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铁鸟

构思@兽医生《大巴山香猪的安全养殖@项目设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18: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子曰:劳动创造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5 15: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八九日20171002》

    小雨,11-18摄氏度。
    第一批母猪投产以后,小香猪的生长指标都非常好,一个个生龙活虎的。
    最初的时候,这种活泼好动,仅仅是表现为陌生人进来的时候,小香猪们惊慌失措到处跑,在这个过程中,小香猪们有的跳到猪妈妈身上,有的钻到保温箱里面,有的从其它小猪头上越过去,等等等,各自展示着自己的能力。
    随着小香猪一天天的长大,这些不安分的家伙,表现的越来越过分了,开始翻墙出来,特别是在产床上面做对比的小香猪,没事儿了就翻出来玩儿,但,那么高的产床,翻出来容易,再翻进去就难了。
    养殖员进去喂猪妈妈的时候,总是看到地上跑着小香猪,养殖员尝试着去抓,但,这些小香猪一钻到产床底下,养殖员就无可奈何,最后报告场长馗哥。
    我和馗哥就跟养殖员一起进到圈舍里面,看到小香猪在产床底下到处转悠,走到它妈妈那里,扒着产床上不去,眼巴巴的看着其它的小香猪在吃奶。母叔提议,我们用扫把抓。
    馗哥,母叔,一人拿一个大扫把,在产床底下瞅准了,一扫把扫过去,有时候会把小香猪扫一个跟头,如果刚好从边上扫出来,母叔就会迅速的跑过去,用扫把压住小香猪。小香猪的动作也很麻利,一个翻身带蹬腿的动作就窜出去了,母叔经常会扑空,但,母叔还会接着用扫把左右乱扫,有些小香猪被扫中了,会翻好几个跟头,但,机灵的小家伙依然能窜出去,母叔失手的机会要多一些,馗哥和母叔累的汗流浃背,最后,总算二人合力把一头小香猪围堵到一个角落里,用扫把小香猪压倒在下面,母叔眼明手快的抓住了。
    第二个小香猪,在中间的产床底下转悠,虽然,扫把可以扫到,但,因为在产床底下,人手伸不进去,没法抓它,母叔又提出一个方案,把它往门口扫,撵出产房抓它,但,小香猪就是不出去,母叔一发狠,瞅准小香猪到了边儿上,在产床下面一顿激烈的乱扫,把小香猪给扫了出来,也许这次太激烈了,小香猪有点儿懵了,慌不择路的乱跑,一下从门里跑出去了,母叔冲着馗哥大喊,从那头截住。然后就冲出去了,我从窗户看到,小香猪跑得极快,一瞬间就到了另外一边的窗户下面,馗哥跑出去堵截,可能外面草太深了,小香猪不熟悉地形,后面追的紧,像被什么植物给绊住了,被母叔一扫把扫倒并按住了,母叔又一次抓住了,不过,这次母叔是累的气喘吁吁了,馗哥也是满头大汗,有点儿吃不消。
    第三头小猪,个头要大点儿,论体力,速度和技巧就更胜一筹,母叔和馗哥无论怎么扫,它都能很轻意的避开,我在旁边看着,馗哥一扫,那个小猪就钻到另外一边的产床底下了,馗哥还不知道,等转过身,它又跑回去了,馗哥和母叔总是扑空,最后,天黑了,看不清楚产床底下,不得不停下来。
    我提议,现在小香猪都已经吃料了,就在外面的地上,用料槽放点儿料和水,让它们自己先这么生活吧。
    过了两天,有一天傍晚,天已经有点儿黑了,我和馗哥去转圈,馗哥打着手电筒就进了产房,馗哥一边走,一边用手电筒照着产床上的猪妈妈和小香猪,我跟在后面,跟馗哥有段距离,我低头看到有两头小香猪跟着手电筒的光在走,它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前面的馗哥,馗哥也没有注意到这两头小香猪,它们离得很近,一起在往前走,馗哥停下脚步,看着跟前的母猪,光一下照到了这两头小猪,馗哥一下反应过来了,而小香猪还没有反应,依然在朝着光走,馗哥伸手有点儿早了,没按住,上次没抓住的那个大点儿的小香猪,手碰到它,它反应很灵敏,一下就窜出去了,馗哥有点儿后悔,但,我们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抓小香猪的办法。
    我和馗哥蹲下来,馗哥晃着手里的手电筒,过了一会儿,有个小点儿的小香猪很好奇这个光,慢慢的走过来了,但,很小心,在产床底下,探个头又缩回去,身体不出来太多,馗哥慢慢的把光移到自己的肚子底下,姜还是老的辣,馗哥这回耐着性子,不动声色的蹲着,手慢慢的移到小香猪的高度,并不出手,在等机会,我也很紧张,不敢出声。小香猪试探了很久,我都觉得腿有点儿麻了,总算,小香猪大着胆子走出来了,馗哥电光火石之间,一下按住了小香猪,小香猪挣扎着,叫唤着,馗哥紧紧的按着不放手。用相同的办法,把那个大点儿的小香猪也抓住了,馗哥说,上次你反应快,我们扫不到你,这回总算抓住你了。蹲的脚麻,第三个就没有抓,我们去查看了放在地上的料槽,有小香猪吃过的痕迹,我们就不担心了。
    养殖员看到出来越来越多的小香猪,也在想办法抓小香猪,但,用扫把的办法确实整的大家满头大汗。可气的是这些小香猪根本不在乎,皮糙肉厚,随便整,它就是精力充沛的和你周旋。
    一天中午,刘贤德找馗哥介绍他新发明的办法,他说,我用袋子,把口张开,放到门口的墙角,放那里就不用管了。
    然后呢,然后呢,关键的来了,然后会怎么样呢?
    袋子里面非常暖和,这些小香猪太聪明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它们就钻到这个袋子里面了,在袋子里面睡觉。清晨,刘贤德静悄悄的进到圈舍里面,蹑手蹑脚走到袋子跟前,轻轻地把袋子提起来,小香猪就这样被抓住了。
    有人可能会疑问,小香猪那么机灵,要是看到你跑了怎么办?
    馗哥说,他也尝试了一下,也很容易抓到了,馗哥走到跟前,发现小香猪是头朝里面睡得,屁股露在袋子口那里,可能睡得太香了,你把袋子提前来的时候,它还没睡醒呢,袋子动了,它还迷糊着呢,眼睛都睁不开,在袋子里打了个滚儿,才猛然惊醒,但,已经被抓住了。
    很多人会觉得养殖是件枯燥的事情,没有乐趣可言,但,真的是没有乐趣,还是你没有发现乐趣的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04: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八九日20171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04: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零日20171003》

    中雨,11-16摄氏度。
    今天,第二批怀孕母猪开始转入产房。对于这些母猪而言,它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个陌生的环境,怀孕母猪对于这种陌生的环境,是比较担忧的,原始的本能告诉它们,这里可能是个危险的地方,母猪会有很长的时间来确定,这里是否安全。
    索性饲养它们的养殖员还是熟悉的,吃的东西还是熟悉的,很长时间,一切都是安全的,母猪慢慢的就会安静下来,不再惊慌,因此,当陌生人进来的时候,母猪因为安全的警觉性,还是会很快的站起来,观察动静。这个在生物学上面叫做应激反应,是诸多应激反应的一种。母猪的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度,就会造成流产或者早产,对于猪场而言是不利的一种反应。
    我有时候在想,现代化的工业饲养体系,人为的把养猪分成了很多阶段:空怀阶段,怀孕阶段,哺乳阶段,仔猪阶段,中猪阶段,大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饲养要求使用不同的饲料,关在不同的圈舍里面,猪一生当中就在这些不同的圈舍里面转来转去,吃着不同的饲料,后来,因为工业化养殖不可避免的出现的很多的疾病,导致工业化饲养要求不同的阶段需要预防不同的疾病,因此,在不同的阶段也必须使用不同的药物。对于具体使用什么药物,每一个猪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会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这些药物的流程设计的不同,也会反过来影响不同阶段转群的猪的大小和时间。
    分圈的意义之一,也许就在这里,为了更方便的添加药物,为了更好的调节动物营养,简化人为的饲养操作。因此,分圈是必须的,而应激是分圈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个结果之一。
    很多养殖户其实时很害怕分圈,分圈会导致怀孕母猪的意外流产,产前疾病的发生,等,以及育肥猪有一段时间不怎么生长,身体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饲料,猪的心理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的,这种应激会带来一定的营养消耗。但,应激一定是不好的吗?
    这就引发了一个争论,这么详细的分圈,究竟有没有必要?特别是育肥猪的分圈,还有学者主张分得更细一些,多用一个饲料,他们实验的结果似乎支持分得更细一些,会带来更快的生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争论?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国外的工业化饲养理论认为,在猪的整体育肥阶段,饲料当中的蛋白含量是逐渐下降的,长得越大,时间越久,猪对蛋白的利用率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如果配比过高的蛋白,身体利用不了,就会被白白的浪费掉了,饲料的整体性价比就不高,因此,猪越大,蛋白配比越低,配方就越便宜,貌似看起来育肥猪的成本下降了。
    我们也都知道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伴随着动物的长大,动物吃的越多,吃的营养越好,长的就越快,日增重实际上是越大的,也就是在猪的整个生长阶段,蛋白的配比含量应该是越来越大,或者持平的,而不是下降的,营养浓度越低,意味着猪长的越慢。
    有人会提出疑问了,这两个理论究竟谁对呢?其实,两个理论都对,它们分别应用于两种类型的猪。
    一种是当下的工业化饲养体系,因为重金属和抗生素的超量应用,动物越大,肝肾被破坏的越厉害,肝肾最后对蛋白的利用率就越低,因此,国外在观察到这一现象以后,分析得出这个结论,最后逐渐形成理论体系,指导养猪实践,并做了标准化养猪的详细的分群饲喂方法,以此来支撑这一理论的应用。翡翠湾技术中心提出的第二种理论,也是对的,健康的动物无论怎么吃,它的肝肾对蛋白的利用效率都会非常高,这个时候,营养越高,增重就越快,这个也是大巴山香猪技改以后,香猪的体重和屠宰率按照养殖员以往的方法判断总是失灵,最后的结果为什么总是超出大家的判断的原因之一。
    有人会问,大巴山香猪育肥阶段分的有多细呢?呵呵,不说,技术绝密。
    但,不同的技术体系之间,对于分圈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操作的。分的过细还是分的过少,并没有对错,能解决实际问题即可。
    既然分圈没有对错,那么,应激也不见得都是有害的,应激也是可以合理利用的,并非都是坏处。猪妈妈和猪宝宝经常更换环境,对于猪妈妈的泌乳,猪宝宝的生长都有很大的益处,应激是大自然给予动物的一个合理的处理陌生世界的反应,那么,让猪自己去探索世界,就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0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零日20171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08: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一日20171004》

    晴转多云,13-17摄氏度,中秋。
    今天测试无敌鸡,品种是当地的土鸡品种。
    半个月前,铁鸟的同学傻涛亲自来测试了一只无敌鸡,但,懒羊羊太忙,直接送了一只大公鸡,让他自己找个地方品鉴。傻涛想了想,决定还是带回家亲自炖了,但,路途遥远,开车也不是一天能到的,路上要住宿,傻涛想,不能饿着这个大宝贝了,得给水给饭,在宾馆里面,把鸡放开了,你没看错,是把鸡放开了!但,这个鸡是被拴着腿的,拴到什么程度?就是我们俗称的绊马索,就是绊着你的脚,不让你撒鸭子的跑。傻涛以前看到的视频当中,无敌鸡即使栓了绊马索,它的力气也是很大的,走来走去的,还是会把绳子挣开或者挣断,因此,在视频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断了或者开了绳子的无敌鸡到处跑。据懒羊羊介绍,别看绊着腿儿,只要天亮了,无敌鸡出去了就再也抓不到了,只有晚上回到窝里面的时候,才能抓住它。傻涛听说过这个无敌鸡的传奇故事,所以,无敌鸡腿上的绳子是万万不敢解开的。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比较戏剧化了,傻涛第二天醒来,要把无敌鸡装进盒子里,继续开车往家走,但,绊着腿儿的无敌鸡仿佛开启了无敌模式,开始了上天入地的折腾,它也是不想回去的,傻涛和这只无敌大公鸡的角力正式开始了,傻涛最初是低估了绊着腿儿的无敌鸡的飞行能力的,傻涛来抓的时候,无敌鸡一扇翅膀,很轻松的就飞过头顶了,傻涛抓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傻涛感叹,我现在知道了懒羊羊为什么要绑着鸡腿儿了,这个鸡体型这么大,我以为它飞不动呢,实际上,它不是飞不动,而是懒得飞。也就是无敌鸡平常是不怎么飞行的,但,它要飞,会怎么样呢?就像傻涛这次形容的,它不用助跑,也不用运气,两个翅膀轻轻一扇,就飞过你的头顶了,这样的无敌鸡有的是力气跟你斡旋。
    今天,我抓着这个无敌大公鸡,全身上下的把鸡摸了一遍,无敌公鸡的全身上下密布着密密麻麻的绒羽,长羽的长度也比一般的溜达鸡的长羽长得多,颜色非常的鲜艳。无敌公鸡的翅膀的外形跟一般的溜达公鸡的翅膀的外形明显不同,这个翅膀因为致密的绒羽和加长的长羽,非常宽大,看上去非常像鹰的翅膀,无敌大公鸡拍动起翅膀,给我的第一印象,它像一只鹰,而不再是一只鸡。展开翅膀,仿佛能够看到这个羽毛背后的飞行能力。
    鸡,当它不再是一只鸡的时候,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想,首先是精神的变化!
    这种精神的变化,一定得益于健康和营养的供给。工业化养殖(溜达养殖就更不用说了)提供的那点儿蛋白是无法供给这么多的羽毛的蛋白需要的,羽毛(角质蛋白)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
    如果不能够提供这么多的蛋白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就是傻涛说的,从羽毛的致密度和长羽的外形,就可以分辨出来是工业化养殖,等其它的养殖方式养出来的鸡还是翡翠湾养出来的鸡,二者之间的差别不是一点点,像工业化养殖,等其它的养殖方式养出来的鸡,在有限的营养当中,身体并没有多余的营养分配给羽毛,必然造成羽毛的生长发育不足,自然,羽毛是很稀松的,并不会特别的致密。
    那么,现在来看,这两种不同的羽毛的致密度,究竟能带来哪些不同呢?鸡拔毛的时候就见分晓了,工业化养殖,等其它的养殖方式养出来的鸡的羽毛是非常容易拔掉的,几乎不费什么力气;翡翠湾养殖的鸡,因为羽毛非常的致密,特别是绒羽的致密,导致了鸡羽毛在拔除的过程中,非常的费力。
    为什么费力?当你拔毛的时候,多拔一些鸡羽毛就会多消耗一些时间,水温就很容易变凉,鸡的毛孔就容易收缩,没有拔完的鸡毛,这时候拔起来就费劲了,鸡皮很容易弄破。傻涛拔了很久很久,但,鸡皮没有破,傻涛还曾戏言,我倒要看看谁能够拔羽毛的时候不破皮?!看来,傻涛被无敌鸡折腾的累并快乐着。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跟羽毛连着的鸡皮了,羽毛的致密度跟鸡皮的味道和口感有没有联系呢?工业化养殖,等其它的养殖方式养出来的鸡的鸡皮,我们做凉拌菜的时候,对鸡皮稍微煮一下,然后,过凉水拔一下,再吃,就是普通的鸡皮的味道,很软,很薄,感觉不到韧劲儿,很多人会觉得油腻,不喜欢吃鸡皮;翡翠湾的无敌鸡的鸡皮非常的厚,做的凉拌菜,非常的脆,有嚼劲儿,吃起来一点儿都不油腻,即使稍微炖煮的鸡皮,只要不是炖煮的时间特别长,也是韧性有嚼劲儿的,并不是那种软绵绵的感觉。
    大家可能都很关注,这二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有的。没有健康,没有丰富的蛋白供给,鸡皮深层的毛囊和毛囊腺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育,鸡的羽毛也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生长,而,毛囊和毛囊腺越丰富的鸡皮就会发育的越厚,才能让这么多羽毛稳定的附着在上面,自然,也就会生长出那么多致密而多姿多彩的绒羽。
    毛囊和毛囊腺的发育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鸡的羽毛的生长状况,鸡的羽毛生长的良好与否,都跟鸡皮及毛囊腺供给的营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鸡的羽毛的致密度和羽毛的生长状况,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一只鸡的健康和营养状况。
    我们看到很多的蛋鸡或者肉鸡,在疾病或者药物的作用下,或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很多鸡不是尾巴秃,就是脊背秃,有些快成了全身秃了,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些掉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鸡的屁股秃毛以后,因为屁股泛红,又会引起很多鸡追着叨它,就是从屁股后面开始叨,出血以后,鸡就越兴奋,过来叨的鸡就越多,最后,这只鸡会被活活的叨死,这个就是很多安全养殖的农场给鸡戴眼镜儿的原因之一。
    像鹰一样的无敌鸡,会不会成为翡翠湾未来的无敌鸡的健康和营养标准之一呢?我想,很多人可能不屑于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多营养白白的浪费在羽毛上面,在很多人眼里是傻子行为,但,你真的了解羽毛对于鸡而言有多重要吗?你真的知道没有了致密的羽毛,鸡的健康会受到什么影响吗?
    现在,我们用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个问题,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难道一只鸡就不能像鹰一样的活着吗?为什么我们华族不能像战士一样得活着呢?我想,这不仅仅是一只鸡的技术标准的问题,而是这种精神应该是翡翠湾战士的最高标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0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一日20171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0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二日20171005》

    中雨,11-16摄氏度。
    翡翠湾无敌鸡褪毛以后,打开了腹腔,我们看到了干净整洁的内脏,只有一点点脂肪,这个脂肪是深的黄褐色的,而不是浅的黄白色的,整个无敌鸡的腹腔里面也没有浅的黄白色的脂肪,这个就是无敌鸡和其它的鸡的区别之一。
    很多溜达鸡腹腔里面会有大量的浅的黄白色的脂肪,很少有这种深的黄褐色的脂肪,这些浅的黄白色的脂肪并不是优质脂肪,只是普通脂肪,几乎没有什么香味,口味敏感的人,吃这种脂肪会感到发腻。
    有人会直观的凭借着感觉问,这两种鸡(无敌鸡和普通溜达鸡)脂肪的颜色差距是色素沉积的结果吗?这两种鸡脂肪的颜色其实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反而跟色素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这个本质是两种脂肪的区别,深的黄褐色的脂肪,肉眼能看到存在于腹腔里面的数量很少,只存在于心脏的表面,鸡胃以及肠系膜的表面;而普通的溜达鸡,我们会看到,心脏,胃及肠系膜表面被大量的浅的黄白色的脂肪包裹了比较厚的一层,数量是比较大的。
    健康的鸡会在鸡皮及肌肉当中沉积这种黄褐色的脂肪,这个数量就会多得多,这种脂肪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保护这些内脏的,在遇到疾病或者其它的刺激的时候,快速给身体供给营养,用以保护这些内脏,即,它的特殊的作用,导致它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并且富含大量的营养,供给内脏,保护鸡的身体不发生大的伤害,这种优质脂肪实际上对于鸡的健康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但,同时因为它的优异的质地,富含营养沉积的浓郁的香味,决定了只有这种优质脂肪溶解到汤里面,鸡汤才会非常的鲜美。即,决定一锅鸡汤浓郁的香味和鲜美度的,就是这种深的黄褐色的优质脂肪。
    我们在普通溜达鸡的腹腔里面看到的浅的黄白色的脂肪,这种普通脂肪的数量很多,这种脂肪是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因为运动量不够,等原因造成消耗不掉,被身体转化为这种普通脂肪储存在体内,说通俗点儿就是肥膘,这种普通脂肪是因为营养摄入不合理或者因为发生疾病造成营养代谢紊乱产生的,这种脂肪因为是热量过剩的产物,没有什么特别的生理作用,时间久了,有些就会慢慢的沉积在肌肉的表层和里面,但,它在肌肉表层和里面的沉积并不均匀,会出现过度沉积的情况,会呈现出以肥膘的形式包裹肌肉的表层,看上去就是一大块儿肥油,也就是在普通的溜达鸡的肌肉里面有可能会没有肌间脂肪,或者即便是有肌间脂肪,也是这种普通的黄白色的脂肪,而不是深的黄褐色的优质脂肪,所以,里面并不会储存太多的营养,香味儿自然不足,即使普通的煎油,也闻不到什么香味,这种脂肪溶解到汤里,一方面溶解比较困难,我们可以看到炖了很久,普通脂肪依然可以成块儿的存在,另一方面,这种普通脂肪香味儿不足,导致鸡汤的香味儿和鲜美的味道并不浓郁,甚至闻不到香味儿,人们直观的感觉是,这样的鸡汤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油脂,原本应该更加香和鲜美才对,但,人们尝到的结果和自己想的是不一样的,人喝到这样的鸡汤反而感觉没有多少香味儿和鲜美的味道,甚至有些油腻,很多人可能一直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个就是优质脂肪和普通脂肪在味道上的差异。
    实际上,优质脂肪并不是普通脂肪通过增加色素就能获得的。因为不同的脂肪生理机能的不同,导致营养合成的方式是不同的,你只有达到了这种优质脂肪的合成要求,身体在健康的情况下才会合成出来这种优质的脂肪,合成的多少,跟健康和营养有着极大地关系,反过来,这种优质脂肪实际上对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普通脂肪则不具有这个作用。
    我们解剖病鸡,观察鸡体内的这种优质脂肪的剩余多少,是可以判断这只鸡病了多少天的,以此来判断有些疾病。
    这种优质脂肪合成的越多,鸡汤的味道就越加鲜美,鸡汤的香气也就越浓郁。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做安全养殖的,以为鸡只要溜达了,只要多吃草,肚子里有一大块儿浅的黄白色的脂肪,这个鸡的味道就会异常的鲜美,香气就会足够的浓郁,但,消费者实际吃起来,可能跟消费者想象的差距很大,而且,有些鸡吃起来甚至会有食之无味的感觉。
    实际上,肌间脂肪也有区别。究竟是优质脂肪还是普通脂肪沉积在肌间,还是二者都有,根据鸡的具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肌肉当中的这部分脂肪,我们的肉眼真的不好分辨,但,我们平常吃鸡翅,鸡脖子,鸡小腿肉,等等这些部位,会觉得鲜嫩多汁一些,但,香味儿并不是特别浓郁,就是因为肌肉当中沉积的是普通脂肪,而不是优质脂肪。
    普通的溜达鸡,我们听到宣传的时候,都是鸡肉鲜嫩多汁,等等的词汇来描述溜达鸡肉,消费者延伸的想法,就是这样的鸡肉,吃起来一定很香,有那种鲜美的味道,但,我想大家吃到的溜达鸡,不论是炖鸡汤,还是炸鸡腿儿,还是煎鸡翅,还是做烧烤,好像都没有这种味道和感觉,或者说,很少能吃到这种味道和感觉,为什么?就是肌间脂肪的区别。
    那么,当下的消费者的体验是什么呢?
    消费者很想通过一种做菜方式,在吃一个完整的鸡的时候,不留下那么一点点遗憾。这么多年来,美食界根据鸡的品种,做菜经验以及饲养方式,来判断这个鸡究竟怎么吃比较好,这种好吃可能跟我们想的好吃不是一个概念,大厨知道鸡身上有些特定的部位做某道菜的时候,可能是个败笔,但,这个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鸡胸肉和鸡背肉是做某些菜的上等原料,但,在炖鸡汤的时候,这块儿肉吃起来就非常的柴,而且肉粗色白,无论是色香味,都是最大的败笔,实际上对于这道菜来说,大厨的建议就是喝汤,不建议吃肉,就菜的整体体验而言,是一道并不完美的菜,这对消费体验而言,多少还是有点儿遗憾。
    那么,究竟能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喝汤吃肉两不误呢?答案是可以的。
    傻涛亲自炖的酒香无敌鸡(茅台酒炖的啊),就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鸡胸肉肉质细嫩,有淡淡的粉红色。
    如果我们不能够让鸡肉产生这种优质的脂肪,那么,无论你采用什么饲养模式,运动模式,甚至一些高科技模式,养出来的鸡是不可能有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味道的,这种味道只能存在于消费者的幻想当中,可能就是美食节目展现给观众的一个噱头。
    这个就是翡翠湾一直强调的,时安全养殖的生产端无法打开市场的一个认识误区,也是现在的很多通路商逐渐认识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无论你采用的养殖模式多么安全,多么高端,如果味道和口感不好,那么,这个产品是不具有消费者的认可度的,通路商是不会去做这个产品的,滞销对于生产端而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很少很少,对于美食的认知也还很少很少,翡翠湾不但要做一个安全优质的产品,还要做一个美味的产品,美味的关键点在哪里,翡翠湾的技改方向就在哪里,依托美味的技改也必然成为翡翠湾的最终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09: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二日20171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3: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三日20171006》

    中雨,10-14摄氏度。
    翡翠湾无敌鸡的肌肉,每一块儿肌肉的颜色和质地是不同的,不论是鸡胸肉的淡淡的粉色,还是腿部的每一块儿腱子肉都有不同的颜色,有深红,浅红,粉红,等等,加上筋膜,优质脂肪,纵横交错在一起,有点儿像花岗岩的模样,五彩斑斓的,鸡身上的每一块儿肌肉都非常的好看,这些肌肉摸上去非常的弹手,可以感受到运动的力量。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鸡肉(包括溜达鸡)都基本是一个颜色,为什么无敌鸡的肌肉有这么多的颜色层次?这个答案,大家随着我的讲解,慢慢的就水落石出了。
    鸡腿在剃下来以后,会有透明的泡沫状的胶质渗出,这种胶质就是胶原蛋白,它也存在于肌肉当中,但,消费者很少能在普通的溜达鸡身上见到这种胶质,且,胶质以这种快速的方式渗出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渗出这么快?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分割鸡肉的时候,手抓着鸡肉,不可避免的会对鸡肉造成挤压,轻轻的挤压,肌肉间丰富的胶质就出来了,这些都是美容的好东东,大家分割的时候,一定要轻点哦。
    我们在分割出来整块儿鸡腿以后,第一次看到了在腿部肌肉的横断面上,有深的黄褐色的脂肪出现,这种优质脂肪的出现,就标志着腿部的肌纤维上富集了大量的优质脂肪,加上大量的胶原蛋白,脆弹的筋,不但可以吃出来香味儿和鲜美的味道,且,肯定胶质丰富,满口溢香,筋的弹牙,我想,这块儿鸡腿肉没有不喜欢的。而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鸡腿肉(包括溜达鸡)颜色基本是一致的,没有那么明显的颜色层次和质地,肉质也软塌塌的,摸起来没有很明显的弹手的感觉,由于没有充裕的肌间优质脂肪,胶原蛋白,所以,在肌肉和肌肉之间也就不存在深的黄褐色的脂肪,渗出的胶原蛋白,这样的肌肉吃起来香味儿和鲜美的味道并不明显。
    现在大家可能会明白了,为什么无敌鸡的肌肉颜色层次这么多。因为,不同的肌肉运动和功能的不同,在这些肌纤维上附着的优质脂肪,普通脂肪,胶原蛋白,等等营养物质的不同,这些营养物质因为不同的颜色,在肌纤维上交替混合附着在一起的时候,就造成了这种丰富的颜色层次,去掉鸡皮,我们看整只无敌鸡的时候,用五彩斑斓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
    市面上的工业化养鸡(包括溜达鸡),因为健康和营养供给不够,并不会在肌纤维上富集这么多的营养,也自然就没有这么丰富的颜色层次。
    再看无敌鸡翅的位置,鸡翅上的肌肉异常的发达,无敌鸡的鸡翅比普通的鸡翅要厚的多,特别是翅膀和躯体的连接处的肌肉,像个小馒头一样的鼓起来,能锻炼出来这样的肌肉,绝非普通的溜达鸡八个月的时间就能锻炼出来的。
    很多人会疑问,难道还有比溜达更高级的运动方式?在自然界里面,自由的溜达难道不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这个就是无敌鸡最无敌之处,就在于每天的活动量。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安全养殖的雏鸡在育雏室里面溜达,这种溜达有点儿像散步,雏鸡的奔跑能力不够,而无敌鸡在刚接回来的时候,在健康和营养的调理下,很快就开始像高速摄影机里面的汽车一样,飞速奔跑,每只鸡腿上就像装了个小马达一样,白天根本就停不下来,你什么时候去看,它都在到处跑,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永远不知道累。这种类似职业运动员的锻炼,才能出来异常发达的肌肉,而不是在地上散散步,溜达溜达就能出来这么好的肌肉。
    有人会问,这样的肌肉难道不粗硬吗?说句实话,靠药物催出来的肌肉是真正的粗硬且没有弹性,并且因为药物和疾病造成肌间脂肪沉积的很少,吃起来就是那种柴柴的感觉;靠自然锻炼出来的肌肉真的细嫩且有弹性,因为健康和营养供给充足,肌间脂肪和胶原蛋白沉积的很好,吃起来鲜嫩多汁,满口留香。
    同样是瘦肉,翡翠湾和工业化养殖模式(包括溜达鸡)区别有时候不是一点点,而这些区别,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是否值得,那就看大家的看法了,有人觉得不值,就让鸡溜达一下就行了,其它的靠天地和鸡的造化,有人觉得值,愿意付出心血和汗水,做出经典。
    有人会问,既然安全养殖模式的区别那么大,那么吃起来会有很大的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问大家吃溜达鸡,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是不是吃起来的时候,感觉差点儿味道?差什么味道呢,差什么味道呢?是不是很多溜达鸡吃起来,比较寡淡一些,缺乏一种厚重(醇厚)的味道,而这种醇厚的味道怎么才能饲养出来?很多人知道,只有岁月才能积累出这种醇厚的味道,但,当下的溜达鸡的养殖模式,通过岁月又不能积累出最醇厚的味道?为什么?因为岁月在鸡肉中积累的并不是时间,绝对不是时间,而是营养。在漫长的岁月中,如果没有丰富的营养供给,仅仅是通过消耗时间,是获得不了这种醇厚的味道的。
    醇厚的味道的基础,一定是大量的营养,身体通过一种奇妙的转化,让这种醇厚的味道自然形成,我们在美食品鉴的时候才会真切的体会到岁月在一只鸡身上的变化,才能真切的体会到时间的味道,体会变化,体会岁月,体会每一个翡翠湾产品在时间的长河中如何走向醇厚,不仅仅是味道的醇厚,还有文化的醇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三日20171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8: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四日20171007》

    小雨,10-13摄氏度。
    翡翠湾无敌鸡已经开始下蛋了,但,落窝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母鸡开始孵化小鸡,懒羊羊有意识的让一只母鸡孵化小鸡。懒羊羊由于经验不足,一方面没有进行受精蛋的鉴别,另外一方面也没有对孵化地点安装保护措施,有些蛋没有孵化出来。母鸡孵化的时候,被周围的野猫盯上了,在孵化的过程中,母鸡离开吃东西的时候,野猫把刚出壳的小鸡叼走了,最后就剩下了一个小鸡,母子形单影只,看着怪可怜的。
    在母鸡产蛋的过程中,对母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饲料当中的营养物质,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能量,等等,这些营养物质直接决定了鸡蛋的质量和母鸡的体质,对于雏鸡早期的生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无敌鸡下的蛋,质量究竟怎么样?懒羊羊在无敌鸡测试的时候,他以前留下的老母鸡,也经过健康和营养的调理,每天都在产蛋,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双黄蛋,我们在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测试了这个鸡蛋,蛋黄和蛋清一共有三个明显的分层。
    其中,蛋清非常的特别,包裹着蛋黄的外层,出现了一个非常粘稠的胶质蛋清团儿,颜色和质地跟外层的蛋清团儿明显不同,颜色要更深,粘稠度更高,在水平晃动下,这个蛋清团儿并没有散开,而在这个蛋清团儿的外面又包裹了一层粘稠的蛋清团儿,颜色要略淡,粘稠度略粘稠,在水平晃动下,也散不开。蛋黄的颜色非常的深,坚挺,看上去晶莹剔透。
    有人会问,为什么市面上很难见到这样分层的鸡蛋,这样的分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那么,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鸡蛋究竟是怎么在体内形成的,大家听完了,也就知道一个完整而健康的鸡蛋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三个分层,等等的问题。
    母鸡的生殖系统主要是由卵巢和输卵管(禽类的输卵管的不同部分因为功能和结构的不同,会出现类似子宫及产道的部分,但,总体还是称为输卵管)这两个部分组成,鸡蛋也就在这里形成。卵巢主要是形成卵黄,当卵黄形成以后,会脱离卵巢,一般一次只能形成一个卵黄,但,摄入营养丰富的情况下,会有两个卵黄同时脱落的请,这个在刚开产的青年鸡比较多见,青年鸡因为身体的营养储备好,性腺分泌旺盛,卵巢会出现两个卵黄同时形成脱落的情况,这个就是双黄蛋。
    但,懒羊羊的老母鸡出现了有意思的情况,原本这个老母鸡在没有调理之前,也下着蛋,只是普通的鸡蛋,但,经过健康和营养的调理以后,身体的营养达到了要求,也下起了双黄蛋,而且数量还不少,所以,下双黄蛋并不是青年鸡的特权,老母鸡只要条件达到了,也会下双黄蛋,这个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继续说鸡蛋的形成,卵黄形成以后,在输卵管的前端会有一个伞状的漏斗,这个漏斗就是用来接住跟卵巢分离的卵黄的,如果鸡生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伞状漏斗打开的不好,鸡受到惊吓等原因,会造成这个卵黄掉入腹腔里面,引起腹膜炎死亡。
    那么,母鸡怎么保护自己不受这种伤害呢?
    我们有时候在撵鸡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母鸡张开翅膀跑的跑的,突然一下收住翅膀,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像施了定身法一样,定在那里了,你怎么抓它,赶它,它都不走也不动,这个时候,有经验的养殖户就知道了,这个母鸡的卵黄要脱离卵巢了,这个时候就要尊重它的判断,不要管它,等卵黄掉入伞状漏斗里面,它就会自己慢慢走开了。动物很聪明的。
    小小的卵黄,沿着输卵管往下走,走到了一个叫做膨大部的地方,这里会分泌很多的蛋白质,也就是形成蛋清的地方。主要分泌蛋白质的部位在膨大部的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从膨大部的顶端和漏斗连接的位置开始,顶端输卵管膨大部的细胞就开始分泌蛋白质和少量的水分,蛋黄在这里会被这层蛋白质包裹,在不断地旋转过程中,被层层包裹,因为这里的细胞在健康的状态下只分泌的极少的水分,所以,这些蛋白质就会非常的粘稠,甚至成为胶状,这个就是卵黄外层的那个蛋清团儿,就在这里形成了。到了膨大部的底端的时候,这个部位也分泌的蛋白质和少量的水,蛋白质继续包裹着蛋黄和那层蛋清团儿,在不同的时间段儿形成的胶状的蛋清团儿,融合到一起的难度是很大的。那么,我们看到鸡蛋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明显的三层分层,实际上就是在这里形成的。
    如果母鸡发生了输卵管炎或者其它的疾病,输卵管就会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出现炎症,水肿,细胞代谢就会出现紊乱,细胞分泌的过程当中蛋白质和水分的比例就会失去平衡,导致水分过多,蛋白质过少,并且会夹杂有一定的病毒,细菌及其炎性分泌物,等等,这些物质就会稀释掉蛋清团儿,使得蛋清团儿变得稀薄,两个蛋清团儿在水分比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融合,它们之间的分界就不明显了,甚至完全融为一体了,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都是这种鸡蛋清。
    这种情况发生在夏季的时候,鸡的饮水量骤然升高,势必影响母鸡的采食量,导致营养摄入不够,母鸡产蛋所需的营养不够,但,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蛋,必须要保持一定的体积,只能大量的分泌水分,用以填充蛋黄和蛋清里面蛋白质缺乏形成的空缺,因此,到了夏天,养蛋鸡最头疼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粪便太稀(原本亚健康的母鸡,因为喝水过多,造成水盐代谢紊乱),一个就是鸡蛋容易散黄。很多做安全养殖的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推卸责任说,安全养殖的蛋鸡,夏天下蛋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自然现象,云云。
    这个是真的吗?翡翠湾为什么要放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测试呢?就是要证明,鸡蛋散黄跟夏天没有关系,母鸡拉稀跟夏天也没有关系,一切都是健康和营养供给造成的。懒羊羊的无敌鸡夏天的粪便一样很干燥,鸡蛋有着明显的三层分层,蛋清非常的粘稠,这些难道也是夏天造成的吗?
    又跑远了,我们继续说鸡蛋的形成,鸡蛋(卵黄和蛋清的结合体)继续往下走,走到了子宫里面,(实际上对于鸡而言,子宫也是输卵管的一部分),在子宫里面就会产生很多的子宫液。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分泌子宫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在卵黄和蛋清形成混合体的时候,它们形成的体积并没有那么精确,壳膜的形状是固定的,那么,它在进行包裹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空隙,即,生物再精确,也不可能达到壳膜和卵黄蛋清的混合体完美匹配的程度,这个是会留下空间的,这个空间如果没有液体进行填充,那么就会有空气进入,到这里就很关键了,如果鸡蛋里面混入了大量的气体,蛋清很容易发酵变质,对于孵化小鸡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我们这个时候,就会注意到在打开鸡蛋的时候,最外层的蛋清团儿的粘稠度,从内向外是逐渐下降的,这个就是填充的子宫液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往蛋清团儿里面渗透的结果。我们打开的完整而健康的鸡蛋内部就是这个样子的。
    继续往下说,子宫里面会形成鸡蛋的内层壳膜,就是那层很薄的软膜,这层软膜包裹住了蛋黄和蛋清。如果子宫里面也有了炎症,壳膜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附着有粘液(可能是炎性渗出物,等)的壳膜,就容易粘在蛋壳上面,内层的蛋清卵黄也会粘在壳膜上面,有时候我们打鸡蛋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些壳膜的内壁附着有卵黄,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用肉眼观察壳膜的时候,是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的,只有在我们剥熟鸡蛋的时候,壳膜很难剥离,才会感知到。
    带着壳膜的鸡蛋,顺着输卵管继续往下走,到了产道,这里就会形成坚硬的蛋壳以及表面的保护膜,用以保护鸡蛋不受病菌的侵害,母鸡如果生病,蛋壳的形成受到干扰,那么,就会产生畸形蛋,等,如果母鸡缺钙,那么,就会产生沙壳蛋,软壳蛋,等,如果有炎症,脓血就会跟蛋壳一起生成,使得鸡蛋表面带有脓血,等等。
    至此,一个完整的健康的鸡蛋就形成了,我们也通过这个过程看到了很多有问题的鸡蛋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我们也就清楚了只有健康的鸡,在营养供给充沛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健康的鸡蛋,鸡不健康,营养供给不充沛,都不可能诞生完整而健康的鸡蛋,就更谈不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鸡蛋了。
    记得,老傣问过我一个问题,大意是,大家都说鸡蛋不论大小品种,鸡蛋的营养价值都差不多,这个结论对不对?
    我的回答是,这句话并不全对。但,当下的技术水平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大家养出来的蛋鸡下的蛋,营养价值也就差不多,如果是不同养殖水平的鸡蛋之间,它们的营养价值就要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8: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四日20171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8: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五日20171008》

    小雨,10-13摄氏度。
    这几批测试的无敌鸡,从出壳到长大200天,均没有发生球虫病,在健康和营养的调理下,无敌鸡一直处于无病的状态,这个是翡翠湾技术测试的初步成功。
    当然,对于现代化的种鸡场来说,本身的疾病及营养问题,造成发育畸形的弱雏还是有很多的,这种弱雏要想把它们喂活,难度是很大的,但,就养鸡行业,最难预防和治疗的球虫病来说,当下的测试是成功的,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做支撑。
    球虫病究竟能不能预防?球虫的治疗究竟能不能不用抗生素?这个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自从工业化养鸡以来,球虫在养鸡场的爆发就没有间断过,造成的损失也是触目惊心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大家防不住球虫病。我们只有知道了为什么防不住,才能更好地预防球虫病。
    这个世界,是不存在无球虫的地方的,自然界的土壤里面,圈舍的地面,尤其是爆发过球虫病的养殖场,等等很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球虫卵。无球虫卵的世界是没有的。我们预防球虫病,必须要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不要去思考没有球虫的圈舍或者自然界。
    球虫的寄生部位,在肠道里面。不同的球虫,对于肠道,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在一个健康的鸡体内,球虫卵是有的,但,并不一定会发生球虫病。球虫病的爆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了,但,球虫病不一定会爆发,为什么?因为最重要的是,肠道必须要受到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免疫屏障被破坏了,才能为球虫附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上面,提供条件,也就是说,肠道里面出现了异常,肠道的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个时候,肠道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被破坏了,球虫在肠道上皮细胞定植的几率就提高了。如果我们提供一个稳定的肠道内环境,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稳定的保护屏障,那么,球虫的发病率实际上是很低的。这个是预防球虫的关键点。
    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哪里做错了,导致几乎每一批鸡都发生了球虫感染?甚至有专家学者提出来这样的结论:无抗养鸡可以不用其它的抗生素,但,球虫药非用不可。
    那么,究竟是哪里做错了呢?我们在哪个阶段破坏了肠道的内环境呢?
    大家自己排查就可以发现,做安全养殖的很多农场主,因为没有技术,在育雏阶段,不敢自己配料,都是使用知名饲料厂的育雏料,这些饲料当中就会添加有抗生素,甚至抗球虫药物,雏鸡在吃了这种饲料以后,肠道内环境是很快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的,这些抗生素和抗球虫药物虽然不是按照治疗量添加的,但,预防的量也是很大的,吃的时间久了,它本身的毒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对肠道菌群以及肠道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导致球虫感染甚至大面积暴发的。
    我们分析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养殖场球虫病在育雏阶段的爆发,都不是在出壳后的早期爆发的,而是在中后期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但,过了育雏阶段呢,很多做安全养殖的,就不再用饲料厂的饲料了,而是自己给鸡喂点儿玉米,豆粕,麸皮这类的粮食作物,这个时候,大家不知道发现没有球虫的发病率就要低很多了,甚至给的营养好点儿的养殖场,都看不到感染球虫的情况。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反差?是鸡大了,不容易得球虫吗?
    是因为鸡脱离了饲料厂的饲料以后,它就脱离了抗生素的影响,饲喂的食物非常稳定,鸡的肠道内环境就变得非常的稳定,肠道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在这个时候发挥了真正的作用,对于肠道的球虫以及其它的病菌起到了非常好的防御作用,摄食的球虫卵在肠道的稳定的内环境里,是不会感染肠道上皮细胞的,或者有感染也是很少的,并不至于大面积的爆发,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个是大自然馈赠给这个世界的动物的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我们如果不善加利用动物自身的保护能力,只能是越干越忙,越忙越做不好。与其研究抗球虫药物,不如多研究这个保护屏障。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肠道免疫的学说,认为肠道也是一个巨大的免疫器官,或者起到了类似免疫器官的作用,并把这种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做安全养殖,要有技术力。预防球虫病,首先就是从育雏自己配料开始,一定要避开抗生素的影响,尤其是很多毒性大的药物的影响,以及避开很多对肠道内环境以及肠道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产生破坏作用的药物,然后,再做好通风,降温,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等等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则,预防球虫病,我想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9: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兽医生《决战大巴山@香猪日记:第一九五日20171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5 10:43 , Processed in 0.0385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