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20|回复: 13

集结号:《南京,南京》难忘!血的历史!万达影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3 14: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南京.jpg
    导演:陆川
    主演:高圆圆/秦岚/刘烨/范伟
    上映日期:2009年4月23日起
    地点:北京万达影院(暂定)
    有一段历史,永远会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有一种疼痛,永远都不会磨灭,只会深深地铭记;
    有一种血缘,让每个人生死相依;
    有一种情结,叫做伟大的祖国;
    有一个国家,要为他们所犯的错误而负下责任;
    有一个民族,生生死死而顽强不息.........
南京南京.jpg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影片完全突破了以往种种关于南京惨案的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的那种对中国人存在的刻意抹杀,对“无能的中国人”的错误描述;为世界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也是在南京灾难中,中国人的民族形象的全新书写。在新的高度上为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惨痛的往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
    同为中国人;
    同为炎黄后代;
    邀君同观《南京!南京》
    一起记住,
    那段血的历史;
    一起共勉,
    我们要更顽强。
    注:地点暂定万达影院,时间综合大家时间而后定。
01.jpg
发表于 2009-4-23 1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南京.jpg
报名。看!
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3: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愤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6: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1.jpg
我有个同事看完回来,对我只说一句话:心脏受不了,建议你不要去看了
0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 18: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1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
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15: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看!但孩子还小,感觉还不适合给孩子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8: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报名 钢盔小人喊叫.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0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屠杀的是时间-----《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观后

    看完陆川的《南京!南京!》,就想看德中合拍的《拉贝日记》。
    看之前我揣摩,如果说前一部片子的主题是“控诉”的话,后一部片子的主题应该是“感恩”。但这是一个中国人看南京悲剧的视角。不过,《南》的视角是一个日本士兵(角川正雄)的,《拉》的视角是一个德国纳粹党员兼实业家(约翰*拉贝)的。
    视角决定思考。
    同样是圣女贞德,基本事实都是领受神谕,招募兵马,打败英军,最后被处以火刑,但不同国家作者的视角决定他看到的是不同侧面的贞德:英国早期作家莎士比亚的疯狂的贞德,法国作家昂努伊尔的高尚的贞德,萧伯纳的机智的贞德,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政治的贞德,丹麦导演德莱叶的受难的贞德,好莱坞的浪漫的贞德……
    陆川让日本士兵角川正雄看到的被屠城的南京,是一座交战双方和不交战的平民都是战争受害者的悲惨之城,因而可以被解读为反战影片;《拉》剧让拉贝看到的血海中的南京,是一个日本最高决策层(日本天皇及其皇室成员领衔的最高统帅部)导演战略性恐怖的舞台,因而,皇室成员朝香宫鸠彦在南京真正要屠杀的并不是俘虏和平民,而是中国人的战心和时间。
    当时的中国政府和日本当局都知道,日军侵华,玩的是蛇吞象把戏,只要不能闪电般地一口吞下,赢得喘息时间的大象一旦回过神来,一脚就可以把蛇踩死。为此,蒋介石针对日军的弱点,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拖延战略(逐次抵抗、逐渐退却、途中消耗日军,拉长日军补给线,让其由攻转守,以换取中国恢复战斗力和等待英美对日宣战的时间)。
    日本统帅部针对中国当局的战略,制定的是“以屠杀争时间”的对策。
    《拉》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前线指挥官少佐向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朝香宫鸠彦汇报南京攻略时,后者嘲笑他网开一面的围城策略,明知故问他如何围猎大象。他自己的答案是:不是驱赶,而是屠杀。屠杀俘虏,屠杀的其实是时间,是被占领国恢复战斗力的时间。这是中国战国时代的秦国取胜列国的战略,叫斩草除根,最大量地屠杀敌国武装或解除武装的军人,让其在灭亡前没有青年男子可以重新武装。屠杀平民,屠杀的也是时间,迫使中国军事当局为“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付出惨重代价,受到国人谴责,不得不尽遣主力与日军破釜沉舟一战,以便被全歼,日军好迅速占领全中国。
    日本皇室是南京大屠杀的总导演,这是《拉贝日记》要观众看到的。在松井石根背后,是朝香宫鸠彦;在朝香宫鸠彦背后,是裕仁天皇。裕仁天皇比朝香宫鸠彦更鹰派。1936年2月26日,日本少壮派军官发动了“二二六”兵变,一些好战的军官被镇压。在皇族紧急会议上,朝香宫鸠彦同裕仁天皇的胞弟秩父宫一道,恳求裕仁天皇对发难的军人予以赦免。结果忤了圣意,天皇以关键时刻态度不当将朝香宫鸠彦从皇室名册中革除。
    完成南京使命后,朝香宫鸠彦于1938年2月12日回国复命,天皇裕仁在叶山皇宫接见他,并对其“战绩”大加赞赏,特赐雕有皇家菊花纹徽的银质花瓶一对,以示恩宠并恢复其皇室身份。
    超越感恩,追寻孽源,是《拉贝日记》的新意。
    为什么日本始终不能像德国那样对战争罪行忏悔,也始终不能向被侵略国人民道歉?原因或许是日本文化不能接受神圣的日本皇室要忏悔要道歉的观念。这一步走不出去,日本就要永远背负不能用忏悔来寻求宽恕的沉重历史罪衍。《拉贝日记》在日本禁映,就是因为它触碰到了日本那根最敏感最神圣的神经,那根神经是一根红线。
    只是所有的屠夫们都容易忘记一件事情:时间比任何屠杀者都更长久。他们消逝了,时间还在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02: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苍舒印象:南京南京!中国不会亡!

海上鹭鸶01.jpg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烈士的尸骸,开膛破肚的夏天,那是我有生第一次失眠,整晚的脑海里都播放着国际歌。我作为一个出生在军区大院儿的军人子弟,解放军情节是我一辈子不能改变的人生基点之一。我是一个与党国同生死的人,这是我的信念,信仰,理想,操守。
    立夏的午后,和团队的两位同道在万达影院观看了《南京南京》。应该是我个人的原因。我是个持久的历史阅读者和战争阅读者,所以和平年代的我却对血火充满了熟悉和淡然。在我眼里,《南》是一部唯美主义的影片,不存在一丝的残酷和暴力的迹象。《南》,通过一面美丽的空镜子,投射出一扇民族的悲剧时代。
    作为《南》的导演,我是这样描述的。
    中华门外,前赴后继的抵抗,血肉之躯的国军用牺牲告诉敌人:中国不会亡。
    在防御体系崩溃的一瞬,战士是迷茫的。人的求生欲望导致了逃亡和投降。这是天赋的人性。在失去了组织和信念的时候,人性是支撑个体选择的唯一原动力。
    战俘和面对屠戮命运的平民,除了惶恐只有无措。一旦本能的求生欲被暴力压制,只有麻木地伸出颈子被屠戮,只有被动的命运安排被挽救。除此,只有等待,等待杀戮的降临。
    小鬼子在“三个月亡中国”的狂热里,视中国人为猪狗,不是人。只有女人还存在为它们泄欲的功能。小鬼子在宁沪防线的伤亡,给了它们自以为肆意妄为的理由,屠杀是它们幻想里唯一让中国屈服的手段。小鬼子的岛国情节,让它们对中国人的天朝大国情节产生了极度报复心理。遂,没有了人性的底线,没有了同类的悲悯,遂,37年的大屠杀成了它们失败前的自我辉煌。
    上面,是作为导演的我的描述下的《南》。
    一个再完美的艺术品也只能从一个角度去阐述完美。故,我不认为有存在批评家的必要。对于《赤壁》一类的垃圾,需要的是垃圾工,而不是批评家。对于《南》,我选择在共鸣和间离之间游荡和审视。
    无论忧患意识如何浓重的理性主义者,“中国不会亡”是一个坚定的共识和结论。无论时间的坐标点上有任何大的牺牲和代价,结论不会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01: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链接:2009年4月21日!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19: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智者言:

    这段时间,电影《南京,南京》炒得火热。让人不得不佩服媒体的力量,以至于到了似乎不看这部电影就不爱国的程度。
    我在电视中看过一些慷慨激昂的片花,又看了一些关于片子的介绍。本来当初就不抱什么希望,这么一来,更觉得这片子不看也罢。据说电影中还有什么日本兵角川为了内心的痛苦挣扎,放走了两个中国人而开枪自杀的情节……怎一个“假”字了的。
    斯皮尔伯格在拍《辛德勒名单》的时候,对素材的选择是非常谨慎而小心的。
    当时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时候,肯定也不乏犹太人的反抗甚至战斗,但是斯皮尔伯格在选素材的时候,小心地删除了这些。因为他害怕这些情节淡化历史的沉重感,会导致观众对历史真相产生误读,从而破坏影片史诗般的描述。他的克制无疑是正确的,相反观众没有对羔羊一样任人宰杀的犹太人产生质疑和鄙视,却加深了对受难者深切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恶。
    这就是艺术家和庸才的区别。
    拿陆川跟斯皮尔伯格相比,显然对陆川不公平,当然,对斯皮尔伯格更不公平。在《辛德勒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历史和亡灵的敬畏。所有的演职人员放弃了片酬,足以说明他们是在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拍这部电影。
    事实上,真实不是血淋淋的逼真的镜头,不是剌刀扎进人体后的颤抖,它其实是一种逻辑。
    拍这种历史大片,是不能由着性子乱来的。它不是《大话西游》,也不是《武林外传》,它是数万中国亡灵的呻吟和低语,由不得创作者凭着自己无端的想像瞎说一气,意淫一番。斯皮尔伯格曾经非常不满同样获大奖的《美丽人生》这部片子,他认为那位女导演对犹太人苦难的随意涂抹和极端个人化的设计和演义,是对死难者的不尊重和对历史的任意曲解。就好比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不能拿人家母亲去世的事,改成二人转唱着玩一样。那是种禁忌,是对死者缺乏尊重的表现。
    无论陆川如何高明,他也无法让这么一段日本兵负罪自杀,获得救赎的情节让我信服。这种编造何其轻率,何其随意。艺术的虚构也要建立在真实基础上,这一点都没有做到,还谈何还原历史?
    好多年前也有人拍了部《南京大屠杀》,我现在只记得一个不伦不类的日本姑娘在里面匪夷所思地东奔西走,尴尬地出现在虚假造作的故事中,我们民族深重的苦难,在这样庸俗虚假的臆造中,变得肤浅起来……
    事实上,也不是对陆川导演没有信心。是因为南京大屠杀中,有一些我们至今不能直视的东西,这个东西叫“耻辱”。
    一九三七年,上海失守后,日军士气高昂,穷追不舍。
    蒋介石手下的有识之士,劝他从战略角度考虑,放弃一马平川,易攻难守的南京。蒋介石犹豫不决,他当年也是日本陆军学校的高材生,怎么能不懂这么简单的战术道理。只是此时蒋公内忧外患,实在承受太多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他知道如果不放一枪一炮放弃国都,将背负怎样的“卖国贼”和“不抗日”的骂名。
    这时候,一个叫唐生智的人出现了。
    这个一直在国民政府中坐冷板凳的湖南军阀站出来感慨激昂:“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之陵所在地。如果我们不战就放弃南京,怎么对得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人愿意守卫南京,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泪如泉涌的爱国主义发言,使其它持不同意见的将领无法开口说下去。这时候如果谁要说真话,必被当成卖国贼和汉奸而被人口诛笔伐。蒋介石荒唐地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南京城的命运,从此放在了这个激情用余,能力不足的高调爱国者肩上。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就又同大清国一样,陷入了“言必战,战必败”的怪圈。
    南京政府撤退后,唐生智依然悲壮无比。
    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他誓与南京共存亡。大话说出去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在三面被围的情况下,他又愚蠢地自断退路,将长江的渡船销毁。还下令射杀一切敢于逃跑的守军。十二月九日,日军大将松井石根向南京城投下“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次日前投降,守军拒绝了劝降,日军十日开始发动总攻。三天后,日军阵亡两千六百余人,仍旧没有攻入南京城。战斗异常惨烈,守城部队伤亡很大。此时的唐生智,已经感觉到守城无望。也许当时的蒋介石早就想好了南京保卫战只是给人民一个交待而已,他本来就不抱任何希望,于是令人震惊的一幕开始了。唐生智十二日晚,首先背弃了自己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想必是事先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下命弃城撤退,然后自己乘坐一艘早就准备好的小汽艇首先逃离南京。
    顿时!全体守军意志崩溃!绝望的士兵们感觉受到愚弄!
    兵败如山倒!各路守军互相践踏,甚至为了夺路而互相射杀。由于当时局面乱成一团,督战的部队没有接到撤销命令,结果开始用机枪扫射撤离的部队。守军自相残杀,把本来用于跟日本人巷战的坦克调出来,突破自己督战部队的火力圈。成千上万的逃兵和难民蜂涌到长江岸边,但是没有渡船,好多人试图游过江的时候,冻死在十二月冰冷的江水中。一些逃兵看渡江无望,又调头冲入城中,脱掉军装,扔掉武器,抢夺百姓衣服,化装成平民混入拉贝等人组建的安全区。下午,追到长江边的日军开始扫射拥堵在江边的逃兵和难民,鲜血染红了长江。因为在上海,日本人吃了“便衣队”的苦头,杀红了眼的日军先是在城内搜捕逃兵,然后渐渐扩大到对平民的杀害,掠夺,强奸……举世震惊的屠杀开始了。战争这个野兽,一旦咆哮起来,就很难再牵住它的缰绳。令人发指的暴行,瞬间把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两周内,成千上万的军人和百姓被杀害,妇女被奸淫和奴役……
    现在看来,唐生智无论如何都不是个光彩的人物。
    当时守军中趁乱逃到江北的还有后来成为名将的张灵甫,宋希濂,桂永清等好多人。邱清泉和寥耀湘化装成难民得以逃生。孙元良据说是剃了光头假装和尚躲入寺庙才侥幸活了下来。很遗憾,这些将领没有把南京变成斯大林格勒。他们放弃城池,把我们自己的妇女和孩子遗弃在战火中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个军人的尊严和保护国民的责任。当然这一切是在蒋介石战略失误的前提下。
    中国历史上不乏勇敢的军人。
    后来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的部队就在湖北四川交界处的南瓜店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张自忠和士兵们一起浴血奋战,共存共亡。据说张自忠的高参张敬在战斗中一直挥着手枪高呼“总司令在此,请大家浴血奋战!任何人不得退却!”中国的士兵是知道以死报恩的,他们果然没有退却,张自忠部几乎全部阵亡。战斗结后,张自忠将军和他的战士甚至赢得了敌人的尊敬,日军列队脱帽向他遗体敬礼,并用白布裹其身,立木牌写上: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将遗体奉还中方。
    南京城的守军,显然是没有这样的精神支柱。
    从普通军人的立场看,让他们承担所有高官逃跑后溃败的残局和罪责也倒是显失公平。他们还没有到被长官抛弃还要为祖国战斗的境界。在当时大多数军人的想法里:我们是长官的兵,长官对得起我们,我们可以为他死。如果长官不是个东西,我们凭什么还要为他卖命?
    南京的屠杀,除了日军的残暴之外,做为最高指挥官的蒋介石,唐生智等人也难脱其责。举国上下对日本人的义愤,遮盖了国民政府高级将领的无能和腐败。
    唐生智后来一直深居简出,据说信奉了佛教。
    解放前,他参加了湖南和平起义,又易帜中国共产党。乱世之中,唐先生真是一位能出世能入世的了不得人物,他一生数次易帜,开始反蒋,又投蒋,再反蒋,简直以变节为生。建国后,此人也一直在湖南省当花瓶官,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一九七零年在长沙去世。做为一名佛教徒,不知道他的灵魂获得了解脱没有?但做为一个军人,他在南京的行为确实可耻至极。
    ………
    本来说的是电影,话题似乎扯远了。
    只说的是片子想要拍出深度和诚意来,有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这在当下的氛围里倒也是不容易的,就是电影局不管,老百姓也会自动担当起中宣部的责任。
    说实在的,屠城也不是日本人的专利。
    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敢说自己没有屠城的历史?谁能够看到人性最深处的阴暗或者光明,谁能告诉我们屠杀为什么发生,它是怎么发生的?人类将来有信心制止这种恶行吗?
    这么厚重的历史,如果依然以一种创作者想当然的随意态度来虚构和演义,似乎轻率了些。也许在当下人们这种激情澎湃的状态中,大家需要的只是情感的渲泄。这么一想,《南京!南京!》也许就是部电影而已。不过有人放话要用这部电影征服世界,倒让我想起热情有余,能力不足的唐生智。也许他的本意也是报效祖国,却忽视了能力,也高估了自己面对死亡时的勇气,而最终成为一个可笑可悲又可耻的人物。
    历史不是用来意淫的,真相有时常常让人难堪。
    艺术家如果在获得自由的思考和表达之前,最好以一种更慎重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人心灵上的疤痕。否则真的对不起南京死难者的亡灵。
    残酷的历史是需要坦诚面对的。将来或许有一天,中国人变得真正自信,面对耻辱,才不会回避和躲闪。只有这样,在精神上才会强大和无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南京》有感:

    我正在看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刚看了一个片段,就有了许多感受。
    感受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自强不息!弱小必然遭受欺辱!甚至,我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父老兄弟被人宰割杀戮,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姐妹被人凌辱。曾一段时间,我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奋斗?现在,我找到了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和我们的国家---中国的强大而奋斗!
   
感受二:
    在电影开头,有一个场景,一小队日本兵,进入一所教堂式的房屋,里面装满了中国人。其中,有许多溃败的中国军人。可是这些丧失斗志军人面对此时相对弱小的敌人竟然举起了双手,那些日本兵反而被吓坏了,惊慌失措地跑出去呼唤增援……之后,我们的良善换来的只是惊恐的尖叫和血腥的杀戮!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国人,应该汲取历史教训了,与其在屈辱中像任人宰割的羔羊一样被人杀戮,倒不如拿起手中的钢枪与畜生般敌人做殊死一搏了。即便死,也是轰轰烈烈的。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充满了信念,为了理想和信仰,甘愿抛头颅撒热血。充满着血性,我们,应该恢复我们祖先的血性!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血性!那种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血性!

    感受三:

    多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个思考,究竟是什么使人变得如此残酷,如此冷血,让人拿起屠刀去杀戮自己的同类?这个问题等同于是什么使日本人变成畜生的。仅仅是日本人吗?其实不是,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宏观上:争斗,战争,是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在更高等级的层面---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上的体现;在微观层面上,从心理层面上讲,残忍源自于恐惧。战场上,下一个倒下的人可能就是自己,死亡,是每个人都畏惧的,为了保全自己,只有杀死敌人。这就是日本士兵变成嗜杀成性的畜生的原因所在。此外,恐惧也使人产生及时行乐的心理,这就是日本兵奸淫劫掠的原因。当然,在文化上,日本人本来就有疯狂成为畜生的传统,日本的战国时代,他们在日本国内对待自己的同胞,也是像畜生一样……战争,会使人变得疯狂!诅咒战争吧!

    感受四:

    这部电影的意义,不是为了强化仇恨,而是为铭记历史,铭记历史的意义就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类似人间惨剧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反思。反思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反思软弱退让只会带来敌人的嚣张和得寸进尺;反思只有强大才能保家卫国;还要反思人性,反思人性中的恶!

    感受五:

    日本人必须认罪!跪在地上认罪!否则,日本人,你等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9 04:14 , Processed in 0.0528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