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5|回复: 4

章學誠《文史通義*文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06: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章學誠(1738-1801)字實齋,會稽(紹興)人。乾隆進士。
曾官國子監典籍,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歸德文正等書院。
所著《文史通義》與唐朝劉知幾《史通》齊名,為中國史學理論名作。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7: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史通義*文德》

    凡言義理,有前人疏而後人加密者(前人議論空疏,後人議論更加細密),不可不致其思(深思熟慮)也。古人論文,惟論文辭而矣。劉勰氏出,本陸機氏說而昌論(大論)文心(劉勰著《文心雕龍》);蘇轍氏出,本韓愈氏說而昌論文氣,可謂愈推而愈精矣。未見有論文德者,學者所宜深省也。
    夫子嘗言:有德必有言。又言:修辭必立其誠。孟子嘗論知言養氣,本乎集義;韓子亦言仁義之途,詩書之流,皆言德也。今云未見論文德者,以古人所言,皆兼本末,包內外,猶合道德文章而一之;未嘗就文辭之中,言其有才有學有識,又有文之德也。
    凡為古文辭者,必敬以(而)恕。臨文必敬,非修德(不是指修養)之謂也;論古必恕,非寬容(不是指包容)之謂也。敬,非修德之謂者,氣攝而不縱(氣要能收斂而不放縱),縱必不能中節也。恕,非寬容之謂者,能為古人設身而處地也(不是寬容古人,而是為古人設身處地著想)。嗟呼!知德者鮮,知臨文之不可無敬恕,則知文德矣。
    昔者陳壽《三國志》紀魏而傳吳蜀(陳壽以曹魏為正統),習鑿齒為《漢晉春秋》,正其統矣(習鑿齒以蜀漢為正統)。司馬《通鑑》,仍陳氏之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以曹魏為正統);朱子《網目》,又起而正之(朱熹著網目,以蜀漢為正統)。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應陳氏誤於先,而司馬再誤於其後;而習氏與朱子之識力,偏居於優也。而古今之譏《國志》與《通鑑》者,殆於肆口而罵詈,則不知起古人於九原(九泉,指墓穴),肯吾心服否邪?
    陳氏生於西晉,司馬生於北宋,苟黜曹魏之禪讓,將置君父於何地?(晉竊國於曹魏,宋竊國於後周;情況與曹操相似,所以都以曹魏為正統)而習與朱子則固江東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爭天統也(習鑿齒為東晉人,朱熹為南宋人,國家處境與蜀漢相似,因此以蜀漢為正統)。諸賢異地則皆然,未必識遜今之學究也。
    是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文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身之所處,固有榮辱、隱顯、屈伸、憂樂之不齊,而言之有所為而言者,雖有子(孔子弟子,有若,字子有,神貌似孔子,為門弟子所尊。然而,有子不能知孔子之言)不知夫子之所謂,況生千古以後乎?聖門之論恕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大道矣。
    今則第(但)為文人(只談論文人),論古必先設身,以是為文德之恕而已爾。韓氏論文,迎而拒之(迎接勃然的文思,排斥其不合於道理者),平心察之,喻氣於水,言為浮物(將志氣比喻為水,文章為浮物;氣足則文盛)。柳氏之論文也,不敢輕心掉之,怠心易之,矜氣作之,昏氣出之。夫諸賢論心論氣,未即孔孟之旨,及乎天人性命之微也(夫子少言天道,所以不可得而聞也)。然文繁而不可殺,語變而各有當,要其大旨,則臨文主敬,一言以蔽之矣。
    主敬則心平,而氣有所攝,自能變化從容以合度也。夫史有三長,才學識也。古文辭而不由史出,是飲食不本於稼穡也。夫識,生於心也;才,出於氣也;學也者,凝心以養氣、鍊識而成其才者也。心虛難恃,氣浮易弛;主敬者,隨時檢攝於心氣之間,而謹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夫緝熙敬止(語出詩經: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穆穆,指美好;於,嘆辭;緝熙者,言繼續不絕而已。指文王持敬不怠),聖人所以成始而成終也,其為義也廣矣。今為臨文,檢其心氣,以是為文德之敬而已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7: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7: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8: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文必敬,论古必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6-2 06:30 , Processed in 0.0473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