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7|回复: 1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9 06: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说明,“罗斯柴尔德”这个译法是错误的,Rothschild这个词真正的念法应该是“罗特希尔德”,这个家族祖上不是英国人,所以名字不能用英语直接翻译。但是,国内著作,尤其以《货币战争》为首,都译成“罗斯柴尔德”,所以姑且从俗。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人?是不是像宋鸿兵之流写的那样神秘,甚至控制了30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实,这个家族并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经常抛头露面的。不信的话,可以登录www.rothschild.com这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的官方网站,目前没有中文版,英文好的网友可以去自己登录一下,里面列出了罗斯柴尔德企业目前的情况。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目前的业务有哪些呢?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我本人曾经在荷兰银行香港办公室做过,当时就经常接触罗斯柴尔德的人。我的一个同学还是罗斯柴尔德在中国大陆招聘的第一个人,并且被派到伦敦的罗斯柴尔德总部去培训。他曾经见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成员,这些人都是典型的欧洲银行家,和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的银行家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只是罗斯柴尔德仍然维持家族产业性质,而且规模比较小而已。
    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规模很小呢?要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
    首先,这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5年出现战略判断失误,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这是一个致命失误,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失去了美国市场的罗斯柴尔德,就跟脱了毛的凤凰一样,连家禽都不如了。
    其次,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和二战中损失惨重。它的许多位于德国法国意大利的资产被摧毁了,其中位于法国的办公室甚至于二战结束后被国有化了。作为犹太人家族,罗斯柴尔德在纳粹统治下受到的打击是惨重的,虽然英国总部基本没有损失,但欧洲大陆的家族势力基本被消灭了。冷战期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的许多资产又被苏联接管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资产是不会退回来的。
    第三,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也阻碍了它的继续发展。从1960年代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
    《货币战争》这本书面试之后,我对此颇感兴趣,曾经询问过好几个在罗斯柴尔德亚洲部门工作的朋友,包括一个刚刚从欧洲调到香港的罗斯柴尔德较高级的银行家,他们的一致回答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在现代有多大影响力。至于说“美联储是罗斯柴尔德的资产”那更是痴人说梦,罗斯柴尔德早已于19世纪退出了美国,目前它们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小。
    有人会说:罗斯柴尔德的势力是隐蔽的,你们这些打工的人当然看不见了,你们对这个家族的机密不可能有了解。我承认,罗斯柴尔德的工作人员可能不了解家族的机密,但是宋鸿兵又是如何了解到这些“机密”的呢?他不过是美国一个很一般的大学University of America的硕士,后来曾经在美国两家房地产贷款公司工作。论到级别,他可能远远不如我认识的一些银行家。如果这些银行家(其中某些还是欧洲人)都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隐秘”,宋鸿兵又是如何知道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兴盛的历史,早已在19世纪末结束了,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几到二十名的投资银行,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货币战争》的危言耸听,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发表于 2009-10-30 16: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货币与世界政府

    日前参加北京电视台《财经五连发》的节目,另两位嘉宾是宋鸿兵先生和乔梁先生。
    就着宋鸿兵先生的新书《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主持人把其中一个话题引向了世界统一货币,也就是所谓“世界元”由于节目时间有限,这个话题没有展开说,在这里多说几句。
    我们三个人都认为,世界元的出现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是,在世界元如何出现的问题上,彼此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宋鸿兵先生关于世界元于2024年出现的说法,主要是针对国际金融资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所做的一种假设,并非是宋先生自己的愿望。也就是说,国际金融资本希望尽早出现世界元,并且,借助他们目前能够掌握的武力和实力,这个世界元越早出现,越容易控制在他们手里,从而成为他们控制世界的强大工具。
    在私底下交流的时候,宋先生和我一样认为,世界元真正要出现,可能要经过几个阶段,比方说,各个国家的主权货币的弱化,随着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地区性货币首先形成,例如欧元取代欧洲各个国家的货币,亚元在亚洲成为共同储备货币,石油元在中东成为相对统一货币等等,这些新诞生的地区性储备货币,与当今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世界性储备货币的多样化,相对集中化形成后,才有可能真正过渡到未来的世界元。对此,乔梁先生也抱有同感。
    由于我同宋鸿兵先生打赌说2024年世界元不会出现,主持人李南问我,世界元可能何时会出现,我说估计非常遥远,此生未必能看到。这只是一个愿望,这个愿望的实现,必须有一些重要的前提条件。
    乔先生认为,只有真正的世界政府出现,世界统一货币才有可能出现。虽然世界政府的话题很早就有人说,但是,当今联合国距离世界政府尚有很大距离。
    宋先生认为,如今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政府的卫生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政府的财政部,但是,现在的世界银行未必能够成为今后的世界央行。然而,我认为,未来世界政府要出现,仅靠这些机构框架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未来世界政府的理念是什么?
    如果世界政府要出现,世界统一的法律就是必须的,世界的经济制度也应该是彼此平等的,因此,像美国这样靠自己的强势货币,不公平地掠夺别人财富的方法,肯定不能再实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法律上要一律平等,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颁发护照,以国境线区分你我彼此也必须取消。换句话说,全人类的自由迁徙,将成为世界政府的法律。仅仅要做到这一点都很难,100以后年不知道能否让全世界接受这样的观点。世界政府的还有一个重点是,只有世界中央政府拥有少量的军队,世界各地都不再需要军队,只需要警察维持治安,核武器的危机也能大大减少。然而,当今世界的主流意识,基本上都与此不符。因此,从现在西方主导的主权国家概念看,未来世界政府的出现,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除非全世界遇到非常重大危机才有可能。
    当今由西方主导的主流意识,不可能形成世界政府,即便用强力迫使它出现,它也不可能服人心,不可能有威望。用西方意识组成的世界政府,基本上可以断定,它会是一个世界性的等级社会,或者是一个专制和谎言充斥的社会。
    我认为,真正的世界政府,必须使用中国古代的传统,天下一家,天下太平,人人将心比心,人人由己及人,人们重义超过对利益的追逐,人们的道德自律超过法律的强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世界政府。这也是很多国内外思想家把世界的未来寄托在中国传统上的根本原因。但是,当今社会,在中国自己这里,我们的优秀传统被某些不肖子孙谩骂污蔑,世界大同的局面岂能不遥遥无期?
    只有一个被全世界共同接受共同认可的世界政府,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世界货币。因为,世界货币要让全世界接受,必须公正诚实,必须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西方文明的理论中,虽然也有平等公正的意识,但是,西方文明的具体做法,具体行为手段,离这种原则相差甚远。当世界上存在很多国家时,国与国之间就必然存在利益的争夺,而世界政府消除了国家,必须以公正为第一原则,它的道德要求必将超过利益诉求。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中国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传统。
    我在《中国没有榜样》中指出,西方500年来的近代文明,把世界拉入了战国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倒退。未来世界,应该是一个尽量消除利益纷争的大同世界;未来世界,应该回到中国传统“天下为公”上来,这个观点,也可以作为世界政府的一个附注。中国为世界提供一个可参照可仿效的榜样,某种程度上说,将是全人类的一次文艺复兴。其复兴的对象,就是中国传统中真正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就目前来说,中国自己要恢复传统的精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传统已经被严重歪曲和误解。对于世界上其他人来说,除了少数有识之士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的真正价值,当今世界大多数人在西方文明的洗脑下,已经把生命过度耗费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并且以为这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唯一理由和价值体现。我不得不说,还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接受中国传统,的确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业。从具体来说,从某一个局部开始,以中国传统为核心,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给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榜样,再让其他地方的人们自觉地接受,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这个事业艰巨而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尤其当西方文明逐步走向绝路的时候,它会比较容易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良好的心愿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这也就是我认为世界政府/世界统一货币的出现可能很遥远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5 02:59 , Processed in 0.0348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