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83|回复: 1

《萧骚:关于PGS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6 06: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时间,PGS概念在大陆中国被炒得火热,似乎PGS一个词就能解决信任问题,却还未看到真实落地的组织形态。本文中,我想谈谈PGS是怎么来的,当下遇到哪些困难,未来该如何发展。
    PGS英文含义是参与式保障体系,PGS主要应对的是TPS(第三方保障体系)出现的问题。
    首先,TPS的成本高,特别是当下中国的有机认证,种几十个品种蔬菜,一年认证费就要一二十万,这费用几乎是排斥小型农场参与有机农业,只给资本雄厚的大农场获得认证的机会。
    另一方面,高标准认证,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减少监督成本。因为,这些部门认为,大农场容易监管,有钱任性造假的风险会相对更小。这样就减少了媒体报道有机产品造假的事件and给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看起来,政府想的是,有机农业反正也养不活中国人,故,设置高门槛,也减少我们的压力。所以,一个吊诡的现象出现了。那些能够拿到认证的大型农场,短时间发展起来的,很多生产过程并不能做到严格有机(保证化药化肥在主观操作上全过程严格不使用)。一位认证中心的朋友说:少用些化肥也没什么不好。
    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少使用,就已经很好了。这是影响很多农场的生产标准的。大多数小型生产者(能够做到过程严不用农药化肥的)则基本上没有经济实力拿到认证。
    由于没有认证,对于小型生产者进入市场就增加了难度。于是乎,很多国家的小型生产者就自己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认证体系。这样的认证体系,农民是有参与权的。这样的保障体系,多数保障体系的考察者都是农民、消费者共同组建的。
    说到根本,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直接建立连接条件下,PGS构建了一种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信任保障体系。
    当下,为何国内兴起对于PGS的讨论?背景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01. CSA的出现。
    CSA是基于家庭农场和消费者建立的直销关系。
    现在所谓的宅配公司很多连自己的生产基地都没有,并不是CSA模式,CSA消费者和生产者已经建立了信任,可以说,CSA本身就是一种PGS。
    02. 中间销售平台的需求。
    国内的农夫市集组织,一般采取向农户收取摊位费,或者向场地提供方收取活动组织费的方式。有些农夫市集,自己会销售一些外地农产品,赚取一些收益。不同于国外的农夫市集可以靠非营利机构来组织,国内的农夫市集还要考虑生存问题。
    农夫市集并非中立的第三方,它的营收要来自市集的规模,一些农夫市集还没建立起标准就急于扩大规模,中间因为一些农户出现了生产的真实性问题,消费者提出后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答,于是这些平台也急于引入一个保障机制。
    虽然带一些消费者去考察,跟农场聊天等方式,都可以构建一定信任,但,大多数考察的人没有做过生产并不专业,有机农业是过程控制,他们没法看到真实的生产情况。
    农夫市集,靠几个人经营管理,不能实现真正的农户参与,也就必然导致利益被固化,平台监督的作用几乎消失。

    个别农场主,很有理念,不会为短期经济利益使用化学品,但,这些农场主很多并不住在农场,手下的农民常规农业操作已经成为习惯,看到虫子就手痒痒,所以,可能有些违规操作农场主本人也并不知晓。
    在国内做农业,投入品的问题也比较大。如,有可能农场主买的苹果套袋,本来不希望袋子中有农药,但,可能加了农药才能效果更好的“劣币驱逐良币”机制使得制造商还是加少量药,使得苹果农残超标。
    虽然有机农业原则之一是期待改变传统产业链中的不公平的结构,但,现实仍然摆在面前,农业生产周期长,收益占比也比较低,小规模农场产品没有持续性,量也比较小,所以对于电商平台的价值就比较低,不能形成规模效益,营销产品策划投入巨大。如,你的生态大米特别好,但,如果只有一万斤,对于电商来说无论卖多高的价格,都不足以覆盖成本,更别提有利润了。
    对未来PGS发展的建议:
    PGS要真正找到需求的出发点。
    现在很多CSA农场已经有足量稳定的会员,信任已经建立起来,PGS并不是他们所需求的。
    类似农夫市集或者电商平台需要PGS体系,但,我不看好这个需求点,因为,归根结底,第三方平台是第三方,不能跳离TPS可能的问题。

    PGS切入点应该是农民和消费者组织的出现。如,农场共同购买来解决肥料、生物源农药、种子的问题,可以给供应商议价和考察质量。
    农夫市集应该是组委会制度的,即,农夫市集可以收费可以挣钱,但,所属权应该明细,到底是所有农户所有,还是消费者所有,并不是个别的几个消费者就能代表消费者,因为,正如我所言,农夫市集执行团队之上如果没有一个理事会,那会形成固化的利益。理事会可以每年轮流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中自荐或推荐。理事会可以制定规则,由执行团队来具体实施。
    如果没有自组织,上海的某个团体去内蒙考察羊肉,回来就说这是PGS体系的牛肉,这不是PGS。PGS一定是要由非固化利益的、产消双方共同或者一方大多数参与的。
    PGS要制定标准,要有匿名评审制度。
    向TPS的考核体系学习,但,可以简化生产标准的复杂部分。PGS小组由农场主和消费者组成,根据考核表格的内容进行评价。
    农场应该有更多的参与。农夫市集的组织如果有记录有章程,每个农场都是可以贡献组织能力的。但,如果农场只是参与市集的销售,甚至在某些市集的参与中不能获得足够透明的信息,虽然近一两年,生态农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支持,但,真正的生产者还是生存比较困难的,这或许是整个社会不平等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有很多零售商店或者电商,仍然是在不同农场简单比价后选择最低价格的产品进行销售,但他们能对产品的生产真实性付多大责任呢?
    PGS要尽可能区域化,如,北京昌平区农场组织,四川成都地区的农户组织,福州地区农场组织,PGS可以依托CSA农场构建销售渠道。
    想到这些,供大家参考、讨论。
    附录:
    一. PGS与TPS的区别
    TPS:第三方保障体系。农场花钱让第三方给自己的产品进行鉴定,认证费过高,这样排斥了小型生产者们。
    PGS: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信任保障体系,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流考察,构建信任关系。
    二. 谁需要PGS的帮助
    CSA农场:CSA农场理念“城市支持农业”本身就是以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因此具有PGS的特点,但是可以进一步地采用PGS进行完善。
    农夫集市:现在的农夫集市就是一个第三方平台,所以需要农户和消费者参与管理组织,这样才能保证农夫集市的良好运营。
    网络电商:小规模农业对电商来说价值不大。
    三. PGS该如何构建
    小规模农场:农场共同购买肥料、种子、生物源农药,提高议价与考察供应商的能力。
    农夫集市:成立由农场和消费者组成的自组织。
    PGS要制定标准,含匿名评审制度,向TPS的考核体系学习,但可以简化生产标准的复杂部分,PGS小组由农场主和消费者组成,根据考核表格的内容进行评价。
    PGS要尽可能区域化。比如北京的农场可以组成PGS。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0: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4 23:19 , Processed in 0.0352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