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7|回复: 5

徐向前军事艺术:关于“最后五分钟”战略战术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3 23: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五分钟”是拿破仑的一句军事名言。这句军事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国的军事家,去指导和激励战场上激烈搏杀的官兵们的战斗意志和勇气。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最后五分钟”战役战斗,多次在中国战场上演。
        国军将领中,李宗仁的“最后五分钟”当属经典代表。抗战时期,台儿庄战斗激烈进行期间,据守台儿庄的孙连仲所部被日军挤压到不到三分一的狭小区域,眼看台儿庄要被日军完全占领。孙连仲打电话给李宗仁,请求部队撤出台儿庄。李宗仁回复孙连仲的电话: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取决于最后五分钟。援军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将于明晨亲到台儿庄督战,你务必坚守到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
        中共将领中,徐向前的“最后五分钟”同样经典和震撼人心。
        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攻打运城的战役进行到最艰苦最激烈阶段。王新亭回忆:
        彼方(胡宗南)的援军已经渡黄河1000多人,距离运城八十多里。我军运城城下几乎不能再继续发起攻击。彼方城内指挥官受重伤,弹药消耗殆尽,官兵动摇万分。
        在双方进行流血的拔河比赛,绳子崩紧的情况下。徐向前给王新亭打来了电话:王司令,我命令你们,再坚持最后的五分钟,一定要把运城拿下来。
        王新亭的回答:是,保证完成任务!
        同样是“最后五分钟”这句军事名言,但在徐向前这里,并不仅仅是个简单口号,他对“最后五分钟”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和长期的实践运用。
        “最后五分钟”在徐向前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战术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了。现在,我们不妨和大家一起,对徐向前“最后五分钟”的战略战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2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关于“最后五分钟”阐述和运用

        徐向前在《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第二节:“硬”的表述中,谈到这么一段话:
        敌我双方旗鼓相当,鏖战到筋疲力尽的地步,看来几乎已无战胜对方的希望。然而,这也正是需要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刻。坚持下来就容易取胜,反之则功亏一篑,甚至招致完全失败的结局。我们当时强调部队鏖战的最后关头,一定要坚持住“最后五分钟”的毅力,以便把敌人熬垮,趁势消灭之。假如失去了这种机会,等敌人缓过劲来再同我们打,你想消灭他,谈何容易!这些情形说明,过硬的战斗作风,对于我军来说,并非是可有可无,而是绝对不可的。
        李先念在《沉痛悼念徐向前元帅》的文章中,也谈到了徐向前“最后五分钟”的阐述和运用。他的回忆文章这样说:
        向前特别重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认为这是红军区别于旧式武装的根本标志,部队精神力量的源泉所在。因而把树立党的观念,建立各级党的组织,健全政治委员(党代表)制与政治工作制度,作为加强部队建设的首要环节。他治军从严,严格纪律,严格制度,严格训练,严格军风,以身作则,一丝不苟。他爱兵如子,强调从政治上爱兵,战术上爱兵,生活上爱兵,要求各级指挥员真正成为士兵的知心朋友,与士兵打成一片。他注重发现各部队的特点,因势利导,培养了红四方面军一批各具进攻、防御、夜摸、追击等战术特长的“拳头”师团,在战役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认为作风就是战斗力,是锻铸指战员的熔炉,要求各级干部模范带头,英勇顽强,敢于刺刀见红,手榴弹开花,硬着头皮顶住,坚持最后五后钟,从而养成部队狠/硬/果敢/迅捷/勇猛/灵活/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战斗作风。
        秦基伟陈锡联陈再道徐深吉等在回忆文章《秋风泪雨悼徐帅》也谈到徐向前关于“最后五分钟”阐述和运用:
        在作战过程中,他特别要求“咬紧牙关,硬着头皮打,坚持最后五分钟”
        他说:你觉得自己最艰苦、上不去、顶不住的时候,往往也是敌人最困难的时候,谁能硬着头皮打,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胜利。
        在这个方面,徐帅一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苏家埠战役时,厉式鼎气势汹汹地带15个团(2万余人)来增援,当时除围点外,我们只能抽出7个团对付敌人援军,张国焘要撤退,徐帅认为河涨水,没有桥、没有船过不去,撤退将遭敌夹击,只能硬着头皮打,说服了张国焘,结果歼灭了厉式鼎部队,取得了战役的全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除了上述秦基伟陈锡联陈再道徐深吉等回忆苏家埠战役,坚持最后的五分钟的经典战例还有红四方面军川陕时期进行的万源保卫战决战防御阶段,最后五分钟经典应用,当属中共战史上,最为极端和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万源保卫战双方打的极为残酷、艰苦,持续时间也很长。最后,双方均打到了筋疲力尽的程度。徐向前说:在这种罕见的困难面前,就产生了问题:这种打法行不行?再熬下去还有没有希望?要不要早些把二线兵力投入战场?西线那边,兵力单薄,主要是招架招架,牵制敌人。东线那边主力集中,既要顶住敌人,又要准备反攻。这个时候,收紧阵地已经达到极限,前线的部队十分疲劳,形势艰险。有的同志感到顶下去太困难,主张兵退汉中;有的同志认为,一线部队太吃紧,主张动用二线兵力。我不同意。不退,一步也不退。退往汉中,放弃川陕根据地,坚决不能干。二线主力不能动用,不见兔子不撒鹰,要熬到总反攻,投到总反攻中去。实际上,当我们最困难、最熬不住的时候,往往也是敌人最困难、最熬不住的时候。打仗就要有股狠劲、硬劲,要熬得过战局的“最后五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23: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抗战时期徐向前关于“最后五分钟”阐述和运用

        抗战时期的1940年3月25日,徐向前在《山东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孙祖战斗总结》在这篇文章关于战时政治工作的保障问题章节中,他是这样阐述和认识“最后五分钟”。他说:
        在战场上,尤其在连续的日夜战斗中,以党政工作的保证克服疲劳现象,发挥顽强性,努力在最后五分钟扩大战果,争取全胜,是非常重要的。这次由于政治工作的努力,保证了急袭铜井的成功;又由于政治工作的保证不够,部队的疲劳现象未能克服,搜索不严,截击不周,致使退守孙祖的残敌得以乘夜逃窜。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了的。今后一定要加强战时的政治工作,保证部队克服疲劳,发扬顽强性和坚韧性,争取战斗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23: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关于“最后五分钟”阐述和运用

        1947年12月26日,徐向前在《晋冀鲁豫军区训练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是这样阐述和认识“最后五分钟”他说:
        部队的政治教育,基本上是精神教育。主要是提高战斗精神,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养成对敌狠对己和的作风,不论是面对着任何敌人,都有“不怕你”的英雄气概,有无上的勇气。戒骄是对指挥员说的。法国拿破仑有句名言“最后五分钟”我们要牢记在心。最后五分钟,是决定胜负的关头。好多指挥员在最艰苦最严重的时候,比如说伤亡很大,反复的打上去又退下来,部队的连续作战与连续行军很容易感觉疲劳等,这种时机最易动摇决心,最易把最后决胜的时机放过去。因此须牢记一条:当你是最困难最严重的时候,也是敌人最困难最严重的时候,常常是当你因困难而决心发生动摇的时候,也恰恰是敌人对自己的胜利感到绝望的时候。这种时机是最紧要的关头,这种时机决定于何方能坚持,何方能熬过最后五分钟,何方就能取得胜利。因此,我们要坚持最后五分钟。大杨湖战斗、羊山集战斗,都是刘邓首长能坚持最后五分钟,取得了最后歼灭敌人的胜利。要修养成一个好的指挥员须注意:一要勇猛果敢,但不要急躁粗暴。勇猛果敢是包括智慧的。二要谨慎细致,但不要犹豫不决。
        1948年8月9日,徐向前在十八兵团党委前委扩大会议上报告中,也谈到“最后五分钟”他说:当一个指挥员要大胆心细,尤其是团以上的高级指挥员,要深思熟虑,但不要把思虑变为犹豫,各种条件具备以后,要英勇果敢不顾一切,如二十四旅某部在南庄撤退,十三纵在张名退出战斗,都缺乏坚持最后一口气,而这最后一口气,是胜败的分水岭,孙武子说“静如处女动如驰兔”有人说话滔滔不绝,打起仗来犹豫不决,另有一些人勇敢是勇敢,打打打,不知如何打法。胆大心细,心细胆大,以小胜多,以多胜少,这个素质要锻炼修养,向古人学,向敌人学,向别人学,自己学习,取人之长,除自己短才行。
        前文所说,坚持“最后一口气”以及“硬着头皮顶住,咬紧牙关”与“最后五分钟”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西方的兵家圣祖约米尼在《战争艺术》在第十五节“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军队的士气”里这样阐述军队的勇气和军事精神的。他说:军队的勇气和它的军事精神,完全是不同的两件事。虽然它们可以产生同样的效力,却不应混为一谈。前者多少含有暂时性的感情冲动性质,而后者则比较具有永久性的不受环境的影响,它是制度和将领领导得法的结果。这也是任何有远见的政府所应该经常注意的目标。军队中应该有一种内在的纪律,一种劲气内敛的精神。而不只是注重表面的形式。
        “最后五分钟”的名言,在拿破仑李宗仁手里,不知是否有无深刻的认识和阐述。但徐向前这里“最后五分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进行了深刻的认识、阐述和运用。徐向前阐述的“最后五分钟”从他的认识和阐述来看,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战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战略战术问题。
         “徐向前式的最后五分钟”所以能够在战斗中成功实践,是在前期已经赋予了它丰富的深刻的内涵。它涵盖了党对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作风建设、各级指挥员修养的要求、规范以及纪律。红四方面军之所以生猛悍勇、一往无前。这支部队所体现的不是匹夫之勇,也非暂时的感情冲动。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为首的红四方面军,从点点滴滴抓起,从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入手,对部队不懈努力建设的结果,也渗透着红四方面军各级指战员的辛勤和汗水;也正如约米尼所说。它体现的是军事精神,是制度和将领领导得法的结果,是一种内在的纪律,是一种劲气内敛的精神;用李先念同志的话说:是同党的建设、严格的纪律,严格的制度,严格的训练,严格的军风,以身作则,一丝不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23: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最后五分钟”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且将其做好,则非雄才大略者不能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23: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凡需要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仗,往往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需要付出很大代价。
把握不好,容易得不偿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16:15 , Processed in 0.0434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