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94|回复: 37

From七月分兵to济南战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13: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5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南战役胜利结束后的1947年1月25日《华东野战军整军计划方案》上报中央,中央军委很快批准,组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陈士榘任参谋长,张元寿任副参谋长。新四军/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等番号同时撤销,华东野战军统编为9个纵队27万余人(无5纵,不含11纵队和12纵队)这使华东地区的两大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二为一,兵力更为集中,进而取得后来莱芜/孟良崮两大歼灭战的胜利。
        但是,半年后的“七月分兵”却使华东野战军一分为三。长达14个月的时间分兵作战,虽然取得诸如沙土集/豫东/胶东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却显得兵力部署捉襟见肘,不仅南麻/临朐/土山集等仗没有打好,而且使原可以乘胜扩大的战果失之交臂。
        直到1948年8月,为部署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才真正合兵一处。其后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夺取大城市/大量歼敌的大歼灭战展现在华东大地,实现了将敌主力滞留于长江以北予以歼灭的战略构想。
        这一段由分到合的过程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分兵

        1947 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全歼敌精锐主力整编第74师,虽然没有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但是打掉敌人疯狂的进攻势头,敌人对鲁中山区的进攻不得不暂时停顿下来。
        5 月22日,中央军委/毛泽东致电华野,明确指出:歼灭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在现地区作战,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而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蒋管区日益扩大的人民斗争,其作用也是如此,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而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6-7个月时间(5月起)6-7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局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
        电文肯定了华野集中兵力“不分兵”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乃至全国各战场“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对战争发展趋势的乐观估计也溢于言表。
        5月28日至6月2 日,华野在沂水西北的坡庄召开团以上干部会,总结孟良崮战役经验,传达中央军委指示。
        饶漱石首先在会上作“关于准备反攻迎接胜利”的报告,认为:人民解放军已接近全面反攻的前夜,74师被歼是华东战场的转折点。只要我们再歼灭敌人一两个主力师或一个主力师加上两三个次要师,则华东战场即可取得主动,并可开始转向反攻。
        饶漱石的语气显得非常乐观,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干部的轻敌速胜情绪。但是毛泽东的电文使我们不难看出,如果饶漱石的这些话是对战局的“乐观估计”那么“轻敌速胜” 的源头并不是饶漱石。
        陈毅在会上指出:目前除山东及陕北外,我军均已转入反攻,国民党已面临崩溃的前夜。但就山东局部情况来看,我们还未取得主动,敌人正积极准备再次大举进攻,仍图寻我主力决战,我们还要准备进行恶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巩固内部团结,坚决服从领导,执行命令,戒骄戒躁,集中兵力在山东战场分批歼敌主力,彻底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争取战局转变,并为本身转入反攻创造条件。从这些讲话中能不能看出,相比之下,陈毅的头脑是清醒的。
        6月4日,毛泽东在给全国各战区首长的电报中称:现在我军作战业已全部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反攻;
        6月14日又指出:山东自歼74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并新组4个纵队,今后该区将有8个纵队作战。就全局看,本月当为全面反攻开始月份。
        从这些电文不难看出,自华野歼灭整编第74师之后,最高决策层对战局的乐观情绪跃然纸上,并感染着各战区的军政主官。
        坡庄会议上负责指挥作战的华野副司令粟裕有何看法,不见记载,只是会前5月20日在华野各纵队汇报会上,粟裕有一个发言称:此系关键性的一仗(指孟良崮战役)敌如不再增兵,敌之攻势已达饱和点,不可能再组织同前的攻势;我再能歼敌一个主力师或两个弱的师,即可停止敌之进攻。
        但从会后华野的作战部署来看,粟裕仍然坚持“不性急,不分兵;宁可暂时忍耐,不要打无把握之仗”的作战思想。
        坡庄会议之后,华野的作战部署几经修改。6月3日,以歼敌第5军/整75/85师,收复新泰/莱芜等产粮区。但我军调动后,敌立即收缩,第5军由莱芜南移,与整85/25师靠拢。遂改变计划,继续待机。23日,计划“以围攻桂系,吸引整9/57师增援而歼之”后因敌军集中“5军/25/11/65/64/第9等6个师,采取靠拢在不及百里之正面,向我沂鲁山区进犯;留85师于莱芜/75师于新泰/57师于蒙阴担任守备,成第二线”又以第45/8/54 师向周村/临朐/高密推进,作为助攻方向,以“并进不如重迭,分进不如合进”的作战方针推进,并撤换前线指挥官,以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赴鲁中统一指挥,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陈粟召开纵队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暂缓执行打桂系的计划,以第6纵队向临蒙公路出击,以第4纵队攻击费县,以第7纵队佯攻汤头,迫敌回援,主力集结沂水待机。
        28日,电告中央军委:决以一个纵队攻占费县,以4个师控制临蒙线,其余主力集结待机。
        6月29日,中央军委复电:陈粟谭,并告刘邓:28电悉。蒋军毫无出路,被迫采取胡宗南在陕北之战术,集中6个师于不及百里之正面向我前进。此种战术除避免歼灭及骚扰居民外,毫无作用,而其缺点则是两翼及后路异常空虚,给我以放手歼击之机会。你们应以两个至三个纵队出鲁南,先攻费县,再攻邹/滕/临/枣,纵横进击,完全机动,每次以歼敌一个旅为目的。以歼敌为主,不以断其接济为主,临蒙段无须控制,空费兵力。此外,你们还要准备于适当时机,以两个纵队经吐丝口攻占泰安,扫荡泰安以西以南各地,亦以往来机动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正面留4个纵队监视该敌,使外出两路易于得手。以上方针是因敌正面既然绝对集中兵力,我军便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其外出两路之兵力,或以两个纵队出鲁南,以3个纵队出鲁西亦可。你们意见如何,望告。军委29日12时。
        这就是导致华野“7月分兵”的电文。
        接电后,陈粟谭坚决执行中央指示,立即研究决定,分兵三路:
        由叶飞陶勇率第1/4纵队越过临蒙公路向鲁南挺进;
        由陈士榘唐亮率第3/8/10纵队经莱芜向鲁西的泰安/大汶口方向挺进;
        陈粟谭直接指挥第2/6/7/9纵队和特种兵纵队集结沂水/悦庄公路两侧,各以少部兵力与东犯之敌接触,主力待机出击。
        上,史称“7月分兵”。
        中央关于分兵的指示完全改变了原定“不分兵、坚持内线歼敌”的指示。
        毛泽东在6月14日的电报中还说:山东自歼74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
        刚过了半个月,就作出如此大的调整。
        从接到中央来电到决定分兵,只有一天时间。华野领导人为何要坚决执行/迅速实施分兵指示?除了执行下级服从上级的这一组织纪律之外,毛泽东“扯散分割敌军集团、寻求战机”这一主张,应该说与华野领导不谋而合。
        毛泽东为何作出这样的战略调整?原因大致如下:
        从电文字里行间看“以上方针是因敌正面既然绝对集中兵力,我军便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这是给华野扯散敌人重兵密集推进,寻求战机的指示。
        全面内战开始以来,关于内/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之争由来已久。苏中“7战7捷”之后曾一度平息,但在1947年1月24日毛泽东致电陈毅饶漱石并告刘邓的电文中再次提起:我们已令刘邓缩短内线作战时间至四月底为止,准备5月开始(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向中原出动转变为外线作战。华东方面亦请按此计划办理,努力争取于五一以前在内线解决蒋军主力,并完成外线作战的一切准备条件(弹药/新兵/干部/经费等)。
        而后由于情况的变化,3月6日的电文中做了改变:中央原令你们提早转入外线援助5师之计划,现可改变,大约本年全部时间均可用于内线作战。
        而整编74师的歼灭,敌接受教训,重兵重叠缓缓推进,华野难以寻得战机分割歼敌。“出击其远后方”的外线作战方针可调动敌军,扯散敌集团滚进,寻求歼敌战机-----为华野调动敌军出谋划策,这应该是第一个理由。
        晋冀鲁豫野战军于6月底南渡黄河,转战鲁西南,这将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在敌重点进攻的陕北和山东之间打开战略缺口。这一战略行动急需华野的配合,与华野分兵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张秋镇至临濮集之间强渡黄河,随后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配合刘邓大军,这应该是第二个理由。
        自1947年3月主动放弃延安之后,毛泽东一直没有离开陕北,继续指挥全国各个战区的作战。此时,西北野战军虽然进行了青化砭/羊马河伏击战和蟠龙攻坚战“三战三捷”但是陕北尚未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6月中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人员经过艰苦转移,到达靖边县小河村。在陕北的艰苦转战,毛泽东出于急于解决陕北问题的考虑,改变了既定的作战方针,重新提出外线作战,要华野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分兵协同,出击中原;而且还要“陈谢集团照原计划于8月出潼洛,切断陇海,调动胡军一部增援,相机歼灭之,以配合陕北之作战”在后来的电文中还有“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边区受胡军蹂躏,人民损失颇大,粮食缺乏,又加天旱,人口减少至90万”等语。在7月21日至23日的小河村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确立了进一步组织和发展战略进攻的战略方针-----急于改变陕北战局、军需粮秣供应困难的局面,这应该是第三个理由。
        粟裕后来在回忆录中也做了解释:我们当年执行军委分兵的方针是必要的。如果我们将眼光局限于山东,在内线坚持几个月当然是可以的。因为当时山东还有50多个县城在我手中,而且连成一片,胶东/渤海/滨海3个地区还可以回旋,在内线歼敌的条件还是存在的。但是,刘邓大军在6月底将南渡黄河,军委已经告知我们,我们必须以战斗行动来策应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当然,策应刘邓大军南渡可以有另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在7月初能集中兵力打一个象孟良崮那样的大仗,将敌人牵制在鲁中,对刘邓大军的配合将是有力的。无奈当时难以肯定数日内必有战机出现,而刘邓大军按军委规定日期出动,我们不能以作战行动作有力的配合,这对全局是不利的。这就是我们立即执行军委分兵的指示的主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战鲁南鲁西

        毛泽东得知华野的分兵部署后,于7月2日复电:布置甚好,惟莱芜距敌主力甚近,陈士榘所部似以越过莱芜直打泰安及其南北之线为宜。得手后收复肥城/东阿/平阴/宁阳/汶上/济宁,与刘邓直接联系。尔后并应准备出鲁西,与刘邓协同打陇海路,出淮河,展开新局面。判断蒋方7天或10天内必改变部署,以主力一部回到兖泗,阻止我军与刘邓会合。因此,我军必须在7天或10天内,以神速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如动作过缓,则来不及。
        次日又指示:你们西进/南进之5个纵队,应以攻占泰安至临城全线尽歼该线之敌为第一目标,胜利后再攻占该线以西各地。如行动迅捷可能达此目的,与刘邓打成一片。
        开始仗打得挺顺。
        7月7日,叶飞陶勇率第1/4纵队(叶陶、左路兵团)攻克费县,全歼整编第59师的38旅,并击溃敌援37旅一个团,共歼敌6000余人。9日,收复枣庄/峄县。
        陈士榘唐亮率第3/8/10纵队(陈唐、右路兵团)向津浦路万德至大汶口段发起进攻,7月8日攻占泰安,10日收复界首/万德/大汶口等地。
        此时,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正由郓城向南扩大战果。13日奉华野电令,叶陶兵团乘胜向邹县/滕县挺进,进逼津浦路;陈唐兵团放弃围攻泗水/曲阜的计划,以一部回师泰安阻击敌第5军,主力迅速攻占汶上/济宁。
        叶陶/陈唐两兵团的攻势严重威胁敌后方基地兖州/徐州。7月12日,蒋介石下令从鲁中山区调回第5军/整85/75/57/65/48师及第7军,企图夹击华野外线5个纵队,在鲁中留下整11/25/64/9师。调动/扯散鲁中山区之敌的目的虽然已经达到,但敌7个整编师对叶陶/陈唐兵团的围攻却不容小视,敌以第7军/整48/65/85/57师向峄枣地区的叶陶兵团攻击;以第5军/整75师攻击泰安/大汶口地区的陈唐兵团,并隔绝华野两兵团的联系;以守备韩庄的整3师及布防于运河一线的33军及伞兵纵队向北兜阻叶陶兵团继续发展;以守备临沂/郯城/新安镇一线的整83/28/51师等部加强守备,防止叶陶兵团越过沂河北返鲁中。
        7月14日22时,叶陶兵团之第1纵队冒雨攻击滕县,第4纵队围攻邹县。因兵力分散,弹药受潮,4天攻击未能奏效。经查,滕县守敌除整20师师部外,尚有134旅旅部和两个团、整20师炮兵团、整74师留守处和炮兵团、保安第6团等。18日,叶飞调第4纵队南下与第1纵队合攻滕县。此时敌欧震兵团之整57/75/85师(整75师临时加入欧震兵团)已经迫近,20日叶陶撤出战斗,准备东返鲁中。
        22日,敌查知叶陶兵团正由津浦线向枣庄运动,估计该兵团意图从枣庄东北之梁丘东渡沂河,返回鲁中,急令欧震兵团之3个整编师和整65/48师及第7军向梁丘地区推进;令整83师在沂河一线展开,堵击叶陶的渡河企图。
        华野陈粟谭为叶陶兵团的处境焦虑。22日,致电叶陶:应以巧妙方法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分散敌人,加大敌人空隙,然后摆脱敌人乘机东回,必能顺利完成东返任务。
        并设想了东返的几个方案供叶陶参考,又指出:靠你们机断处理,或两个纵队集结行动,或分两路行动,均请仔细考虑实施,一切机断处理,争取胜利转移为要。
        叶飞回忆:敌人也必然估计我军寻求时机东返,不能投其所好。我和陶勇同志考虑再三,决定向鲁西南突围,只要能突破敌军的包围,就能与我第3/8/10纵队组成的右路兵团回合。我决心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首先示形于东,造成敌人错觉,随后再以有力一部继续向东佯动,引敌东去,这样就可使我1/4纵队主力与追击之敌拉开距离,趁机西去,跳出敌人合围圈。他(陶勇)同意我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并主动提出由4纵的彭德清师担任佯动掩护任务。彭德清师即第10师,第4纵队的主力,三年游击战争锻炼出来的坚强部队。佯攻掩护需要这样一支坚强部队,但是此去是否能回归?这是个未知数!陶勇同志为了使两个纵队顺利突围,忍痛使用彭德清师,这种心情和气魄是可以想见的!由于该师只两个团(第28/29 团)兵力不足,我又以第1师参谋长余光茂同志率第3团加强该师。
        这时中央军委来电:刘邓建议从华野抽出原中原皮定钧旅(已编为华野第1纵队独立师)速去中原,叶陶决定独立师随4纵10师匆匆上路。
        7月25日,佯动部队东逼向城,与敌第7军/整48师激战终日,造成叶陶兵团向东突围的假象。26日,向沂河前进。同时,叶陶率第1/4纵队主力乘夜西行,28日在滕县以南冒雨越过津浦线,向独山湖方向前进,甩开敌人一天的路程。当敌发现上当,便丢下第10师掉头追赶叶陶兵团主力,彭德清乘机率佯动部队安全渡过沂河,返回鲁中山区。
        叶陶主力于7月28日越过津浦线,强渡滕河;30日强渡战家河;31日越过水宽4公里的白马河洼地;战胜敌军的围追堵截/雨季山洪等艰难险阻,终于在8月1 日到达济宁附近,与前来接应的陈唐兵团会师。这时的华野主力第1/4纵队“已是疲劳不堪,大伤元气,非战斗减员(疑应为战斗与非战斗减员)多达2万人,每个师实际上只剩下一两个团。
        关于我军伤亡数字还有一种说法:我叶陶两纵伤亡及非战斗减员约万余(粟裕1947年8月2日致军委电)。
        陈唐兵团连克泰安/大汶口之后,于7月16日围攻济宁。由于一路顺风,接受攻占济宁任务的第3纵队“领导上未认真考虑敌情,部队干部中滋长了轻敌思想”。济宁守敌为整72师全部(被歼重建)整66师13旅和整70师各一个团(羊山集战斗逃回)炮兵5个营另2个连,第5军留守处,还有还乡团3000余人,共计兵力近2万人。第3纵队在第8纵22师配合下攻击济宁,8纵23/24师担任阻击打援任务。经5天攻击不克,至21日,因援敌第5军/整85/75师逼近,陈唐遂决定撤出战斗,此役毙伤俘敌569人,我军伤亡3235人,其中阵亡495人。战后撤销第7师19团/第9师26团建制,每师仅两个团。“故导致干部战士情绪消沉;各团轻敌,战术老套;部队拥挤城下,伤亡增多”。
        7月14日,陈唐兵团的第10纵队奉命围攻汶上,战至21日不克,这时敌援第5军主力进至南峰附近,整75师进至邹县/曲阜一线,整85师已与我第8纵队战于宁阳西北之凤凰山。10纵奉命于21日黄昏撤出战斗。
        7月27日,10纵奉命占领汶上东南一线,掩护叶陶1/4纵队向鲁西南转移。8月1日,也就是叶陶与陈唐在济宁附近会合的同一天,10纵参谋长赵俊接陈士榘电话:为配合刘邓大军南下,命令10纵负责在梁山地区阻击敌第5军/整84师,并强调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两个师特别是整5师紧紧拖在梁山地区。还特别强调屁股一定要朝北,不能朝南。
        8月4日,第5军45旅以汶上城为依托,攻击我第10纵29师甸富/王家口阵地,击退敌10次攻击后,转移到汶河西岸。7日,5军渡过运河,29师在运河西岸阻击,黄昏转移。9日,整84师前锋到达三合寨/红船口,并加速向东北进击。10纵28师83团在前后孙庄至湾里孙一线防御。12日,西线兵团决定10 纵渡黄河,由82团在“东平湖端至黄河的小河沟一线”断后,掩护全纵安全渡河。“由于时间仓促,船只准备不足,对渡口情况不了解等原因,13日渡至最后时,河面遭敌飞机火炮封锁,致侦察营一部、少数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部分伤员、4千多支前民工,及数百匹骡马、部分武器弹药,被敌截于黄河南岸。除侦察营等部分人员与敌周旋后归建外,其余大部失散或被俘”。
        以上是叶陶和陈唐两外线兵团的大致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麻/临朐

        分兵以后,华野主力第2/6/7/9纵队和特纵的行动也几经变动:
        7月3日,陈粟谭提出以3个纵队袭取新安镇/郯城/马头一线,歼击敌整51师,调动桂系及整28/48师增援。
        4日,敌主力向东里店/沂水/坦埠前进,第8军由昌乐/潍县进逼临朐。因此变更上述计划“以主力首歼顽8军一部,逼其后退,待敌主力进至东里店/坦埠时,我则攻占鲁村/莱芜之线。陈唐兵团亦可配合此一战役,尔后与刘邓兵团造成衔接之势”。
        5日,敌8军166旅撤出临朐,华野准备攻击8军的部队停攻待命。
        8日,华野陈粟谭致电军委,在报告了陈唐/叶陶两兵团出击和敌人的动态之后,提出“敌小部西援正面仍保持攻势,则我们拟以一个纵队与正面吸敌外,余3个纵队西去与榘唐会合,与歼灭敌人西援部队后,再行南下。因如此后方依托渤海,伤员较易处理;如敌大部西援,则我们拟于正面寻求歼敌机会,再行南下新安或西进-----这是自分兵后,华野领导层首次提出合兵。
        10日,华野主力准备歼击东里店之敌整25 师,后因欧震兵团进占沂水,与整25师靠拢,故未遂行。
        当日,陈粟谭致电各纵并报华东局/中央军委电,提出:拟率主力西移,与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会师,歼击西面之敌。
        军委当日2时复电:你们手里4个纵队不要轻动,待敌动态完全明了后再作决定-----这是自分兵以来,华野领导层再次提出要合兵一处,集中兵力歼敌。
        分兵刚10天,为何就提合兵?
        笔者认为这有两种可能:
        一是华野分兵之后,敌军也必然做出分兵部署,这在后来的敌我态势就可看出。因此华野领导层认为应该集中华野兵力,歼灭西移之敌;
        二是此举估计应是粟裕的想法,若如此,这应该是对分兵不同意见的首次表达。也说明粟裕在当初分兵时,可能有不同意见,只不过当时没有表达出来。
        当日17时,华野陈粟谭致电陈士榘唐亮王建安并报刘伯承邓小平、中共中央,又一次提出:如敌再不西援,拟西向与陈唐/叶陶会师夹攻敌人。
        同日21时,陈粟谭还有一电致中央军委。《粟裕年谱》称“暂缺”。
        直到12日13时,毛泽东复电:陈粟谭:你们手中各纵宜寻机歼击黄百韬部。东里店战斗后,你们是否向西移动须依情况决定:(一)如敌以一部西援,确有夹击歼敌机会,则你们可移至利于夹击之位置(不是与陈唐等会合),与陈唐等夹击该敌,自属有利。(二)如敌仍维持现状,则你们西移与陈唐会师,无仗可打,且敌将全军向西,迫你们处于背水地位。(三)如敌大部或全部西援,则你们西移亦不好打。总之,只有第一种情况方可考虑西移,第二第三两种情况均不可西移,而以位于东面吸引敌人,并寻机多歼敌数部最为有利。东里店胜利后,望再找歼敌机会。陈唐/叶陶则放手歼击津浦线上各敌,愈多愈好。
        这是中央军委在华野三次提出合兵以来,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
        仔细分析,毛泽东电文中的(二/三)两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而第(一)种情况却是十分可能,但华野陈粟谭没有再三提出己见,而是执行了中央军委的决定。
        合兵的想法不只是陈粟谭有,陈士榘唐亮也有。11日,陈唐致电陈毅粟裕华东局,建议集中兵力放手打大歼灭战。而毛泽东则是要陈唐“迅歼72师等部,然后过湖西与刘邓会师”。
        14日,华野判断敌开始局部西援,决定乘敌为全部后撤前,首先歼灭南麻之敌整11师5个团,切断整9/65/64师退路。次日发布作战命令。
        18日,发起南麻战役,第2/6/9纵攻击南麻,第7纵于南麻以南阻援。攻击遭到整11师的顽强阻击,我军在敌人的子母堡以及密集的火力前进展缓慢。19日,敌援整25/46师到达南麻以南于家崮/牛心崮一线,受阻于第7纵队。整25师师长黄百韬曾因孟良崮战役受到处罚,此次作战拼力进攻。21日,整25师突破7纵20师60团阵地。而此时南麻战斗已成胶着,当夜粟裕命令撤出战斗。
        22 日,敌第8军进占临朐,企图切断南北交通,威胁华野后方。陈粟谭决定乘敌立足未稳,攻击8军。24日晨发布命令,黄昏发起战斗。以第2/9纵队攻城,第7 纵阻援。因雨天潮湿,弹药受潮,攻城受阻。粟裕急调6纵参战,但因河水暴涨,6纵28日才抵达临朐城外。29日晚,第2/6/9纵发起总攻,因弹药受潮、器材不足、协同不力,不克。敌援整9/64师已经与7纵展开激战,突破三岔店阵地。粟裕于30日下令撤出战斗,部队向诸城地区转移。
        南麻/临朐两仗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虽然歼敌整11师/第8军14000余人,但伤亡21586人。4个纵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2纵大伤元气(《粟裕文选》第二卷第321/326页的注释称:南麻歼敌11000余人,临朐歼敌7000余人)。
        关于我军伤亡人数还有一种说法:粟裕在1947年8月2日给军委/刘邓的电文中称:2/6/7/9纵队经过南麻/临朐两仗,伤亡16000人左右。
        “7月分兵”后作战仅一个月,华野的伤亡如下:
        第1/4纵队:我叶陶两纵伤亡及非战斗减员约万余。一说近2万人;
        第3/8/10纵队:毛泽东8月5日电报称:根据陈粟谭未(8月)支(4日)电,陈唐三个纵队此次行动中仅减员5000余。
        第2/6/7/9纵队:粟裕电报称16000余人,一说2万余人。
        合计下来,我军伤亡应该在4-5万余人。而我军歼敌除南麻临朐外,笔者尚未见资料统计。
        战后,陈毅谭震林提议由粟裕起草电文向中央军委报告经验教训。文稿中粟裕认为
        一. 在战略指导上
        01. 对战局“过分乐观而对蒋(介石)顾(祝同)继续维持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随之发生轻敌”;
        02. “7月分兵,失去重点;因之,既无足够打援部队,即不能取得充分的攻坚时间,于是南麻/临朐/滕县诸役,均因此而被迫退出战斗”;
        03. 全国各部队均有战绩,而华野两月无战绩。“轻敌而急于求战,致有错失”;
        04. 以前9个纵队集中使用,每战要求歼敌一个整师,与歼援敌一部。“此次分兵后,由于过分乐观与轻敌所致,仍作歼敌一个师(南麻)与对付其援队之打算,故兵力与要求不相称,自不能取胜”;
        05. “对敌人土工作业之迅速及其守备能力,认识不深刻”;
        06. 敌人增援较前积极。
        二. 在战术上
        01. 敌人普遍构筑子母堡“我战术笨拙”;
        02. 我军“忽视部队战斗侦察”;
        03. 我军“协同尚欠密切”;
        04. 我军“对土工作业极忽视”;
        05. “干部伤亡很大”;
        06. 我军“对防御钳制既少经验,亦缺乏信心”。
        三. 时逢雨季,部队无雨具,影响行军;弹药受潮,影响甚大,无粮无鞋,减员增加。
        陈毅谭震林不同意粟裕的观点,认为战略指导上没有问题,而是“军事部署上的错误与战术上的不讲究”。于是粟裕未发上述电文,而是另外起草一电,以个人的名义,于8月4日致电中央军委和华东局,引咎自责,请求处分。表示:战役组织上当有不少缺点及错误,我应负全责。为此,请求给予应得之处分。至整个作战之检讨,俟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行详报。
        应该说粟裕这份没有发出的电文,对分兵以来华野作战失利的分析是中肯的实事求是的。电文中,两处提到因分兵使兵力不能集中(第2/4点)致使作战失利,明确提出了对分兵的不同意见。可以想见,陈谭之所以不能接受粟裕的说法,关键是不同意粟裕指出了战略指导上的失误,而这一失误是由于执行了中央军委关于分兵的指示。如果说7月分兵时,陈粟谭没有异议,没有争论,那么一个月过后,不同意见产生了,争论也产生了。说实话,这种不同意见在半个多月之前,至少粟裕就产生了,而且在电文中屡次提出,但被毛泽东否决。再退一步说,7月中旬,如果中央军委同意粟裕关于合兵的建议,至少第1/4两个纵队不会那么惨。遗憾的是,这份带有前线指挥员第一手经验教训、具有真知灼见的电报没有发出,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也没有看到这样的不同见解,因此粟裕才会有后来的“子养电”乃至“斗胆直陈”的“卯巧电”-----这是后话。
        顺便说一下,上述未发之电文《粟裕文选》第二卷第331页落款的时间为8月4日《粟裕传》第624页也称“8月4日,粟裕把电报稿交给陈谭审阅”第627页还附有原文影印件,不过台头上的“8月4日”与电文笔迹明显不同《粟裕年谱》第258页,粟裕起草该电的内容在“同日辰时”的小标题之下,而“同日辰时”是指7月30日。该电起草时间究竟为何时?此事存疑。
        粟裕以个人名义的电报发出以后,“陈毅对此深感不安。他始终认为,几仗未打好,彼此有责,不能由粟裕一人承担责任。5日夜与粟裕长谈后,6日又写了一份‘指人译’的电稿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电文中称:我认为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军事上一二失利实难避免,虚心接受必为更大胜利之基础。
        陈毅既肯定了粟裕的军事指挥能力,又提出了责任共担。
        11日,毛泽东复电指出:陈鱼午电悉,所见甚是,完全同意。7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陈粟率6纵及野直进至聊城待机与宋王会合,可能开展鲁西南局面,并利于直接策应陈唐/叶陶;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土集/土山集

        临朐之战期间,华野收到中央军委7月23日电示刘邓/陈粟谭关于“刘邓出大别山、陈赓出豫西、陈唐出陇海线以北、叶陶出闽浙赣”的军事部署建议,27日,陈粟谭复电中央军委,对上述军事部署提出意见:
        01. “如果我们能在内线再歼其机动旅10-20个,将对外线歼敌有极大之便利,要求得在内线歼敌是完全可能的,仅是捕捉战机问题”;
        02. 插入敌后“是能逼敌迅速回头,减轻正面压力及解放区人民痛苦,但完全没有根据地作依托,在目前大规模作战是困难太大。叶陶进入鲁南则受此困难特大,故不能久停寻机作战”;
        03. “由于上述理由,是否在内线歼敌一个月,至9/10月底,雨季已去,解决了棉衣,黄水已退,对我便利较多”;
        04. “大兵未南下前,是否派出若干先遣队,首先进入大别山及闽浙赣,便利今后行动”。
        7月29日,毛泽东致电刘邓/陈粟谭/陈谢:
        各电均悉。(一)在山东敌不西进及刘邓所告各种情况下,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刘邓原来计划,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二)陈谢集团照原计划于8月出潼洛,切断陇海,调动胡军一部增援,相机歼灭之,以配合陕北之作战。该部亦与太行/太岳保持后方接济。该部是否远出伏牛/桐柏,依情况决定,有利则远出,不利则缩回河北。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三)两个月内山东全军仍在内线作战,两个月后准备以叶纵再加他部取道皖西或苏中,相机出闽浙赣,两个月内派干部或小支队先去。
        8月2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赵家楼会议,召集各纵和冀鲁豫/豫皖苏军区负责人会议,讨论南进问题。多数人主张在鲁西南再打一仗,补充足了再走。刘伯承邓小平力排众议,坚持南下。
        8 月7日,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挺进大别山。
        对于华野的指示,中央军委于8月4日连发3电,令粟裕速去鲁西南指挥。
        午时(11-13时)电文说:
        山东主力(陈唐/叶陶5个纵队)现在西边,陈唐领导能力似较弱,请考虑粟裕带炮兵主力迅去鲁西南统一指挥该5个纵队,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陈唐/叶陶休整地点是否在郓/钜地区?且宜从速休整。8月15日以后,刘邓出动,陈唐/叶陶亦须积极动作,勿误时机。该5纵补给事宜,应即加强为要!
        申时(15-17时)电文说:
        我们仍主张粟裕迅即绕道聊城去郓城,指挥陈唐/叶陶5个纵队在郓城地区休整,就现有兵力在鲁西南积极策应刘邓作战,不可丧失时机。粟未到前,该5纵均归刘邓直接指挥,粟到后,粟受刘邓指挥。陈率6/9纵俟水退后,迅速转至东边与2/7纵会合,从反面钳制鲁中/鲁南之敌。但你们的供应重心应转至鲁西南。
        同日还电示:
        西兵团指挥机构,提议粟裕为司令员兼政委,陈士榘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唐亮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毛泽东此时的意图是,以粟裕率第1/4/3/8/10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主力组成西兵团,执行外线配合刘邓的作战任务;以陈毅率第2/6/7/9纵队组成东兵团,执行内线作战任务。
        8月5日,陈粟复电建议:宜陈粟率华野野直及6纵渡黄河,经聊城与陈唐/叶陶会合,集中6个纵队执行西线方针;另组东兵团司令部,以谭(震林)为司令,许世友为副司令,黎(玉)兼政委,统一2/7/9各纵的指挥。
        6 日,毛泽东复电称:你们速派粟裕西去,统一指挥5纵,将全军供给重心经渤海转至鲁西南,争取在鲁西南立足,协助刘邓作战,否则有被敌驱过黄河危险,你们必须严重对付此种情况。
        当日,粟裕以个人名义复电再次提出:当遵命迅速西去,唯因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故昨电建议职与陈军长一同西去较为适宜”又以第1/4纵队各有一个师(指1 纵独立师和4纵10师)因掩护主力,尚留鲁南,且减员甚大“因此拟将6纵西开”。
        当日,毛泽东再次复电对“陈粟率郓城5个纵队,再加6纵”表示了同意。
        粟裕强调与陈毅共同西去的理由,电文中简单的一句“唯因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又给后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人事关系”一语,让人想到的是陈毅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指挥便利”一语,经粟裕原作战股长秦叔瑾老指点:是因为粟裕要将华野一整套指挥机关带去鲁西南,使“指挥便利”即:如果粟裕只身前往,只能带少许参谋人员,而将机关留给陈毅;陈毅同去,机关即可全部前往,这对于指挥作战将带来大大的便利。
        这一次分兵可看作华野的第二次分兵。
        如果说7月分兵,华野的野直-----即华野指挥机关-----还没有分,华野合兵一处的机会还存在;如果这次分兵陈粟分开,华野的指挥机关也将分开,华野合兵一处的可能性就难说了。
        如此,华野再次分兵。8月8日,由陈粟率华野机关/6纵/特纵过胶济铁路,北渡黄河,经惠民过津浦铁路,再南渡黄河,绕过敌占区,进入鲁西南,与第1/4/3/8/10纵队为西线兵团,又称西兵团,执行中央军委的外线作战任务;由谭许率第2/7/9纵队/4 纵10师/1纵独立师及后来于8月中旬组建的第13纵队为东线兵团,又称东兵团,保卫胶东根据地。
        会合之后仗该怎么打?粟裕在前往鲁西南的路上就在考虑。
        8月29日,在聊城东郊小陈庄致电陈唐,提出两个方案,征询意见:一是陈粟率第6/10纵队和特纵南渡黄河之后,开个会,休息几天,再打第一仗;二是陈粟渡河之后立即发起攻击,集中主力歼击整57师或整68师,并同时以一个纵队钳制第5军。
        9月2日,陈粟率华野指挥机关/6/10纵和特纵在山东阳谷/寿张地区南渡黄河。5日,与陈唐/叶陶会合于山东郓城地区,此时西兵团第1/3/4/6/8/10纵以及配属陈粟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集结于郓城沙土集南北地区。6日,陈粟主持召开纵队以上干部会议,统一思想,要扭转战局关键是打好一两个歼灭战,只有打才能有力配合刘邓,一致同意早打,首先歼灭较弱之敌整57师,然后看情况再歼击第5军一部或大部。当晚22时发出作战命令。
        7日,整57师积极北犯,与第5军拉开20公里的空隙,华野抓住战机,发起攻击。第3纵队扫清沙土集外围,第8纵队由南面,第6纵队由西北接近沙土集,完成对整57师的包围。8日黄昏发起总攻,3纵8师首先突破北门,6纵从西北角突破,8纵从东南方向突破,各部击退敌人多次反扑。9日晨,沙土集战役胜利结束。
        敌援第5军被我第10纵和6纵17师阻击于郓城以南的王老虎/八里河一线,听到整57师被歼灭的消息后,5军向丁里长收缩,整84师向钜野收缩,转入防御。此战全歼整57师9500余人,其中俘敌中将师长段霖茂以下7500余人。我军伤亡2300余人。
        粟裕原意乘胜攻歼敌第5军,但由于敌固守郓城南郊村庄,与我深濠对垒,加上地形开阔,且多水洼。12日,决定放弃攻击计划,10纵保持原有阵地,其余各纵集结荷泽/钜野地区休整,相机攻击曹县。
        21日,增援鲁西南之敌整11师,进至曹县以南的大义集/土山集。鉴于敌军远道而来,又是单独北进,粟裕认为战机不可失,当日下达命令,以华野10纵和中野11纵牵制敌5军和整75师,集中5个纵队围歼整11师于土山集/大义集地区;以第3/8纵队攻击土山集。
        23日晚,3纵8师从东面,8纵22/23师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同时攻击土山集。敌工事坚固,火力密集,对我打开之突破口组织反击有力,致使攻击受挫。敌援第5军已进至成武以北地区,24日晨决定撤出战斗。此战第3纵队歼敌1702人,伤亡1001人,失踪591人,被俘6人;第8纵队歼敌251人,伤亡1927人。
        沙土集和土山集两仗一胜一负,原因是两敌一弱一强。整57师原是98军,1945年6月在浙江天目山几乎被新四军全歼,是一个弱敌;而整11师是敌军5大主力之一,特点是善于防守,善于构筑工事,善于配置火力。我军的猛冲猛打战术对付整57师游刃有余,而对付整11师就显得战术粗糙,在敌人交叉火力前伤亡较大。也显示我军由于长期行军作战,来不及补充/休整,战斗力有所下降。
        沙土集的胜利,打掉了敌军自分兵以来的狂妄势头,显示了我军不可小视的战斗力,扭转了华野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为恢复鲁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为我军向豫皖苏进军打开了道路,也有力的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我军的行动。
        9月27日至10月2日,华野挺进豫皖苏,发起陇海路破击战,进入新区,分散行动,划定地域,歼灭敌地方武装,完成战略展开,初步站定脚跟。
        12月8 日,粟裕陈赓同时提出破击平汉路,配合大别山作战。
        12月上旬,陈毅应刘少奇朱德之召,去河北西柏坡中央工委。
        12月13日, 华野与陈谢兵团发起平汉路破击战,至28日,平汉路击破战结束。从9月底到12月底,转战千里歼敌7万余人,其中正规军5万余人。
        12月底,三个月的胶东保卫战结束,总计歼敌6万3千余人。蒋介石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我军全面转入反攻(毛泽东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子养电/世午电到卯巧电

        进入1948年,时值解放战争第三个年头,自7月分兵以来将近半年。
        半年来的作战实践和思考,粟裕认为发展战略进攻不打歼灭战不行,不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更不行,我军应该在作战/建军等方面采取措施,改变在数量上和技术上敌强我弱的现状。
        1948年1月22日,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和刘邓,报告了自己的想法:
        01. 敌虽全面防御,但尚有兵力作攻势防御之机动,外线敌人“利用其较我优良的运输条件”对付我军,而我军“则因缺乏固定补给来源,不便集中强大兵团于一个地区作战”我应集中兵力,建议刘邓/陈谢/陈粟三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较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
        02. “部队之攻坚技术(坑道爆破)和增强攻坚炮火,实为急需”;
        03. 我军在政治上和战略上已取得优势,还要取得数量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04. “建议统一全国之建军思想”,打破本位主义。
        此即著名的“子养电”(以地支代月,1月为“子”以韵目代日,22日为 “养”)粟裕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思想跃然纸上,明显不同于毛泽东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和打中小规模歼灭战的思想。
        秦叔瑾老说,电报原文的日期是“亥(12月)灰(10日)”说明粟裕在电报发出前的40多天前就已经写好,压了多天,又作仔细考量后,才慎重发出。此电草拟前,粟裕已经看到毛泽东12月9日给粟裕和刘邓的指示: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如敌集中强有力兵团向你们攻击,仍宜避开,别求机动。
        但是粟裕仍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由于粟裕是一个战区的指挥员,又是下级,担心干扰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粟裕在电文最后称:管见所及,斗胆直陈。是否有当,尚盼裁示。
        这是我们看到的三个使用“斗胆直陈”措辞的电报之一,其他两个,一个是1946年8月5日苏中战役中的“微午电”另一个是后来的“卯巧电”。
        此时中央军委已经决定华野执行渡江南进战略任务。
        说到渡江南进,最早的说法见诸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给刘邓/陈粟谭/华东局的电报:
        叶陶两纵出闽浙赣,创立闽浙赣根据地。其步骤:第一步,于现地休整数日,迅速歼击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阴/东阿/东平地区之敌,占领该区,以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时间,在该区内(或在聊城)完成休息/补充、配备干部及政治动员;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临时根据地;第三步,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第四步,至闽浙赣目的地。广东纵队受叶陶指挥随同南下,并请考虑组织东南分局,子恢鼎丞曾山前往主持。
        陈粟于9月17日电告毛泽东叶陶兵团的伤亡情况,要求整补。5天后,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复电:半年内,不拟派1/4纵去江南。
        半年后的1947年10月15日,毛泽东指示陈粟:6个月后(约在明年4月)你们需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
        11月20日,粟裕报告了部队进入豫皖苏,脱离后方,艰苦疲劳,影响战斗力,以及部队风闻渡江不安心的情况。
        毛泽东指示,明年8月前不过江,8月后过江。
        陈毅于1948年1月7日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一路上就有“今年到一定时期,我们组织强大的兵团渡江过长江”的说法,后来还有“稳渡长江遣粟郎”的诗句。
        收到子养电后,毛泽东仔细阅读,并逐句圈点,送周恩来任弼时陈毅传阅时还注明:再送毛。周恩来阅后注明:请陈考虑,粟所提各项问题,是否需再议一下?
        复议的结果是坚持既定方针。
        1月27日,中央军委电示粟裕:统率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并提出三个方案,要粟裕“熟筹见复”。
        粟裕接电后,认为中央的决策与自己的想法以及给中央的建议大相径庭。毛泽东的意图是要发展战略进攻,但是如何发展?显然还没有接受7月分兵和刘邓挺进大别山以来的经验教训,还是要将战争进一步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而粟裕是要依托根据地,在内线集中兵力打大规模的歼灭战,两者差距明显。
        1月31日,粟裕复电,明确提出立即渡江时机尚不成熟,以华东野战军目前状况,最近即行出动渡江南进比较困难,叶陶两纵“每纵战斗减员及非战斗减员各万余人,至今元气未复;该三纵(1/4/6纵)经一年半自卫战,伤亡较大”连排级干部因伤亡易人者“少则5次,多则7次”因此建议两个方案:一是将叶王陶纵调到陇海路附近继续休整一个半月,到3月下旬出动;二是叶王陶纵仍照目前部署南下参加一二个战役,3月中旬起休整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到5月中旬出动。
        电报重申子养电中的观点:职对于中原战局认识,除已于1月22日电呈外,认为我军以原有之政治优势,于反攻中又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并非优势;在军事上,如能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
        提出:将目前在中原的三支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鄂豫皖/陕豫鄂/豫皖苏)寻机歼敌,争取在短时期内打几个歼灭战,取得较大胜利。如果我军再能在数量及技术上对敌人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以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对于渡江路线,电报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由武汉以西渡江,好处是江面狭小,易于渡过,易于阻击蒋军兵舰,缺点是到闽浙赣远,一路去要减员一半。二是从湖口/当涂之间甚或南京至江阴之间采取宽正面的分路与分梯队的偷渡,缺点是江面宽防御严,好处是江南江北我群众基础好,叶王陶纵的干部熟悉,渡江后主力向浙赣沿线及闽赣腹地挺进亦可调动敌人。
        此电是为“世午电”(以韵目代日,31日为“世”以地支代时,11-13时为“午”)。
        2月1日,毛泽东收到粟裕的复电后,要预定当天离开杨家沟回华野的陈毅留下商议,结论是坚持原定决策,并于当晚亥时(21-23时)电复粟裕:
        (一)完全同意第一方案,叶王陶三纵即开陇海线附近再休整一个半月,3月下旬出动。3万新兵中,以两万补充叶王陶三纵。渡江路线,争取走湖口/当涂之间,或南京/江阴之间。渡江方法采宽正面分路或分梯队偷渡,望加紧布置水上及两岸工作(二)3/8/10/11等四纵集中配合刘邓/陈谢两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忽集忽分战法,机动歼敌(三)豫皖苏区党委及地方部队照原布置不变动,子恢率华中分局机构丑月可至该区。11纵仍属榘唐野战军。陈(毅)日内动身东返(四)请漱石子恢帮助粟裕解决南进有关诸问题。
        后来中央军委因情况变化,将渡江时间由原定的3月下旬,推迟到5月15日以后。
        2月2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东南野战军和东南分局,任命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兼副政委,并兼任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2月21日,华野野指和4纵部队渡黄河北上;23日,到达濮阳;3月12日,第1/6纵渡黄河北上;4月1日,陈毅返回华野野指驻地濮阳,饶漱石康生等同行。
        4月16日,粟裕向陈毅提出将第一兵团暂时留在中原歼敌比远出江南的战略机动更为有利的意见,陈毅鼓励其分别报告刘伯承邓小平和中央工委/中央军委。
        刘邓在挺进中原时必然遇到华野分兵后的相同困难和问题,感同身受,应该能取得共识。这一点后来邓小平在回忆二野战史时,说到挺进大别山,也提到缺粮、无根据地、伤员安置、重武器、后勤补给等诸多问题。
        同日,粟裕致电刘邓,提出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征求刘邓意见。
        18日,刘邓致电中央军委、陈粟,认为过江使敌抽走几个师,当然有利。“这个问题决定于自身的准备、过江条件”。如果准备不足“则迟出几个月为好;如果粟部迟出,加入中原作战,争取在半后方作战下多歼灭些敌人,而后再出,亦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
        4月18日,粟裕发出“卯巧电”(以地支代月,4月为“卯”;以韵目代日,18日为“巧”)
        首先,粟裕指出去年转入外线以来,我军转入反攻“将战争拖回蒋管区,减少了解放区受战争的直接摧残;当时我军主力不依靠后方,大胆转入敌后,完全正确。但自去冬迄今”话锋一转“中原地区(包括豫皖苏鲁及豫陕鄂)战局已形成疲惫而频繁的拉锯形势,敌人尚拥有相当机动兵力,占有某些交通线和所有交通中心与战略要点,及运输工具技术条件等,在兵力转运军需部及上交我军便利,以增加我们歼敌困难”。
        其次,我军远离后方作战,地方工作得不到配合“行动上不易保守秘密,往往是丧失战机”补给困难和伤员安插“大大影响各级指挥员决心地贯彻和下级指战员战斗勇气的发挥”敌人可收容其伤病员“我之伤病员则大部为敌残杀或落入敌手”。
        第三,华野在无正常补给条件下“重装备却变成了拖累”不要重装备则不能攻坚,攻坚将成为今后作战的中心“不能不装备与学习使用重武器”。数月来本有许多战机“但因补给不正常,战斗不能速决与持续”因敌增援“被迫退出战斗”。还报告了计算我军减员与歼敌人数之比的问题,指出“有后方依托打歼灭战的伤亡,则每一万人减员至少歼灭敌人一个主力师”。
        第四,粮食问题。列举天目山战斗因与民争食,至今留下不良影响。指出若以10万人进入江南“粮食补给则是长期的严重问题”。
        第五,我军南渡后估计能调动敌整25/28/83/63/20师等部,而整7/48师等部“蒋不至纵虎归山,仍可能留于大别山“5师及11师则因系美械重装备,亦可能留于中原”这4个师如果不能调动或歼灭“中原局势将成较长期的僵持局面”解放区也会遭到残酷的摧残。
        第六,根据上述理由,粟裕建议:
        01. “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方(陇海路北)作战;求得雨季与夏收前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姬淮北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的歼灭仗”使人民安定夏收,我军有粮食供应;
        02. 对敌近后方(淮河以南包括淮南和苏中南线直到江边)派出游击兵团,配合主力作战;
        03. 对敌深远后方(长江南苏浙皖赣闽及湘黔)派出远征游击队“人数不多,不至与民争食,且可与当地人民武装融合;是能大量调动敌人的”;
        04. 野战军主力、游击兵团与远征游击队密切配合,以战养战。
        第七,“如中央认为上述意见可行,则建议集中华野之大部佯攻(或真攻)济南,以吸引5军北援而歼灭之”尔后相机工战机难,进逼徐州,与刘邓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仗。
        第八,“斗胆直陈,是否正确尚待指示”并表示南渡准备工作仍积极进行。
        如果说“子养电”是委婉的提出不同意见“世午电”只是质疑南渡的时机,尚未率直地提出不同意见“卯巧电”则是毫不犹豫,和盘托出,全面分析了南渡战略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修正战略方针的建议。
        2007年8月为纪念我军建军80周年和粟裕将军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5集电视文献纪录片《粟裕大将》该片引用了大量粟裕将军生前35盘录音带中的原声。录音的年代是1979年,现将粟裕讲话录音有关原声抄录如下:
        说到战略问题时,粟裕原声:古时候有这样的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只照抄照转上面的命令,这样下去非打败仗不可。高级指挥员不仅是熟练于在战役方面进行指挥,而且应该懂得一些战略问题。要研究战略问题,有三个方面,就是敌情我情民情。
        粟裕原声:(中央军委要)我带三个纵队下江南,其直接目的是要调动敌人跟着我们的部队去,而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我考虑到固然能够调动一部敌人,但是敌人的四个主力军(国民党第5/18/7/48军)战斗力比较强的主力部队调不动,蒋介石不会把它调到江南,去跟我们打游击。在中原战场上这四个主力军调不动,就不能减轻敌人对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恰恰相反,我们这三个纵队(华野第1/4/6纵)也算是主力之一,我们恰恰在中原战场减弱了三个主力纵队。所以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主张不过长江。
        接电后,中央军委在4月21日/23日连发两电,催促陈毅和粟裕赶赴平山中工委。
        25 日,陈粟从濮阳出发;29日,到达平山西柏坡中央工作委员会;30日,陈粟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去阜平县城南庄,参加城南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于4 月30日至5月7日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会议是如何开的,尚未公开有关会议记录,后人不得其详。《毛泽东年谱》记载,议题有三,其中第一个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地区”(另外两个是“发展生产”和“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粟裕的议题应该是在这一大议题之下讨论的。关于这一议题《毛泽东年谱》只有极简单的记载:
        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说: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地区无疑会有很大困难,打出去的主力会减弱,打不了很多胜仗,但无此一条不能战胜国民党。打出去以后,敌我都到蒋管区去吃,不能依赖后方,后方要尽量供给前方。
        语焉不详的记载,毛泽东的讲话似乎是在为南进战略作辩解,看不出会议是如何讨论粟裕的议题的。但从会后5月5日毛泽东致刘邓并华东局的电报,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1/4/6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5军等部5-6个至11-12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在此期内,由该兵团派出10个营,附以地方干部,陆续先遣渡江,分布广大地区,发展游击战争。以上计划,是我们和陈粟及一波先念所商定者。粟裕兵团,待陈粟由中央回去,结束政策学习及军事训练,约于本月底渡河作战。陈唐所率3/8两纵应回至豫皖苏区,调换1纵西去,以便该兵团有1/3/4/6/8及11等6个纵队集结打大仗。10纵已去豫陕鄂边,可不回来。但6-7两月作战,陈唐回来已来不及,应由1纵参加此两月作战,待雨季休整时再由陈唐与1纵调换。本月内请刘邓命1纵/11纵在汴徐以南适当地点休整,待粟裕命令,月底协同作战。当粟裕打5军等部时,许谭兵团应向津浦线行动,相机歼灭并钳制12师/75师/84师/73师等部。其动作时间,应在本月下旬,请华东局令知许谭准备。同时,令知韦陈兵团,在苏北发起歼敌战役,配合动作。粟裕兵团的供应,由华北山东两方统筹。
        如果不是理解有误,电报的内容可概括为:渡江南进的战略是正确的,粟裕兵团(1/4/6纵)暂不渡江,而是集中华野部队包括中野11纵,在刘邓/许谭的协同下,歼灭5军,开辟渡江道路。
        渡江南进自然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夺取全国政权必然要过江打到南京去-----这一点不言而喻。但决定华野目前不过江,留在中原歼灭5军,这无疑与毛泽东原来的战略方针大相径庭。
        毛泽东能够听取粟裕的建议,对原定战略方针做出调整,确实难能可贵。差不多同一时期毛泽东与林彪关于打锦州的争论也在进行,而结果却是毛泽东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林彪表示了服从。
        彭德怀也表示了对南渡战略的看法。5月21日,他在致毛泽东的电报中,对各战场的作战问题提出建议,论及华野,说:从目前情况看,粟裕部按原计划渡江问题值得考虑,不如先不渡江,而集中5-6个纵队出中原作战,以求打开豫鄂皖局面。
        事前粟裕是否征询过彭德怀意见,现无资料说明,估计不大可能。然,二人不谋而合。
        毛泽东与粟裕关于战略进攻方向的争论结束。
        虽然没有否定南渡的战略,但实际上渡江已是一年后(1949年4月)的事情了,已经是经过豫东/济南/淮海战役之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了。此渡江不是彼渡江,已经不是城南庄会议之前毛泽东所说的渡江南进战略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城南庄会议关于华野的另一决定是陈毅调离华野,到中原工作《陈毅传》记载:刘邓在同意粟裕的建议后(粟裕4月16日电报)“发电中央请调陈毅到中原工作”建议陈毅任中原局第一副书记,并提出有关陈毅到中原后的军职三个方案,还建议“不管那种形式,陈毅同志华野职务不变”后来在5月5日再次提出所请。
        5月7日,毛泽东约见粟裕,传达中央决定,调陈毅去中原工作。粟裕再三请求,得知中央已做出了决定后,建议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9日,中央决定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兼任的华野司令员及政委职务由粟裕代理。
        自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以来,陈粟在工作上的配合是默契的,感情是融洽的。即便是有不同意见,也能相互沟通,得到理解/谅解/和谐。如果陈毅留在华野,对粟裕一心指挥作战是有利的,陈毅的调出,无疑使粟裕肩上的担子更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久必合

0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豫东战役

        5月21日,中央军委命令华野,造成集中华野第1/3/4/6/8纵和中野11纵歼灭敌第5军的条件,以刘邓钳制敌第18军(下辖整11师/整3师,胡琏兼任军长,又称胡琏兵团)不使东援,许谭钳制济南及济南徐州一线之敌不使西援。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粟裕全权指挥华野及中野11纵之作战,并指挥许谭在津浦线上的配合作战。
        攻歼敌第5军的方针既定,30日,粟裕率华野第1/4/6/特纵从濮阳出发。31日,野指渡过黄河。6月2日,华野3个纵队渡黄河南下,向鲁西南之定陶/成武地区挺进。
        事后的战事表明,第5军确实是一个强有力的敌手,并非空有“五大主力”之名,军长邱清泉为黄埔二期生,1934年赴德国留学,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抗战中参加了南京/兰封/昆仑关/缅北/滇西等战役,曾任200师副师长/新编22师师长/5军军长;解放战争中多次与华野和中野作战,既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且注意研究我军,编写《林落攻击教令》《剿匪歌诀》《战胜刘伯承之秘诀》等资料,指导部队与我军作战,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调动/歼灭5军的作战企图和部署经过了多次变更。
        6月初,敌侦知华野主力南下,急令第5军/整75师北返,增调整83/25/72师等部至鲁西南。
        6月2日,粟裕张震(华野副参谋长)致电中央军委:原拟攻占成武,歼灭来援之敌,否则围攻曹县,吸引五军主力于曹县/民权/商丘间歼灭之。现敌第5军已先我到达,如实行此案,则仓卒应战,且部队连续行军,较为疲劳,我主力不能集结,兵力颇感不足。为争取主动,伺机歼敌,故建议部队暂以战备姿态,进到定陶/成武及金乡外围集结,休息三天,再决定第二步行动。
        3日,毛泽东复电,指出:在整个中原形势下,打运动战的机会是很多的。但要有耐心,要多方调动敌人,方能创造机会。最近时间内,陈唐需要协助刘邓作战。只要刘邓能打一二个好仗,局势就会开始起变化。因此你们到达适当地区后,不是休息3天,而是休息半月左右,全军精心研究技术战术,养精蓄锐。即使有打小仗的机会,主力也不要去打。等候刘邓对张轸作战完全结束,陈唐到达陇海汴徐线附近,并休息若干天恢复疲劳之后,再采取调动敌人之行动,于运动中歼灭敌人。在打5军/75师等部时,不要企图一次打得太多,而要准备一次只打一两个旅,各个歼灭该敌,因为该敌是比较强的。要说服干部不要急于求赫赫之名,急于解决大问题,而要坚忍沉着,随时保持主动。
        刘邓于宛东战役(歼敌1万2千余人)结束后,3日,电告粟裕/陈唐:南阳东被围之敌以解决,解除陈唐阻击任务。
        4日,粟裕调陈唐第3/8纵队进至睢县地区待机。
        5日,粟裕电告军委,并陈邓/华东局:5军之45旅进至安仁集,与我1纵前哨有接触,200旅进至单县西南。“因敌较密集不易分割”我兵力尚未集中“故决以1纵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阻击敌人,拟选其薄弱点而予以打击”。
        9日,粟张致电陈唐,并报中央军委,提出攻城打援歼灭5军的5个作战方案,其中有佯攻商丘吸引5军回援和佯攻开封吸打援军的两个方案,征询意见。次日,陈唐复电表示同意两案,并提出具体执行意见。
        13日,粟张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此次战役分为三个战斗:
        01. “强攻定陶歼灭75师,与分割其与5军联系,并乘5军西援时予以歼灭打击”;
        02. “打援展开对5军之攻击分割之,使其成若干集团而聚歼;攻城部队分割83师与5军之联系,即参加对5军之会战”;
        03. “解决5军后,再行发起歼灭83师之作战”。
        决定“16日晚完成对75师之分割包围,发起歼灭5军之战役”并提出“应尽可能发挥迅速突然集中之绝对优势兵力。故再冒渎请求军委令山东兵团于我发起定陶战役时,即抽调2个纵队或1个纵队西来参战”。
        毛泽东复电,表示了不同的意见:许谭兵团仍照原计划于攻占邹县后攻兖州,再攻济宁,争取于雨季前歼灭12师,攻克兖济,休整一时期南下,攻临/韩/枣/峄及徐海线;我们意见只要陈唐到达曹县,粟张主力即应攻歼75师。此次战役目的,只在歼灭75师,不要企图打5军,待75师歼灭后再作打别部之部署。
        并要求刘邓:18军正向陇海汴徐线前进,望刘邓迅以有力兵团尾该敌攻击。
        要求苏北兵团:敌83师/25师均由苏北向鲁西南前进,我韦吉兵团主力应即向津浦线徐蚌段前进,并攻击该线。
        后因敌5军与整75师靠拢,整83师又先于陈唐到达金乡,粟裕决定放弃上述计划,主力南下另寻战机。
        15日,鉴于陈唐离开封仅一日行程,又先前有“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腹案,粟裕决定“以陈唐兵团于16日晚包围开封(守敌为66师13旅及两个保安旅)而攻占之。我们率1/4/6纵即于同晚转到曹县及其东南地区,以阻击5师(军)等部西援,掩护陈唐完成攻歼开封守敌任务。而后待机围击邱匪(指5军)之一部,或向南歼击18军于运动中。电告军委/刘邓。12时,粟裕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作战部署命令。
        16 日粟张致电军委/刘陈邓:“为迫敌分散,求得运动中歼其一路,乃以陈唐率3/8纵队本晚完成对开封包围,并攻占之”11纵相机攻占曹县,4纵攻击考城,而后向兰封机动“因情况急迫请示不及,已令各部执行”次日,军委复电同意,并指出: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请刘邓确实钳制18军及47 军。
        17日,粟裕制定了攻城打援内定方案:
        01. 如敌5军西援,拟以一部监视开封之敌,主力歼灭其一路;
        02. “如18军北援迅速,我则以1/6/11 纵钳制邱匪,而集中3/4/8/10纵,特纵歼灭胡琏与黄泛区”;
        03. “如邱/胡相距均远,我仍先攻击开封(该处为66师13旅,战力丙等,及两个保安团,及一个炮兵团)迫敌来援,选择歼其一路”。
        豫东战役作战方针基本确定,战事正是以粟裕制定的第3方案发展。
        17 日华野第3/8纵队攻击开封,战至20日23时,攻占除敌龙亭/华北运动场等阵地的全部市区。粟裕张震钟期光赶到开封附近与陈唐会合,指示:留下足够兵力攻击龙亭,其余部队撤出城区,待命打援。
        粟裕原声:我到了开封城郊,龙亭没打下来。我就说龙亭一天两天没打下来有好处,什么好处呢?调动敌人来援,这是个钓鱼的钓钩子,龙亭打下来他就没有救的地方了,无可救了,他就来得不那么积极了。
        21日23时攻克龙亭,全歼开封守敌38235人,其中毙伤12122人,俘虏26113人,我军牺牲1546人,负伤9229人,加上其他减员共11623人。
        此时,华野1/4/6 纵,中原9/1/3纵,华野10纵分别在兰封/中牟/上蔡等地,阻击邱清泉孙元良胡琏兵团;山东兵团围攻兖州,苏北兵团攻克海州以西阿湖等地,策应开封作战。
        豫东战役的第一阶段“开封战役”胜利结束,第二阶段“睢杞战役”即将开始。
        6月25日,邱清泉之5军逼近开封,粟裕果断下令放弃开封:我们拟待邱兵团入汴(即开封)后,以3/8纵分割邱/区(寿年)之联系,以1/4/6/10/11/特纵/广纵歼灭区兵团于杞县以南,如邱入汴后,区又迟迟不进时,则我向北跃进,求得歼灭区兵团一部或大部于民权/兰封/杞县/睢县地区。
        邱清泉兵团(下辖整70/83/5师)区寿年兵团(下辖整72/75师/整88师之新21旅)从东南两个方向向开封攻击前进,企图夹击华野与开封地区。邱兵团积极西进,区兵团动作缓慢,两兵团拉开40公里距离。27日,粟裕抓住战机,指挥华野主力插入邱/区两兵团之间,发起攻击区寿年兵团之作战。并请求刘邓迟滞张轸/胡琏两兵团,钳制第18军。28日完成对区兵团的分割包围,围困敌兵团部及整75师(下辖6/16旅)一部于龙王店,75师余部于杨拐/常朗屯,整72师(下辖34/新15旅)于铁佛寺。我军第1/4/6纵组成的突击兵团由叶飞指挥,对敌发起攻击。
        7月1日,中央军委电示粟张/陈唐:25师艳日(29日)开始车运,估计本日可达商丘/柳河之线,许谭拖住该敌已来不及,你们于完全解决6旅及新21旅之后,应速以一部防御25师,主力则继续歼灭区兵团。
        7月2日晨,攻克龙王店,俘敌兵团司令区寿年/整75师师长沈澄年,全歼敌兵团部/整75师师部及16旅一个团。此时,西援之敌5军被我3/8/10纵阻击于杞县/太康一线;东援之敌整25师于帝丘店突破我军中野11纵阵地,与我1师战于柴寨/王楼一线,粟裕急令4/6纵向东攻击前进,坚决截断敌整25师向铁佛寺被围的整72师靠拢。当晚又令1/4/6/11/广纵完成对敌整25师的分割包围,次日发起攻击。
        5集电视文献纪录片《粟裕大将》有一段解说词以及粟裕的原声录音挺有意思,现抄录如下:
        解说词:
        粟裕在战场上认出了区寿年,请他对自己的军事指挥进行评价,尤其是哪些地方还有不足?
        区寿年指着地图说:粟将军艺高胆大,令人佩服。不过,在豫东这块小小的战场上,东有黄百韬兵团,南有胡琏兵团,西有邱清泉兵团,北有刘汝明兵团,加起来仍有25万。粟将军听我一句话,赶紧跑吧,越快越好。
        粟裕没有跑,而是转兵攻击黄百韬兵团。
        粟裕原声:我们为什么打黄(百韬)兵团,黄兵团因为是个行军队伍,在运动中间,这个好打,比筑了工事要好打。把黄兵团消灭了一个师,把黄兵团打了一棒头,他头打昏了,他要考虑一下,把我们的底细查清楚,同时要报告上级,我们争取时间了。
        3日晨,粟张/陈唐连发两电,一电致中央军委并刘陈邓/华东局/许谭,报告已将25师包围在帝丘店/马口地区,今晚以两个师攻击72师和16旅。另一电致刘陈邓并报军委,报告攻歼25师和75师的战斗需至7日才能结束,得悉胡琏率18军等部经商水北来,恳请以有力一部钳制胡琏部,使其在8日前不能到达太康地区。
        5日,粟裕发出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部署命令,决定集中1/4/6/8纵队主力和特纵3个炮兵团攻击帝丘店的黄百韬兵团。
        6日,黄百韬依仗优良兵器与火力,拼死抵抗。并苦求乘飞机在帝丘店上空巡视的杜聿明(徐州剿总副总司令)要邱清泉火速增援,并要空军加强支援。然后焚烧文件,枪杀俘虏,作最后一搏。
        当日6时,粟裕急令冀鲁豫独立旅向南进至太康,伪装部队番号,准备阻击18军北援。
        时至16时45分,南援敌18军进入太康境内,东援邱清泉/刘汝明兵团进至杞县,西援敌47军两个旅进至开封,形成三面围攻之势。
        申时,粟裕致电军委/刘陈邓/华东局/许谭,报告敌人援兵紧张情况,指出全歼黄百韬兵团估计要到8日“歼灭该敌,均具有信心,惟势将被迫与援敌作战,对我不利。故决定放弃歼黄计划,本晚就现势抢运伤员(伤亡近万,因无担架,堆积一线仍多)与胜利品,虞(7日)晚向北转移,争取调整组织与弹药补充待机。
        24时,粟裕指挥华野各部撤出战斗,后撤中“而邱匪则乘机尾我进击,以部队将伤员抬至路北,地方担架又跑光,致先后损失伤员数百名”。
        睢杞战役结束,歼敌约5万余人。
        豫东战役直接参战的华野/中野和冀鲁豫地方部队共20万人,国民党军约25万人。我军历时20个昼夜激烈战斗,攻克开封,歼灭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部4 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以伤亡33000余人的代价,歼敌94000余人。
        作战过程中,粟裕数次提出:兵力不够,很难达成歼敌(6月15日电)此间可能集结部队已全部用上(6月27日电)因我兵力已全用上,对胡琏北援顾虑甚大,恳请尽力滞留(6月30日电)。
        战后总结的电报中又说:睢杞战役我本可全歼区寿年兵团,因25 师迫近,为乘其立足未稳,故放弃对72师之攻击,改而歼黄百韬兵团。因部队疲乏,三面援敌迫近,我无新生力量增加,故仅歼黄兵团3个团部,撤出战斗,以期稍事整补再战。
        没有能够歼灭黄百韬兵团,兵力不足,阻援不力,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
        1979年,粟裕原声:济南战役能够顺利地进行,睢杞(豫东)战役是一个关键,因为睢杞战役打了,把黄百韬从兖州调出去了,黄百韬兵团调走了,兖州打下来了,所以从济南到徐州,其间几百公里这条津浦线上没有敌人,所以我们尽可能放心大胆的打济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曲阜合兵

        1948年7月,华野主力胜利结束豫东战役,山东兵团攻克兖州/泰安等城市,尚未结束津浦路中段战役,14日,毛泽东发电指示华野指挥员粟裕等人,要求乘胜连续作战,发起攻济打援战役,16日,毛又连发4电指示华野粟陈唐张和许谭,对攻济打援提出具体方案,如:抢占济南机场,准备攻克济南,准备打邱清泉和黄百韬兵团的援济部队等等,对于攻打济南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16日,粟陈唐回电,基于华野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劳,急需休整和补充,马上打济南是不合适的,建议休整一个月,得到军委同意。
        华野部队休整期间,7月26日,毛泽东又发电指示粟陈唐张等华野指挥员,指示华野于休整后打邱清泉之5军。
        对于毛泽东有点咄咄逼人的层层加码,华野经过反复磋商,8月10日给军委发电提出3个作战方案:01.孤立徐州,歼灭5军02.先攻济,后打援03.同时攻济打援。
        8月12日,毛泽东复电指出要树立攻克济南的决心,敢于攻坚,真攻济南,真打援兵
        8月20日,粟裕前往山东曲阜,与山东兵团谭震林王建安等会合,这是华野自1947年7月分兵以来的重新会合。对济南战役的部署,几乎不露痕迹不露声色地将华野合兵一处,没有一点争议,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合兵一处。
        8月25日至29日,粟裕在曲阜主持召开了又纵队以上干部参加的华野前委扩大会议。
        华野的各级指挥员对攻打济南这样工事坚固重兵防守的大城市,是十分谨慎的。粟裕8月27日给军委的电报也表示了担忧,如:敌19/57旅已空运济南,济南守敌总数已达12万人;济南城防坚固;王耀武在敌军中的指挥是有才干的;华野部队减员大,阻援一个月有困难;内线未必可靠以及国军援军较多等等。
        8月29日,这是曲阜会议的最后一天,华野商定济南战役的部署,决定以攻占济南为主要目标,力争短期内攻克,同时吸打援敌。
        9月2日,粟裕签发济徐作战预备命令,决定集中华野全军全力攻占济南,并歼灭援敌一部或大部,指定攻城集团由许世友王建安指挥,阻援集团由陈士榘指挥,打援集团由华野直接指挥。
        9月11日,毛泽东在致许世友并告粟谭陈/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文中强调指出: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至此,华野自7月分兵以来,艰苦转战14个月,终于在济南战役之前合兵一处,集中华野全军兵力,取得攻济打援的胜利,致使敌军畏于豫东战役之鉴,不敢出援。后来又南下徐蚌,外线作战,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更后来,真正出击敌人深远后方,南渡长江,推翻蒋家王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语

        大量引用电报原文,很难使本文读来不感到枯燥乏味。但正是这些枯燥乏味的电文,才使我们能有机会探究60多年以前发生的事:
        7月分兵,在分兵扯散敌人重兵集团进攻这一点上,毛泽东与粟裕观点一致,所以粟裕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毫不迟疑,立即执行。
        7月中旬,当扯散敌人的态势显现出来之后,粟裕要求与陈唐/叶陶合兵一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毛泽东则不同意,他的本意是要陈唐/叶陶配合刘邓出击外线。
        鲁南/鲁西和南麻/临朐失利,损失很大。毛泽东急于打开局面,提出再次分兵,将华野分为陈/粟两部。粟裕的提议将这次分兵改为:陈粟(含陈唐/叶陶)与许谭两部。这次分兵形式上是“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合”由原来的1/4/3/8/10纵为一部与2/6/7/9/特纵为一部,变为1/4/3/8/10/6/特纵为一部与2/7/9纵(还应加上13纵)为一部。
        沙土集一仗的胜利小得真不能和华野先前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相提并论,可毕竟是打掉了敌人的势头,不致使吴化文这个手下败将都敢追着我军的屁股。但是又淹没在土山集的失利之中。
        转战豫皖苏,配合了刘邓,歼敌也不少,但是将野战军当作游击兵团去打敌人的地方部队,眼看敌人主力还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却歼灭不了,这不能不说是军人的耻辱。
        形势稍有好转,毛泽东又要向外线出击。粟裕的“子养电”没有得到同意,于是又发“世午电”再发“卯巧电”终于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要求与粟裕面谈。于是便有了城南庄会议。粟裕的三个电报当然功不可没,但城南庄会议却是关键的关键。如果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甚至还有交锋,让毛泽东改变初衷是非常困难的。粟裕的议题会不会有其他几位书记处书记的支持或斡旋,不得而知。
        豫东战役是一个大胜仗,但兵力捉襟见肘,不光整72师没有歼灭,包围的整25师也成了“煮熟的鸭子飞了”结尾也不尽人意。阻援不力,敌援突破阻击,与被围之敌会合,应是豫东战役的教训之一。如此看淮海战役粟裕对黄维兵团的担心,就可以理解了。
        直到部署济南战役,华野才真正完成了集中兵力,32万人组成攻城/阻援/打援集团,洋洋洒洒。没想到邱清泉黄百韬之流被豫东打怕了,竟然不敢出援,眼睁睁看着王耀武进了俘虏营。
        历史是复杂的,又是连续的。
        7月分兵不是一件孤立的历史事件,从整个解放战争的过程来看,如果没有分兵之后的失利与损失,粟裕不可能有大量鲜活的经验总结,毛泽东也不可能被说服,南进战略也不可能修正……既如此,历史会不会改写,就很难说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3: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康塔塔第185号*二重唱的咏叹调*永远有爱的怜悯心(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

过往之事,非亲身其境难以知其详;战争之机,非置身其间难以感其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流:对47年华东“七月分兵”战略正误的分析

    要评价“七月分兵”首先需要了解当时客观的历史背景,才能对决策的具体思路有所把握,从而找出主客观两者之间的结合,进而分析归纳得出评价。
    解放战争开始后,敌军南线总体战略设想,是压迫我华东和晋冀鲁豫两个战略区的部队退入华北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寻求主力决战,最终在华北地区实现对我关内主力的“聚歼陈诚早在46苏中战役开始时就提出,要注重研究刘伯承部退入华北与聂荣臻部合兵一处的问题,这就是敌军总体战略设想在具体人物那里的具体体现。
    在这个总体战略设想的指导下,敌军对于华东地区的区域战略设想是以优势兵力寻求主力决战的方式,压迫驱赶我军北渡黄河进入华北,或者至胶东狭小地区实现最后的决战。
    战争开始后,华东地区从苏中“七战七捷”苏北两淮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直至孟良崮战役,敌军虽然损失大批部队,但一直不肯改变这个总体战略。从态势上看,敌军也的确是以重大代价换取步步向北推进的态势,以至于像郝鹏举那样的人也认为华东我军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败”但是,对于同一态势,作战双方的认识截然相反的情况,战争史上的例证层出不穷。战争初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战略上敌强我弱敌主动我被动是客观事实,通过不断消耗敌方力量的战术性胜利,促使战争形态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转化,直至“利害变换线”的到来,这是我方的认识。
    战争进行到了重点进攻山东的阶段,山东我军主要控制着津浦路以东的鲁南/鲁中/胶东三个区域,主力集中于鲁中地区。敌军集中了45万正规军24个整编师(军)的兵力,从西/南两个方向进攻,企图压迫我军向东(胶东地区)北(华北地区)两个方向退却或被迫进行主力决战。进攻的开始是先以13个整编师(军)25万人(这就是所谓进攻山东只有25万部队一说的出处)打通济南-兖州一线交通,占领整个鲁南地区,造成我军难以向西机动的态势,尔后以主力从南向北进攻。第一阶段作战中,敌军主力部队之一的整编74师没有参加,我军主力则集中于鲁中地区,仅以张光中傅秋涛指挥的鲁南军区部队进行了迟滞作战。敌军占领鲁南地区后,开始投入主力全力进攻,我军集中主力先后在鲁中地区进行了泰蒙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给敌以重大打击。由于整编74师被歼灭,敌军被迫重新调整部署,于47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取防御姿态,双方没有交战,主接触线仍在鲁中地区。
    6月中下旬,敌军主力换由范汉杰指挥,集中9个整编师于不足50公里正面上做重叠合进的配置,缓慢推进,步步为营,这明显是吸取了整编74师被歼灭的教训,加之有冈村宁次给老蒋的“顾问”主张。从这时至“七月分兵”我军曾有两次行动,一次准备打5军或整编85师,一次准备打7军或整编48师,都因敌军队形密集或收缩不前而没有打成。
    以上是“七月分兵”之前,山东方面的大致背景。
    “七月分兵”之前,中央军委和华野的作战意图,都是在山东集中兵力进行内线作战,军委甚至提出要有六七万人伤亡代价的准备。城庄会议上,陈毅明确做出目前山东仍然是敌主动我被动的基本态势判断。从全国态势上看,当时除山东陕北外,其他各区都已经转入外线进攻(所谓华北平津战役前一直被动的说法没有道理)而山东陕北恰恰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地区。六月下旬,华野两次主动寻战,都因敌军兵力密集而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形下,是被动等待敌军前进出现战机,还是主动调动敌军制造战机,就是决策的关键了。华野采取的方法是派遣4纵队出击费县6纵队出击临蒙公路7纵队徉攻汤头,以求调动敌军回援,制造正面战机。这个部署在态势上,实际上也是一种战役上的分兵,只不过相对后来的分兵,重点侧重在当面敌军的侧后浅纵深范围。
    630日军委电报要求华野分兵,改变了一周前集中兵力内线作战的方针。军委作出这个改变的主要思路在于:一是刘邓军强渡黄河进入鲁西南是全国性的重大战略行动,华东必须予以有力配合,刘邓军的行动时间决定华野的配合行动,而不能是华野的配合决定刘邓军的行动时间;二是山东敌军采用密集队形推进,向敌侧后少量的分兵出击难以调动敌军。在这种情况下,华野按军委指示三路分兵,形成所谓的“七月分兵”这时山东总共有9个纵队+特纵的野战军兵力,西进兵团1/4纵进击鲁南;陈唐兵团3/8/10纵进击鲁西南;2/6/7/9纵队仍在敌军正面,为分兵后最大的集团,保持集中兵力的战役性打击力量。
    根据以上态势进行分析,不分兵或者少分兵(象华野4/6纵出击那样)是否能够在内线制造出战机,打象孟良崮那样的大歼灭战?在战役范畴或者山东局部战略态势上,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仅仅是可能性,敌军以密集队形推进,不给我军战役分割的机会。如要诱使敌军冒进,我军就需要有充分的后退运动空间。这时山东我军虽然还掌握着几十个县,但在总的地理形势上,后退的空间主要是胶东半岛,越退空间越小,那么在这种相对狭小的地理范围内追求较大的歼灭战,取得胜利的可能与因敌军密集形成两军决战的可能都是同时存在的。而在战略意义上,要追求决战的是敌军不是我军,因战役而演化为战略决战,此时明显对我军不利。更重要的是,刘邓军的战略出击日期已定,这是牵涉到整个南线战争态势的关键行动,而华野当时的态势,没有在数日内就打出大歼灭战以配合刘邓的把握,因此对刘邓的战略配合就不能只放在打大歼灭战这一项上,必须有其他行动。从军委的主观方面上来看,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历来注重进击敌军深远侧后以调动敌军形成运动战的打法。从上述各方面综合来看,分兵的决策是正确的,导致战争的走向朝着有利于我方总战略实施的方向发展,即将战争推向蒋管区。而敌军的战略意图是将战争推向解放区,争取尽早进行双方的主力决战。有这样一句话:战场上指挥员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敌人在按我们的判断行动。这句话说明了一个深入浅出的道理,就是战场上不要进行符合敌人意图的行动。那么,对于敌军进攻我根据地/寻求我主力进行决战的企图,我军采用分兵进击敌侧后纵深调动敌军的行动,在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对于“七月分兵”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质疑和否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抛开质疑者的主观因素,我们就可以看到,质疑和否定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分兵后几次战役战斗的结果,以及对如何保持山东根据地的错误认识。下面谈谈我对这几个具体问题的看法。
    分兵之后,西进兵团和陈唐兵团在七月上旬接连几仗都打胜了,且有歼敌一个旅这样规模的胜利,基本实现了军委规定的第一步目标,特别是陈唐兵团的行动形成了与刘邓军夹运河相互呼应的态势,对敌后方重要基地兖州/徐州造成威胁。敌军迫于这种形势,于七月中旬从鲁中地区的进攻兵力中抽调7个整编师西援。这样,以我之分兵调动敌之运动/分散敌之兵力的战略目标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同时内线兵团为吸引敌军也采取了积极行动,先后有三次大动作:一次是准备打整编8师,因敌回缩未成;一次是准备打整编25师,因山洪暴发未成;一次是对整编25师进行反击,因整编9师靠拢而没有发展成战役规模作战。总而言之,分兵后三个方向在七月上旬的作战,完全实现了迫敌分兵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理由认为“七月分兵”的决策是错误的。
    接下来就是对“七月分兵”产生质疑的关键问题,即七月中下旬作战。
    依照基本战略计划,我之分散造成敌之分散后,分散的我军即将转入集中兵力以寻求新的战机。但是,从分散到集中,并不是如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一句话就行了。集中到分散需要一个过程,分散到集中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个分散后的兵团除需要走向集中兵力这个战略方向外,还都有着以作战牵制敌军/策应其他兵团的任务,因此这就决定各兵团走向集中兵力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边作战边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兵团都有不成功的战役战斗,尽管这些战役战斗的不成功给整个过程的完成增加了具体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集中兵力的过程最终是完成了。
    从具体过程上看,需要集中兵力的首先是已经进入外线作战的两个兵团。而由于敌军回援的兵力雄厚,分散在外线的两个兵团力量相对薄弱(要不薄弱也就没必要再集中了)所以在战役战斗范畴内,不再具有分兵之初对敌后方据点的相对空间和时间优势,那么这个新的集中兵力的过程就必然要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完成。事实上,华野在“七月分兵”损失总数中,半数以上是外线部队在集中过程中的损失,其中又有大量的是补充俘虏在艰苦行军中掉队逃亡。但是,外线兵团和陈唐兵团最终取得了集中兵力的成功,并因此受到军委电报表扬。外线两兵团这一阶段确有若干作战不成功,但发起这些作战基本目的是要调动敌军主力回援鲁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基本目的还是实现了。
    敌军方面,自顾祝同接替薛岳指挥山东作战,就将占领地域为主的作战方针改为寻求与我主力进行决战为主的方针。我军在敌重兵回援鲁中的情况下,一方面以作战行动调动了正面敌军的回援,一方面成功地避开了敌军寻求主力决战的行动,反而实现了两兵团由分散到集中的目的,在总的战略和战役态势上达到了分兵之初的目的。那么,即便在战斗范畴内有不成功的部分,也不足以否定整个战略战役行动的成功。
    在内线作战方面,遭人诟病的是南麻/临眗两战。这两战的产生背景,首先就是战略性的分兵,调动敌军的密集进攻队形,从而形成了战机,在这个意义上,也不能因战斗不成功就否定分兵的决策,因为若无分兵,这样的战机都很难出现---六月下旬华野两次出击没形成战斗,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而分兵后,敌军正面大兵团密集队形有所减弱,于是才有了战机。南麻之战开始前,整编11师在南麻已经停留了20天。一般人都只看到该师有这20天充分准备防御的时间,却很少有人问一下,处于进攻状态急于寻求我军主力决战的敌军,何以在正面上将一支进攻主力闲置了这么长时间?答案就是,我军分兵外线/敌军回援鲁中,造成了敌军正面进攻实质上的停顿,难以最后确定主攻方向,从这个角度上看,七月分兵的战略作用同样也体现了出来。
    南麻/临眗两战没有打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战斗范畴内的原因,各种资料都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不必重复。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战机是否合适,即能否不打?二是两个战斗没有打好,给战略局势带来何种影响?
    第一个问题,当时季节正值雨季,敌军工事完备,以我军的装备条件,作战确有一定困难。但是,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内线必须以积极的作战行动配合外线集中兵力的行动。在这个前提下,内线就没有理由消极地与暂时停顿进攻的正面之敌保持对峙,坐视外线孤立行动。在敌军两线何为主攻方向尚未确定的情况下,不能排除敌军改变主攻方向再次增兵鲁中的可能。因此,打是完全必要的,即便不胜,也使敌军正面主力难以迅速转移到我之外线去,甚至有调动已到我外线的敌军再次转入我之内线的可能。那么,能否考虑与敌对峙,待正面之敌转向我之外线时实施追击作战?不行,一者尚无迹象表明敌军已经彻底转移主攻方向;二者即便如此,内线追击可能获得战果,却给外线出击部队增加了极大压力,失去内外线相互配合的意义。事实上,我军尽管两战不成功,但牵制住敌军正面力量难以转移主攻方向,且令整编11师这样的敌军主力因战损转入休整,其他正面敌军也难以继续进攻或转向我之外线,这一态势直到九月才有变化。
    第二个问题,双方的战略态势是否因我军内外两线都有不成功的战斗战役而有所改变?战斗范畴内的胜利或者失败,如果不能成为给上一层次的战役乃至战略态势造成变化的重要因素,其胜负意义也就仅仅局限于双方战斗局部的得失上了。七月分兵后,我军内外两线作战均有不成功,但是外线达到了调动敌军回援/我军集中兵力的目的,内线作战尽管不成功,但敌我双方对峙的态势没有改变,且因敌军重新调整进攻兵力部署(受回援鲁中和南临两战的影响)而推迟了敌军对我根据地腹地胶东地区的进攻(九月攻势)更重要的是,我军出击外线的战略行动不但不因两线不成功的战斗而改变,反而主动把握利害变换线,进一步将华东区的主作战方向推向外线,加强西兵团力量。这一步骤是七月分兵战略步骤的延续,不是因内外线作战不利造成的被迫行动。因此,若是综合分析上述作战的全过程,也无法认定我军这一阶段若干战役战斗不成功,就是失败或转入被动。
    从整体的南线战争态势上看,这个阶段正是敌我双方攻防转换之间的相持阶段。主动与被动的转换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显现的。我军是主动地力求促进这个转换的提早到来,敌军则是竭力推迟这个转换的到来,从战争的实际进程上看,我军是胜利的,敌军是失败的。另外,在具体的战术环节上,我们也应看到,这一阶段内外两线不成功的战例,都是攻坚战。以当时华东我军的装备训练情况,从熟悉野战到熟悉攻坚,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当时的战争状况而言,这个过程不可能是先改变装备/加强训练状况/再投入实战(甚至连战前演练的条件都不具备)只能是在作战中逐步完善战斗技能。这一点在后来的东兵团作战过程中也有体现。
    下面我谈谈胶东保卫战与所谓“丧失山东根据地”的问题。
    要说所谓“丧失山东根据地”的问题,首先需要知道这个山东根据地的范围。在敌军开始重点进攻山东的时候,华东军区在山东辖有鲁南/鲁中/胶东/渤海四个二级军区和一个滨海独立军分区(后划入胶东军区)所谓“重点进攻山东”的战事,主要在鲁南/鲁中/胶东三区进行。
    “七月分兵”之后,华野主力撤出鲁中地区转入外线(鲁西南/豫皖苏)敌军表面上占领了鲁南/鲁中地区,实质上由于我军东兵团仍在胶东,鲁中军区和鲁南军区部队仍在两区进行运动作战,敌军主力难以分兵巩固所占区域,只能是沿主要交通线驻扎。在鲁南,从3月到7月,敌军调动正规军先后进行了四次“清剿”作战,最严重的时候曾迫使我军鲁南军区部队退至滨海区,但经反复争夺拉锯,鲁南军区部队在胶东保卫战前就已经恢复了鲁南山区,并在向平原地区扩展;在鲁中,敌军连一次分兵巩固的清剿行动也难以进行,因为主战线的态势不允许。在整个胶东保卫战期间,鲁中地区和滨海地区一直作为我军胶东战场的外线。胶东保卫战开始时,我军二/七纵队所在的诸城地区,就是鲁中和滨海两区之间。在这两区内,我军渤海纵队/两广纵队和鲁中军区/鲁南军区部队及滨北地方武装,一直自由进出,以外线作战策应胶东的内线作战。从严格的“占领”意义上讲,敌军充其量只是占领了鲁南地区;就是从不严格的意义上讲,鲁中和胶东也不过是成为了战区,距离“占领”还差得远。即便是在东兵团转入胶东外线/敌军进展沿海各主要港口的情况下,山东根据地还有一块不小于胶东的渤海区没有成为战区呢。西兵团进军豫皖苏时,华野特纵就留在渤海区休整补充;胶东保卫战时期,710师和胶东独立师等部队也曾进入渤海区休整,且不说渤海纵队还在胶东外线作战。再说胶东地区,这是山东各区中最为富庶的一个区,不但为华东和东北两大野战军提供了四个纵队的建制部队,就是在胶东保卫战时期,也为华野东兵团提供了10余万人的兵员补充以及相应的物资,且不说还有胶东/滨海两区军区部队兵员供应和渤海纵队/鲁中军区/鲁南军区的部分兵员及供应。众所周知,整个胶东保卫战,东兵团歼敌6万余人,而其下辖的四个纵队从战前的“元气大伤”和刚刚组建,成为兵员充足的主力兵团,单靠俘虏的补充是不可能的。如果胶东区真如某些人以为的那样是“丧失”了,又怎么可能为东兵团提供如此巨大的兵员和物资补充呢?因此,说“山东根据地大部丧失”即便从地域角度而言,也都难以成立。
    再从战争态势上看“七月分兵”之后,战争南线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中原。敌军以“九月攻势”进攻胶东,我军以三个尚未补充的纵队加一个新组建的纵队,在胶东地区牵制了敌军六个整编师及相当一部分海空军力量,经双方反复争夺,敌军以损失六万余兵力的代价,最终仅仅占领了几个沿海城镇,且只能依赖海上交通维系相互间的联系,胶东广大地区仍归我手,即便是在我军东兵团转入外线作战时,也不过是转入胶东外线,连华东局机关都没有离开过胶东。我军整个作战过程就是一个先于内线阻击迟滞/转入外线主动歼敌/再入内线进行反攻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是在胶东根据地进行。“丧失根据地”从何说起?如果说根据地成为了战区,就是“丧失根据地”那么中央苏区前四次反“围剿”岂不是“丧失”了四次根据地?敌军整个“重点进攻山东”的行动,断续实施了约半年多。到47年底,我军东兵团转入反攻,至48年中旬兖州战役,山东境内敌军只能龟缩于若干据点,连交通线都无法维持。而东兵团(其间曾易名为内线兵团/山东兵团)从一个“元气大伤”的侧翼兵团演变成为一个兵员充足/善于攻坚的主力兵团,这就是“丧失大部山东根据地”的结果。
    其实“丧失大部山东根据地”的说法,不过是当年蒋介石所谓“山东战事基本结束”的翻版。重点进攻山东的行动,演变成为华野主力打入外线,南线战争的主战场不但没有按蒋的意图逐步向山东腹地推进,反而推向了蒋管区。为了坚持事实上已经失败的战略计划,蒋执意要抽出有限的机动兵力推入到胶东那个牛角尖上去,当中原战场兵力捉襟见肘之时,却因这个事实上已经失败的原始战略意图,令十余个整编师的兵力被牵制在山东境内。一旦抽兵,山东境内又是兵败如山,就连占领烟台/切断东北与华东联系这一点点“战果”也无法令华野的战斗力有所减弱。粟裕评论敌军进攻胶东是“犯了‘攻敌之必救’的教条”说明敌军认为胶东是决定华东我军生死的“必救”之处,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战略态势判断。依据这个错误判断,从而导出的“山东战事基本结束”乃至今天某些人的“丧失大部山东根据地” 等等结论。
    综合上述各点,我们可以看出“七月分兵”的作战过程,就是双方争夺华东战场主动权的过程。我军并没有因分兵作战过程中的局部被动而导致整体战略态势上的被动,相反取得了合兵于外线/创造更广阔战场的这一更为主动的战略态势,使战争趋势朝着更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敌军则并未因某些局部的主动而使战争走向对自己有利,反而在总体上被动地追随我军的主动行为而转移兵力,连此后的大举进攻胶东都成了分散兵力的败笔,被迫接受主战场逐步脱离我军核心区域的客观现实。这就是遭某些人大为垢病的“七月分兵”最后形成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1: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邓挺进,七月分兵,貌似一个连环套:
为了帮助山东,刘邓挺进;为了帮助刘邓,华野分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争鸣:

        解放战争表现出两条基本规律:一是高速高效地歼灭对方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二是歼灭战规模或战争规模越打越大。
        一般来讲,敌分兵之后将易于被我军歼灭。所以,人们很容易把“迫敌分兵”等价于歼敌。但是,对“七月分兵”而言“迫敌分兵”恰恰不能与歼敌划上等号。
        为什麽?因为我军也分了兵!
        因此在认同“高速高效地歼灭对方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这一解放战争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衡量分兵的正确与否,必须从是否有利于我军歼敌来判断,而不能以是否“迫敌分兵”来判断。因为“迫敌分兵”只是为了达成便于使我军能够大量歼敌而采取的手段,并不是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对“七月分兵”不考虑具体细节,单从原则上来讲,我个人认为:第一,分兵是必要的。这点,铁流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第二,分兵分的方法是有问题的。问题的来源,必须从华野已往的战役经历中去寻找。
        华野到孟良崮战役结束为止,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组数据概念:围歼时,我对敌兵力比为3-4:1阵地阻击时,按1:1计;在上述兵力比下,华野歼敌整编旅级单位时,用时一般为1-1.5天,而歼敌整编师级单位时,用时一般为3-4天。
        按照上述华野战斗力情况,再来分析军委给华野定的(2/3/4)分兵模式。
        如果敌以整编旅级部队为单位分进,既使实力最弱的叶/陶两纵,也能在围歼敌一路的同时,对敌一路援军进行有效阻击,确保围歼所需的1天左右时间;如果敌以整编师级部队为单位分进,则实践证明,既使是实力最强的内线兵团,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对一路敌军进行围歼的同时,阻住敌一路援兵3-4天。也就是说(2/3/4)的分兵模式是针对敌以整编旅为基本战役单位而有效的;根本不适用于敌以整编师为基本战役单位的情况。换句话说,军委在对华野分兵后“敌人分兵的程度”判断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敌人没有分成整编旅级,而是分成了整编师级。
        这再次证明了解放战争的第二个规律是正确的。即,战役规模越打越大,而不是越打越小,也不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因为苏中“七战七捷”后,敌人已把基本战役单位从整编旅级上升为整编师级,甚至在孟良崮战役时,临时编成了兵团级。因而指望敌人再把兵力分散成整编旅级,是完全错误的想法。这反映出中央军委没能及时地认识到解放战争的总体发展规律。中央军委在对解放战争规律的把握上,直到提出遣粟兵团下江南并为粟所拒时为止,一直落后于粟裕的认识。这应该就是“七月分兵,失去重点”的内在含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18:38 , Processed in 0.0601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