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2|回复: 4

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Jean Giono《一位播种希望和欢乐的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7 0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真正了解一个品行出众的人,你必须有好运气,能够多年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私心,无比慷慨,心中完全没有回报的想法,而且留下的功绩是如此卓著,那么,他就是一位品行出众的人。
    大约40年前,我曾到一个不大为游人所知的古老高山上进行了一次长途跋涉。
    阿尔卑斯山脉绵延而下,在那里插入普罗旺斯地区。我的脚下是一片荒原,除了看见薰衣野草外,触目所及的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地。
    我当时正穿越荒原最宽广的地段,跋涉了三天之后,发现自己仍然处于无边的荒原之中。我在一处破落村庄的废墟附近之气帐篷宿营。我的水两天前就用完了,现在不得不补充一些。
    村里的房舍已成废墟,一簇簇连在一起,像是蜂窝一般,想必这儿会有一眼泉或一口井。事实上,这儿确实有一个泉眼,不过早已干涸了。这里有五六间房屋,历经风吹雨淋,屋顶早已没有了,还有一座尖塔已经倾塌的小教堂,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有人居住似的,但实际已毫无生命的迹象。
    虽然是阳光灿烂的06月,但由于没有树木遮蔽,高空的风吹下来,猛烈得令人不能忍受。风肆虐地撕扯着残垣断壁,发出隆隆的声音,仿佛狂狮撕食猎物时受到打扰后发出的怒吼。我不得不将帐篷移往他处。
    走了05个小时之后,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而且看起来没有丝毫希望。高原上到处都是一样的干燥,到处长着粗粗的枯草。这时,我瞥见远处直立着一个小黑影,看起来像一株孤立的树干。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我走向那个黑影。那个黑影是个牧羊人,在被烤焦的地面上还躺着他的30只羊。
    我从他的水壶里喝了一口水。过了一会儿,他领我来到山凹中他的住处,他从一口很深的天然井中汲水给我喝,水质清冽可口,井口的上方安装着一个简陋的轱辘。
    牧羊人沉默寡言,独居人通常都是这样。但是,你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自信果断的人。这种态度似乎与这块荒地及周围的环境不相称。他住的房屋也不是简陋的木屋,而是一间真正的石砌的房子,石块上斧凿的痕迹记载着他初来这里时,在废墟中修建此物所付出的辛苦。房顶很牢,中规中矩,风吹过屋顶瓦片,像海浪拍打海岸发出的声音。
    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盘子洗得干干净净,地被擦过了,长枪上过油;火炉上汤正滚着。这时,我注意到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上没有一颗纽扣松动,破的地方也被一针一线仔细缝过了,甚至看不出补缝来。他请我喝了一些汤。过了一会儿,我递上我的烟袋,他说他不抽烟。和主人一样,他的狗也是安安静静的,友善但不谄媚。
    从一见面我就意识到今天得在此过夜,因为这里离最近的村落也至少还要一天半的脚程。我对这个区域的几个村庄很熟悉,在高地的山坡上散落着四五个彼此遥遥相隔的村庄。有几个村庄,坐落在路的尽头的白栎树丛间,那里居住着几家烧炭工人,生活艰辛。这几户人家挤在冬冷夏热and极端恶劣的环境里,日日夜夜忍受着因彼此个性不同而起的摩擦,却又无处逃避。逃至他乡的愿望如此强烈,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男人们日复一日地拉着满载的炭车到市镇,然后又拉回家。即使性情再好的人也禁不住这种永无止息的折磨。妇女们则整天嘟嘟囔囔地抱怨着。这里的人斤斤计较每件事,从木炭的价格到教堂里的一个座位。在相当程度上这都是由于风在作怪,风永不停息地刮着,搞得每个人都神经紧张,脾气暴躁。自杀仿佛成了流行病,精神失常的案例常有发生,而且往往酿成杀人的悲剧。
    牧羊人拿来一个小口袋,倒出一堆橡子到桌上。他极为仔细地一个个检查这些橡子,从中挑选出好的放在一堆。我想帮忙,他说这是他份内的事。看到他如此执著地投入于工作中,我也就不再坚持了,我俩的全部对话也到此为止。
    当他挑选出一大堆好的橡子之后,就十个一堆地数出来,同时淘汰那些颗粒略小或有点儿破裂的果实。当他数够0100颗完美无缺的果实之后,才去睡觉。
    和这个男人相处真是平和极了。
    第二天,我请求再住一晚,他答应了,觉得这很自然。他给我的印象是仿佛对什么都安然处之。其实,多呆一天并无必要,但我对牧羊人发生了兴趣并希望更多了解他。他打开羊圈,把羊群赶入草地。出门之前,他先将昨晚精挑细选出的那袋橡子泡在一桶水里,然后背上它走出屋子。我注意到他带了一根铁棒,约拇指般粗,一米多长。我沿着一条与他平行的路走。草地在山谷里,他把羊群交由牧羊犬照管,然后爬上我站立的山坡。他怕我无事可做,我们爬了约0100米,抵达山脊。
    然后,他开始用铁棒在地上扎一个洞,将一颗橡子放在洞里,用土覆盖好。原来他正在种下一棵一棵的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否属于他,他说不属于。问他知道是谁的吗?他猜也许是公有的,也许是私有但弃置不管的。他似乎并不关心土地的所有者是谁,只管精心地种植他的0100颗橡子。午饭之后,他又继续种树。或许由于我坚持不懈的追问,他告诉我已在这片荒地上播种03年了,种了10多万颗橡子,其中的02万粒已经发芽。这02万株小苗大概会有一半因地鼠或高原的恶劣环境而无法存活,还剩下1万株将会存活于这片不毛之地。
    这时,我开始想知道他的年龄,他显然超过50岁,他告诉我说有55岁了。他叫艾尔则德*布菲耶,以前在平地拥有一个农场,在那儿,他曾有过家庭。后来他的独生子和妻子相继去世,他便一个人隐居在此,带着羊群和狗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他认为这块荒地需要种树,否则就会走向死亡。又补充到:因为没有事业上的压力,他便可以负担起拯救大地的责任。
    当时我虽然很年轻,但也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所以懂得怎样与孤独的心灵交流。但也正由于年轻,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我对他说,30年后,这一万棵橡树将成为一个奇迹。但他却平静而简单地回答道:如果上帝假以天年,30年后,树木的数量一定十分惊人,这已经种植的01万株橡树,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除此之外,他正在研究繁殖山毛榉,他从小屋附近采来山毛榉种子,将它们栽种到自己开辟的苗圃里。苗圃很漂亮,用铁丝围住以防羊群靠近。他还告诉我,正考虑在山谷里栽种桦树,那里地下一米处有水,可以种桦树苗。
    第三天,我们道别。
    以后的05年,我卷入了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步兵哪有时间记住种树的事情?而且说实话,事情本身也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我不过是出于爱好探究此事,就像集邮爱好者搜集邮票一样,过后就抛诸脑后了。
    战争结束后,我有了一小笔复员津贴,因而渴望去野外呆一段时间,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并没有特定的目标,我再度走上通往那片荒原的路。
    乡村的景色依然如故。走过废弃的村舍,我看见远方泛着一团灰雾,仿佛覆盖在山顶的一块毛毯。就在前一天,我回忆起那位种树的牧羊人,不禁自语:01万株橡树,也确实占有一块不小的空间呢!
    过去的5年中,我见过太多人死亡,因而自然而然地想到或许布菲耶已不在人世了。想想看,在一个20岁的年轻人眼里,一位50岁的老人,除了等死之外,还能做什么呢?事实是,布菲耶不仅没死,而且愈发矫健了。他换了工作,只剩下04只羊了,取而代之的是添了0100个蜂巢。他减少羊的数量是因为羊群对树苗造成威胁。他告诉我(我也亲眼看到)战争完全没有打扰他,他只管心无旁骛地种他的树。
    那批1910年栽种的橡树已经10岁了,长得比我俩都高,看起来极为壮观。我实在说不出话来,他也沉默不语。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在静默中穿过他的森林。我们走过三个地带,全长11公里,最宽的地方有03千米。请不要忘记,所有的奇迹都是由这位老人的双手和心灵创造出来的,没有借助任何技术的支持。
    他的计划都得到落实,山毛榉已长高,与我的肩齐平。极目远眺,树林延伸至远方,计划执行得真够彻底的!他带我去看五年前,也就是1915年栽种的桦树丛,我那时正在参加凡尔登战役。他将桦树种在他猜测有水的山谷里,结果他才对了,那儿的水位很浅,几乎可达地表。这些桦树蔚然成林,宛若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发生了,尽管布菲耶根本没花心思构想宏伟蓝图,只管朴实而执著地执行他的计划,但是他的创造产生了一种连锁效应。归途中,我看到原先干涸的河床如今竟然溪流潺潺。这是我所见到的连锁反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其实很久以前,这些河是有水的,上面提及的那些废弃的村庄,是古罗马人建造的,其痕迹至今尚存,考古学家曾在此发掘出许多鱼钩。后来,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到了20世纪,得靠引水槽才能引来一点水。
    风携带着种子撒向各方,当水重新涌现时,柳树,灯心草,草原,花圃,鲜花以及生命的意志纷纷复现。这些不知不觉的变化,已变成常规生活的一部分,似乎再自然不过了。打猎的人又到这里来追捕野兔野猪时,他们虽然也注意到从地上突然冒出来的矮树丛,但多半归功于大自然的一时兴起之作。这就是没有人打搅布菲耶工作的原因。如果他的事迹被发现的话,事情也许就不一样了。没有人知道他在这里,在城镇或行政单位办公的人,谁会想到世上还有如此大公无私的人,还有如此执著的追求。
    对布菲耶的人格进行品评之前,千万不要忘记他是在绝对孤寂的环境中,完全孤独地工作着。晚年的他几乎丧失了说话的习惯,或许他觉得没有说话的必要了。
    1933年,布菲耶接待了一位森林巡视员的来访,他命令布菲耶不准在野外起火,以免着火殃及这块“天然树林”。这是他第一次听见有人天真地说:一片森林会自然生成!那时,布菲耶正计划在离家12千米的地方种植山毛榉。为了省掉往返的麻烦(因为他已经75岁高龄)他打算在那片种植地旁边再砌一座石屋。工程于第二年完成了。
    1935年,官方的一个代表团来到这儿视察“天然森林”,其中包括林务署的高级官员and副署长and及许多技术人员。这些人讨论半天,废话连篇。幸运的是,他们决定:将整个森林置于州的保护之下,一概不准有制炭业。因为不被眼前这片欣欣向荣的树林所吸引是不可能的,即使副署长本人也被树林迷住了。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视察团的成员,我向他说明了其中的原委。
    第二个星期,我们一起去拜访布菲耶,发现他仍在努力地工作。树林的面积从视察点开始,又向远处延伸了近10千米。
    我的这位朋友是个森林专家,他知道布菲耶的价值,并知道如何保持沉默。我拿出带来的礼物:一些鸡蛋,我们三人在野外的默默沉思中共进午餐。
    我们爬上一个斜坡,前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约7-8米高。我清楚地记得1913年时这块土地的样子:一片不毛之地,山风肆虐,刮得人步履蹒跚。是这位老人使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离开之前,我的朋友简单地提了几条适土种植的建议,但并未刻意强调其重要性。后来他告诉我:布菲耶在种树方面懂得比我多,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多,他发现了幸福之路。
    真要感谢我的这位朋友,因为他不仅保护了森林,也保护了布菲耶不受干扰地种数。他派了三位护林员,并严格约束了他们的行为。
    对这片林子真正的威胁发生在1939年二战期间,那时汽车靠燃烧木材发动,而木材总是短缺,于是1910年种的那片橡树林遭到砍伐。但是这一地区远离铁路,木材商最终发现经济上划不来,因此放弃了。而布菲耶对此一无所知,仍然远在30公里之外默默地继续着他的事业。1914年的那场战争和他毫无关系,1939年的战争也如此。
    我最后一次拜访布菲耶是在1945年06月,那时他已是87岁高龄。原本荒废的土地,如今除去残留些许战争的痕迹之外,面貌大为改观。公共汽车已往来于达热斯山谷和高地之间了,与我早年的旅行经历相比,这已经是相当快捷的交通工具了。要不是村庄的名字,我真不敢相信面前的村庄就是多年前的那片荒芜废墟。
    公共汽车将我载至沃根站。1913年这个小村子仅有十来间房子,三户人家。那时土地荒芜,人们彼此憎恨,勾心斗角,物质和精神都处于原始状态,恶劣的条件使得人们丧失希望。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有等待死神的降临。在那种环境里很难想象人们会产生美德。
    如今,一切都变了,甚至连空气都不同了。那些令我生畏的干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风送爽,带来阵阵花香。林间的风声,如山中的水声,传入耳中。令我吃惊的是,我确实听到瀑布跌落水潭的声音。村里修建了一座喷泉,水汩汩流出。最令我感动的是:不知是谁在喷泉旁种了一棵菩提树,看样子有四年树龄,已经枝繁叶茂,成为人们希望的象征。
    除此之外,沃根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希望已经重返这里,重回人们的心中。断壁残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座新房子。现在这里已有居民28人,其中04对是年轻夫妇。新建房屋的灰泥墙上刷着新粉,四周的园子里整齐地混种着蔬菜和鲜花:卷心菜和玫瑰,韭菜和金鱼草,芹菜和秋牡丹。如今这里已成为人见人爱的地方了。
    我开始步行,沿途所见表明,刚刚结束的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但是复苏的迹象已显露出来。在较低的山坡上,我几乎看不到有荒地;而在深深的峡谷里,草地正在渐渐变绿。
    仅仅08年的时间,整个山村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1913年这里还是一片废墟,而如今整齐的农场and洁净的农舍,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的生活多么幸福欢乐舒适。原先干涸的河道由于森林对雨水和雪水的滞留作用而重新水流潺潺,并沿着开凿的水渠流向农田。农场的枫树林中,一片片泛着清新薄荷香气的草坪上矗立着喷水池。一步步地,村庄又重新建设起来,整个面貌焕然一新。原来住在平原的人们因地价昂贵逐渐迁到山区,在这里落户,带来朝气and活力and冒险的精神。沿途随处可见热心的男男女女,男孩和女孩们欢笑and戏闹着,人们又重拾野餐的乐趣。现在有一万多人在这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而这一切的幸福全都院子布菲耶的恩赐。
    这位老人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一片荒原,使之变成一块生机勃勃的乐土,这其中所蕴藏的仁爱品德,令我产生了近乎崇拜的心理。老人虽没受过多高深的教育,但他以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行动,完成了一件近乎神一样的伟业。对此,我充满无限敬意。
    布菲耶于1947年安详地在班纳安养老院里去世。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17: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剑英:

    01. 小平是要出来工作的,不过要晚一点儿。车子转弯转得太急要翻车的。小平的这个事儿是毛主席提的,政治局通过留党察看and以观后效的,现在一下子马上出来不行,要有一个过程。不然,真成了宫廷政变了。
    02. 小平晚一点儿出来,也可以显示华主席的能力。现在粉碎“四人帮”很得人心,但是在其他方面怎么样呢?还要让群众看一看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4: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01. 春静:肖磊不关办公室电脑,通告批评!【德伟:管理公开化,是对的。】
    02. 肖磊:这电脑不是晚上剑波还用么?关得太勤,对电脑不好。孙工说的是晚上休息之前要关电脑。【德伟:肖磊的科学解释是对的。and我也是这个意思。】
    03. 春静:那你应该跟建波沟通过后再这样说。不然,人家会说,人家不用!这样说合理吗?【德伟:春静说出了管理的核心要义:沟通。勾连,通畅。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么安排:每晚9点,建波负责关机。如果谁在9点后用,谁单独负责开关机。若此,则晚9点前不用关机了。】
    04. 德伟建议妥否,请同志们思量。
    05. 春静同志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是湾的命脉,春静同志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00: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龚绮生Xing懒散:中国人梦想的终老之地,其实还是从古代文人的传统里出来的:丫的幻想中,要不成为山下的陶渊明,要不就当爬山的谢灵运,再怎么加上环保的商业的包装,也不过是逃离工业文明,and在残存的古老的农业文明里面,自我欺骗。中国人的养老迷梦,大抵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02: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安全农业,这是全毁农业。这不是生态农业,这是灭态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4 08:47 , Processed in 0.04399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