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5|回复: 2

泛社区化:社区营销新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7 05: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社区是网络上的用户由兴趣爱好等自然组成的群落,网络社区的主体是网民,核心是共同兴趣取向,价值是将网民粘合为网友,产生情感依赖,形成集聚效应。
    随着网商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悄然发现:集中了相似偏好、海量用户参与的网络社区,不仅具备网际交流的功能,事实上也是一种有效的营销场所,特别是Web2.0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社区平台兴起,新兴的网络社区逐渐显示出强大的营销功能。
    通过网络社区平台,网商的传播路径更为宽广,对有效受众的搜索更为精准,并且可以实时地将搜索到的信息转化为营销行为,进一步进行整合与共享。网商在网络社区营销的模式可以清晰地界定为:信息传播-客户搜索-营销行动-资源整合与共享,并类似滚雪球模式不断扩张。
    正是基于网络社区的神奇价值,目前的网络企业对构建网络社区乐此不疲。BBS/RSS/SNS等各种方式的网络社区日益成为网络营销的主流。随着Web3.0概念的引入,网络搜索引擎/Blog/虚拟财富社区/移动商务社区等的形成进一步助推了网络社区的兴盛。据CNNIC2009年1月统计,超过半数的网民经常使用博客/BBS等,网络社区的应用比率超过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对12.3%的网民对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目前中国网站数量为150万家,其中80%以上拥有独立的社区,加之移动商务社区等形态,网络社区数量惊人。
    海量的网络社区形态层出不穷,意味着我们进入了网络社区的丛林时代。
    丛草杂生的网络社区让最初兴致勃勃的网商们有些为难:
    首先他们要应对越来越多可能涉足的网络社区,营销成本的增加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一些人力财力物力均不可能投入很多的网商们尤为痛苦;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催生的许多新兴社区,如手机社区等,让本已疲于奔波的网商们望而却步。
    面对网络社区的丛林化,网商亟需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看待网络社区营销。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05: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网络社区价值的本真---泛社区化

    同样是CNNIC2009年1月最新统计,网络社区呈现了新的增长点:交友网站和博客。
    2008年,交友网站较2007年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目前使用率达到19.3%。
    交友网站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基于交友目的细分为特征的校园和职场网络交友形式发展迅猛,以校内网/51.com为代表;基于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应用种类细分发展迅猛,以网页游戏/手机交友为代表。而目前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高达54.3%,其中SNS对博客的集聚效应尤为明显,博客在各类型网站中成为标准配置。
    丛草杂生的网络社区现象背后是网民价值取向纷繁变幻。
    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络社区,网商怎能精准捕捉受众的味觉?又怎能在受众变幻的味觉中构建动态的网络社区?又怎能在动态的网络社区形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生存的营销空间呢?
    回归网络社区价值的本真---用泛社区化的理念来实施网络社区营销。
    网络社区营销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网商单纯追求网络社区的各种形式进行营销活动,不但疲于劳作,有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其道理很明显,层出不穷的网络社区其实是在不断发掘网民的新需求,不断构建网民新兴趣的聚集区,从而不断整合新的网络兴趣点所致。网民的兴趣点背后是网民的欲望与需求,而人的欲望与需求是无止境的,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创生。传统社区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基本特征,而Web2.0突破了传统社区地域的局限,实现了基于偏好的结合,在以某种“个性化、小众化”为名义围住了部分网民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形成了新的壁垒,挡住了更多有新生需求的网民。在网民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泛化社区概念,弱化社区壁垒,强化社区之间的互动联系,形成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社区对接,真正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社区的营销功能。简言之,用泛社区化的理念重新构建网商的营销理念。
    以我国网商最多的社区淘宝网为例,淘宝网本身就是一个大社区,包括了众多类别的卖家买家以及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在线支付等工具,社区的网民均存在动态变化的可能性。如果网商单纯依赖这些社区,孤立地将这些社区特征理解为营销功能的话,很可能遭遇社区“小众化”壁垒问题。因为前述提及的网商社区营销模式,从信息传播开始就不应该受制于单一的网络社区,如一个网商在淘宝网开店,他可以通过旺旺,也可以通过QQ/MSN群告知其网友产品信息,当然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电话营销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果主动出击寻找客户,则既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回复个人博客留言等形式;如果销售产品、整合客户信息则肯定不能局限于孤立的社区个体了。由此可见,作为淘宝网的网商,首先一定是一个网民,一定因有各种需求加入了各种网络社区,结交了许多网友,作为网民-网友-网商的一体角色,泛化单个社区概念,统筹考虑其社区群的价值,才能将营销的方略运用于网络社区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05: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

    泛社区理念,概言之就是“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
    如何在网络社区丛林中做到游刃有余呢?网商们可以参考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找准网络社区丛林中的自身网店的最核心价值取向。
    传统营销的观念告诉我们,产品销售的最高境界是让客户对其品牌产生忠诚度。而网商的网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将自身网店作为品牌来打造,形成以自身核心价值为中心的社区,以此采用整合营销思路辐射开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泛社区群。
    其次,注重网络社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实现社区间有效流转。
    网络社区的小众化特征决定了其开放的必要,更多的兼容其他社区,将社区之间的壁垒弱化才能接纳更多的网民,培养其成为客户。作为网商而言,本身有各种需求,这就决定了其必然会融入各种社区,而产销一体化的多重角色决定了其在社区开放性和兼容性方面具有“先动优势”。只有从网商自身出发,构建起社区间的平稳流转重角色,才能在动态社区中适应多重角色,实现跨社区的营销活动。
    第三,追踪信息技术与网民需求的契合点,发现新的网络社区模式。
    纵观网络社区的发展历程,网民的需求是其发展的源动力,信息技术则是其壮大的重要支撑,将两者结合往往能产生网络社区的新模式。如现代社会的人需要更多的交流,具有交友的需求,而移动终端的普及则使得交流随时随地,因此手机交友社区应运而生。如果将网民的需求进一步细化,则有交友/征婚/旅游等各方面细分需求,而移动终端的发展,则有如可视终端/手机上网/彩信等功能,如将两者契合,可能产生形态各异的网络社区。作为网商来说,追踪这些社区的新动向,早做应对,定会占得先机。
    最后,加强网络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
    网络社区毕竟是虚拟世界的产物,而人的需求产生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将网络社区的聚会移植到现实生活中,让网民体会到网络社区的真实感,再进行社区营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参考一些B2C网站的思路,如通过建立网站会员制,开展线下活动,从而让具有相似需求的会员见面/互动/交流,以此通过口碑效应进行大规模的整合营销,从而对社区产生依赖感,对产品形成忠诚度。目前如一些交友网站、汽车销售网站等均有这方面的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6-3 16:59 , Processed in 0.0418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