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6|回复: 5

《陆定一晚年的几个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 23: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共十部分,这十部分的标题是:
    一. 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二. 毛主席犯的错误,我也有份;
    三. 对林彪提出“四个念念不忘”的反思;
    四. 惩治党内腐败问题,要有外力;
    五. 党的“双百”方针,应该用“二元论”来解释;
    六. 对自由、民主的认识;
    七. 共产主义事业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我们过去理解得过于幼稚,犯了急躁病;
    八. 共产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
    九. 中国应该走一条不同于欧美“自由市场原教宗”理论的第三条路,来创建自己的改革发展模式;
    十. 最终遗言。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3: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2000年6月9日,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中央开会纪念了他。
    父亲多年负责党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他提出了“新闻定义、教育方针”,并积极推动形成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知识分子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是各共产主义政党中担任宣传部长时间最长的人(达22年),是个马列主义理论家;他又是被海外舆论界广泛称之为的“中共党内的民主改革派”。
    父亲晚年,对他的工作和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我将他的部分讲话和谈话,进行了汇总和整理。父亲虽已去世10年,但他的一些认识和提法,我认为至今仍有着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把父亲的部分反思内容,呈献给大家。
                                                           陆德2006年11月1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3: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遗言:要让孩子上学!要让人民讲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0: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对历史问题的处理和政策上,应“宜粗不宜细”;对历史教训的分析和总结上,应“宜细不宜粗”。
    对历史问题的处理上(注: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央的政策是“宜粗不宜细”,这是正确的。这是要求从大局出发,认清大是大非问题,统一思想认识,而不要纠缠到具体的小事中,去计较个人恩怨得失。应抛弃前嫌,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向前看。
    但在对历史教训的分析和总结上,则应“宜细不宜粗”。总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再重犯。对历史性的错误,分析得越透彻越准确,吸取的教训才能越深刻,也才能防止重犯这类的错误。从“反右、大跃进”到“文革”,我们党有过多少深刻的教训?“一言堂”,我们又分析过几次了?从分析陈独秀的“家长制”开始,还不是屡析屡犯,就是不敢触及到它是封建主义专制残余(的根子上)。为不重蹈历史的覆辙,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史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个“必要条件”。
    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
    敢于承认错误并认真分析和改正错误的党,才是伟大的党。不要怕!(周)总理是党内最敢于进行自我批评的同志,我遇见的就不下几十次。但他在党内的威望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却是最高的。
    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还不是结束。一个结论的是否正确,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完成一个历史结论(正确与否)的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惩治党内腐败问题.....要有外力!

    惩治党内腐败,光有“自律”不成,还要加上“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执政党的腐败,是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列宁从建立苏维埃政权后,就一直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在党内建立专门机构,监督和解决党员干部的腐败。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摆在这里:反腐机构也是党领导的,它要听从党的指挥,如果党的领导人甚至一把手腐败了,那么该由谁来管?对这个问题,列宁也始终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来。
    毛主席问: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他老人家是主张用“大民主”和“(文化)大革命”的方法去解决。如果是整个党变质了,人民活不下去了,采用“二次革命”的办法,推翻腐败政权,这是对的,历史上历来如此。但如果全党不是这种状态,只是个别或局部问题,那就不能采用革命的办法。
    在我们用革命的手段夺取了政权,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消灭了剥削阶级之后,我们解决内部的问题,就不能使用“革命”和“暴力”的这种手段来解决问题。“文化大革命”就是个教训。此时专政的职能,主要逐渐转向对外,而对内部,则要建立民主政治,要靠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来解决贪腐问题。
    靠“自律”解决党内的腐败,当然是个好的办法。利用党自身的力量和觉悟,加强自律,去克服贪腐。但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光依靠自律,是不能彻底解决党内腐败问题的。
    反腐中,自己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在管理学中就会出现(功能的)“缺失”,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就像“自我戒烟”和“强制(加外力)戒烟”一样,“自我戒烟”的成功率向来低于“强制戒烟”,就是因为没有外力。也像治病一样,小病可以靠“自愈”,大病就一定要用“外药”,要外药和内力一齐作用,才能治愈。内部的毛病越严重,就越需要用外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党的反腐问题,其“裁判权”和“监督权”,一定要放在外部。在自律的基础上,再加上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才能更上一层楼。反腐的效果好不好,也要民众说了才算,而不是自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权钱交易、权力资本化是个普遍现象,要增加反腐的透明度、增加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才能奏效。这种监督利大于弊,不要怕别人讲话。对于群众的意见和不满,不要压制,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学大禹(注:因势利导)而不要学他的父亲鲧(注:围/堵)。不管是好的意见还是坏的意见,都要妥善处理。对于执政的党,它掌握着全部的“政府资源”,所以一定要强化外部的监督和制衡,才能有效抵制腐败现象。
    香港的廉政业绩,排在世界前列,其中有80%以上的案件,是靠外部的曝光和民众的举报。
    要加强这两种监督,就必须首先要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1: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6-2 07:21 , Processed in 0.0430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