守备兵力之可能,且有将机动兵力一部改为守备兵力之可能。如此,则全局可能引起变化。只有在我南出兵团不能大量歼敌,因而不能立足,被迫缩回之情况下,就只能起临时调动敌人之作用,不能起变化全局之作用,且需付以较大伤亡/减员之代价。此种代价,无论起何种作用均须准备付出,但如能取得变化全局之作用,则付出此种代价更加值得”。也就是说,为了应付当前之危局,刘邓南出那怕付出代价只能起到“临时调动”敌军的目的都在所不惜。实际上,刘邓军并没有被打回,调动了大量敌军于自己周围,促使了全局之转变,到刘邓主力出大别山逐鹿中原时,我军不仅在中原乃至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进攻态势已经不可逆转。
        史书这样评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毛泽东对挺进大别山如是说:大别山巩固了,我们才说:可以叫进攻。不是自卫战争了,而是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战争的进攻。我们虽然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但是如果没有三军挺进中原,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们的12月会议是不敢开的,这个口号我们也是不敢提的。现在全国形势很好,东北野战军在冬季攻势中歼灭大部敌人,连克数城;华北/山东/苏北完成了冬季整训,不日将展开春季作战;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纵横驰骋于江河淮汉之间,全国性的胜利已成定势,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就不会有这个局面,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军在东北,华北,山东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02. 挺进大别山完全扭转了依托根据地抗击敌军进攻的情形,把战争引向了蒋管区,使得晋冀鲁豫根据地在长期得战争后得到恢复,陕北和山东根据地渡过难关。同时中野我军还建立了鄂豫/皖西/江汉/桐柏/鄂豫陕5个军区,辖31个军分区,成立了各级民主政权,并在3军经略中原的战略行动中逐步连成一片。为日后的战略决战,提供了坚强的支持。
        我们来看看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的评价:整个中原区,包括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长江以北到陕西的潼关/商县乃至湖北的江陵以东的广大地区,除了铁路沿线和一些战略要点还被敌人占据外,已经基本上连成一片,造成了我军可以南渡长江,西入四川,东迫江浙的战略进攻基地。我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下,在中原辽阔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机动作战,歼敌正规军二十万人以上,歼敌盛县保安团队等武装十万人以上,将敌人在中原苦心经营二十来年的反动基础,一扫而光。这样,我们就剥夺了蒋介石在四千五百万人口这样一大块地区的兵源、粮源和财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养几十万兵的战略基地,使我军由无后方作战变为有后方作战。接着,各部队利用秋季作战的间隙进行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发扬了三大民主,掀起了练兵热潮,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和战斗力,加强了部队的组织纪律性。所有这些,都为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整个中原,准备了有利条件。
        03. 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空间,开辟了广阔的中原战场,使得我军能够进行宽大机动,撕开敌军的重兵集团,而求得战机各个歼灭敌军,并迫使敌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促使敌我态势发生根本转变,我军不仅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更是由于中原根据地的建立,形成了我军对中原地区敌军的战略大包围。刘帅自出大别山那时起就指出蒋军将被钉死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十字架上。
        总之,刘邓大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奋力挺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南线战场的伟大战略转折,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
        曾担任国军作战厅长的郭汝瑰将军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13:48 , Processed in 0.04320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