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时间看电视,更何况也没什么能让人看下去的东西,然而,只因为喜欢陶虹(她酷似我当年工大读研时的一位已过世的闺中密友),在网上才看了几眼的《春草》却牢牢地抓住了我!我几乎是含着眼泪,熬了三个夜晚才看完的!感叹:女人!感叹:生活!我联想到了我生命中遇见的那些女人们的故事,联想到了我自己……思绪万千,却久久没有付诸笔端。 春草,春天的草,那么不重要,无人关注,甚至任人踩踏,然而生命力却是这样旺盛,属于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主儿,见风长,为人间带来生机一片,虽无花的娇艳,却也让人百看不厌,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或缺。 这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一个唤作春草的女人!这电视剧虽是一个山区农家女儿的故事,然而它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国女人故事! 人,从来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春草生在一个有三个孩子(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的五口之家,父亲懦雅稳重,母亲坚强倔强能干。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虽让母亲深受其害,不甘于生活的不公平、牢骚满腹,然而她并没有选择反叛,而是加入了继承传统的行列:她把这些不公平又给了她的女儿!从心理学上讲:通常在什么心态下长大,人们就会以这种心态生活一生!这心态会像一堵看不见的墙,围成牢笼将人囚禁一生!使你从来不想逃脱,因为那是你唯一学会的熟悉的生活模式。所以我们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会打洞的俗语。通常一个家庭中,要强拔尖儿的母亲,会有同样的女儿,甚至儿媳!她们之间的同性相争,恰恰是源于她们性格的相同,而不是不同!父子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想知道一个年轻男人将来的行为模式,不妨去看看他的现在的父亲。越坚强的俩母女,矛盾就会愈突出,突出到使人误以为她们没有深挚的感情,其实不然。毛泽东与他的父亲之间,抛开政治和主义,其实也是这种情形。 继承与背叛的多少通常决定于与同性上辈的关系的亲疏度。而人是倾向于继承,因为人们只要活着就会爱自己,因而爱自己的过去,即使它是负面的。 春草从一生下来,就被母亲称为多余的人,是来折磨她的,很后悔没有在她年幼时就掐死她……这些其实有很大部分是母亲的十分感情用事的牢骚而已,因为一个女人,在贫穷的国度里,日夜不停地为家庭操劳,爱心徒在,爱的能量却早已耗尽!爱,不仅是一种意愿,还是一种能量。春草继承了母亲的坚强和干练,她从记事时,就天天被告知:因为她的出生,欠下了父母的,用此生也还不清的债,她必须要感谢父母给她生命,让她活着,她是女孩是赔钱货…… 贫穷造就的传统,会夺去人的人性,甚至是动物的本能。人性应该是人的动物本能的升华,加上了情感和理智。 通常社会文明愈进步,这个社会制度愈能体现人性的美。中国是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国度,传统中有需要被继承的前人的智慧、经验(包括待修正的),也有需要被抛弃的缪论、或过时的经验。一味地继承和一味地抛弃都是愚蠢的。 有一天,我看到鸵鸟的生活,心中感慨不已,鸵鸟情侣之间,会轮流孵蛋,默契合作,互相照顾,白天一个捕食,一个孵蛋,晚上来个大换班:公鸟儿孵蛋,让母鸟去玩耍休息!公母二鸟对自己的幼鸟非常尽职,严格保护,甚至一有机会,就会乐于把别家的幼鸟居为己有!完全不辞劳苦,更没有希求从幼鸟那儿得到什么回报。相比之下,可以想见,大熊猫为什么面临灭绝,无论人们多么一相情愿!年幼的孩子为什么可爱?因为这是他/她唯一的求生本领,在强大的成人社会中,幼小的孩子靠自己的可爱度俘获成人的心,一个连自己的母亲的心都不能得到的孩子,生存会何其艰辛?!当她不爱你时,她会说你很不可爱:脏、丑、傻、笨、坏、命不好……然而孩子,只要活着,总是要长大的,无论成人们如何对待他,甚至是虐待他!只是长得有可能会不太好,要么是身体,要么是心灵。而心灵是不容易被人看到的,甚至包括自己在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任何人的人格特质及其潜意识都会追溯到他的童年经历中。潜意识决定了他未来的成长和生活轨迹、走向。 剧中的春草,尽管从小像小仆人一样,一边背着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弟弟,一边不停的做着家务,边听着母亲的数落,幸运的是她有一个慈善和蔼的父亲。她的父亲虽不能左右家庭,却给了她珍贵的生活支撑。她还有幸得到了她的大姑的暮年的垂爱。她的大姑给了她一个脱离生活苦海的信念是:只要有钱,腰杆就能挺直。其实其中还暗含着:只要有钱,就能得到想得到的一切包括母亲的爱。她为了将来能挣钱,为了展示自己的天资,不惜一切争取上学的权利,甚至绝食,然而她只在九岁时,上了不到一年的学!家庭困难时,她总是那个被牺牲者,只因为她是个女孩!母亲并没有因为同性相怜,并没有因为她的高天资而多给她一点机会,而且这并不是母亲真得不爱她!恰恰只是因母亲为了自己的要强,在顽强的求生存而已,她知道妻因夫荣、母因子荣的封建价值观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 春草靠着自己的天赐聪颖,不得不辍学,小小年纪,开始加入父母的行列,为家庭谋生计:她几乎天天出外到集市叫卖什果。她甚至为自己争取了从中提成的机会,从小就开始为自己攒钱。她是多么不同寻常!她甚至早在七八岁就知道:大姑说要留给她的遗产,是理应属于她的,尽管她的母亲根本不会给她。 春草,虽然天天渴望挣钱,然而她却不是一个钱的奴仆,而是钱的主人。她心地善良、纯洁;美貌健康,异常勤勉,只是不识字。家外,她及其善于察言观色,博得顾客满意,很会做生意,天生的经商高手;家内,她倔强异常,与母亲针锋相对,对父亲和颜悦色,十分温柔。经常为表示敬爱,让父亲高兴,而用自己的钱为父亲买好烟卷抽(父亲后来死于肺癌,抽烟正是其中一个主要不良诱因)。 春草的父母、兄、弟并没有因为她为家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而更加的尊敬她,特别是她的母亲、哥哥,甚至弟弟!一切都是应该的,生活就是这样,都这样,不足为奇。人们很少会对他的奴仆充满感激和敬重。 春草的真正的人生悲剧开始于她的恋爱和婚姻。故事中她的运气算比较好,结局安排的是有些过好。春草这样一个貌美健康机灵聪明善良的、像机器一样勤勉的不知疲倦的人,却注定与幸福无缘,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她跳不出那道成长时期生活给她铸就的无形的牢笼! 这篇文章写得好辛苦,写得心好疼,我已经写了一个多月,还是写不下去了,容我后续吧,主要内容还没有开始写呢。 我的同学好友总是说:谁的心上不曾有伤?谁不是这样长大?没什么,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必要顾影自怜、怨天尤人,频频回望从前,比比你的左右你已在别人只能梦想的幸福之中,忘了那些不愉快,多看看前面的路。然而,且不说,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生活、同样的苦,会有截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人对生活的最起码的渴求也是不同的。生活中不只有那些大多数,更有那些特质的人,他们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有一颗格外敏感的心,他们充当着人类大机体的神经,显得格外脆弱。一个宽容进步的社会能够有让他们活下去的角落。我回望从前时,只是想为我心中曾有的数不清的问题找到答案,并非是没有一付宽恕的心肠。人们总结从前,才能不再盲目重复别人的人生,才能使悲剧主角不再成为制造悲剧者,让恶果的种子不再发芽,结出新的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