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2|回复: 12

藏传佛教的教派及本土原始宗教苯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 02: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洲虎的眼神.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历史

    佛教,大的方面分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两大类。
    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因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磐之彼岸而成就佛果,故名;并纾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而传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主要指中国佛教中的汉/藏两大系统。
    小乘佛教,亦称“小乘教”,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曾在中国古代相当流行,如禅数学及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是
    但目前在印度本土基本上已无佛教流传,有的只是印度教、锡克教与伊斯兰教。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属大乘佛教)之一,自称“佛教”。
    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称之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
    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

    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
    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
    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
    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
    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源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

    佛教在西藏发展的历史分两个历史阶段,藏文史籍一般称“前弘期”和“后弘期”
    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约2百年,为前弘期。
    这一时期,佛教在吐蕃还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在与当地原有的苯教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其间曾一度占优势。期间,在印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之间曾引发一场争论(792-794),最终印传佛教取胜。但其后约百年,佛教遭受严重打击。
    10世纪,佛教逐渐由西康、青海、阿里等地将戒律传回卫藏地区,同时有人去印度求法,这样,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而且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
    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则并入格鲁派而不单独存在。
    公元10世纪初,西藏地区进入封建社会,吐蕃权臣积极开展兴佛活动,西藏佛教复兴。不过,这时兴起的佛教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与前弘期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它在与苯教进行的长达300多年斗争中,互相吸收和融合,形成既有独特地方色彩,又有深奥佛教哲学思想的地方性佛教。至此,藏传佛教终于形成,进入被佛教称为“后弘期”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教派

    藏传佛教的派别差异,既不同印度小乘教派按戒律分派,也不同于印度大乘教派按教义分派,而按不同的师承、不同的经典及理解、不同的地域及施主分派,这是藏传佛教的又一特点。
    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点。传承各异、仪轨复杂、像设繁多,是藏传佛教有别于汉地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最具特色的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藏传佛教的另一大特点,即教派和一定的政治势力相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

    藏传佛教的文献极为丰富,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分。其中,《甘珠尔》包括显密经律,主要为佛教的原始经典;《丹珠尔》为论藏,系释迦牟尼弟子对佛语的阐释和论述的译文集成。

    藏传佛教于后弘期时传入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蒙古,13世纪后开始传入元明清宫廷,还先后传入尼泊尔/不丹/锡金/拉达克等周边邻国及邻境。

    西藏佛教进入各个教派形成时期是11世纪中以后,相继涌现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有较大影响力并流传至今是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5个教派,其他的教派由于势力的微薄,已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隐退。

    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密宗)为主,自称教法是由莲花生大师所传。著名寺庙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竹庆等寺。
    萨迦派(花教)采用款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传承方法。其为元朝统一西藏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萨迦五祖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噶举派(白教)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噶当派,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
    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藏区隐灭
    格鲁派(黄教),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由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师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并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达赖/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
    格鲁派有三大特点:第一,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第三,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苯教(黑教),又叫奔波教觉囊派。苯教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各种征兆,擅长巫术。他们一般采用占卜的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各种灾难。苯波指能通鬼神之路的巫师,而始祖辛饶米沃隆指最高的巫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僧职

    藏传佛教的僧职,在教内已形成一整套既严格又分门别类的选拔制度,它是维系藏传佛教寺院及僧团秩序,开展各类宗教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其称谓众多,概括来说,大体上可分为封号性僧职称谓、学位性僧职称谓、戒律性僧职称谓和寺院组织中之僧职称谓四类。

    封号性僧职称谓是由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称谓,始于元。如大宝法王、大慈法王、大乘法王、大智法王、阐化王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以及西天佛子、灌顶国师、灌顶大国师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学位性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衔,在藏语中总称为“格西”(汉文意译为“善知识”)。“格西”中有不同级别的具体称谓,诸如“拉然巴/措然巴/林赛巴/多然巴/阿然巴/曼然巴/噶然巴等。
    戒律性称谓,大体上可分为七类,即,格聂(居士)格聂玛(女居士)格策(沙弥)格策玛(沙弥尼)格隆(比丘)格隆玛(比丘尼)和格罗玛(正学尼僧)。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是寺院组织机构中任职的各类僧官的称谓。以格鲁派为例,格鲁派大型寺院中的僧职主要有“赤巴(总法台)/措钦夏奥(僧纪纠察)/措钦翁则(寺院教务长) /措钦吉瓦(大管家)/堪布(权威主持人)/格贵(掌管僧众的名册和纪律)/翁则(掌管诵经功课和宗教仪轨)/郭聂(掌管财物)等。
    活佛,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至于其称谓,系汉族人的习称“活佛”,应译称“转世尊者”。藏语中,活佛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活佛转世制度,发端于十二世纪初的噶玛噶举派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格鲁派活佛系统的称谓,是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
    达赖,是蒙文音译,意为大海;喇嘛,是藏文音译,意为上师。达赖喇嘛,被藏传佛教认定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现已转世至第14世达赖,其驻锡地应在西藏拉萨
    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二大活佛系统之一,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意为大师,现已转世至第11世。其驻锡地为西藏日喀则札什伦布寺
    帕巴拉活佛系统的称谓,是“圣天”的意译,历代帕巴拉活佛的驻锡地为昌都强巴林寺,现已转世第11世帕巴拉活佛。
    嘉木样活佛系统的称谓,意为“文殊”,现转世至第6世嘉木样活佛,驻锡地为甘肃拉卜楞寺
    贡唐活佛系统的称谓,是以贡唐寺的名称命名的,历代贡唐活佛的驻锡地为拉卜楞寺,而不是西藏的贡唐寺,现已转世至第6世贡唐活佛。
    此外,还有其它许多活佛系统。诸如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夏茸尕布活佛、热振活佛、多杰札活佛、夏日东活佛、策墨林活佛、第穆活佛、司徒活佛、降阳钦则活佛、土观活佛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八宝

吉祥八宝.jpg
    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其图案在各种藏族生活用品、服装饰品中非常常见,有的护身符就是以这八种图案制作的。主要包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01宝伞.jpg
    01. 宝伞:梵语称“CHATTRA”,藏语音“Rinchen Dug”,象征佛陀教诲的权威。
    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02宝鱼.jpg
    02. 宝鱼:梵语称“SURVANA MATSYA”,藏语音“Sergyi Nya”,象征自在与解脱,也象征慧眼。
    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3: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03宝瓶.jpg
    03. 宝瓶:梵语称“KALASHA”,藏语音“Terchen-pahi Bumpa”,象征阿弥陀佛也象征灵魂永生。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园满、永生不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3: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04莲花.jpg
    04. 莲花:梵语称“PADMA”,藏语音“Padma Zangpo”,象征出污泥不染的品质及修成正果。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05白海螺.jpg
    05. 白海螺:梵语称“SHANKHA”,藏语音“Dungkar Yakhyil”,象征佛法音闻四方。
    佛经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3: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06吉祥结.jpg
    06. 吉祥结:梵语称“SHRIVATSA”,藏语音“Palgyi Behu”,象征着代表有关宇宙的所有理论和哲学的《梵网经》,它象征着,如果跟随佛陀枣达摩之网,就能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能珍珠和觉悟宝珠。
    吉祥结较为原初的意义象征爱情和献身。按佛教的解释,吉祥结还象征着如若跟随佛陀,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能珍珠和觉悟珍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07胜利幢.jpg
    07. 胜利幢:梵语称“DHVAJA”,藏语音“Choggi Gyaltshan”,象征着修成正果的胜利
    胜利幢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3: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08金法圆轮.jpg
    08. 金法圆轮:梵语称“CHAKRA”,藏语音“Sergyi Khorlo”,象征佛陀教义的传播。
    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象圆轮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6-2 22:14 , Processed in 0.0508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