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38|回复: 1

加沙之战初评:“后笨弹时代”的第一场反恐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17: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平
    第一个在以色列完成人文类博士学位的中国人(2000年,特拉维夫大学,比较哲学,拉比犹太教与儒家思想);第一个在以色列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中国人(2003年,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系);第一批以杰出人才身份获得以色列国永久定居权的10名外国人之一(2004)。

    张平博客:http://zhangp.blshe.com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7: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主义的“笨弹”时代】

    阿哈迈德是个住在迦沙的巴勒斯坦人,某一天不知哪根筋搭错,他决定去当一名自杀攻击者。他跟哈马斯报了到,受了训,腰间捆上炸药,裤兜里揣上一把自卫用的手枪,就向耶路撒冷出发了。
    哈马斯给他的指示是:“自杀之前要打电话汇报一下周围情况,得到许可再行动。”
    到了耶路撒冷,阿哈迈德直奔市中心,然后他找了个公用电话给他的哈马斯头目打电话。头目问:“你周围有多少人?”“大概二十个。”阿哈迈德回答。“那么再等等。”
    等了一会儿,阿哈迈德报告说:“现在我周围有五十个人了。”头目说:“再等等。”又等了一会儿,阿哈迈德报告说:“现在有一百个人了。”“安拉保佑你,现在自杀吧。”头目下达了命令。
    于是阿哈迈德从裤兜里掏出手枪,朝自己脑袋上打了一枪。
    这个笑话虽然夸张一点,但大体上概括了八十年代以来以巴勒斯坦恐怖主义为主导的世界恐怖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特性:无论恐怖主义的领导者和策划者如何精明狡猾,在第一线实施攻击的恐怖分子都是被当作没头脑的“肉体运载工具”来使用的。所谓的“肉弹攻击”实际上是一种“笨弹攻击”,攻击者就像行尸走肉,只要把武器运到指定地点,然后进行几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因此,在巴勒斯坦人那里,肉弹的来源甚至包括弱智少年、犯通奸罪的家庭妇女、因嫁不出去性压抑而患抑郁症的老姑娘,诸如此类其实根本不够战斗人员资格的人物。就是魔王级的恐怖组织“基地”,虽然其攻击者的素质要高一些,但攻击者的行为仍然只是按指定程序到位自杀,其“笨弹”的本质与巴勒斯坦人并无太大差别。
    与这种“笨蛋”攻击相对应,这一时期所谓的反恐战争本质上并不具有真正的战争形态,而是一种加强版的“警察抓强盗”式的治安行动。恐怖分子由于只有简单的“笨弹”训练,没有多少真正的军事素养,一旦暴露遇到抓捕,基本上只有逃窜的份儿。如果军队参加这种行动,那么在本质上是拿军队当警察使用。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结束后以军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训就是:长期的反恐安全行动降低了以军的作战水平。也就是士兵长期扮演警察身份,已经忘了真正的战争是怎么回事了。一旦碰上训练有素的对手,就显得不知所措。

    【“笨蛋”时代的终结】

    “笨弹”时代终结于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不过世人对此的清醒认识则要等待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
    简单地说,在真主党那里,以色列碰上了一种谁也没见过的全新的“恐怖分子”:他们的军事训练水准不比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低,他们的武器装备甚至不比以色列步兵差,他们的作战方式不再是一次性的笨弹攻击,而是跟常规部队差不多的有战术指导、有通讯指挥的攻防配合。当然,他们仍然保持着恐怖组织的基本特色:在平民屋下修工事,拿平民当人体盾牌,同时以平民百姓为主要攻击目标,包括向以色列居民区发射大量火箭弹。
    以军打过阿拉伯正规军,打过巴勒斯坦游击队,打过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却从未打过这种正规军与恐怖组织杂交生下来的九头怪物。由于事先对这一新现实毫无认识,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是按“加强版安全行动”的模式展开的。在遇到前所未有的顽抗之后,以军未能正确评估形势,只是在数量上梯次增兵,犯了“添油战法”的兵家大忌,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根本扭转局面。
    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结束后,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全球恐怖组织均把真主党看成自己的楷模,恐怖主义“正规军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此同时,以色列也全面总结了自己的问题,以军经过两年的整训,其作战概念和作战意识均有了本质的改变。
    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场迦沙战争---第一次有人拿一个恐怖组织当一支正规军打。为了准备这场战争,以色列从半年前就开始收集情报,摸清了迦沙哈马斯的设施配置,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像以军的历次战争一样,战前以色列进行了大量的迷惑性宣传:周三的安全内阁会议讨论了几个小时的迦沙行动问题,对外却发布了一个关于全球伊斯兰圣战问题的文件,让人们误以为迦沙问题没那么严重;国防部长巴拉克一周前在内阁会议上跟外长利夫尼和副总理拉蒙大吵大闹演双簧,反对对加沙开战,让人们误以为以色列军方无意开战;周五在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几十枚火箭弹之后,巴拉克居然同意开放边界给迦沙运送给养,以至于以色列右翼政治家威胁说要上法庭去控告巴拉克支持恐怖组织;最后,以色列媒体透过各种渠道放风,说总理奥尔默特要在周日开会讨论迦沙问题。哈马斯本来在周三已经从各基地撤出了武装分子,听到这一消息又把他们放回去了。老天在上,以色列并没撒谎,只是这周日的会议要讨论的是对迦沙开战后的后续问题,而不是是不是开战的问题。怪只能怪哈马斯自己想歪了。此外,这场战争到目前为止的进行模式也跟以色列历次战争类似,集中空军优势,在最初几分钟里对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战争的精神也焕然一新,以色列南部军区司令今天表示:“以军将避免伤亡,但作战命令一旦下达,部队的首要考虑是完成任务,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完成任务。”这跟第二次黎巴嫩战争表现出巨大的差别,那次的战前动员是:“只要有一个士兵受伤,作战任务就宣告终止,部队的任务自动转变为救护伤员和撤退。”
    当然,战争仍在进行之中,结果仍存在变数(照我看最初这几分钟其实已经一锤定音,以色列这次脚踏实地准备充分,哈马斯心高气傲准备不足,翻本的可能性极低),但这场战争的性质已经昭然天下。今后虽然还会有“笨弹”级的恐怖攻击存在,但正规化的恐怖组织将成为越来越大的威胁,“反恐战争”也将越来越缺少“治安行动”的色彩,而带上越来越多的常规战争的特点。

    【孟买袭击与后“笨弹”时代的全球化】

    恐怖主义的后“笨弹”时代,或者说恐怖主义的“正规军化”时代并不限于以色列周边地区。孟买恐怖袭击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趋势全球化的开始。在孟买实施恐怖袭击的那些恐怖分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跟我们惯常理解的那些木头木脑一味凶残的传统恐怖分子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些恐怖分子的训练水平、单兵作战与协同作战能力、恐怖组织的协调指挥能力都跟任何一个国家的特种兵水准有一拼。
    除了跟真主党学样以外,恐怖主义的“变形”也有其内在原因。“笨弹”攻击说到底只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恐怖主义,虽然影响巨大,但其实际破坏力相当有限,而且也相对容易防范:以色列修了隔离墙,巴勒斯坦肉弹们便失去了用武之地;全球加强了机场安检措施,九一一就没了重演的可能。“笨弹”们说到底是些机器,没有应变突破的能力。此外,“笨弹”的一次性消费品特征也使得恐怖攻击成本极高,同时因为每次实施攻击的都是新手,攻击力量格外有限。
    新形态的恐怖主义的危害远远超过“笨弹”们。从孟买袭击案可以看到,仅仅几名恐怖分子就可以突破印度的海防,连续几天让一个金融都市处于瘫痪状态。恐怖分子们甚至制定了撤退脱身的计划,虽然这次他们失败了,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成功逃跑的恐怖分子,甚至出现“身经百战”的恐怖“老兵”。这些恐怖分子的破坏力和突破能力将使得一些传统上防范比较严密的国家面临新的威胁。
    那些因为孟买袭击而嘲笑印度反恐能力的人可以休矣。新形态的恐怖主义将是令任何人头疼的问题。不妨简单回忆一下1994年的北京建国门枪击事件。一个训练有素的低级军官,在相对空旷的建国门立交桥与数十名军警露天交火,不仅打死打伤数十人,而且一直纠缠到外交区才被击毙。设想一下,如果有十名具有这种训练素质和作战能力的恐怖分子在北京、纽约、特拉维夫或者世界任何一座城市里发动突袭,占领了两三座大型宾馆或购物中心,扣押了几十上百名人质,各国的军警能怎么样?谁敢保证自己处理的结果比孟买强?强又能强出多少去?

    【小结】

    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正规军化的现象,恐怖主义依然是恐怖主义,他们的攻击对象依然主要是无辜的平民百姓,这一点使他们无论如何不可能脱胎换骨变成传统的正规军人或者游击战士。
    虽然哈马斯目前尚处于后“笨弹”化转换时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化的恐怖组织,但以色列的这场迦沙之战已经带上了全新的战争特点,所以仍然可以被看作是这一新的反恐时代的第一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值得所有对反恐问题感兴趣的人们分析和研究。

                                            张平  2008年12月28日  于特拉维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5 05:03 , Processed in 0.0347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