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24|回复: 3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 01: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公孙丑篇*上》中,有一段文字,专门讨论了勇敢。孟子和公孙丑谈话时,先讲到两个“勇敢”的例子。一个是叫北宫黝的人,眼睛被戳也不躲避,小挫折对于他就像在大庭广众被鞭打一样耻辱,小老百姓和君王都不能欺负他,受到一点欺负就一定要还击,别人骂他也一定要反击,所谓“恶声至,必反之”。另一个是叫孟施舍的人,他在受到欺负后,总是要权衡对方的实力,在有必胜的把握时才还击。这两个人的勇敢,前者北宫黝是外向的,睚眦必报,甚至不顾自己与对方的实力差距,无所畏惧。后者孟施舍将勇敢转向内求,比北宫黝冷静、理智很多,如果自己的实力比不上对方,他也许会像韩信一样,暂时忍受胯下之辱。
    了解了这段2000多年前的文字,再来看美国式的勇敢,我们发现,好莱坞“大英雄”们的勇敢,充其量只在北宫黝和孟施舍的水平上。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好莱坞的“大英雄”常常代表美国的整个国家形象,因此,美国式的勇敢大致不用考虑与对方的实力差距问题,因为,美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唯一需要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关键的弱点被人抓住后受到要挟。只要排除了这一点,美国式的勇敢一定是像北宫黝一样无所畏惧地反击,并且一定是像孟施舍一样赢得必胜的结局。
    在《孟子》一书上面两个勇敢的例子之后,孟子还引用别人转述孔子的话,介绍了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勇敢。原文是这样的:“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用白话翻译一下,大概意思是说:我曾经听孔子讲过“大勇”:反省自己如果觉得理亏,那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怎么会不害怕呢?反省自己觉得理直,那么,即使面对千万人(的批评或不了解),我也会走下去。所谓“大勇”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勇敢。
    对照中国2000多年前的思想,我们发现,美国式的勇敢离这个“大勇”尚有很大距离。比方说,伊拉克与美国相比,可以算是“褐宽博”。美国打伊拉克,明明是美国理亏,但是,美国没有内心的害怕,因为美国不愿做真正的反省。即便有一点反省,也不足以让美国迅速改正错误,反而寻找各种借口,维护自己的面子,不愿坦坦荡荡地认错。此外,美国打越南,明明是美国理亏,而且美国还打输了,结果,美国塑造了一个阿Q式的英雄“兰博”,把越战失败的责任归于其他因素,不承认自己真的打输了。因此,美国式的勇敢,与孔子所称的“大勇”不在一个层次上,段位太低。美国只是靠武力,严重缺乏内省。
    孔子说的“大勇”,虽千万人吾往矣,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理”。我们不能说美国式的勇敢毫无“理”的支撑。美国勇敢地打别人,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理”。但是,美国的“理”仅仅只是他自己认定的“理”。美国总是以为自己的“理”是绝对正确的“理”,或者是把它自己的“理”打扮成绝对正确的“理”。因此,美国总是用武力来推行有利于自己的“理”。而孔子所依据的“理”,是普遍适合所有人的“理”。因此,坚持这个“理”,无需用武力推广,只需自己亲自实践,让大家看到,给大家带来好处,并且坚信,最终,所有人都会接受这个普遍的“理”。这种“大勇”是年轻的美国还不懂的。
    美国式的勇敢,破坏了人类社会的重要准则,它只像北宫黝和孟施舍一样,用武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在全人类的公理上,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美国如此,美国之前轮番崛起的欧洲国家都一样。中国人坚持了2000多年的优秀原则,被欧洲人破坏殆尽。至今,在西方人那里,依然看不到改变北宫黝、孟施舍式的勇敢的迹象。因此,当今的中国应该找到自己坚信的、普遍性的、全人类的“理”,以孔子提倡的“大勇”,虽千万人吾往矣,勇敢地、无所畏惧地走下去。在做好应对西方无赖式“勇敢”的同时,实践更高层次的“理”。最终让至今还停留在北宫黝、孟施舍水平上的美国之类,自惭形秽,并受到全世界的谴责和鄙视。这才是中国式的大勇。
发表于 2009-5-3 2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学问: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2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1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哉!妙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13 03:39 , Processed in 0.0348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