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56|回复: 6

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9 01: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有十几个频道都在播出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是清末民初山西的移民大潮---走西口,让人不由得想起那段凄凉而又悲壮的真实历史来。
    近代中国有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据考证,走西口现象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其中,清末这个时期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陕西/河北也有流民涌入走西口的大潮。在当时,山西人很穷,其穷困的原因并非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清朝时,山西一个读书人在谈到山西时,痛心疾首地说“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惟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汗牛痛仆”的意思是说牛已经累得浑身大汗了,主人仍要使劲抽赶。在传统社会中,耕牛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还是他们劳作的伙伴。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这样拼命使唤。但是即使这样拼命地干,田里产出的粮食仍不够糊口。清朝一个叫任启运的人说“江南二百四十步为亩,山西千步为亩,而田之岁入,不及江南什一”。大同地方志甚至说当时大同地区“岁丰,亩不满斗”。
    山西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
    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十一年。据官方统计,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三百万。
    与其眼睁睁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于是便有了山西人走西口。
    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去内蒙古草原发展呢?为什么不选择去别的地方呢?原来,除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条件比较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草原阿拉坦汗欢迎山西等地的饥民,让其帮助当地发展经济。
    元朝灭亡之后,以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为首的蒙古部众被迫退到上都(今多伦县西北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史称“北元”。自此蒙古封建主和明朝在中国北方长期对峙,蒙古各部之间亦纷争不断。历经170多年的风云变幻,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孙阿拉坦汗(俺答)占据了河套地区。
    阿拉坦汗是一位贤达开明的有作为的统治者,为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他积极主张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实现通货互市,并多次派使者与明朝谈判;可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次一次拒绝阿拉坦汗的诚意,并杀害使者,最后,阿拉坦汗和明朝兵戎相见,率蒙古铁骑穿越草原,包围了京畿重地,迫使明朝作出妥协,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与阿拉坦汗在大同签订了“隆庆和议”,实现了北元与明朝间的通货互市。
    此时,正值明朝中叶后期,由于朝政腐败,晋陕冀边民生活十分困苦,明朝与阿拉坦汗通货互市后,无异给晋陕冀边民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便有许多穷苦边民以及因参与反对朝廷而遭官府缉捕者,为逃生或避难,纷纷越过长城,到“口外”广阔的蒙古草地上谋求生存。
    阿拉坦汗出于为我所用、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敞开胸怀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提供土地和毡帐、耕畜和牛羊,让他们从事农牧业生产或铁匠、木匠、毛匠等手工业劳动。由此揭开了晋陕冀边民“走西口”的序幕,也实现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有机融合的一次飞跃。
    后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先后出兵平定西北叛乱,杀虎口又成了供应大军粮草的后勤基地,所以,这一带来往的客商很多,最终造成了这个地方一度的商业繁荣。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后来的票号建立。所以,西口之外的异地他乡,反倒成了晋商的发祥地。
    那么,西口在哪里呢?
    有专家认为特指山西右玉县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明朝时称“杀胡口”,清代改其名为杀虎口并沿用至今。因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要塞张家口以西,所以有“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流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大都走杀虎口这条路径,方位是由东往西,这也是杀虎口成为“西口”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西口”亦有广义的理解,它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长城诸关卡要隘,此种观点似乎更为民间所认同。
    西口,有旱西口、水西口之分。杀虎口等长城关隘是旱西口,而地处晋陕蒙交汇处的山西河曲,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故称水西口,河曲至今仍保留着“西口古渡”这一历史遗迹。
    走西口的路上充满了血泪与艰辛。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和命运,和老天爷的一种赌博。赌注就是自己的一条生命。
    能烤昏人的酷热,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神出鬼没的土匪抢劫……有多少人死在了走西口的路上?当时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
    山西人在民歌里凄惨地唱到:自古那个黄河向东流,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这无疑是当年走西口人们的哀怨心声。他们为了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泪别父母妻儿,远走异地过着孤苦艰辛的日子,难免心中充满悲伤;更有留在家乡的父母妻儿。
    尤其是年轻的妻子,揪心扯肝,思念在外的亲人。于是她们就用唱曲儿来倾诉心中的哀怨: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住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呀走西口,小妹妹我送你走,怀抱你那梳头的匣,两眼泪双流……
    这首《走西口》的民间小调广泛流行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及河北省北部地区,可谓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其朴实的语言,细腻的风格和荡气回肠的唱腔,高亢、真切的词曲,反映了当年走西口的怆然、缠绵与悲壮。它的歌词其实是妻子送别丈夫,少女告别情郎时说的一些家常话。因为分别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见面,所以叮嘱的就多一些,琐碎一些,生怕有什么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那年月,不知有多少哥哥走了西口,又有多少妹妹流尽了泪花,可以说随便拎出哪个来都是部厚重的故事。当时,因走西口而在内蒙古定居的河曲人达20万之多,而现在的河曲县,也不过16万人口。当年仅仅一个县就有这么多人走西口,山西全省有多少呢,肯定得是一串很长的数字,数字上血泪斑斑。
    就这样,当年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走西口,走出了一部苦难史,也走出了一批历经磨练而精明强干的晋商来。如乔家大院的主人在鼎盛时期一度垄断了包头的一切贸易经营活动。而乔家由寒酸贫困通往大财大富的发展道路,就是由先祖乔贵发走西口开始的。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型,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是山西乔家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
    在走西口历程中变成大商人的山西汉子们回来家乡后,为自己修造的房子大都是豪宅大院,被作为晋商财富的象征。这些院落的第一代主人,在走西口之前,几乎全是一些在家乡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
    然而,这样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走西口者命运很凄惨。
    山西的许多地方志中,记载了大量的这样的故事。如,榆次有个姓董的,他父亲和他母亲结了婚就走了,以后生下他。根本没见过父亲,三次到新疆去找,听说在新疆,在哪里不知道。第一次去失败了,就又给别人当长工,过了几年,赚了钱,以后又去找。第三次走到半路上,听到从西北回来的一个人,像山西口音,就问,打听,说敦煌有个庙,庙里有个人的长相,像你说的这个人,差不多。后来他就往敦煌去,去了以后,到庙里一听,口音是山西榆次人,马上就问他什么名字。这个老和尚就是他的父亲。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晋商衰落和内蒙贸易的停顿,以及政府对此地失去控制,走西口以一种无序的状态进行。而西口之外的地区政局动荡不安、灾患频仍不断、基层控制能力薄弱,走出西口的移民和在口内一样生存无着,故大多走上了匪盗之路。走西口,从财富之路变成了从匪之路。走西口的规模也渐渐变小,走西口从此走向衰落。
    走西口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走西口的文化内涵却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一笔精神财富。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9: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泪路!黄金路!

    山西人走西口,他们首先遇到的是土匪,土匪半路要抢劫他们。从府谷县一进入包头,有个地方叫黑土崖子。这个地方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好多人葬身在这沙漠的沙蒿里头,被抢被劫,还有是被冻死、饿死的,因为北方草地气候寒冷,它不像中原地带,不像山西口里那样暖和,遇到暴风雪,道路不通,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他们走西口是搭着命在走。
    没有人统计过从清朝初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多少山西人在这荒原、沙漠中跋涉过;又有多少人没能挨过走西口的长途跋涉而客死他乡……
    山西人,代代出,辈辈走。一些走出去的山西人终于有钱了,父亲回来盖起一个小院,立下了一个坐标,于是儿子又沿着父亲走西口的路,再走出去。一代人一代人不断重复着同样主题的故事,走西口几乎像山西人共同的命运!
    走西口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这些地区与内地经济一体化。这些地区人口剧增,形成商业中心。“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曹家,后有朝阳”。这些说法都表明晋商对这些地区开发的推动作用。
    在走西口的过程中,山西形成了一批富晋大户,除了蒲州王崇古、张四维家族外,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乔家、渠家、曹家等富商都是走西口而富的。
    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和祁县人张杰、史大学的大盛魁一直繁荣到清末。在关东贸易中成长起来的以范家为代表的八大家,是清代著名的皇商。在走西口中富起来的山西人不计其数,山西成为明代中国之首富。
    “走西口”虽仅三个字,却活化为一个文化符号,衍生出一段传奇,缔造出一部名闻天下的移民史。
    “走西口”的这个过程,的确称得上是一部大传奇,虽然其中不乏血泪和辛酸,但总有一种精神不会磨灭,那传奇中一个个勇往直前的灵魂散发着永恒的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这个西口,山西人的经商地区包括内外蒙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新疆地区、关东地区。
    山西人用缎、绸、布、绢、棉花、针线、米、盐、糖、果等交换蒙古人的马、牛、羊、骡、驴、羊皮、皮袄等,尤其是山西的潞锡极受蒙古人欢迎,成为重要商品。互市获利甚丰,吸引了许多山西人走西口。这种贸易在清代之后仍非常繁荣。在这一过程中,晋商实现了经营的多元化,包括粮食、棉布、棉花、丝绸、菜、绒货、颜料、煤炭、铁货、木材、烟草、马尾、人参、油、纸张、干果、杂货、铜、锡等。晋商商业活动范围之广,为其他商帮所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9: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西口路线图:

    河保线:山西省河曲县与保德县为出发点。这里的人走西口,在河曲西门外的黄河古渡口上船,渡过黄河后,进入十里长滩,而后北上。或于鄂尔多斯地区沿途定居,或再渡黄河,继续北上,到达包头、河套等地。
    偏右线:山西省偏关、平鲁、右玉、左云等相邻各县走西口的路线。这一带人北上经过杀虎口,北出蛮汉山到达内蒙古的清水河、和林格尔、凉城、托克托县等,继而北上过大青山,到达武川、固阳等地落脚。
    雁门关线:山西省忻县、定襄县、宁武县、崞县、代县一带人走西口走这条线路。他们北上雁门关,有大道可通行。一般经商者多经此路,有驿站可通邮,系兵家必争之地。
    大同线:以大同为起点,经过丰镇县,进入察哈尔草原,他们多在丰镇、卓子山、商都、集宁等地落脚。
    马市口线:河北省怀安县、阳原县,山西省天镇县及桑干河南岸等地的人要走西口的话,均要北上马市口,穿过长城抵达兴和县,继而到达察哈尔右翼前旗、中旗、后旗以及河北省尚义县等地。
    张家口线:这是走西口的最东线。该线其实是向关东去的路线。过大镜门,继而北出坝上,抵达察哈尔草原,在河北省张北县、尚义县、康保县以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诸旗和赤峰市等地落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右玉县辖长城: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雁北地区西北,东与左云县相接,西与平鲁县相连,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右玉县,明初为定边卫。据《明史*地理志》载:定边卫,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置,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公元1409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
    明代,右玉为经杀虎口通往塞外必经的重镇,其防御地位始终为明廷所重视。
    长城由左云县二十边西北四华里处,出左云界入右玉县庄窝村界。
    长城在右玉县辖境的基本走向是:由庄窝向西北经破虎堡至残虎堡关口,然后转西南方向经海拔1666米的五台山至杀虎口。长城过杀虎口后,继续向西南行经二分关,过海拔1747米花林山与海拔1788米圣山抵大沙口。由大沙口继续向西南约五华里后,出右玉县境而入平鲁县界。长城在右玉县境内长度约160华里。
    左云县与右玉县交界处长城残毁严重,只存高不足米的一条碎石和土混杂的残基。长城由两县交界处至破虎堡段,由庄窝向西的黄土夯筑城墙,虽有不同程度残损,但整体较好,高约在3-5米不等。这段长城上高大坚固的黄土夯筑墩台多较好,里侧火路墩却残毁严重。
    破虎堡,原为破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八尺,城向南开有一门。明时,驻守备,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五座。破虎堡城包砖早已被拆毁,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门额上有一方字迹不清的石匾,门洞内东侧墙壁上嵌有一方字迹不可辨的石碑。
    长城由破虎堡至二三墩村,有高2-4米连贯的黄土夯筑长城,夯土墩台多较好。由二三墩向南过邢家口有马堡。马堡为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土筑,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石包,城周一里一分五,高三丈五尺。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嘉靖年间,蒙古兵曾攻陷此堡,抢掠一空。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长城由二三墩绕海拔1767米的马头山东北侧而过,转西至残虎堡口。这段黄土夯筑城墙虽有残圮,但基本连贯,保存较好,存高约四米左右。残虎堡原为残胡堡,在关口南五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土筑,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石包,堡城周一里六分。高三丈六尺。只向南开有一门。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四座,火路墩九座。残虎堡砌石早已被人拆光,今只残存砖砌券拱南城门,及已残损的黄土夯筑城墙。
    长城由残虎堡关口又向西约八华里,由十五沟村转西南,翻过海拔1666米的五台山,过四台沟村至杀虎口。这段城墙从关口至十五沟东段残存土墙高三米左右,西段几乎已毁坏无存,只有一溜土筑墩台尚存。十五沟至四台沟段,土筑城墙坍塌严重,仅存一溜拱起的慢坡状。过四台沟后长城渐有所存,至杀虎口墙体高约三至五米不等。
    杀虎口,是明朝所筑外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之一。因明王朝数次对蒙古游牧民族的征伐,皆出此口,故名“杀胡口”。清康熙年间为缓和民族矛盾而改今名。杀虎口,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在两山夹峙之中,有苍头河纵贯南北,形成约有三华里宽的河谷开阔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史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杀虎口即为郦道元《水经注》所记叙的春秋、战国时之“参合陉”或“参合口”,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杀虎口关城,据《三云筹俎考》载,于嘉靖二十三年土筑,万历二年砖包,城周二里,高三丈五尺,城仅向南开有一门。杀虎口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四里四分,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六座。今关城砌砖已多被拆走,仅砖砌券拱城南门残存,门额上原有石匾一方,今已无。城门墙上镌有精美的砖雕图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于近关处新筑平集堡。平集堡与杀虎堡城周、城高均相同,新旧堡之间设有马市,供长城内外的边民进行物资交流。又于两堡之间筑墙连接,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通,周围共计三里,两堡间形成唇齿相依,犄角互援之势。
    杀虎口也是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主要突破口。这里曾发生过很多激战。
    明王朝依仗着中原的富庶,曾企图切断中原与蒙古族地区的经济联系,以此作为驾驭蒙古族的手段。这种破坏蒙汉关系的政策,遭到长城内外蒙汉人民的强烈抵制。他们不顾封建统治禁绝蒙汉联系的一切法令,在相毗连的地区不断地进行私市贸易。隆庆年间,明廷在高拱、张居正等主政期间,政变了对蒙古族实行严厉经济封锁的政策。先在大同、宣府、山西三镇,后又增陕西、宁夏二镇的长城附近开设贸易场所进行互市,杀虎口即为其中之一。
    杀虎口东南二十华里,为右玉城。右玉城,初建于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设大同右卫时,右玉城才完全修成。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重修右玉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砖包城墙。城墙周围九里八分,原有四个城门,东为和阳门,南为永宁门,西为武定门,北为镇朔门。城门外皆有瓮城。
    由杀虎口向西南,长城跨苍头河。苍头河,明时为兔毛河,当时在河床之上建有桥式跨河城墙。桥式墙上设有敌楼,桥上有九个泄水门,当地称为九龙洞,今已毁。只河西岸残存条石墩座高三米左右。
    长城过苍头河向西南,有一华里之距已无墙迹。长城经二十五湾村至二分关段,虽有遗址,但土墙多残无墙样,只有零星几段存有高二米左右的夯土墙。二分关处有一宽阔河床,过河后始有夯土残墙直奔海拔1747米的花林山。
    长城在花林山有一四华里左右的分支,同主体城墙并行,相交于海拔1788米圣山北的十三边。两条重墙皆黄土夯筑,大部分残圮。长城由十三边继续向西南,至云石堡段,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长城多为黄土夯筑,圮残严重,有些地段只略剩痕迹。出十三边后不远的一条沟口两侧山坡之上,南北相对,立有两块石碑。北侧碑高2.15米,宽0.87米,厚0.25米,阴刻楷书“大同中路分属西界”竖写大字。大字左侧有一行竖写小字为: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季秋吉日立。南侧石碑与北侧规模相同,但碑上因风化字多不清,只可辨“威……分属东界”,小字为“万历……”。据大同镇分路镇守情况可断,其大字应为“大同威远路分属东界”,小字为“万历三十七年秋吉日立”。这是目前发现万里长城上仅存的两块长城分界碑。
    过这条有分界碑的山沟后,在长城里侧囗碓沟村南一山坡上,有一座已废弃的夯土城堡。此城堡尚较好,据其位置看应为云石旧堡。
    《三云筹俎考》载,云石旧堡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土筑,后因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离边太远,不便防守,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建云石新堡。新堡周一里七分,高四丈,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十里,边墩二十二座,火路墩十七座。
    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早被拆毁,仅存夯土墙。长城由云石经大沙口继续向南偏西,出右玉县境而入平鲁县界,这段长城圮坍十分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9: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左云县辖长城:

    左云县,北隔长城和内蒙古接壤,地处黄土高原的东北边城,是由山、陕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起始地带。县境在群山环绕之中,仅中部与东北部地势较缓。
    左云县,明朝设有行政建置。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二十六(公元1393年)置镇朔卫于此,属山西行都指挥代司。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徙治北直蓟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左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又徙云川卫来同治。今县名亦由此而来。
    长城由大同砖楼沟向南不足五华里,便进入左云县保安堡地界。
    在左云辖境长城走向大致为:由保安堡向南过徐达窑,转向西偏北,至威鲁堡,然后经三台边村至八台子村,转为西北方向,径马市楼、十二窑抵二十边。出二十边继续向西北四华里出左云县境入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县境内,长约86华里。
    大同市与左云县交界处长城,黄土夯筑,土质很好,人为破坏又较少,至今保存得较好。保安堡西原有关口已毁。堡西有一座比较高大的原为砖砌的敌楼,在长城里侧围敌楼有一座黄土夯筑的小城。此敌楼砖砌楼体及条石基础早已被拆毁,今只存夯土墩台状遗址,残碎砖头散布于敌楼四周。保安堡,西距长城二华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土筑,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今城堡包砖早已被农民拆用,只夯土城墙残存。堡南有一砖砌四层小塔,为明时所建。明时在保安堡驻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长城由徐达窑村北向东有一分支,经黑土口、西黄土口至大同市吴施窑,与由大同市宏赐堡经新荣、破虏过来的长城相接。这段长城虽经风雨剥蚀尚存高约四米左右。
    长城过徐达窑后向西至威鲁堡段,除雨水冲出沟壑的地方圮坍严重外,从整体看较好,现在附近农民刨长城取土的事很多,如不制止,后果极为严重。威鲁堡北长城上有两座相隔不远的较大敌楼,原均为砖砌,今砖早已被人拆光。两座敌楼居长城里侧,均有土筑围城,东侧的约五十米见方,西侧的略小,东侧的已被开地种田。威鲁堡,原为威虏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二分,高三丈八尺,明时在此守备,分守长城十二里,边墩十六座,火路墩八座。明嘉靖中,蒙古贵族曾多次率兵由此入犯,隆庆初年曾被其围困。今城堡虽毁坏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迹可寻。
    长城由威鲁堡至八台子段,虽有圮残但墙体基本连贯,多存高五米左右。
    长城进入左云县至八台子段,里侧的火路墩保存较好。建筑式样与大同市境内的基本相同。台有园形、方形两种,方形墩底约十米见方,或更大一些,台四周有约二十米见方的夯土围墙。
    八台子南有宁鲁堡,原名宁虏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二十二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十一里三分,边墩十八座,火路墩十一座。嘉靖年间,蒙古贵族曾率兵由此入犯。宁鲁堡只向南开有一门,今东、西、北三面将城墙掘成豁口通行。城墙包砖虽早被拆光,但整体堡城尚存。
    长城由八台子转西北方向,随山势蜿蜒向上。过八台子,跨墙有镇宁楼居河东坡之下,河床处原设有镇宁口。此楼是长城由河北入山西以来保存最好的一座,是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楼南有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二字,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券拱门石框上原雕有花饰,今已残断仅存局部。镇宁楼分上、下两层,下层由南门进,有梯道可通上层;上层东西各四箭窗,北有三箭窗,南有一小门居两箭窗中。楼为回廊结构,顶大部分已坍,顶上原有铺房为仿木结构,今毁,只可寻见残碎的瓦片及瓦当。镇宁楼的长城内侧有一座五十米见方的黄土夯筑的围城。围城南墙现尚存一座砖券拱门,以通内外。
    过镇宁口,至摩天岭山顶段长城,城墙虽残坍严重但尚存高二至四米不等的残址,由摩天岭山顶起左云县至内蒙凉城县的公路,始与长城并行至十二窑村。这段长城残损严重,所存最高处不超过二米,大部分已成土埂状。
    公路过十二窑村与长城分行,至二十边村,又继续向西偏北行约四华里,出左云县境,入右玉县界。这段长城残损极为严重,土墙存高仅一至二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喜的真实故事:叔叔“走西口”

    叔父是个聪明人,村子里的人都这样说。
    解放前,北方有做皮袄的匠人,人称毛毛匠。叔父十岁开始拜师学艺,学了三年,就能做普通的皮袄。那时,做皮袄穿的毕竟是有钱人,活计不多,加上村里有位毛毛匠,叔父的活更是少得可怜。
    我的父亲说:还是往精里学吧,学精了,外村的人也会来找你做羊皮袄的。叔父不听,他看到当厨师不错,每当人们娶媳妇聘闺女就办几桌酒席,厨师就忙活开了。厨师有的吃有的喝,还赚点钱。于是,叔父就开始学厨师,拉风箱剥大葱,跟着师傅又干了三年,总算掌握了些炒菜的技术,但请他做大厨的人很少,他只是个帮厨。
    十八岁那年,山东的一位逃荒的姑娘做了他的媳妇,大家七凑八凑,总算张罗着给他成了家。那年,北方大旱,叔父那点手艺更是养活不起他那一家儿人。父亲给他些盘缠,把孩子留下,他和他的妻子走西口去了。从此以后,如黄鹤西去,杳无音讯。
    我的父亲去找过他一次,寻了整整二年,总算在包头找到了他。那时,他已落魄到孤身一人街头流浪的境地。叔父说:“几年来,我在外帮人家种地,本来可以糊口的,但挣钱不多,就又给人家拉骆驼,没想到拉骆驼更苦,苦是苦些,掌柜的说,再拉两年,就给我两头骆驼。我和妻子商量,给别人干活,不是个办法,就悄悄地溜了,和妻子去挖药材。谁想到遍地都是挖药材的,哪能挣来钱呢?到了年关,没钱过不了年,就和财主借了些钱,第二年也没有钱还,就让那位财主把妻子领走卖了。从此,叔父就再没结婚。后因肺病无钱及时医治死去了。
    俄罗斯有一则民间故事,说的是战争之后,敌人从城市撤走。农夫和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缓慢前行。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餐具,商人又捡了些较好的背上。
    天上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沉重的负担最终累得他爬倒,口吐鲜血,一点东西都没有带回去。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用那些羊毛织了些衣物变卖,生活富足起来。
    叔父的人生与那位贪心的商人十分相似。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集中精力抓住最主要的东西,专心致志瞄准既定的目标努力,舍弃诱惑,守住信念,才是最根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5-19 12:29 , Processed in 0.0463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