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3|回复: 10

彭德怀的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5 17: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父亲吴志信,14岁便参加了革命,打过锦州,攻过天津,到过福建,抗美援朝时又跨过了鸭绿江。
    朝鲜战场上,我的父亲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司令部作战处参谋,兼警卫营参谋长。
    1953年7月28 日,父亲随军长肖全夫来到开城,参加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
    签字后的第二天, 肖全夫军长对我父亲说:彭总要去咱们那儿看望战士,赶紧告诉军部,准备点文艺节目,和彭总一起开个联欢会, 热闹热闹。
    我父亲当即打电话进行了安排。
    46军阵地就在开城附近,乘车一个来钟头便到。彭德怀总司令/肖全夫军长各自乘一辆小吉普,我父亲乘的是中吉普。
    彭德怀一下车,就被闻讯赶来的战士围了起来,一个个争着向彭德怀敬礼/问候。
    彭德怀当时很兴奋, 一向威严的脸上挂满了微笑。他望着战士大声说道:同志们,你们有功啊! 由于你们的英勇顽强,终于把美帝国主义打痛了、打服了。使他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我代表党中央谢谢你们啦!
    战士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接着,彭德怀又详细地询问了战士们能不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有没有青菜吃,能不能经常洗澡,坑道里有没有防潮设备等。那样子,一点都不像是将军在视察他的部队,倒像父母和儿女亲切交谈。
    肖军长这时对彭德怀说:彭总,停战了,咱们也该轻松一下,今天在我这里跳跳舞、看看文艺节目。
    行啊!彭德怀爽快地答应了,接着说:节目可以看看,不过嘛,跳舞就免了吧。
    战士们簇拥着彭德怀来到一条较为宽敞的坑道。刚刚坐定,就见几位身穿红色彩裙的姑娘袅袅婷婷地走了出来,站在彭德怀面前。她们都是军部文工团的战士,裙子是用战场上缴获的美军的降落伞缝制的。这时我父亲发现彭德怀的眉头倏地一蹙,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彭德怀扭过头问肖军长:怎么成了这副样子?
    肖军长马上意识到事情不好,便对我父亲说:怎么安排的?赶快换一个节目!
    在开城时,我父亲只是给军部打电话说彭德怀要来,开个联欢会,没有具体布置。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装束,也没想到彭德怀会不高兴。我父亲让文工团的女战士下去换军装。
    为了救场,我父亲只好临时找来几个战士来说快板书。那竹板噼里啪啦一响,彭德怀的眉头便舒展开了。当彭德怀听到快板书说的全是战士生活时,便带头鼓起掌来。彭德怀说:我们的部队就该这样,多一点部队气息嘛。其实这一点应该大力提倡,就是要兵演兵、兵唱兵、兵写兵、兵学兵。
    之后表演的全是战士自编自演的小节目,彭德怀听得很入迷,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吃晚饭时, 我父亲他们没敢按小灶的标准给彭德怀上菜。小灶的标准是六菜一汤,中灶是四菜一汤,他们给彭德怀上的是中灶,四菜一汤。其实,所谓的四菜,也只是四个罐头:两个肉的,两个素的。
    不料彭德怀一看这饭菜就火了,他说:你们简直是在让我犯罪。我能咽下这些饭菜吗?我们的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经济状况还很不好,在国内,许多老百姓都在吃糠咽菜,他们饿着肚皮支援我们抗美援朝,我们忍心大吃大喝吗?赶快把这些菜撤下去,撤下去!
    在场的人谁都没有话说,只得往下撤菜,这时彭德怀指着其中的一个菜说:把这个给我留下吧。
    我父亲一看,原来是一种美国普通士兵食用的小咸菜。
    住宿时,肖军长把彭德怀安排在一处空着的房间里。彭德怀走进去一看,顿时愣住了,他没想到志愿军里会有这么舒适的房间。
    谁在这儿住?彭德怀问。
    没人住。肖军长说。
    没人住你为什么让我住?
    肖军长嘿嘿一笑说:这房间的条件不是稍微好一点吗。
    彭德怀瞅了肖军长一会儿,问道:你们怎么盖这样豪华的房间?
    肖军长解释说:这房间是专门为常香玉盖的。
    常香玉曾以个人的名义为抗美援朝捐献了一架飞机,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嘉奖,那架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当常香玉要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时,毛主席一再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常香玉的嗓子,要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好常香玉的饮食起居,鉴于这种情况才盖了这座房屋。只是常香玉本人并没有在这儿住过,所以一直闲着。
    肖军长说:彭总,你就住这儿吧,一来这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二来别的地方都太潮……
    没等肖军长说完,彭德怀转身便走,甩给肖军长一句话:肖全夫,我就睡你的铺!
    在朝鲜,由于时差关系,四五点钟天就亮了。那天彭德怀起得很早,起床后,他独自往山上走去。山坡上,挖有许多坑道和堑壕。按停战协定的要求,军事双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坑道/堑壕填平,不然便以破坏停战协定论处。当时有一个班的战士在填堑壕。
    彭德怀走了过去,冲着战士们说:同志们好!
    按照《军事条例》的规定,若首长说“同志们好”战士必须答“首长好”,若首长说“同志们辛苦了”战士必须答“为人民服务”。可正在挖土的战士看了彭德怀一眼,没答理彭德怀。
    彭德怀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堑壕边上又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辛苦了!
    没想到那些战士上上下下打量了彭德怀一番,依旧没有回话。当时团级以上首长都穿呢子军服,而彭德怀穿的却是普通军服。战士们也许认为彭德怀是个伙夫或马夫吧。
    这时彭德怀有点生气了,对一个战士说:你们谁是班长,把你们班长叫出来。
    班长从坑道里探出头来,很不耐烦地说:什么事,什么事!没见俺正忙着吗?
    此时彭德怀的脸都快气白了,他狠狠瞪了这些战士一眼,扭头便往军指挥部走去。
    46军隶属19兵团,19兵团的司令是黄永胜。彭德怀来到军部,抄起电话就喊:给我接19兵团。
    电话员一听从军长屋里传来的竟不是军长的声音,便问了一声:你是谁呀?
    彭德怀一听更气了,冲着电话吼道:给我接黄永胜!
    睡在彭德怀隔壁的军长肖全夫政委吴保山等都被彭德怀吼醒了,赶紧走过来,见彭德怀脸色很难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敢问。
    电话接通后,彭德怀命令黄永胜马上到46军来。
    黄永胜距46军军部大约有50来里地,不到一个钟头便赶来了。黄永胜一进屋,彭德怀就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们的《军事条例》是怎么贯彻执行的?
    黄永胜更是摸不着头脑,同样也不敢问,只得笔直地站着,嗫嚅地说:我们的工作很不够,马上检查检查再向您汇报。
    后来我父亲他们才弄清楚,原来是那帮填战壕的战士闯的祸。
    当那个班的战士听说这件事以后,一个个都痛哭流涕地说:我们天天盼彭总想彭总,连做梦都希望能见到彭总,可万万没想到那个连呢子服都不穿的黑老头就是我们敬爱的彭老总呀……
发表于 2009-10-14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德怀:军人可以不懂政治,这是一种愚民政策,对于军人是一种侮辱。我们作战随时有牺牲的可能,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作战,为什么牺牲,假如这样的作战与牺牲是有价值的,我们就要流最后一滴血!否则,我们就一滴血也不应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0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去世时,临终想见朱德,他一次一次地向看守请求,可谁也不告诉朱德。直到彭德怀逝世后,朱德才知道彭德怀的临终心愿,他顿时老泪纵横,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大声叫嚷:你们为啥子不让我去看彭老总?要死的人,还能做啥子?还有啥子可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团大战连续作战3个半月。
    12月5日,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公布百团大战总结战绩:
    在105天的过程中,总计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拔除日伪据点2993个,缴获步马枪5400余支,轻重机枪200余挺,及其他大量武器弹药。破坏铁路948里,公路3000余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破坏煤矿5所。
    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2.2万余人。
    以正太路破袭战为发端的这一次战役,在敌后分割、艰难的条件下,以其运筹之巧妙、发动之隐蔽、指挥之有效、作战之英勇、群众支援之热烈,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而富有特色的一页。其中,也渗透着彭德怀独特的军事胆略、指挥艺术和作战风格。
    1940年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给彭德怀去电: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我们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
    蒋介石不再抱公然进攻八路军的幻想,但他在嘉勉了八路军的战绩后,却于11月停发了给八路军的经费和武器弹药。何应钦以前允发子弹云云,原来是空话。同时,蒋介石转而向中共领导的另一支抗日军队新四军下毒手,于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
    为了反摩擦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彭德怀的家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牺牲。
    就在蒋介石向朱德彭德怀发出嘉奖电后不久,1940年10月4日,国民党武装特务半夜撞入彭德怀的老家彭家围子,彭德怀的三弟彭金华被当场杀害,三弟媳龙国英被打伤。二弟彭荣华被抓走,于同月11日被害。
    彭金华是在1937年11月和刘坤模一起到延安找哥哥彭德怀时参加党的,彭德怀要金华回老家发展党的组织。彭金华回家乡后建立了乌石乡第一个党的支部,发展了龙国英彭荣华等人入党,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帮助家乡青年投奔八路军抗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43年春*邓小平:

    敌我双方都有强的指导能力,都有政治上的敏锐性。
    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研究敌人,提出对策。敌人也善于研究我们,接受经验,不断改进其方策。所以敌我斗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竞赛,而是全副本领的斗争;不仅斗力,更主要是斗智……
    总起来看,在敌人强化治安的阶段中,前三次都未引起我们的警觉。麻痹的结果,敌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后两次,特别是第五次,我们进行了强烈的斗争,敌人虽仍有其相当成就,但未取得更大的效果,而我们则获得了很大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德怀谈早年他在洞庭湖打雁的经验:

    雁群在苇荡里宿营,通常有一只孤雁担当守卫,人们叫它雁奴。你发现雁群,向它靠近,雁奴就会报警,你赶快伏下,雁群惊起来,没发现危险,会落在原处休息。有些气性大的雁鹅,对雁奴有意见了,就飞去啄它一阵,再落下休息。这时你才能继续靠前。这样反复两三次,整个雁群都生气了,把雁奴啄得遍体鳞伤。以后,雁奴再怎么叫唤,它们都只顾睡觉,不去理会了。这时候,你快速抵进,一枪打去,嘿……
    雁奴真称得上忠诚的卫士,它很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0: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的08
彭德怀在大江南岸的庐山之巅
像“雁奴”一样
因“报警”而被自己的“雁群”啄得遍体鳞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0: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毅元帅来看彭德怀。这是下庐山后第一个来看彭德怀的领导干部。
    以往陈毅来访,人未升堂,声已入室,爽朗诙谐,使平素严肃寡言的彭德怀也顿时谈笑风生。这一次,陈毅默默走进来,川腔里拖着沉重的声调,劝说彭德怀:老兄,想开一些,还是以大局为重嘛!
    彭德怀沉默不语。
    陈毅又关切地问: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劳动生产,自食其力。彭德怀的湖南腔同样沉重,但很坚决。
    陈毅似赞成似不赞成地“唔”了一声:我看,还是利用时间读几年书。有话慢慢再说吧。我也欠着学习这笔债呢。
    彭德怀点头说:边劳动,边学习,我也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家花园*怀馨堂:云山自绘天然景,月下闲观物外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生活的第13天,10月13日的上午,毛泽东打来电话,约彭德怀去中南海一晤。两个月前,在庐山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一面说彭德怀和他历来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为此,彭德怀和他争得面红耳赤;另一面,毛泽东又向彭德怀说:30年,难道就这样分手了吗?
    彭德怀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要和毛泽东分手,“大哥-老师-领袖”这是在1944年延安整风中,他总结的自己看待毛泽东的著名三部曲,是发自内心的。但他对毛泽东也并非没有意见。在大家都体会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的时候,他在体会之余又加上一问:99.9%的正确,难道就没有0.1%的错误吗?
    他对毛泽东太熟悉,他一直坚持着反对个人崇拜,他太倔强太求真,他始终拒绝把毛泽东的意见当成需要绝对服从的旨谕。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不止一次根据他的意见修改过自己的方针/战术/指示。毛泽东在他的心目中是伟大的英明的,但仍然是人,不是神。
    现在他从毛泽东的话中痛心地发现,毛泽东竟然想到要和他分手的问题,他倔强地回答:分手不分手那是你的问题!
    毛泽东的电话使彭德怀重新燃起希望,毛泽东还能排除意气,和他心平气和地谈谈,是毛泽东并不存心和他分手啊!他马上命车出发,连早饭也顾不得吃。
    汽车直驶入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住地,彭德怀快步进入室内,发现是一个严肃的场面,除毛泽东外,还有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彭真李富春谭震林杨尚昆诸人在座,原来是以中央的名义找彭德怀谈话。
    刚在庐山会议和军委扩大会议剑拔弩张地斗争以后,谁也不知道该不该对彭德怀笑脸相迎。彭德怀向在座的人一一注目致意,然后在侧面的一张沙发上默默落座。
    毛泽东态度从容地开腔,对彭德怀说: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你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问题。中央同意你9月9日的来信。读几年书极好,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和农村去参观和调查研究也是很好的。你年纪大了,就不要去人民公社劳动了。
    彭德怀仔细听着,答:同意主席的话。
    毛泽东问:准备怎么学习?
    彭德怀答: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吴家花园离党校近,希望在党校参加学习。准备学4年。
    毛泽东表示同意。转头让彭真杨尚昆二人负责安排。又说:不要那么长时间,两年就够了。
    彭德怀答:同意。
    毛泽东没有说下去,注视彭德怀,似在等待什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泽东常常引用这句古语。从庐山会议以来,批彭这根弦绷得够紧了,在座的人看出来,毛泽东是在等待彭德怀认错。只要“病人”愿意就“医”,毛泽东“救”人的处方是十分灵活的。
    然而,彭德怀始终默不作声。他也感觉到,他此时“认错”就能打开僵局,他的处境会好得多。但他决心不再作违心的检讨。庐山会议违心检讨是为了顾全大局,已使他痛苦到如万箭攒心。现在,他还为什么呢?他认为,错在毛泽东,而不在自己。
    空气凝固起来,在座的人既熟知彭德怀,又了解毛泽东,都不免暗暗着急。
    毛泽东站起来,扬扬手说:都在这里吃饭。
    大家看表已近12时,就都随着毛泽东走进饭厅。
    席间,气氛依旧僵持。陈毅吃得快,放下碗筷,望望彭德怀,却似自言自语地说:哎,过去我也反过毛主席的,现在还是和大家一样工作嘛!
    彭德怀也已经吃完,坐在那里没有开腔。
    陈毅那样说,显然是想促引彭德怀再次检讨,争取重新工作。但彭德怀还是不表态,毛泽东也没有表示。
    饭毕,彭德怀起身告辞,感谢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关怀。
    两个历史巨人和解的机会,在彼此的倔强和沉默中丧失。
    20余年后,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向前来采访的彭德怀传记组人员回忆了这历史的一幕,不禁轻轻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0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来,我们敬仰彭总的为人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制度上的缺陷。
用制度将人的良知激发,用制度限制人的私欲的膨胀,
这也许是海瑞彭总这些人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和财富。
有的人,对于彭总的犯上,理解为各种各样的世俗的东西,这也难怪。
小说《新星》有一句台词,说得很好:咱们中国就是官僚气太重,书生气太少。
书生气多与寡是否最好,不必置评,但
官僚气如果太重,显然不是好事。因为官僚气是什么?是戾气,也是晦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6-2 07:18 , Processed in 0.0464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