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39|回复: 3

陈平:对西方模式的迷恋,导致了这次股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0 01: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连日暴跌,已成股灾。这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
    坏事,大家都看得见:三十年高速增长积累的财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反而流向虚拟经济,自相残杀。中国改革的成果,有可能被金融的自由化政策造成重大内伤,不是建立稳定发展的新常态,而是连锁反应的失控态。
    说可能是好事,因为,可以用事实给全国全党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学课:@看不见的手,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性,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条,被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的粉碎。
    然而,在西方,拉美,和东欧国家,都在反思西方经济学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学主流却在继续鼓吹金融自由化,且,提高到“改革深水区”的高度,竟然忽悠到了不熟悉金融市场的某些决策部门。
    中国市场经济的经验,还不如拉美印度。从西方教科书学习市场经济的本本经济学家,完全不知道,市场经济的现实和教科书均衡理论的差距。要是不付出重大的代价,中国的经济学界和舆论界,是不会正视金融危机的教训的。
    危机,对迷信西方模式的人来说,是重重的危,危到可能身败名裂的程度。但,对探索中国道路的人来说,却是大大的机。红军,当年,没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哪里敢怀疑洋顾问李德的权威?怎么会发现农民土包子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中国道路,会有一天打败西方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队?
    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是邓小平抓住了国际机遇。既敢于对西方开放吸收新技术,又头脑清醒地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避免了前苏联和东欧的自废武功。但,中国始终有一批人,认为中国的实事求是,是否认西方的普世价值;中国混合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是全面扭曲;要求中国进一步改革和“国际接轨”,在金融危机之后,继续在中国推行华盛顿共识,尤其是金融自由化,作为中国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
    就此而言,这次股灾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教条,加上金融利益集团多年的游说,已经对金融决策部门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当指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是极为偏颇的。
    西方经济学,有几个流派。只有芝加哥学派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迷信市场的供求关系是自动均衡的。殊不知,虚拟经济的大户坐庄,和散户追涨杀跌的本质,就是非均衡的。
    凯恩斯学派,早在大萧条时期,就意识到,市场群体的从众行为,会导致市场的失衡;只有政府的适当干预,才能平抑危机。
    熊彼特学派,更是尖锐地指出,经济波动的机制是内生的“创造性毁灭”。经济波动,有长波,中波,短波,决非新古典经济学编造的噪声论或泡沫论。经济增长的带头人,是有远见的企业家,而非短期套利的投机家。
    马克思,是最早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私有制的矛盾,必然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致社会革命。但,二次大战后,美国利用全球军事霸权建立起来的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一度缓解了西方经济的周期波动,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
    问题是: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比美欧日还严重。
    大学经济学,只教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不教熊彼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都被边缘化。一到危机来临,武器库就没了弹药。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非平衡的正反馈放大社会的心理恐慌。
    金融监管部门和大众媒体,却在呼吁,用均衡论的负反馈,把多空大战升级。犹如抗战时期,国民党用阵地战来对付日军的进攻战。请问,这种金融保卫战的“焦土政策”要把中国经济带到哪里去?
    新古典经济学的金融理论,假设:市场交易者,都是尊重基本面的理性人;供求双方的下注,是对称的;价格波动,服从均衡理论的正态分布;大幅度的偏离,是小概率事件,故,杠杆交易的期货和期权,可以对冲风险,稳定市场。
    但,三十多年来,经济复杂性的研究,从数据分析和理论上,完全否定了新古典的均衡理论。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从实践上,否定了过去三十年所推行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可惜,国内主流经济学家,对此置若罔闻。反而把中国行之有效的资本账户管制和渐进改革的双轨制思维,当作市场扭曲的根源。
   
这些所谓的国内主流经济学家,在“西方陷入长期停滞的新常态,不得已推行零利率政策,向新兴市场转嫁金融危机”时,鼓动中国决策部门,向国内国际的投机资本打开大门,放松监管,拆除银行与股市之间的防火墙,才有今日股市的险象环生。
    应当肯定,证监会推行股市改革的初衷是有道理的。
    中国民间的储蓄率如此高,企业的债务率也高,对实体经济是极为不利的。
    中国把企业上市的审批制改革为注册制,中国实体的基本面远远好于发达国家,预期中国股市的繁荣从而带动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是合理的预期。
    问题是,纸上谈兵的媒体经济学家,不懂得:任何创新型的企业,不确定性,都很大。没有人,能预测,创新企业股票的合理价位。只有事后,才能判断,哪些新技术,能获得稳定的盈利空间,哪些会中途夭折。
    美国股市,差不多每十年就炒热一个新产业,从半导体,计算机,生物工程,互联网,到新能源。每次,投资大银行和大媒体合作的如鱼得水。若此,才能在长期外贸赤字的条件下,吸引全球资本来为美国经济加油。即使美联储,也宁愿在股市大跌之后救市,不愿在股价下跌之前踩刹车,为的是维护美国投资界的利益,而非股民的利益。
    只有中国,虽然实体经济突飞猛进,然而,股市长期低迷。偶然股市有所复苏,总有本本主义的经济学名家,加上媒体的炒作,大呼股市泡沫的狼来了,使中国股市的复苏,难以获得大众信心和主管部门的支持,重回企业依赖银行贷款的老路。这次也不得免。
    问题是,中国经济和股市的规模,都已经和美国相当,却没有和西方大投行与对冲基金经验相当的得力战将。
    在开放融资融券的杠杆工具时,证监会书生气十足,付点儿学费则难以避免了。
    中国的问题是,对金融市场,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中国,目前,出口市场萎缩,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严重脱离居民的购买力,使实体经济的发展极为艰难,导致大量游资从实体经济和房地产流出,进入股市。如果不能搞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创新,把短期套利的游资纳入长期投资实业的渠道,中国股市的暴涨只会走美国台湾走过的道路,挤出实体经济,放大金融危机,此其一。
    第二,西方以美国为主的虚拟经济的规模是美国GDP的50倍。投机货币、期货、利率的交易量,每天达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对外贸易的需求。中国即使坐拥几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要和西方对冲基金打金融战,也只够几天的弹药。如果要把中国的社保基金和国有银行也拖进来,那就是中国经济的滑铁卢,可以在短期内毁灭中国几十年积累的财富。
    不知道中国工业出身的决策者,是否明白金融这种火箭科学双刃剑的利害?
    依据我三十年来研究经济混沌的经验,多年和西方金融家的交往,以及多年研究西方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我提出几条危机处理的基本思路,供中国的决策层参考。
    因为时间紧急,无法走传统的内参渠道,我直接诉诸媒体和金融实干家的良知,以改变国内目前舆论一边倒的危险局面。好的有效的金融政策,必须透明和说服大众,才能打破庄家对赌的合谋。我下面的建议,只提基本思路。具体操作,留给有关部门,拿捏时机和分寸。
    第一,市场危机时,第一要务,是切断正反馈的恐慌反应,而非调动负反馈的资源救市。
   
调动负反馈的资源救市,等于火上加油。
    切断正反馈的办法有很多。最严重的失控状态,可以学罗斯福在大萧条期间对付银行挤兑的办法,下令银行放假。我们可以不定期关闭股市,来打断市场的恐慌情绪,也防止监管部门乱了手脚。等到恐慌情绪冷却时,再出台新的政策,改变股市的游戏规则,把坏事变为好事。
    第二,要搞金融界的统战,而非反恐。呼吁多空双方,同舟共济,不要对赌互杀。
    办法是,冻结目前的融资融卷操作,暂停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
    等监管部门摸清仓位的真相,能估计各方得失的规模后,再研究后事处理的办法,以最大程度减少纸面上的损失,发现体制上的漏洞,并给违规操作的大户以应得的处理。
    第三,火灾爆发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救火,而是防止火灾的蔓延。
    为此,必须立即重建金融防火墙。严禁社保基金和国有银行的资金进入股市,防止虚拟经济的灾害蔓延到实体经济。
    第四,给套牢的资金,提供建设性的出路。
    对于股价飙升的创业板企业,严禁大股东出售股票套现,但,允许把股票打折转换为其他实体企业的股票,目的在于,强化实体经济的股权投资。
    如何操作,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实体股权交易所。用有引导的市场方法,来解套股市的投机资本。
    对于参与多空对赌而套牢的散户资金,也要研究建设性的市场机制,转化为实体经济的长期投资。
    第五,立即试行托宾税Tobin。用税收的办法,抑制短期炒作,鼓励长期投资。
    例,危机时,提高股市的交易税。
    实行资本收益的阶梯税:短期收益高税率,长期收益低税率。
    税率的调整,视形势的发展,稳步进行,不要大起大落,才能建立股民和政府的共识。
    第六,放慢或严格管制沪港通和外资合格投资者进入股市。
    西方金融危机的祸首,是西方的金融寡头,包括某些大学基金和退休基金。中国人却天真地以为它们代表先进的金融生产力和长期投资者;在危机时,幻想西方寡头会参与中国的救市。
    更不能,在目前状态下,和西方大国,签中国缺乏经验的金融自由化协议。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取决于中国金融企业的竞争实力。只有中国金融企业在国际竞争而非国内竞争中胜出,才能像制造业那样,逐步开放。
    目前条件下的中国金融企业,连起码的计算机交易和定量金融模型的开发能力都没有,只会在西方投行和对冲基金的后面跟风交易。
    先修筑堤坝,再学会开门出击。
    第七,战略决定之后,干部任用是决定性的因素。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世界上没有一个制度,能保证干部的选拔不犯错误。中国两弹一星的大跃进成功,因为,挂帅的是聂荣臻,信任的大将是钱学森。钢铁和农业大跃进的失败,却没有对说假话的官员问责。
    中国的金融业,至今只是大国,而非强国,关键在没有找到金融的聂荣臻和钱学森。我们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识别人才。

    中国金融界的命运,除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实体经济的成长空间之外,还要考验中国的决策层如何选拔金融业的领军者。究竟委以重任的是韩信还是赵括?只有历史才能判断。我们期待有关决策者能多谋善断。尤其要加强政府、学者和金融实业家之间的沟通对话,切莫闭门造车。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平:对西方模式的迷恋,导致了这次股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8: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1948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8: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湾师@脂肪女人:我喜欢读@川端康成 @芥川龙之介,我喜欢@久石让。我不会因为一个民族历史上有过错就诋毁人家的一切。当然,我也不会因为Ta们文化上的光辉而原宥Ta们的错误。我只想说:日本是一个强大的邻国,是一个不容调侃,不容意淫,不容贬低,值得尊敬,值得提防,值得学习,值得顾虑的强大对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5-5-4 18:08 , Processed in 0.0350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