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4|回复: 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军工产业转型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6 0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工业,作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其诞生和发展,是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和近代殖民地战争以后的事。
    在人类历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主要是由民用企业生产的,那时的军事工业是典型的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产业。

    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的。今天,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成了全世界军工产业发展的新归宿。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军工产业掀起了集中化的浪潮,至今,方兴未艾。集中化的思维,改变了军工产业的格局,并,对民用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今天的工业产业是由“生产线组装产品的时代,走向由网络线组装(集成)价值的时代”,军事工业也不例外。
    更令人深思的是,军工产业这种深刻的历史性转型,是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步入既军民融合又不断走向集中的新境界的。

    军工产业诞生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诞生后的成长阶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快速发展阶段,冷战期间的持续扩张阶段,冷战后的转型阶段。其中,后三个阶段发生在20世纪,而目前仍处在转型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战结束后,军工产业进入转型期。
    冷战结束至今,世界军费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1987年冷战顶点以后,世界军费开始显著下降,1998年左右降到最低点,1999年开始又持续上升。
    冷战后,随着军费大幅度减少,要保持本国军工产业的基础能力都很难。军工产业之“规模的合理化、军民融合和出口市场的开拓”成为各国军工产业发展的重点。为使军工产业规模合理化,政府积极推进军工产业整合,甚至允许国外兼并,以缩小规模,减少内部竞争。
    尽管冷战时期,美苏两个阵营都穷兵黩武,但毕竟是循着两条不同的路在走。
    西方,军民结合型的企业占多数,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在军备竞赛的同时,没有忘记发展确保民生的经济。前苏联则大不相同。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下,几乎所有高科技和重工业都围绕着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来运转。有人说,前苏联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前苏联的解体垮台,成了西方军工之所以要转型的前车之鉴。当然,海湾战争后出现的新军事变革,又为西方军工企业的转型加上了新的推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军事变革:西方军工产业转型的风向标!

    为适应战略形势变化,加快军工产业调整,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军工产业作出了两次重大调整。
    第一次,是冷战结束后到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
    美国制定了以军工产业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国防转轨战略》,提出一个战略目标,即,建立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满足商业需求的军民融合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其核心是“将经济承受能力作为军工产业调整的因素,力求优先考虑国防预算”。
    第二次,主要是指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的一段时期。
    美国制定了《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提出了构建“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的战略思想。其核心是改变按照产品属性划分军工产业(例如造船、航空制造业等)的传统做法,将工业基础按照作战需求重新划分为5个领域(2004年,进一步调整为“作战空间感知,指挥与控制,兵力运用,兵力和本土保护,聚焦后勤,网络中心战”6个领域)。
    美国是西方军工产业的领头羊,西欧等国自然随之起舞。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占领科威特这个石油大国,此举,激怒了整个西方阵营。
    5个多月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强大的军事打击使伊拉克屈服了,但,要立即推翻萨达姆政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打几天,战斧式巡航导弹就告罄。
    对于一支远征军来讲,除了人,所能投入战斗的只有武器;对于以逸待劳的抵抗方,所能投入战斗的,则可能是一个包含所有因素的体系。只有用一个体系对抗另一个体系,才有可能实现打得好和打得起的目标。
    海湾战争之后,“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军工产业转型”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特别是第二次战略转型后,西方开始认为“武器装备供应商应转型为一种军事服务体系供应商。军工企业,应该更好地为未来战争做出重要贡献,而这种贡献的关键,在于更好地提供一个武器网络(装备能力)中心体系方案的军事服务”。
    美国国防部明确指出,应当停止将军工产业视为舰船的制造者/飞机的制造者/航天飞机的制造者等等等,而应当将其视为所需作战效果(能力)的提供者。这直接导致以美国为首之西方国家的军事战略思想出现了重大变革,即,所谓的新军事变革。并,推出了两个标志性的新理念:
    其一,单项战略型武器构成的“老三位一体”(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军事战略,让位给由战略打击力量,快速机动反应部队和军事工业基础构成的“新三位一体”军事战略,把军工直接纳入军事力量的范畴,从而使军工产业的专业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军工产业基础将变得更加广泛。
    其二,实现网络中心环境下的全军联合和军工联合
    各军种,以未来在一体化作战空间展开有效军事行动为宗旨,发展能够与其他军种无缝联合与合成的军事能力,这在客观上提出了模糊军种界限/发展装备技术的需要。换言之,当战争由各种兵器之间的对抗,转化为网络化/分布式的体系对体系的对抗、能力对能力的对抗时,军工企业必然要从专业化与专业化的竞争转型为全价值链对全价值链(研发能力与研发能力/制造体系与制造体系/产品系统与产品系统/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工业界联合方面,2004年9月,美国成立了由28家专业化大公司组成的国际工业财团:网络中心战工业联盟。其专门负责召集工业界成员,加强相关领域方面的协调。“网络中心战”的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是军工产业走向“全产业链与全价值链集成经营”的企业转型。
    1993年,美国国防部次长威廉*J*佩里,在一次国防工业主管参加的晚宴上发表演说,公开鼓励合并。随后,美国国防部用军备订单作为杠杆,掀起了军工企业合并的浪潮。这次晚宴,随后被西方世界军工行业称之为“最后的晚餐”。当时,佩里到底说了什么?外界人士不得而知,而在从随后的行动中,我们得知:他要求军工产业所做的正是“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
    “最后的晚餐”之后,美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约50个主要军工供应商,到2002年,成为5个高度集中的跨军种/跨平台的主承包商(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门,雷神,通用动力)。
    同步,西欧军工企业进行了大规模兼并重组活动,大多在国内形成了寡头/独家集团垄断的局面,并组建了欧洲超级大集团。
    西方军工大洗牌之后,重新搭建了一个更为牢固的产业金字塔。这个金字塔,以原材料制造供应商为基础,依次为元器件制造供应商/分系统制造供应商/最顶层的武器体系和服务集成商。军工产业体系不断扩大,边界越来越模糊(重叠)。
    军工产业基础,被看作是基于实现作战效能(能力)的各个部分组成。在整个军事网络中,军工产业被视为是由“五个基于作战效能的领域”(战斗支援领域,力量投送领域,精确交战领域,本土和基地保护领域,作战空间一体化领域)所组成,而不再是由诸如飞机、导弹、车辆舰艇等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所组成。
    这对军工产业的影响,无疑是革命性的。
    一是导致军工产业的基础更为广泛-----更多的企业参与军工产业,军工企业由提供产品平台转向提供能力体系和服务的改变。
    二是导致政府管理军工产业的方法和策略的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不再是提供武器平台的竞争,而是提供能力(价值)方面的竞争。
    一些重要的军工产品集成商转化为体系服务集成商-----利用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产品不再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了,而以体系和系统集成能力为核心,以基于信息化基础和电子商务平台下的“商业网络线”上组装价值,成了重要军工集成商的新核心竞争力。

    为了适应新军事变革,那些专门从事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的技术领域和专门提供技术服务的中小企业成为了老牌公司(产品服务集成商)的收购对象。
    波音公司的转型非常典型。
    1993年,波音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三大类:商业飞机、航天、防务,到2003年,扩大为:商业飞机、航天、防务、网络系统、公共服务、金融业务等。
    经过多次横向及纵向的一体化,特别是对网络、通信等公司的兼并,波音公司形成了作战保障、力量投送、精确交战、本土与基地防御、一体化作战空间等各个领域的集成能力,成为2004年全球最大跨平台、跨领域并具有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工主承包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型的西方军工产业,不断显示出更强的效能和生命力。
    “最后的晚餐”之后的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并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这场战争,不单是在检验新军事变革的成效,也是在检验西方军工产业转型的成效。战争的结果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以零伤亡获得全胜,从而为西方新军事变革,也为西方军工企业转型颁发了一个合格证。此外,“9.11”以后的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军工产业转型越来越有效地适应着战争的新“游戏”规则。

    新军事变革,使得西方军工产业呈现以下新特点:
    1. 产业基础不断扩大,产品体系不断增加,促进了军工产业向业务多元化转变。
    军工生产,从过去只注重火力打击平台,发展到“注重将各种火力打击平台链接成网络体系的信息平台的生产;也注重各种快速投放和机动能力平台的生产;还注重比如心里战等非火力打击平台的生产”。
    2. 业务集成,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集成难度高,产业辐射面广,研发投入大,完成周期长。
    该特点决定了军工产业的两个重要转变:
    一是面向军事需求和能力要求,对各种可用资源进行协同组织和管理来实现自身提供的体系集成;
    二是面向军方,由提供产品平台,发展为提供作战能力体系的一站式服务的体系。
    3. 军民技术界限越来越模糊(重叠),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军民融合程度加深。
    如何迅速地将民用技术转为军用?成为军工产业体制机制转型的焦点。军工产业,正在加速从军民结合型向军民融合型的转变。能否实现军民融合?成为军工企业能否保持不退出军工产业的重要标志。
    4. 设计制造的综合性强、专业化程度高,不断采用新技术,固定成本增高,促使军工产业通过集中化提高竞争力。
    只有多个产品平台共享一个集成价值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才有可能降低固定成本,提高军工产业生存能力,这是军工产业走向集中的主要原因和内在动力。
    5. 军工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投资强度,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资本市场驱动相结合”转变。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军工产业长期以来深受政府政策影响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有时,甚至,政府意志退到了幕后,商业运作凸显。军工企业的垄断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延伸。军工产业基础的扩大,以及通过集成和价值链纽带的连接而实现的垄断竞争格局的形成,使得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军工企业成为超级的产业巨头。
    商业资本,越来越显赫地登上西方军工产业发展的历史舞台。没有资本市场,就没有西方军工产业发展和成功的历史。今天,军工产业的发展将越来越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支持传统的军工企业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通过资本市场平台,不断收购新的公司,实现转型;为有潜力的新兴军工企业提供资本融资平台,使之能迅速成长为军工巨头;为那些离开军工市场的公司提供退出机制,减少退出的成本”。
    6. 合理处理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在顶层消除或只保持适度国内竞争,枪口一致对外,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所谓军工产业的竞争力,指的是国际竞争力。以客机例。面对美国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西欧力求在整个西欧范围内消除顶层的竞争。美国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完全消除了大型民机的国内竞争,在军品顶层上只是适度竞争,更多地是采用相对专业化分工。俄罗斯也在积极推进集中化,目的也是要消除国内竞争,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市场:西方军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西方军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自诞生以来,“华尔街牛”始终拉着西方军工的“套”飞速前进,即,实质是:西方政府和军队,在主导军工产业发展时,都是隔着市场在幕后操作。
    西方军工企业,几乎从诞生之日起就完全是民办,既没有靠政府行政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没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从诞生起,就知道自己必须通过市场竞争赢得任何企业最惹不起的客户-----政府。
    军工,几乎总是技术最密集,资金最密集的产业。技术密集,意味着竞争风险最大,资金密集,意味着筹融资难度最大。因此,大多数军工企业采用了最有利于分散风险和筹集资金的股份制形式,军工是最早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产业之一。这种模式,使得西方军工在发展中进退有序,游刃有余。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国家的军工产业,即使在战争中几度化为灰烬,在政府的支持下,凭借着股份公司这样的体制,总是轻而易举地死灰复燃,并且薪火相传,成为百年老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1: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语:

    今日之工业产业,正在由“生产线组装产品”的时代走向由“网络线组装(集成)价值”的时代,这样深刻的历史性转型,同样强烈地发生在军工产业上。
    高度集中化and军民融合,是这次军工转型的显著特点。
    按照现代战争是网络分布式体系与体系对抗的要求,立足于价值链对价值链的竞争,构建全价值链的集成能力,从而,有能力对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一站式”服务,是这次军工产业转型的方向。
    只有国际竞争对手,没有国内竞争对手是这次转型的重要原则。
    新军事变革,是今日军工转型的内因;需求的变化,是今日军工转型的外因;政府和资本运作,是连接今日军工转型之内因和外因的纽带。
    除了政府因素外,企业能否在资本市场取得商业成功,是今天西方军工产业在大鱼吃小鱼的整合中的主要筹码。

    俄罗斯军工转型,经历了惨痛的失败后,仍没有从资本和流程出发,进行双管齐下的改革,并且,企业家缺位。
    今天,世界军工产业所进行的一幕幕令人震撼的转型,明显有其规律性。我们认为,世界军工产业的转型趋势/转型规律/转型方向/转型方法,都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8 18:25 , Processed in 0.04436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