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0|回复: 1

红薯不翻藤。产量大提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1: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薯(山芋)生长期间不翻藤,是经农科部门试验成功的增产措施。
        我国大凡种红薯的乡村,总是沿袭老祖宗翻藤老法子。据悉,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科研成果,予以证明翻藤减产。遗憾的是这项节本省工增产技术很难推广,顽症是死抱老法子。对此,近2年来我们先后搞过多次试验,足以证明翻藤比不翻藤田块减产25%左右,高的达30%。
        那么,红薯翻藤为何减产呢?主要原因是怎么造成的。
        一. 红薯翻藤,损伤藤叶严重
        实践证明,每翻次藤,每0.1亩田要翻断秧蔓5公斤左右。阴雨后翻秧,由于蔓藤水分足,更易翻断。可见一些农户下场雨,翻次秧藤的老习惯更影响产量。另外,翻藤后叶片人为堆叠,影响了光合作用,出现叶片严重变黄/死藤/脱落。
        二. 翻藤影响地下薯块生长
        翻藤根蒂扭动严重,部分小根翻断,有时整株扭断后,薯块结的少,甚至压根儿“脱根”。据2009年有关生长期间实验统计,在同样2亩田里,同样肥水管理措施,半边翻过4次藤的,单株结块平均2.9个,重0.36公斤。另一半边一直没有翻藤的,单株结块平均3.8个,重0.58公斤,亩产核计增产200多公斤。原因是造成影响薯块生长膨大/淀粉下降/口感变差等。
        三. 翻藤影响光合作用
        不仅造成秧蔓断死,叶片重叠枯黄,而且造成茎叶倒移,打乱了作物叶片原十分巧妙的自然分布,每翻次藤,需5-7天茎叶才能恢复正常生长,这期间也没有肥力膨长薯块。故有翻次藤有5天不长(薯块)之说。
        四. 翻藤后还会造成新生分枝丛生,耗费大量养分
        有人担心不翻藤扎的腰根多/深/浪费养分。事实恰恰相反,根系吸收养分多秧蔓粗壮,叶片肥厚,光合作用好,抗旱力强,腰根系结些薯块,促进红薯多增产。
        五. 翻藤浪费工日四五天
        红薯生产期以年翻4次为例,亩浪费工日不少于四五天。即使除草/松土,可轻提藤,待锄草松土后,把藤回复原位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薯收获应注意的问题:

        红薯是无性繁殖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得早晚,对红薯的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和轮作换茬都有影响。
        收获过早,会显著降低红薯的产量;收获过晚,红薯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不耐贮藏,切干率下降。因此,红薯必须适时收获。
        红薯的收获适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安全贮藏时间和下茬作物的安排等确定。地温在18℃左右,红薯重量增加很少;地温在15℃左右,红薯停止膨大;地温长时间在9℃以下,就会发生冷害。因此,一般在地温18℃时就开始收刨红薯,在枯霜前收刨完毕。切干用的春红薯或腾茬种冬小麦的一般在寒露前收刨;留种用的夏红薯在霜降前收刨;贮藏食用的红薯稍晚一些收刨,但在枯霜前一定要收完。
        土壤过干或过湿,对红薯收获均不利。
        过干,土壤含水量减少,地温变化大,红薯易受冷害,且不易收刨。
        过湿,土壤含水量过多,红薯不仅不易收刨,而且含水量大,收获后不耐贮藏。土壤过湿时应先割去红薯茎蔓,晒几天,待土壤稍干再收刨。
        留种用的夏红薯,宜在晴天上午收刨,在田间晒一晒,当天下午入窖,不要在地里过夜,以免遭受冷害。
        红薯收刨后,可在地里进行选薯,去掉病/残及水渍的薯块,并按不同用途和品种分别贮藏。从收刨到贮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翻倒次数,并要注意轻拿/轻放/轻装/轻运,以免碰伤薯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5 00:57 , Processed in 0.0342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