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铁鸟

From七月分兵to济南战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06: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人攻击粟裕不会打仗。
陈赓仗义执言:粟裕不会打仗,我党我军谁还会打仗?
他对粟裕说:
古往今来,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
你老兄这两样一样都不少,能不被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1: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1106粟裕在得知黄伯韬兵团撤离新安镇后,根据最新敌情变化,不待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天下达了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同时报请中央军委备案。
        1948年11月0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1107中央军委复电完全同意华野部署,并特示“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中央军委该电中最令人称道的是:预计到华野将面临系列大战,而不止一战。因而特意盯瞩“为了连续作战歼灭大量敌人之目的,你们应仿照济南战役之办法,对我各作战部队随战随补/随补随战,使部队经常保有充足的兵员和旺盛的士气”并提请华野“将后方补训兵团移到接近战场的位置,以便将已经训练好的新兵及俘虏能够迅速补充部队”。这是淮海战役中,中央军委首次就后勤问题提请前线指挥员注意。其意只有一个:保持部队连续作战的能力
        1108华野部队已全部展开,粟裕适时发出了《齐辰电》。齐辰电高瞻远瞩,不到千字的电文,从全国形势谈到局部态势,并从局部态势的发展又展望到将来: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至有大的战斗,也不至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
        粟裕于此电中连续两次逻辑地提到解放区对前线的支持能力问题,向中央军委强调:前线最终能够获得多大的战果,完全取决于解放区挖潜和支前的力度。在后勤对战役重要性的认识上,中央军委与淮海前线最高军事指挥员之间,达成了空前的共识。
        粟裕还在此明确提出修改中央军委1011电《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将原本计划的“从徐州西北方向进击中原”的方案,改为就势从徐州东南方向包抄国军徐州集团,并将“压迫徐州之敌过淮河”夺取中原的方针,修改为“滞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而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粟裕明确提出“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路,以阻延敌人南运”这里,粟裕所指的“一部”即指陈邓所部中野。也就是说,粟裕第二次就中野陈邓部的作战行动提出了意见,并明确要求陈邓所部“截断津浦线”为了强调这一点,粟裕还在齐辰电当天的另一份电报里,明确指出:如中原军歼灭刘汝明部作战已经完成,则建议以主力直出津浦路徐蚌段,截断徐敌退路。
        对于粟裕“齐辰电”军委于翌日以简捷干脆的口吻回复: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
        该电台头是“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该电等于向各方宣示:1011电做废,新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以粟裕齐辰电为准。为了贯彻这一新的战役方针,中央军委在以后的数日内,相继在军事---中野陈邓部的动向---后勤这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军事部署上,军委完全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分别于1109/1110/1111日连发三电给陈邓,严令中野主力立即采取行动占领宿县,截断津浦路。
        在中央军委的严令下,中野於1116日攻占了津浦线上联结徐州与蚌埠的要点:宿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0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克宿县的真正意义,决非截断津浦线徐敌退路那么简单。
        攻占宿县的真正意义在于共军与国军在战役态势上形成了根本的转换:
        之前,共军华野/中野呈两路,对处于内线的国军做外线分进合击;
        之后,国军南/北两个或三个方向对处于内线的共军(华野/中野)呈外线分进合击。
        处于内线的共军,此时即可非常方便地于内线调动部队集中于某一个方向对国军各个击破。
        粟裕0122《子养电》盼望的南线我军态势终于10个月后在淮海战役中实现了:华野/中野终于在一场战役中实现了背靠背。
        如果说《齐辰电》是小淮海走向大淮海“在战役指导思想上的”分水岭的话,那么,中野攻占宿县则是小淮海走向大淮海的战役标志
        正是因为华野/中野已经处于同一战役内线,中央军才会在攻占宿县的同日,电令成立淮海前线总前委,统一两支野战军的战役行动与后勤管理。
        淮海战役能够成为国共两军的南线大决战,粟裕从“战役切入方向的选择”和“战役方针的确立”两方面都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淮海战役共军能够以少胜多/60万打败80万/完胜国军,共军能够实现战役上敌我两军内/外线作战的转换,粟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23: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分兵”之前,5月初,陕北/山东虽处于敌军重点进攻下,然局势在我军掌握中,陕北我军发动蟠龙战役,山东我军拟发动孟良崮战役。在此情况下,中央54日给刘邓电报:独立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来往机动.....
    这说明当时外线出击留给前方将领的余地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23: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北蟠龙战役和山东孟良崮战役后,敌军改变了策略,陕北胡宗南采取了10个旅绑在一起的战法,山东则在50公里正面集中9 个整编师集团滚进,寻我军主力决战,我难以啃动。虽然还可机动,然而一来机动余地不大,二来面临敌军压缩我军进入胶东,在机动余地缩小的情况下,存在着“敌军捕获我主力,一战解决问题”的风险,或者迫使我军退过河北。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进行了变招,这就是“七月分兵”:打到敌军身后,试图撕开集团敌军,获得歼敌战机。然而,山东分兵后连遭败绩,陕北方面也面临敌军“一战解决问题”的巨大风险,毛泽东7月23日致电刘邓,改变了5月初给刘邓军规定的在中原宽大机动的方针,要求刘邓“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又令陈庚出豫西,吸引胡宗南一部。27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要求其执行中央23日提出的“大别山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在山东/陕北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毛泽东改变了既定方针,要求刘邓直出大别山,其目的是不惜代价,打到敌人最敏感的部位,迫使敌军回援,减轻山东和陕北的压力。
        28日,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刘邓军虽然取得重大战果,然而经过一个月作战,消耗很大,伤亡13000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伤员需要安置,部队需要整补,粮食弹药需要补充,进军大别山困难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提出休整半个月,第一步出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同时表示内线山东敌人不能西调的情况下,还有战机,在出动前可在鲁西南继续歼灭敌军7-8个旅。毛泽东虽然复电同意刘邓的意见,然而却强调: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陈庚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军,打开局面,陕北将不能支持。实际上是对刘邓施加压力,政治高于一切,一旦陕北中央出现问题,谁能负得其责任?刘邓不得不在7月30日复电表示休整半个月后,直出大别山,至此,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基本成型。
        即便这样,出动也应该是在8月中旬后了,然而,刘邓大军真正开拔是8月7日,决策由刘邓制定。“中原战略”最终演变为8月初,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军为何将挺进目标定在大别山?
    上面讲了我军外线作战的必然,外线作战的根本目标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挺进不深入,对国军的根本重地就威胁不大,自然无法达到吸引敌军回援,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目的。挺进不深入,敌军完全可以利用其控制的交通线,来往集中兵力,达到各个击破我军的作战目的。因此,在中央计划外线作战时,将进军目的地选定了大别山,原因是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同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别山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可以达到我军预期的战略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在47年8月的抉择:挺进大别山

        7月底确定的“挺进大别山”的行动,多少可以说含有中央主观决策层面的倾向,按这个方案,鲁西南战役后刘邓大军原计划休整半个月行动,然而8月初的鲁西南风云突变,刘邓大军面临历史抉择。当时的形势是:
        01. 水情:连降暴雨,黄河水猛涨,即便敌人不炸堤,本身也有决堤的危险,黄河两岸出动了10几万民工修堤护堤,连部队一部也拉上去了,我军处在水淹七军的危险中。
        02. 我情:陕北告急,山东告急。毛泽东29日电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陈庚如果不能协助陕北调动胡军,打开局面,陕北将不能支持。山东内线已被敌军击破,华野内线四个纵队无力再战;外线一路为3/8/10纵出鲁中,一个月行军打仗,连遭挫折,损兵6000,撤至鲁西南;一路为1/4纵出鲁南,遭到敌军合击,损兵近3万,丧失战斗能力,后经接应退入鲁西南。此后,华野5个纵队渡过运河,集结在郓城一线,躲在刘邓大军身后,构筑工事自保。此时,山东内外线均遭重创,形势危急。刘邓军虽然获得鲁西南大捷,士气高涨,然而,自身消耗严重,伤亡了1万3千人,炮弹消耗殆尽,伤员需要安置,俘虏需要消化,粮食和弹药需要补充,战斗力下降,难以连续作战。
        03. 敌情:由于华野外线损失惨重,躲入鲁西南,实际上是将山东敌人大量引向鲁西南,由于华野外线无力再战,敌军集中30旅于鲁西南大打出手,分五路对鲁西南形成合击态势,刘邓军承受了空前压力。
        04. 地形:鲁西南在地形上是个三角形,两条边是黄河与运河,底线是陇海铁路,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境地,是军事上典型的“死地”敌军依托铁路和公路,可以迅速运兵,一旦在敌军完成鲁西南的战役合围,我军就将处于背水决战的地位,难以脱身,要么在决战中战胜敌军(胜算几何?)要么就只能是大溃败。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8月初的鲁西南,天时地利人和皆于我不利,因此,鲁西南绝非久留之地,何去何从?必须立即作战抉择。
        当时刘邓军不外乎有这样几条路可供选择:
        01. 返回豫北:这和中央的外线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可能。即便要实施北返,实际上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我军既无这样的心理准备,又没有行动上的准备,在仓促之间,要渡过包括华野外线在内的20几万大军,基本不可能,同时这样的行动也是在敌军的预料中的,敌军正计划趁我北渡,迫我背水作战。退一步,即便北返成功,那么敌军将以少量兵力布防黄河,我军再要南渡作战,绝非一朝一夕,怕也再难以达成突然性,这样敌军可以集中绝对优势力量围剿山东根据地,后果如何设想?(即便没有这样,我军丢失了沂蒙山根据地和胶东,损失惨重)可以说,这条路是没有可能性的。
        02. 在鲁西南和敌军大打:这条路更是天方夜谈,从我上面列举的作战条件看,我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简直就是一场背水的不利决战,也是国军梦寐以求的。
        03. 去豫皖苏:这条路实际上也不可行,因为当时,华野已经难以继续有效牵制敌军,刘邓挺进豫皖苏也没有机会休整展开,敌军大军尾随而至,无法拉开战略空间,我军依然是同敌军缠斗的局面,敌军依托其交通线,在较狭窄的空间内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对我各个击破,我军各部均没有喘息的机会,依然无法争取时间休整和战略展开。
        04. 向东、向西:没有可能性,敌军东西两面,均集结了重兵,一旦遭到阻击,我军难以脱身,就会腹背受敌(注:当时国军在东西一线集结的兵力为5/84/85/7/48/68/58/3/40等9个整编师及骑兵第一旅,国军二线跟进或部署在周围的部队有57/75/65/20/88/46/28如果真在在鲁西南打成会战,国军还可以驰援鲁西南的兵力有10/41/47/15/206/38/52/56/11等部队,而我军后续部队为陈赓部和中野10/12,力量完全没有敌军力量雄厚,而且来得慢)。
        综上所述,我军只有向南。由于敌军没有预料到我军会向南,因此,南面敌军还没有合拢,纵深更是空虚,我军可以出其不意,甩开大部敌军,拉开战线,大踏步挺进大别山,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在大别山先敌展开,而敌军集结进攻需要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我军就可完成展开动作,威胁敌军的根本重地,迫使敌军回援,从而实现中央的战略构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进大别山的得失:

        无可否认,挺进大别山,二野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刘邓野战军主力由12万人降至5万6千多(另留置地方3万3)装备水平也极其低劣,这是“失”但我们如果以此而认为挺进大别山失败了,那绝不是客观的态度,因为挺进大别山使中共获得了最大的战略利益。
        01. 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最好战略前途,即付出了代价实现了全局之转换。
        关于挺进大别山问题,中央47年8月6日在给刘邓的电报中讲:为要抽出几十个旅守备长江/汉水/平汉各地,不但有大减陇海线及其以北各地守备兵力之可能,且有将机动兵力一部改为守备兵力之可能。如此,则全局可能引起变化。只有在我南出兵团不能大量歼敌,因而不能立足,被迫缩回之情况下,就只能起临时调动敌人之作用,不能起变化全局之作用,且需付以较大伤亡/减员之代价。此种代价,无论起何种作用均须准备付出,但如能取得变化全局之作用,则付出此种代价更加值得。
        也就是说,为了应付当前之危局,刘邓南出那怕付出代价只能起到“临时调动”敌军的目的都在所不惜。实际上,刘邓军并没有被打回,调动了大量敌军于自己周围,促使了全局之转变,到刘邓主力出大别山逐鹿中原时,我军不仅在中原乃至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进攻态势已经不可逆转。
        史书这样评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毛泽东对挺进大别山如是说:大别山巩固了,我们才说,可以叫进攻。不是自卫战争了,而是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战争的进攻。我们虽然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但是如果没有三军挺进中原,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们的12月会议是不敢开的,这个口号我们也是不敢提的。现在全国形势很好,东北野战军在冬季攻势中歼灭大部敌人,连克数城;华北/山东/苏北完成了冬季整训,不日将展开春季作战;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纵横驰骋于江河淮汉之间,全国性的胜利已成定势,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就不会有这个局面。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军在东北/华北/山东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02. 挺进大别山完全扭转了依托根据地抗击敌军进攻的情形,把战争引向了蒋管区,使得晋冀鲁豫根据地在长期得战争后得到恢复,陕北和山东根据地渡过难关。同时中野我军还建立了鄂豫/皖西/江汉/桐柏/鄂豫陕5个军区,辖31个军分区,成立了各级民主政权,并在3军经略中原的战略行动中逐步连成一片。为日后的战略决战,提供了坚强的支持。
        我们来看看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的评价:整个中原区,包括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长江以北到陕西的潼关/商县乃至湖北的江陵以东的广大地区,除了铁路沿线和一些战略要点还被敌人占据外,已经基本上连成一片,造成了我军可以南渡长江,西入四川,东迫江浙的战略进攻基地。我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下,在中原辽阔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机动作战,歼敌正规军二十万人以上,歼敌盛县保安团队等武装十万人以上,将敌人在中原苦心经营二十来年的反动基础,一扫而光。这样,我们就剥夺了蒋介石在四千五百万人口这样一大块地区的兵源、粮源和财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养几十万兵的战略基地,使我军由无后方作战变为有后方作战。接着,各部队利用秋季作战的间隙进行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发扬了三大民主,掀起了练兵热潮,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和战斗力,加强了部队的组织纪律性。所有这些,都为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整个中原,准备了有利条件。
        03. 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空间,开辟了广阔的中原战场,使得我军能够进行宽大机动,撕开敌军的重兵集团,而求得战机各个歼灭敌军,并迫使敌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促使敌我态势发生根本转变,我军不仅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更是由于中原根据地的建立,形成了我军对对中原地区敌军的战略大包围,刘帅自出大别山那时起就指出蒋军将被钉死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十字架上。
        总之,刘邓大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奋力挺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南线战场的伟大战略转折,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曾担任国军作战厅长的郭汝瑰将军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大别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20:45 , Processed in 0.0462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