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2|回复: 0

【说禅】风幡之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8 23: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五祖弘忍当年传衣钵於六祖慧能时曾告诫他说∶「你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可暂作隐居,待时机成熟时再说法行化。」慧能牢记教导,回到广东曹溪後,隐遁於四会怀集两县之间,终日与樵夫走卒为伍,直到十多年後,方行法教化。
    而其开始说法的契机,却与风幡之动的典故有关了。
    仪凤元年(六七六年),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那时,法性寺的住持僧叫印宗,善讲《涅盘经》。一天,印宗法师又大开讲席,四方僧人闻风前往,慧能也加入听讲的行列。
    到了薄暮时分,空中突然起了大风,将寺中的旗幡吹得上下飘扬,呼呼作响。这时,一位僧人指著飘扬的旗幡说∶「那是风在动。」另一位僧人则反驳说∶「那是幡动。」於是两人各持己见,“风动/幡动”地不停争执起来。
    旁边的慧能听到他们的争论,便说∶「两位别争了,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此语一出,众僧大惊。印宗法师急忙将慧能延至上席,问道∶「居士,你的见解极有见地,可以请你谈谈佛法吗?」慧能道∶「善根有两种,一种是变的,另一种是不变的。佛性是超乎变与不变、善与不善的。」印宗法师见慧能的回答简单明了,很有禅宗「直指人心」的味道,便问∶「我听说五祖弘忍的衣钵已经南传,传人莫非就是你了?」慧能回答∶「不错,正是我。」随即取出衣钵相示。
    印宗法师欢喜赞叹,遂於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又请智光律师为慧能授具足戒,当时的僧众皆投慧能门下,成了禅宗弟子。这样,经过十馀年的隐居生活之後,慧能的禅法终於在广东开始传播起来。
    第二年,慧能来到曹溪,在信徒的支持下建立了宝林寺。他就以这个寺院为中心,开始了传播禅法的生涯,直到先天二年(七一三年)圆寂。
    六祖慧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认为定是慧之体,慧为定之用,犹如灯光,有灯即有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这就是他的定慧一体观。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参契佛道应该直证觉性,直指人心,这就是他的顿悟说。
    在上边关於风幡之动的争论中,他的见解是「仁者心动」,便淋漓地体现了他的直指人心的顿悟思想。慧能是南宗顿悟禅法的首创者,而这种禅法的传播,正是从上边那个故事开始的。
    自慧能门下,南宗顿悟禅首先分出青原南岳两家。後青原一系继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而南岳一系则衍为临济潙仰二宗,形成了禅宗五派法流。
    据传,初祖菩提达摩临终前曾留下一偈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那一「花开五叶」一句,指的就是日後禅宗的五家了。
    由於慧能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与敬仰,关於他的遗迹有许多被保留下来,供人们凭吊。
    法性寺即今天广州光孝寺,现在寺中有六祖瘗发塔、菩提树、风幡堂、六祖殿等古迹。慧能的遗体据说由弟子方辩裹涂漆,一直保存至今,形象生动逼真,宛若活人。现存於广东曹溪南华寺,即古代的宝林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12 22:36 , Processed in 0.0345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