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铁鸟

德玮@西域记《20160718-122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国*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斯文*赫定,
英国*皮特*傅勒铭(007原型)瑞士*艾拉*凯瑟琳*梅拉特(麦雅)
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先后到达过(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季@1954年《柴达木@小唱》

辽阔的戈壁望不到边,
云彩里悬挂着昆仑山。
镶着银边的尕斯湖呵,
湖水中映照着宝蓝的天。
这样美妙的地方哪里有呵,我们的柴达木就像画一般。
黄河长江发源在昆仑,
柴达木井架密如林。
油苗遍地似春草,
风吹油味遍地香喷喷。
这样富饶的地方哪里有呵,我们的柴达木是个聚宝盆。
工业化的祖国要血液,
无数的飞机汽车要食粮。
愿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年轻人呵,
柴达木正是大显身手的好战场。
这样理想的地方哪里有呵,柴达木是我们光荣的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尕斯,是一片平坦的盐碱滩,较为准确地说,是海拔2750米的一处低地。这片盐碱滩的北面,有一个@尕斯库勒湖。湖的四周长约48公里,其形状像一颗豆子,湖水很浅。从我们走过的南岸看去,离岸几米远的水深只有六七厘米。水中盐分很高,冬天也不上冻。湖底有很厚的盐层,其中一部分从岸边也能看出来。盐层露出来的地方,当然完全不长植物,从远处看,好像被冰雪覆盖一般。在盐分少的地方,尤其在泉水边以及泉水浇灌的沼泽地上,长着浓密的沙拐枣树丛。草本植物,除了@芦苇 @羊茅,还有@鸭茅,形成一片丰美的草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828f501000asv.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1935年06月,007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原型(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皮特*傅勒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湖)畔野炊。
    拍摄者:法国《小巴黎人报》记者*艾拉*凯瑟琳*梅拉特(麦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席勒《走近尕斯@让我欢喜让我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828f501000asv.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茫崖《@茫崖镇》

    汉代,(茫崖)一带属@若羌国,(羌人)在此活动。
    西晋时期,(鲜卑人)西迁至(柴达木盆地)一带。西晋@成和四年(320),鲜卑人统一@海西诸羌,建立@吐谷浑国,境内(尕斯)一带属吐谷浑。
    唐@咸亨元年(670)吐蕃占据吐谷浑,在(尕斯盆地)屯兵驻牧,持续了二百余年。
    北宋@天圣六年(1028)党项人攻破@甘州回鹘,数万(黄头回纥)南下,越过祁连山,(尕斯草原)成为其主要牧场。后属西夏@沙州路。
    元@元统元年(1333)设(曲先达林)元帅府,封(卜烟帖木儿)为@宁王,镇守尕斯地区。
    弘吉剌*朵儿只班,成吉思汗的岳父(特薛禅)之裔孙,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
    01. 《明朝*北方游牧民族*大事年表》至正三十年*洪武三年(1370)八月,明置朔州卫.元高昌王和尚,岐王桑哥朵儿只班,率部降明。九月,元宗王札木赤,降明。明设宫山等处军民千户所。
    02. 《明史@傅友德》洪武五年(1372)六月戊寅(7月3日)军至兰州,傅友德率骁骑五千,直至西凉,击败元将失喇罕。追至永昌,又击败元岐王朵儿只巴,俘获其辎重驴马十余万。
    03. 《明史@熊鼎》洪武八年(1375)西部朵儿只班率部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
    04. 《庚申外史》至正七年。徵处士张枢,不至。朵儿只班为右丞相,贺太平为左丞相。
    明@洪武七年(1374)卜烟帖木儿降明,朝廷将其属地分为@阿端部 @阿真部 @苦先部(@曲先)@贴里部,四部。
    洪武八年(1375)卜烟帖木儿遣使朝贡,朝廷封卜烟贴木儿为安定王,设@安定卫 @阿端卫 @曲先卫(@苦先卫)三处指挥使司。阿端卫的活动中心,即在(茫崖)一带。
    后来,三卫被(朵尔只巴)侵袭,部众窜亡。阿端卫废除,曲先卫并入安定卫,居@阿真地(尕斯库勒湖@东南)。
    永乐四年(1406)复置@阿端卫 @曲先卫。曲先卫的治所,在@药王滩(尕斯库勒湖@西南)。
    同年,安定卫迁居到@苦儿丁。
    洪熙年间,阿端卫被安定卫合并。
    弘治年间,安定卫被蒙古劫掠灭亡。
    正德七年(1512)曲先卫为青海蒙古亦不剌等所逼,部众散亡。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东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率部进入西海,占据曲先卫。
    @阿端卫 @曲先卫 @安定卫,在明朝,合称@撒里畏兀儿。
    清@顺治二年(1645)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统一(唐古特)四大部落后,(尕斯)一带为其右翼牧地。
    康熙年间,清廷在@尕斯(尕斯库勒湖@以西)屯兵,防范@准噶尔,尕斯and成为军事要塞。
    雍正三年(1725)属海西蒙古@西右中旗(@台吉乃旗)尕斯陶海的牧地。
    民国六年(1917)属都兰理事。
    民国十九年(1930)属都兰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通新设治局。
    民国三十年(1941)属哈萨克西部设治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复属都兰县。
    1953年,属(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炜《格尔木的哈萨克人:一则轶史》

    @格尔木,最早的行政名称@叫: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成立于1954年06月。
    阿尔顿曲克,是哈萨克语(金峰)之意。
    格尔木市区,最早形成的一条主干道(金峰路)得名于此。当时,(海西州)的全称@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区。
    直到1984年,(哈萨克族)才从繁长的州名中消失。那一年,寓居格尔木的哈萨克族,集体返回新疆。直到2002年,当年部分返疆的哈萨克,又赶着牲口回到格尔木。这段迁徙史,之于1949以后的中国民族史,是一段绝无仅有的特例。关于1984哈萨克返疆的原因,诸种记载大多语焉不详。https://www.douban.com/note/2001909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设@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这是西域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人在西域建政以前,西域有一些游牧民族,出现了一些@城邦式国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国家。所谓@西域三十六国,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六个)@村镇 @部落,每个(国)有几百人,几千人,最多几万国民。国与国之间,是@山岭 @沙漠 @荒地。国与国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汉人来到这里,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往这里移民。当地土著称中原来的人为汉人。中原朝代几经变更,在西域,一直称中原人为汉人。
    汉人统治西域之前,这里的游牧民族,主要是@羌人 @赛人。
    羌人是蕃人(藏族)的先祖,来自中原,是炎帝的后裔。炎黄两族融合时,一部分炎帝子孙未与黄帝子孙融,向西移民,形成羌族。羌人是我国西部各民族的祖先。
    赛人发源于欧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逐渐融于西域各民族,保留下来的人数很少。现在的塔吉克人,自称是赛人的后裔。
    维吾尔人的祖先,是@东突厥。东突厥人的祖先是@匈奴。汉人统治西域时,匈奴人还在@西伯利亚。回纥人来到西域建政,是唐@天宝三年(774),比汉人来西域and晚一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19: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域@三十六国:@南道十国 @北道十二国》

    01. 乌孙国
    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于今(伊宁)市附近,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地区。立国君主@猎骄靡乌孙国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五世纪为(柔然)所灭。
    02. 龟兹国
    又称@丘慈 @邱兹 @丘兹。古来为西域出产铁器之地。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汉@西域都护府,就设在@龟兹。公元11世纪末,回鹘的喀喇汗王朝and改宗伊斯兰教,对(西域诸佛国)发起了旷日持久的圣战,and对龟兹佛教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
    03. 焉耆国
    又称@乌夷 @阿耆尼。在今巴音郭楞州(博斯腾湖)畔,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清朝时,大批回教徒迁入。
    04. 于田国
    也作@于阗,又称@扜弥国,维吾尔语称@克里雅。在今新疆和田地区。
    05. 若羌国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古代羌民的聚居地。在现巴音郭楞州若羌县东南,离古阳关最近。若羌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相当于两个浙江省。@楼兰古城 @米兰古城 @海头古城。
    06. 楼兰国
    后改名@鄯善国。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
    07. 且末国
    《汉书》里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志。又名@车尔臣 @卡墙。维吾尔语称@恰尔羌。唐@贞观十八年(644)玄奘自印度取经回国经且末。唐@上元三年(676)且末郡改为@播仙镇,属陇右道沙州。唐贞元年间至大中四年(785-850)吐藩占据且末。清@光绪十年(1884)设新疆省且末县治。今属巴音郭楞州@且末县。
    08. 小宛国
    丝绸之路(南道)之南的小国,汉朝时有人口1050人。位于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南部山区,确地不详。
    09. 戎卢国
    今(民丰)县内。《汉书》记载,该国约有1600多人。
    10. 扜弥国
    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人数最多,有两万多人。在今和田地区(策勒)县东,and已被沙漠所淹没。
    11. 渠勒国
    现和田地区(策勒)县南,已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淹没。
    12. 皮山国
    东汉时,被(于阗国)吞并,后又复立。三国时,为@皮穴国,北魏时,为@蒲山国。《西域图志》作@皮什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作@皮什雅。隋唐皆属@于阗。在今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尚有汉皮山国城墟,当地人叫@破城子。
    13. 西夜国
    又名@漂沙。西汉时,其王在@呼犍谷。《汉书》载:有四千人,其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东汉末,被(疏勒)所并。北魏时,国名改称@悉居半。唐代,称@朱俱波 @朱居。在今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14. 蒲犁国
    汉时有5000人,在今新疆与阿富汗边界的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与叶县)之间。史书记载,这里的居民,是华夏族(番禺氏族部落)帝舜的后裔,属羌族。
    15. 依耐国
    在今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依耐,蒲犁)两国虽小,但,是汉唐以来的东西交通要道。唐玄奘从天竺(印度)取经回国,取道于此。
    16. 莎车国
    一作@渠沙。《唐书》称之为@紧馆,元称@雅尔宥,明称@叶尔钦,清称@叶尔羌,维吾尔人称@叶尔奇木。现在是@喀什市
    17. 疏勒国
    玄奘《大唐西域记》:疏勒国号的正音,应该是@室利讫栗多底。疏勒这个名称是以讹传讹。疏勒在隋唐时期是佛教圣地,现为回教都市。在今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18. 尉头国
    尉头是(西域@北道十二国)中的游牧民族,汉时有2300人。由于是游牧民族,故王治无定处。分布在今(托什干河)中游以南地区,大致在(阿克苏@乌什县、喀什@巴楚县)一带。
    19. 温宿国
    汉时有8400人。王莽时,姑墨王杀温宿王,吞并了温宿国。在今阿克苏和温宿县一带。
    20. 尉犁国
    汉时有9200人。在今巴音郭楞州首府库尔勒南(博斯腾湖)畔,后被焉耆吞并。现设有(尉犁)县,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所在地。
    21. 姑墨国
    唐时称@跋禄迦。唐朝设@姑墨州,是龟兹都护府的一大重镇。在今阿克苏地区(拜城)一带。
    22. 卑陆国
    汉时有1300人。分布地区为今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市(阜康)县北。
    23. 乌贪訾国
    今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24. 卑陆后国
    汉时有1137人。在卑陆国西,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现昌吉地区(阜康)县东。
    25. 单桓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中,人口最少的一个,194人。在今乌鲁木齐市@西北郊。
    26. 蒲类国
    汉时人口2032人。位于西域东北部,北接匈奴。于今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7. 蒲类后国
    汉时1700人,位于(蒲类国)以西,北接匈奴。于今哈密与昌吉交界地。
    28. 西且弥国
    在(呼图壁河)至(纳斯河)以南一带。于今克拉玛依市(乌苏)县东南。
    29. 东且弥国
    汉时有5000人。游牧部落,国都无定所。于今(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一带。
    30. 劫国
    汉时有500人。在(卑陆后国)西。于今乌鲁木齐北。
    31. 狐胡国
    汉时有264人。于今乌鲁木齐东南,吐鲁番西北。
    32. 山国
    游牧部落,无固定的国都。游牧区域为(博斯腾湖)以北(焉耆至吐鲁番)一带。
    33. 车师前国
    又名@姑师。位于今@吐鲁番市。今吐鲁番@交河故城,就是@车师国遗址。
    34. 车师后国
    位于(车师前国)西北,今乌鲁木齐市一带。乌鲁木齐是清朝收复回疆后新建的@汉城。
    35. 车师尉都国
    现(吐鲁番)东南。
    36. 车师后城国
    现昌吉地区@奇台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2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域@三十六国:@南道十国 @北道十二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2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迁《史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李纲上》

    未几,有诏欲幸东南避敌,纲极论其不可,言: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一旦委中原而弃之,岂惟金人将乘间以扰内地,盗贼亦将蜂起为乱,跨州连邑,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况欲治兵胜敌以归二圣哉?夫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暂议驻跸,乃还汴都,策无出于此者。今乘舟顺流而适东南,固甚安便,第恐一失中原,则东南不能必其无事,虽欲退保一隅,不易得也。况尝降诏许留中原,人心悦服,奈何诏墨未干,遽失大信于天下!
    上乃许幸南阳,而黄潜善、汪伯彦实阴上巡幸东南之议。
    客或有谓纲曰:外论汹汹,咸谓东幸已决。
    纲曰: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
    初,纲每有所论谏,其言虽切直,无不容纳,至是,所言常留中不报。已而迁纲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黄潜善除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张所乞且置司北京,俟措置有绪,乃渡河。北京留守张益谦,潜善党也,奏招抚司之扰,又言自置司河北,盗贼益炽。
    纲言:所尚留京师,益谦何以知其扰?河北民无所归,聚而为盗,岂由置司乃有盗贼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2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解:关中地形@强大之谜》

论(关中)之山河攻防大势,莫过于@四塞一津渡。
@四塞: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一津渡:蒲坂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5ba350102w3n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2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乃西至秦。
    秦孝公卒。
    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
    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
    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4 16:31 , Processed in 0.03641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