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湾食安云台

 找回密码
 翡翠湾永续农场*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67|回复: 6

邋遢道人:看《潜伏》想起老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0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买了几张盗版碟,准备闲的时候看看。星期五晚上没事打算先看几集《潜伏》,结果一下子被内容吸引了,一直看到早晨。睡到中午接着看,又看到半夜。周日醒来一气看完---因为这个电视剧让贫道想起老爸。
    老爸原来也是国民党大官。大革命失败那年他21岁,就当了国民党河南省委监委,冯玉祥也是五人监委之一(这当然与贫道爷爷以前是辛亥革命元老有关,不是他自己本事大)当年10月他在庐山受训,碰上正在躲避追捕的共产党温建公(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抗战期间在山西前线战死)经温建公一“忽悠”就改信共产党了。从庐山下来就辞去官职,回老家学澎湃闹革命了(家里当然是大地主)一无组织协助,二不是时机,自然没有什么作为。只好就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根据指示营救各种被捕地下党。
    有一天周小舟找到他,说你现在可以入党了。
    老爸说我早就要求入,为什么不批准。
    周小舟说:当时组织上考虑你在党外比党内好。
    潜伏里的主人公余则成其实到快解放天津了才正式入党,一个没党籍的人担负那么重要任务看起来有点怪,但是处理的手法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抗战期间一直在山西前线在国民党十四集团军做统战工作,司令让他学共产党办青年培训班,他招了很多学生,教师大部分是地方党派的。最后这些人大部分被忽悠到延安了。他还接济115师很多药品弹药(当时林彪去苏联了,陈光是师长)不过老爸确实没有余则成党性强,为了追我娘,竟然不顾地下工作纪律偷偷跑到延安,还在枣园与毛主席谈了个把小时(最后让刘少奇狠狠批评一顿,但没处分)
    我娘也是地下党,党龄比老爸还长。只是不是“女游击队长”而是燕京大学学生。1934年华北地下党破坏后北平只有20多个党员,老妈就是其中一个。129运动开始时她是燕京唯一一个党员,在延安时还与江青一个炕睡觉,一个锅吃饭。与潜伏里女主人公一样的是,她后来也一直当“家庭妇女”主要任务是陪官太太们打牌看戏,另一个任务是处理家务,生孩子(任务完成的很好,要不也不会有贫道)还有一点也一样,就是也非常憋气。这股气一直到解放后,经常唠叨说这一辈子最大错误就是离开延安跟着老爸去了敌后,哀叹以前的战友都做了那么多事,她基本啥也没干。潜伏里的女主人公只憋气了三四年,老妈可以憋气了十年。看来当共产党还要学会憋气。
    解放战争时期,老爸与潜伏里的主人公一样,搞军事情报工作,上级也是李克农。粟裕第一次打攻克开封,国民党城防图就是老爸偷出来的。渡江战役前,老爸搞到国民党长江防御图纸资料,到广州交给组织。其实这时候老爸身份已经有点暴露。去广州火车包厢里与国民党中央监委,也是爷爷的朋友。一起下象棋,监委说:现在共产党正准备渡江,正好你是共产党,我是国民党,咱俩这盘棋决定究竟是共产党胜还是国民党胜。
    当然,棋老爸输了,不过仗还是共产党赢了。
    潜伏里最后军统天津站的头子明显已经知道男主人公是共产党,但依然拉他去台湾,有的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问题贫道也问过老爸:他知道你是共产党怎么不抓你?
    他说:他们知道国民党要完,这是给自己留后路。
    与潜伏里的主人公还有一点惊人相似,就是老爸最后也被派遣潜伏台湾。老爸说他当时很犹豫,因为身份其实已经很明显。但还是去了,离别时老妈也是按“不可能回来了”来送别的。老爸去台湾竟然与毛人凤坐一架飞机,但到了台湾两天,一个拜把子朋友,也是特务头子找到他,说已经下令抓他了,还亲自开汽车把老爸送上飞机(机场都封锁了)他经香港回到广州。贫道1949年生,要不是还真见不到老爸了。因为即使当时没通缉他,后来派台湾的地下党也被老蒋一窝端了。潜伏里把余则成安排阴差阳错继续潜伏台湾,确实有点残酷。要是老爸没回来,贫道一家解放后一定一直不好过---政策如此。
    不过,老爸在国民党里的官要比潜伏里主人公的官要大。当过鄂豫皖剿共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国民党河南特别党部书记(省委书记)华北剿共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银行行长,国大代表。这些官衔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从贴在家门口的大字报里知道的。当时还吓一跳。老爸家当然是大地主,加上在国民党里混,钱大大的多。不过抗美援朝时金条房产都捐了。文革后恢复工作他负责落实政策,别人的类似房产都还个人了。有一天晚上他开全国会回来,给我说:南京的人说我们家在南京的那套别墅可以“落实”,湖北的人说在我们汉正街的一座小楼可以“落实”,问我什么意见。我问:别墅什么样子(没见过别墅),他指着电视说就这这样。当时电视里正放拉美的那种很长的豪门生活电视剧,有挑空大客厅。老爸还说光客房就有十三间。贫道说算了,不要吧。子女这么多,没这些东西也能过,有了以后你反而麻烦。老爸说,我也这样想,“落实”起来就够麻烦了,以后更麻烦。
    所以,看潜伏觉得很过瘾,因为这个电视剧是有生活真实的,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不过潜伏里的主人公成功完成的工作也太多了,三四年就做了那么多事。不过也对,艺术真实嘛,亮剑也是把很多人的事情搞在一起。看到网上有人说作者创作潜伏时没有生活原型,贫道觉得老爸就有点像。不过比余则成的经历和故事复杂多了。
    老爸命不好。在广州分配工作,一个是留在广州做反间谍工作,一个是出国做外交工作(他们那个系统里的派出的外交官无非是另一种特务)老爸正在犹豫,吴芝圃来广州公干碰见老爸,说别再搞那些危险事了,回河南吧,河南熟人多。这就回到地方。
    共产党里照样分派系,老爸一失去“组织”,两年后就被吴芝圃整个七荤八素,接着逢运动就是典型,最后带上右派帽子还不算完。
    文革后贫道问老爸:你也够笨了,国民党里勾心斗角,你在那里混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没点经验,最后成个“老运动员”!
    他说,我就是看着国民党成天窝里斗不干正事才参加共产党的。做地下党时都是单线联系,没参加过组织生活,共产党里路线斗争他从来不知道,所有文件书籍都没读过。这方面自然比较“嫩”。
    其实余则成也有这些问题。投奔共产党是为了共产党未婚妻,根本没受到党的教育。也就是在河北解放区待了个把月,能受多少党的教育?很多人觉得如果不是他爱上共产党,不会参加革命的。也对余则成怎么糊里糊涂成了坚定共产党有点难以理解。看来,干共产党不是读书悟出道理来的,不是靠学习文件提高认识的,是凭着信念坚持的。现在的人确实想象不出来,要不是老爸事情在那里摆着,贫道都会觉得有点不太合情理。
    这些老人的信念还是很强的,与现在的人确实不一样。在国民党里高官厚禄,提着脑袋过日子。好不容易解放了又挨整,而且一整就是二十多年,但他从来不埋怨共产党和毛泽东,顶多对吴芝圃和直接整他的人有看法,但也从来不说。最典型的是,1976年贫道因悼念周总理成了“现行反革命”江青点了名,河南省第一号大案。老妈都急白了头发,甚至想找江青通融一下放儿子一条活路。但1977年放出来后,老妈说老爸在那个时候照样对贫道的“反党行为”很不满,出来后还对贫道表示这个意思:不管怎么样,不能与党和政府作对。贫道比较理解的是:不管发生什么事,他已经不可能改变对共产党的看法了,以为他一生就是为这个奋斗的。如果这时候让他变,他思想上已经无能力调整了。
    不过人的命运也很难说。老爸当右派,在少林寺旁边村子里种了三年菜,原来是个大胖子,三年后变成个健壮的老人。贫道刚下乡时回来过年,知青组的女生要贫道买两个大铁桶,几十斤咸菜。早晨天没亮就去赶长途车回知青点,老爸这时已经60多岁,挑着两桶咸菜把我送到长途车站——差不多有10里远,基本上是他挑的。于是,整他的人早早都死了,老爸活到96岁。当然,这也与老爸拿得起放得下有关,很多人这样早就不行了。他想的开,开小片荒种菜,买了两只羊和我一起放羊,后来就是把外孙女养大了接着养外孙,怡然自得,没事人一样。
    文革后他有一段突然变了一个人,整理材料要给自己平反,结果没三个月就有结果,稀里哗啦各种帽子都摘掉了。贫道帮他整材料,问他:几十年都没见你着急过,怎么这时候急了?他回答很简单:当时急了没用。贫道自然知道其中奥秘:报纸上中纪委常委名单里有他的战友。看着他糊涂,心里清楚着呢,老地下党嘛,给组织也斗起心眼了。
    不过他也有发愁的时候。他后来在省委参事室当头,也就是个副厅级,管的都是民主党派和共产党退二线的老头。结果一直到八十六七岁还没让退休(我经常嘲笑他是全国年纪最大的厅局长)大概是因为这些人都有来历比较难管。但他们再厉害,以前无论在国民党里还是共产党里,都没老爸官大资格老,因此每年年底老爸都向省委写报告要退休,一直没批。他也发愁。我问他,组织上怎么给你谈的?他说,省委组织部每年来两个人问他情况,他都说该让他退了。组织部的人就会说:杨老呀,还是你德高望重呀,你就管大事,小事安排别人干嘛。我问,你怎么说?他说:我就说我管什么大事,管的都是谁的房子调整呀,谁的孩子调动呀的事情。我一听就知道症结所在了,说,你以为参事室里有什么大事?本来就都是哄这些老头子们的鸡毛蒜皮事。你一说你在亲自处理这些事,当然不会让你退。今年我教你一招,保管只说一句话能退了。
    结果组织部又找他谈话,他坐在沙发上,看着像很认真地听组织部来的人说话。等他们说完了,老爸身子向前一探,慢慢吞吞地说:你-们-刚-才-说-的-是-啥-呀?
    结果没几天就批准他退了。
    老爸去世前两年就有些糊涂了。也好,要是他再多活几年,还是那么清醒,就现在这个样子,恐怕会被气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3: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不久,由于戴笠乘飞机遇难,毛人风接任了军统局局长的宝座,他居住的公馆位于梅园新村附近,离中共中央南京办事处的周公馆比较近。
    有天,他在家里,刚请来一位会修脚/推拿的师傅,就接到电话,说蒋委员长要了解有关中共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大都市活动情况的材料,要他把过去搜集到的有关情报立刻整理好,去见蒋介石。毛人风便打电话,通知他的机要秘书,要情报处派人把材料送过来。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床榻上,边等材料边享受美好人生。
    谁知一等不来,二等不来,毛人凤好生纳闷,咋搞的?就是蚂蚁也爬过来了啊。起身下床,再打电话一问,妈妈吔,打死他也不会相信那份密件送到什么地方去了!
    原来,那跑腿的交通员,以前只去过毛公馆一次,还是晚上去的,记不住路了,骑着摩托车,糊里糊涂的,竟然走错门,把这份绝密的黑材料送到了中共中央南京办事处。而中共方面一听有文件要“送呈毛先生亲启”当然照例收下,还专门在送文簿上盖了收发图章,由于在以前,国民党方面经常送文件,因而对今天这封信也没当一回事,老共就是再聪明,也没有想到国民党会这样蠢啊!一个专门跑交通的特务居然会迷路,一份本应该送给蒋介石的黑材料会自投罗网地送给毛泽东!
    再说那交通员回来之后,把送文簿拿去向领导汇报,秘书一看是中共中央南京办事处的收文图章,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三脚两步赶到总务处长沈醉的办公室,把情况告诉了沈醉,问沈处长怎么办?
    还是沈醉头脑冷静。他想了想,采取两手准备的办法,一方面让那交通员立刻带上送文簿去取回来,就说遗漏了几份材料,没有装进去,要拿回去重新封装;另一方面他亲自带6名便衣特工,开一辆汽车,人家万一不肯退,便不顾一切地抢回来。
    幸运的是,交通员进去一会儿便把原件取了回来。
    毛人风在电话中知道这件事以后,连呼万幸,心想自己刚当局长,就出这么荒唐的一件事,传出去多丢人啊!他说:幸好把原件拿回来了,也没有被拆开,要不然被共产党一曝光,那还得了,不知会有多少颗人头落地!
    后来,这位史上最牛的交通员,被审查了好久才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3: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祖在大局已定之际对白区地下党作了十六字方针的指示:
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邋遢道人杨松林,祖父杨勉斋反清,父亲杨章武反蒋。革命世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6: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家*生死辩证法:践行入党誓言,万死不辞;胸怀革命大志,绝处逢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6: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醉:我所知道的郑介民

    军统特务内部三大巨头之一的郑介民,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和对戴笠是不相上下的,但在使用方面却和对戴笠略有不同。蒋介石除了长时期叫他协助戴笠主持军统特务工作外,同时还叫他进行公开活动和一些国际联络的工作,因此他常说他不是搞偷偷摸摸的勾当的。
    郑介民在蒋介石集团中,一向被反动派誉为什么“有政治头脑”与“科学训练”的“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实际上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特务头子。
    他是海南岛人,却长得和体格魁梧的北方人一样,黝黑的面孔上整天带着笑容。他经常爱穿挂满勋标的笔挺军服,神气十足,乍一看去,俨然是一员正式军官。
    郑介民一向以所谓“老成持重”与“博学多才”和“肯钻研问题”著称。他与人谈起话来,总爱滔滔不绝,不时还夹杂着一些幽默轻松的语句,使人不易摸清他的真心实意。
    我是他十多年的老部下,长期和他有所接触,但对他的情况还是了解得很有限,所以要求全面深入记述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6: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醉:我所知道的郑介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翡翠湾食安云台 ( 京ICP备17024305号-1 )

GMT+8, 2024-6-2 04:54 , Processed in 0.0462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