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8|回复: 5

限制残疾人考驾照合理合法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5 0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说说残疾人考驾照、驾车的问题。
    残疾人行动不便,是最需要驾车的群体,现在却被限制考驾照(仅允许左下肢残疾者考),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剥夺了右下肢残疾和其他类别残疾者的行路权(仅指车改装后有能力驾驶者)。健全人驾着轿车安全方便,残疾人只能使用功能和轿车不能比、而且在很多路段限行的代步车,风里雨里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这种情况是中国现行的法规,是否合乎政府一再倡导的和谐社会和人性化服务呢?现在中国国力强大了,很多地方讲究和国际接轨,怎么就不能在这些方面为这个颇为庞大的弱势群体打开一扇门呢?西方媒体一直在和中国打“人权”牌,现在出国回来的人很多感概,大多都会谈到国外残疾人的待遇和福利。
    我也去过台湾、香港,那里的重残甚至下半身截瘫者,车都开得飞跑。公共场所和旅游点,最方便的车位都会留给残疾人。给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残联机构全是民间办的。
    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有着健全、系统的残联组织,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不能做到?很多有识之士说:健全人开车,残疾人走路,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残疾!现在全民奔小康,政府应该出台帮助残疾人解决驾车(例如:允许右肢残疾者考驾照、允许改装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小轿车)、购车(类似于农民购车适当减免税收和给予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残疾人在社会上基本没有发言渠道,现在虽有各级残联,但他们几乎全部是健全人,没有切肤之痛,很多人观念仅仅停留在“救济 ”(所谓送温暖)和“救火”(害怕残疾人闹事,所谓稳定一方)阶段,属于施舍型,离“平等、参与、共享”还很远。残疾人的参政权也仅仅流于形式。实际上,很多残疾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当然,这些年,我国残疾人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和改善,但和我们现在的制度和国力相比,和国际接轨还有相当的距离。说到此,言辞可能激烈,但相信每个有公民意识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如今科技发达可以登上太空月球了,我们有能力在世界面前展现完美的残奥会,能赞叹他们与命运抗争达到人类能力的极限,怎么不能为他们一个相当正常、普通的需求做点努力呢?怎么就不能设计出残疾人安全驾驶的汽车呢?-----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技术根本不是问题。允许残疾人驾车首先是权利问题,其次,驾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共同致富的路上不应该拒绝残疾人。
    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想到!这是前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一句话。我们理解政府的难处,但我们希望改进!我们希望残疾人的命运不再是大家在春晚看到《千手观音》时发出的感概和唏嘘,不再是在某些献爱心的场合所设计的一个角色;我们希望我们作为一个“人”能受到应有的尊重,拥有我们应有的权利!
    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充分关注少数人的利益。今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赵本山的一句台词“屁精”引来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为同性恋者辩护,真希望有著名学者好好研究残疾人问题,给我们一个大写的“人”应有的尊严! 残疾让我们失去很多,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我们也放弃了很多常人触手可及的愿望。但2009年,我希望能实现驾车梦!善良的人们,帮我们实现一个愿望吧!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05: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言:

    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人性化服务的心。难道比登月还难吗?大家都知道,技术根本就不是问题。几年前,西安残联就研制出了全手控装置,已经通过中残联组织的专业部门的安全检测;而且已有城市开始了经销总代理。但这些和国家交规是脱节的, 所以有设备也没用。这是技术问题吗?
    我说的不是所有残疾人都要驾车,能驾驶改装车是最基本的条件。在时代进入信息化的今天,改装左右油门、刹车,大家说说,很难吗?健全人考驾照的时候,教练车不就是有左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05: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我几年前写的贴:

    现在的政府在便民、利民、为人民做小事、做实事方面的确与过去有了180度的转弯,真让老百姓有惊喜之感!
    前几年, 公安部推出的便民、利民30条,充分体现了政府管理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被动服务,到想老百姓之所想;从“管民”变成“为民”,充分体现了我们政府公仆、服务意识的增强。老百姓为之欣喜!
    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那就是关于允许“左”下肢残疾人考驾照(不允许右下肢,更不允许双下肢残疾)。
    残疾人行走不便大家有目共睹,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代步工具。以前,残疾人不能考驾照、不能驾车有他们经济能力的原因,但不能否认也有歧视。允许“左”下肢残疾人考驾照,无疑改写了一段历史。遗憾的是,所有右下肢残和双下肢残者仍被关在“平等、参与、共享”的大门外。这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这个规定也是不人性化的。
    我到台湾、香港参观考察过那里的无障碍设施,那些硬件设施且不说,在购车、驾车上,他们的权利和健康人是平等的。因为他们残疾部位的不同,当地还专门开有改装汽车的工厂:左残改右刹,右残改左刹,双腿残改手刹……而且,在大型场所、旅游点,最方便的车位都是留给残障人士的,谁都不会去占用。
    左、右油门和全手控只是个技术问题,在历史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只是个鸡毛蒜皮的问题。在我们的观念中是否仍有先允许部分残疾人驾车都不错了的想法,是否不愿为此大动干戈或是别的什么我们还没有想到的原因?也许你们不会想到,因为“左、右”一字只差,很多残疾人的命运将会完全不同!
    其实多年以来一直就有很多残疾人在驾车。逮住了被罚款、被训斥,然后吊销好不容易走路子拿到的驾照,然后他们又去求爷爷、告奶奶,托人送礼再拿回来。因为他们太需要汽车这条“腿”了。他们说:健康人开汽车,残疾人走路,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残疾”。我们知道,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著名作家张海迪曾多次在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允许“右”下肢和“双下肢”残疾人考驾照,的确也是势在必行。它让我们感觉我们政府的服务更实事求是了,更人性化了,更尊重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了。我们想,也许这些规定的局限不是有关部门的主观意图,而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希望能改进!
    另外,关于改装车的问题,很多人早就盯上这块肥肉了。我94/97年二次赴台湾访问,结识很多残疾朋友。很多双下肢瘫痪者汽车开的飞快。我回来说到改装汽车这件事,很多残疾人企业家,包括汽车生产厂家,都很有兴趣。只是苦于我们政府的规定。我们希望借公安部便民30条的东风,让看到的一丝曙光变成满天朝霞,盼望去实现我们多年的理想: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去看我们日新月异的祖国!
    今年,2008残奥会将在北京召开,我们希望大家在看到全球残疾人自强不息风采的同时也能思考一些问题: 残疾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最需要平等的待遇和尊重他们的权利。最需要代步工具的群体,不应该被限制驾车。为他们出台人性化的政策,才是政府应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05: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躺在床上。今年初,因为驾驶代步车出意外,致股骨粉碎性骨折。要卧床3个月。如果说,不让残疾人驾车是为了他们的安全,难道代步车比轿车更安全吗?
    比如说,北京市公安交通部门指定使用的嘉陵厂生产的残摩,还是日本几十年前就已经淘汰的产品,引进20年来没有任何改进。这种车用的是二冲程发动机,烧混合油,一辆车的尾气污染相当于一辆中档轿车的6-7倍。它不避风雨、马力小、油耗高、性能差、故障率高、使用周期短,维修费用比先进的摩托车型高得多。由于驾这种车身体外露,在交通事故中,残疾人常成为受害者。又由于其长年受风受寒,不少残疾人仅存的一条好腿也落了风湿、关节炎等毛病。
    我92年去台湾的时候,看到他们肢障者开着清一色的进口本田摩托,只要是肢障人代步需要,通过一定手续,可以免费得到,并免费改装成三轮的(增强稳定性)。愿意购买汽车的,也有专门的工厂负责改装。97年再去台湾,一个重残朋友开着全手控的车带我去兜风,我羡慕极了!当即萌生了“我一定要开车”的想法。这些年来,我一直为此呼吁,希望通过正当渠道学车考驾照。每年政府在老百姓中征集议案,我都会虔诚的写上我的愿望。好几年过去,我的好多残疾朋友通过“黄牛”或开后门都拿到驾照了,可我等到如今还没等到“芝麻开门”。那时候黄牛的价格是2000多,现在,5000多都买不到了。说实话,我很后悔。想驾车之路如此之艰难,而我们又实在需要这条腿,所以他们只好铤而走险。这是不是鼓励违规犯法吗?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怎么就这么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05: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05: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12 22:37 , Processed in 0.03528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